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故事缘起
在学生的快乐日记中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今天,我很快乐”,“真是快乐的一天”,难道是真的快乐吗?从个别学生的书写情况来看,不见得。这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一直在推崇让学生写快乐日记,希望他们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可是有些孩子确在为快乐而写快乐,那么快乐日记的意义在哪里呢?
二、演义“伪”快乐
批阅学生的快乐日记是我最享受的批改时间,从学生的语句中可以看到他们快乐的一面,时而点头微笑,时而与同事分享,从而在批注时流泻下快乐的对答。
正當沉静于快乐氛围的时候,小希的日记给我以一记重锤:星期天,我去妈妈店里玩,爸爸妈妈正把刚买回来的菜整理好,我一个人觉得无聊,就偷偷地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妈妈在厨房里扯着嗓子喊:“小希,快把作业做好。”我不耐烦地“哦”了一声,仍旧玩着我喜欢的换装游戏。正玩得起劲呢,忽然感觉头上被拍了一下,我转过身一看,妈妈正瞪着眼睛看着我,吓得我马上把电脑关了,乖乖地去做作业。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不管怎样,今天还是挺开心的。
好牵强的引出了最后一句,为的只是切合我交待的日记主题——快乐日记。被妈妈发现玩电脑怎么可能开心呢,从她的词语和句子当中体现不出一丝快乐的情绪?这样的事例在孩子身边应该发生过很多吧,很有兴致得沉浸于一件快乐的事情,确被外界的干扰,例如爸爸妈妈的一声呵斥,老师的一记棒喝,外人的一声嘲笑,阻碍了孩子玩时正浓厚的兴致,孩子的心情肯定被不开心冲击,于是把小希的这篇日记作为范文打在幻灯片上,让学生评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的快乐日记,让我们看看她写得怎么样?
学生很认真地读着,很快一些孩子就举手了。
生1:我觉得她写得不是快乐日记,你看,想玩电脑要偷偷地,怕被发现。
生2:我也觉得她不快乐,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被妈妈骂了,肯定不开心的。
师:那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生2想了一下,说:“有一次我在家楼下和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我们玩得很开心,妈妈下来叫住了我‘沙子这么脏,有什么好玩的,快点洗手回去吃饭。’然后就拽着我的手走了。”我那时候很不高兴。
师:那什么时候是开心的?
生2:玩沙子的时候
师:那被妈妈叫回家就是不开心的。对不对?
生2:是的。
师:我们再看看小希的这篇快乐日记,什么时候是快乐的?
生3:玩游戏玩得起劲的时候是快乐的。
师:那么写快乐日记就可以写玩游戏的部分。你能不能帮她改一改呢?
讲起玩游戏,学生就来劲了,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告诉我们把玩游戏的部分写下来,游戏里面有什么,怎么玩的。
这么一来,孩子就把烦恼的部分除去了,开心的事情放大了,快乐点不就找到了吗?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让我佩服,他们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小孩那么大,想得那么细,真了不起。
三、诠释“真”快乐
自从小希的“伪”快乐被曝光后,孩子们都开始学着将小快乐扩大写。玩电脑孩子们可是一把好手,从游戏中找快乐那就更简单了。孩子们都有玩电脑的经历,我让孩子们将玩电脑的快乐写出来。
孩子真实的心灵感受就在他们的笔下诞生了。
已经一个星期了,我的芭比娃娃们肯定在等着我给他们换衣服呢!打开4799小游戏,我熟练地点到了换装游戏。今天好像多了几套衣服,我能把我的芭比娃娃打扮得更漂亮了。先来一套婚纱吧,穿上高跟鞋,带上耳环、项链……哇!我的娃娃美极了!赶快叫妈妈过来看,妈妈一个劲地夸我配的漂亮,真是个小小设计师!听了妈妈的表扬,我更加认真地给她们换装了!
孩子的快乐,离不开家长的鼓励。有益的游戏增长了孩子的见识、扩展了孩子的视野,娱乐了孩子的身心,孩子于无形中便将自己的快乐简单地表达出来了。细化快乐,放大快乐,读着读着,作为读者的我也很快乐。
放大快乐的活动还在延续着,有时候学生长长的一篇日记写快乐的内容并不多,就拿吹泡泡来说,孩子想表达吹泡泡很开心,但有一大部分都在写哪里买的吹泡泡的玩具,和谁一起吹,吹完了泡泡还干了些什么事,现在通过放大快乐的写作方式,一篇生动的“人泡玩乐图”就生成了。
我从瓶子里抽出棒子,几个小泡泡就跟着出来了,真好玩。然后我使劲地一挥,从大洞里出来了很多泡泡,前面大,后面小,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在空中飞舞着,真漂亮。弟弟忍不住用手去摸泡泡,“啪”的一下,泡泡炸了,溅得弟弟脸上都是泡泡水,我开心得笑了。
你看,孩子笔下的泡泡创造了多少快乐啊!玩得快乐,写出了快乐,感受到了快乐,可见孩子转变观念,放大快乐的潜力无可限量。
四、反思感悟
为何孩子会很牵强地为快乐而写出一句看似快乐的句子?我思前向后,原因就是孩子按照我要求的主题“快乐”,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一定要有些快乐的表面意义的句子在里面。孩子的这一想法,违背了我原本想让孩子一直寻找快乐,生活在快乐里的初衷。
不可否认,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圣神的,老师的话是不可违背的,我们往往尽可能地在自己的思维空间搜索以往的经验,却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强加一副枷锁,束缚了孩子的思维空间。为快乐,找快乐,显然就是一大败笔。
再说,非要用“快乐”两个字才能表达出快乐吗?所想、所写的内容不快乐,何来快乐呢?对小学生而言,快乐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被父母的管教、家人的期望,学校的制度给管束着,让孩子快乐的童心提早成熟化,找不到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也是在新课程创新意识萌芽状态下被扼杀的一批快乐的孩子。其实“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激动地跳起来,妈妈表扬我了……”也能发映出孩子快乐的状态。快乐只是预设,所写出的内容快乐才是最好的生成。
半个学期下来,我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找寻快乐,放大快乐。渐渐地学生学会了自己找快乐,将细小的一件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起来,作为老师很欣慰。
这次挖掘到快乐日记以小放大,以点扩面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写快乐日记的积极性,从而也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快乐日记始终紧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和情感,也保证了教师观察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更是以后作文教学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寻找孩子最真实的感受,编写孩子最快乐的童年,让“伪”快乐消失,让“真”快乐释放,相信会别有一番洞天展现在你我的面前……
在学生的快乐日记中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今天,我很快乐”,“真是快乐的一天”,难道是真的快乐吗?从个别学生的书写情况来看,不见得。这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一直在推崇让学生写快乐日记,希望他们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可是有些孩子确在为快乐而写快乐,那么快乐日记的意义在哪里呢?
二、演义“伪”快乐
批阅学生的快乐日记是我最享受的批改时间,从学生的语句中可以看到他们快乐的一面,时而点头微笑,时而与同事分享,从而在批注时流泻下快乐的对答。
正當沉静于快乐氛围的时候,小希的日记给我以一记重锤:星期天,我去妈妈店里玩,爸爸妈妈正把刚买回来的菜整理好,我一个人觉得无聊,就偷偷地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妈妈在厨房里扯着嗓子喊:“小希,快把作业做好。”我不耐烦地“哦”了一声,仍旧玩着我喜欢的换装游戏。正玩得起劲呢,忽然感觉头上被拍了一下,我转过身一看,妈妈正瞪着眼睛看着我,吓得我马上把电脑关了,乖乖地去做作业。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不管怎样,今天还是挺开心的。
好牵强的引出了最后一句,为的只是切合我交待的日记主题——快乐日记。被妈妈发现玩电脑怎么可能开心呢,从她的词语和句子当中体现不出一丝快乐的情绪?这样的事例在孩子身边应该发生过很多吧,很有兴致得沉浸于一件快乐的事情,确被外界的干扰,例如爸爸妈妈的一声呵斥,老师的一记棒喝,外人的一声嘲笑,阻碍了孩子玩时正浓厚的兴致,孩子的心情肯定被不开心冲击,于是把小希的这篇日记作为范文打在幻灯片上,让学生评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的快乐日记,让我们看看她写得怎么样?
学生很认真地读着,很快一些孩子就举手了。
生1:我觉得她写得不是快乐日记,你看,想玩电脑要偷偷地,怕被发现。
生2:我也觉得她不快乐,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被妈妈骂了,肯定不开心的。
师:那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生2想了一下,说:“有一次我在家楼下和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我们玩得很开心,妈妈下来叫住了我‘沙子这么脏,有什么好玩的,快点洗手回去吃饭。’然后就拽着我的手走了。”我那时候很不高兴。
师:那什么时候是开心的?
生2:玩沙子的时候
师:那被妈妈叫回家就是不开心的。对不对?
生2:是的。
师:我们再看看小希的这篇快乐日记,什么时候是快乐的?
生3:玩游戏玩得起劲的时候是快乐的。
师:那么写快乐日记就可以写玩游戏的部分。你能不能帮她改一改呢?
讲起玩游戏,学生就来劲了,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告诉我们把玩游戏的部分写下来,游戏里面有什么,怎么玩的。
这么一来,孩子就把烦恼的部分除去了,开心的事情放大了,快乐点不就找到了吗?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让我佩服,他们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小孩那么大,想得那么细,真了不起。
三、诠释“真”快乐
自从小希的“伪”快乐被曝光后,孩子们都开始学着将小快乐扩大写。玩电脑孩子们可是一把好手,从游戏中找快乐那就更简单了。孩子们都有玩电脑的经历,我让孩子们将玩电脑的快乐写出来。
孩子真实的心灵感受就在他们的笔下诞生了。
已经一个星期了,我的芭比娃娃们肯定在等着我给他们换衣服呢!打开4799小游戏,我熟练地点到了换装游戏。今天好像多了几套衣服,我能把我的芭比娃娃打扮得更漂亮了。先来一套婚纱吧,穿上高跟鞋,带上耳环、项链……哇!我的娃娃美极了!赶快叫妈妈过来看,妈妈一个劲地夸我配的漂亮,真是个小小设计师!听了妈妈的表扬,我更加认真地给她们换装了!
孩子的快乐,离不开家长的鼓励。有益的游戏增长了孩子的见识、扩展了孩子的视野,娱乐了孩子的身心,孩子于无形中便将自己的快乐简单地表达出来了。细化快乐,放大快乐,读着读着,作为读者的我也很快乐。
放大快乐的活动还在延续着,有时候学生长长的一篇日记写快乐的内容并不多,就拿吹泡泡来说,孩子想表达吹泡泡很开心,但有一大部分都在写哪里买的吹泡泡的玩具,和谁一起吹,吹完了泡泡还干了些什么事,现在通过放大快乐的写作方式,一篇生动的“人泡玩乐图”就生成了。
我从瓶子里抽出棒子,几个小泡泡就跟着出来了,真好玩。然后我使劲地一挥,从大洞里出来了很多泡泡,前面大,后面小,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在空中飞舞着,真漂亮。弟弟忍不住用手去摸泡泡,“啪”的一下,泡泡炸了,溅得弟弟脸上都是泡泡水,我开心得笑了。
你看,孩子笔下的泡泡创造了多少快乐啊!玩得快乐,写出了快乐,感受到了快乐,可见孩子转变观念,放大快乐的潜力无可限量。
四、反思感悟
为何孩子会很牵强地为快乐而写出一句看似快乐的句子?我思前向后,原因就是孩子按照我要求的主题“快乐”,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一定要有些快乐的表面意义的句子在里面。孩子的这一想法,违背了我原本想让孩子一直寻找快乐,生活在快乐里的初衷。
不可否认,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圣神的,老师的话是不可违背的,我们往往尽可能地在自己的思维空间搜索以往的经验,却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强加一副枷锁,束缚了孩子的思维空间。为快乐,找快乐,显然就是一大败笔。
再说,非要用“快乐”两个字才能表达出快乐吗?所想、所写的内容不快乐,何来快乐呢?对小学生而言,快乐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被父母的管教、家人的期望,学校的制度给管束着,让孩子快乐的童心提早成熟化,找不到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也是在新课程创新意识萌芽状态下被扼杀的一批快乐的孩子。其实“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激动地跳起来,妈妈表扬我了……”也能发映出孩子快乐的状态。快乐只是预设,所写出的内容快乐才是最好的生成。
半个学期下来,我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找寻快乐,放大快乐。渐渐地学生学会了自己找快乐,将细小的一件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起来,作为老师很欣慰。
这次挖掘到快乐日记以小放大,以点扩面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写快乐日记的积极性,从而也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快乐日记始终紧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和情感,也保证了教师观察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更是以后作文教学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寻找孩子最真实的感受,编写孩子最快乐的童年,让“伪”快乐消失,让“真”快乐释放,相信会别有一番洞天展现在你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