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创设情景。所以,我在教学中较广泛地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实施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情景。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是多样的:
  一、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景
  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与生活隔绝,导致了课堂上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和死气沉沉的局面。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景,就是捕捉生活中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景,以之来渲染气氛,在相似的类比中来感受课文的符号形象。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校园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的影子,或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一段有关春天的短片,让学生真实感受春天的气息,将课文中用文字符号化了的春天和大自然中真实的春天交融在一起,为文字符号增添形象真实感,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和感悟课文。又如在学习杜甫的七律《蜀相》一诗时,生活在成都的师生不妨真的到“柏森森”的“锦官城”外去寻找“丞相祠堂”,看一看相传武侯手植的千年大柏,领略一下“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感物思人,领悟诸葛亮这位千古景仰的“老臣”的那种报国苦衷,体会杜甫借此诗抒发的沉挚悲壮的感情。这样通过对教学情景的创设能让学生更深切的对诗歌的内涵进行理解。
  二、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课文中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诗文都是通过形象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但语言本身的抽象性会给人、事、景物罩上一层云雾,增添几分朦胧。如何通过教材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如临其景,如见其人,受到感染,同时又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这就需要鲜明的形象性。为此,教师可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1)形象图解。为了形象的再现语文课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写作手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运用形象图解对课文进行解析。如教《故宫博物馆》一课,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故宫建筑布局示意图,读完画完,再引导学生以书为证来评议所绘之图是否符合文意。画图与议图的过程也就是理解课文的过程,同时也水到渠成的把握了课文结构。又如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渡江区域、渡江各部队进展情况的认识都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形象图解,出示一幅当时的作战图,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标出我军渡江地点的起止,这样通过动手,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形象图解不一定都由老师自己绘图,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用绘图表现出来。
  (2)借“乐”传情。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感情,音乐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作为情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就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青睐。欣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享受,然而要将优秀作品的文学之美传授给学生,有时单凭语文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学生的阅读自悟是很难达到目标的,这时我们就可以打破传统的口授常规,把文学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借此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比如在学习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一文时,可将文中作者提到的音乐剪辑成小片段放给学生听,如在讲到文中提及的河北梆子时,将河北梆子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河北梆子粗犷的特色,在讲到西洋音乐时,可选择播放贝多芬、莫扎特或是柴可夫斯基的名曲,让学生自己去领会作者所提到的该音乐家音乐的特点,由此用音乐作为媒体,让学生能更好的对课文中作者对音乐的看法进行理解;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二胡曲《二泉映月》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凝神细听之后,谈谈自己听了这首曲子的感想,谈谈自己认为曲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谈谈这种要表达的感情与二胡曲作者的人生经历有何关系,由此,将学生引入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思考上,让学生更深层次的对课文进行理解和领悟。
  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入音乐也是必要而有效的,诗歌加音乐犹如牛奶加咖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可以营造教学氛围,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使至塞上》、《凉州词》等富于豪情的边塞诗歌时,可配上《阳关三叠》这样的曲子进行课堂配乐朗读;又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将通俗歌曲《明月几时有》放给学生听,让音乐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进入课堂教学情景,以此帮助学生对诗歌本身进行感悟和理解。
  以“乐”传情,可以使学生得到文学与音乐美的双重享受。既可以加強教学氛围,引人入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通过音乐辅助教学,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就是借助提问来创设情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恰倒好处的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可以说,课堂提问和情景的创设一旦巧妙结合,往往能够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境界之中,品味语言文字,打开思维之门,张开想象的翅膀,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一诗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假设自己是一位电影导演,你将用那些画面来表现《春望》这首诗的内容呢?有的学生答到要用长安城以前的繁华和如今战乱后的破败作对比,突出诗中的“国破”;有的学生答到要用已枯萎的花儿花瓣上欲滴的露珠来表现“感时花溅泪”等等。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诗歌的内涵,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忧国思亲的感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读写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有助于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比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皇帝游行时,虚假的新衣被小孩的真话道破之后,皇帝回宫后会有什么行动呢?这可让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续写道:皇帝回宫以后,痛定思痛,改正了虚荣的毛病,奖励了说真话的小孩,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有学生这样写:皇帝回宫以后,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天天穿着那件并不存在的新衣,后来人们起兵推翻了这位无能的国王。总之,根据问题情景,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这样不但训练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迅速的理解教学内容,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与此同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笔者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反思,并提出两点改进的策略如下:  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  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也不应该讲解。教师在教室里就是不停的走动,检查各小组的情况。笔者曾听过一节七年级的语法课,内容是一般现在时,在这节课上,授课教师除了说“等几句指令语以外,其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全部由学生讨论并讲解。  教学
期刊
每个人都会向往幸福,甚至算得上人生的终极追求。幸福的颜色有很多种,幸福的指数也不尽相同。下面是笔者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体味与践行:有一年新学期开学时,班里有个学生叫李明伟。在开学第一天的早上,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操场,可这个孩子仍呆呆地坐在位子上,两眼木然地注视着地面。  我走到他身边低声问他为什么不去操场,他好一会儿才抬起头,失声大哭:“我要回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厌学症。我一面替他擦眼泪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初中教学的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实践与综合应用”模式可以为教学提供新的活力与动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采取“实践与综合应用”模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实践与综合应用 重要性  当前,由于初中数学知识乏味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科学兴趣,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愿意主
期刊
上完小学美术三年级《连环画》这一课后,我想到了绘本,我们现在用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那何不来尝试一下呢?查阅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于是就在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
期刊
所谓诵读,就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课本作反复吟诵、体味,然后感悟文章之妙的学习方法。这个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现正在被人们冷落淡忘,取而代之的是繁琐枯燥的分析,“尸体解剖”式的讲解,好端端的一篇课文,几经折磨,早已滋味全无,试想,这样的上法,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我认为,认清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学中重视诵读,定能改变“少慢差费”的现象,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当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对一些现象进行了及时的反思,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改进策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民主、开放、活跃的课堂气氛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作文批改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探讨了不同批改方式的利弊及其效果,以达到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恰当的作文批改方式,提高教师劳动的效率和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批改 方式 利弊 效果 运用  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作文批改是这一
期刊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教师应重视发挥课堂主动渠道的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心理学研究证明:
期刊
当今世界日益信息化,信息日益网络化。以前,我们对数学以及数学教学的认识总是和黑板粉笔或者纸笔联系在一起,人们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计算机使人脑得以大大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为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仅就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一、问题与思考  (1)《几何画板》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特点。问题与解决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