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流的却做二流的事?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x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向上发展受限的天花板,其实都是你加在自己身上的。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和行动模式,一直在阻止你获得更大的成就和幸福。到了该彻底清算的时候了!
  
  一个人的悲剧不在于他输了,而是他差点就成功。
  经常有人抱怨无资本、无机会、无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才不得不忍受虎落平阳的平庸生活,理想成为无关紧要的点缀,每天都陷入绝望又动弹不得。而往往越是被公认有才华的人。就越容易成为“杯具”,光芒转瞬即逝。
  那么对照以下职场人的十大恶习,看看是否深得你心?
  1 常常订计划、谈计划。就是不执行计划!
  2 从不在小组讨论前作准备,只想混口饭吃。
  3 无法乐在其中,即使是面对人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
  4 总有一种“快没时间了,自己却还没开始”的感觉。
  5 凡事力求简便,只做最低程度的努力。
  6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劳无功。
  7 浑浑噩噩过日子,不知怎样改变现状。
  8 不想做出重大承诺,老觉得有更好的选择。
  9 只做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
  10 在失败面前,永远有—个又一个的借口。
  肯尼斯·克利斯汀是一名心理医生兼企业咨询顾问,他综合自己接触到的“不成功者”实例。写了一本“自我突破”的工具书,叫《这辈子只能这样吗?》,并且创办了“激发潜能计划”(Maximum Potential Project),致力于帮助那些无法发挥潜力、惯性堕落、想改变却不得其门的人。他认为困扰人们终生的“不成功”,其实全都源自于“自我设限”。
  
  我们已习惯于自我挫败
  
  一个叫查理的病人曾告诉克利斯汀医生。他宁愿问人家十次路,也不愿花工夫带地图。查理聪明、迷人又热情,极富魅力。他凡事喜走捷径,在电脑刚开始兴起时,以专家和组装博士自居,既没有看书也没去上课,在别人迷惘退缩时不顾一切地挺进。在他的大胆尝试下,发明了许多神奇的方式来破解电脑问题,但却无法解释出个所以然。他的太太和朋友渐渐发现,虽然他暂时解决了电脑问题,但电脑却无法像之前一样良好运作。他自己的电脑也时常死机、硬件烧坏,要花更多时间修理。对他这样聪明伶俐的人,循规蹈矩是很无聊的,他习惯省略自认为不必要的步骤,但却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笃信简便方法虽然不时会让查理任务失败,但对他来说,创新大胆的方法更具可行性。成功了,就佩服自己的天才;失败了,他们的态度是“真遗憾,不过人生很难十全十美”。省略步骤的处事策略,可能会导致自我设限的行为模式。如果你不愿在必要时耐心且有系统地做事,那么,你就不会努力打拼,宁愿坐享其成。再伟大的事情都有它琐碎的部分,省略步骤绝对是不可行的。 低成就的高潜质族群(Self-limiting High Potential Persons,简称SLHPPs)习惯于自我设限。导致他们无法发挥天赋。参见文章后的自测法,可以判断你是否具备这个人群自我设限的惯性模式。你的答案可以提醒你,你正用什么方法限制自己的天赋。你回答Yes的次数越多,代表你可能已经深陷泥沼。
  自我挫败的习惯、退而求其次的期望,搭配二流的努力。其实是很常见的。有太多作家停止写作、太多运动员原地踏步……人们成就的远比所能成就的还要低,或是直接放弃他们真正想追求的东西。
  事实上,人们似乎觉得拥有梦想是很尴尬的一件事,他们比较倾向捣毁梦想,而不是追求梦想。对于自己不足的地方,他们勇于承认,但却不敢面对内心真正的向往。明明心里想做得更多,但还是消极以对。而且。越来越多人定好计划后,很快又以各种形式退缩。总之。低成就是日常生活中“惯性堕落”的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书、老是拖延减肥计划、无法按时回信,等等。
  
  逃避成功背后的难言之隐
  
  面对想要启发他们的人。SLHPPs常常表现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很多大企业投注心力在员工训练或奖励制度上,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激励鼓舞的方法。对于SLHPPs成效有限,有时还会引起反效果——激起他们的抗拒心态。
  因此,试图帮助他们的人最后都放弃努力,抱着模糊的期待,希望这些人可以获得帮助,重新站起来。其他人则干脆放弃。把SLHPPs定义成“没救的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曾选择花钱请这些聪明却低成就的员工离职。
  想要有显著的转变,就要先了解自己真正的敌人。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抉择。该追求更深入和主导的人际关系,还是满足于当下流于表面却比较安全的关系?应该接下责任更重大的新职位,还是维持现状?
  面临重大抉择时,选择观望、退缩其实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合理的反应。你会告诉自己,你就只有这么多时间、精力,为什么不走轻松一点的路呢?更何况。人本来就无法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有时你必须重视现实甚于热情。而且,如果你投入了心力,结果却失败了,那该怎么办?反正你就是想得出一堆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当个工作狂?为何不好好享受人生?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下次面临抉择时,你会用同样的理由说服自己。然后你会养成习惯,选择不用付出太多、比较不具威胁的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机会,无形中限制了自己的满足和幸福,生命也渐渐失去光彩。如果你惯性放弃那种追求过程中才有的愉悦,不去学习对你有意义的东西,到最后你会变得呆滞无神。许多中年危机都源于自我认知而产生的焦虑,后悔当初错失了多少机会,不明白为什么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长期失业的丹是个电脑工程师,他抱怨面试时受到不平等待遇。靠太太的收入过活虽然让他感到很不安,但他仍不确定是否要回去工作。不想改善自己的心情,也不想跟太太讨论,一直拒绝一些小公司的邀约,同时告诉自己和太太,他一定会再找个工作。丹自暴自弃。企图让太太相信他是受到误解,现在找不到工作,不是他所能控制,或许是因为那些公司不能赏识他的才能。事实上,她了解他的矛盾,以及他想要掩饰的心态,但他从不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已经危及两人的关系。
  分析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了:造成自我设限和低成就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不去冒险;但是当你开始逃避,你就已经限制了自己的人生。
  
  不再累得像狗、绝望得像样林嫂
  
  你也许会认为,凡事都不想努力的SLHPPs一定都是享乐专家,很会充分利用时间放松解闷,从事各种休闲娱乐。致力于身心和美学的享受。其实,你错了。相反的。SLHPPs的休闲方式通常是两种极端的情况:不是匆忙迟到,搞得筋疲力尽:就是什么都不做,让时间白白流逝。他们很少走出户外享受阳光、享受阅读一本好书,或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原因是,SLHPPs老是累得像狗一样,他们的时间都用在挽救局势上。他们的生活充满重复而乏味的工作。缺乏优雅的节奏或是上升的空间。简单说,他们几乎没空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只希望能好好休息就不错了。因此,别说是自由了,他们常常作茧自缚,被闲在自己筑起的牢笼里。
  以下是关于改变的秘密真理。可以帮你省下许多误打误撞的时间和心力。如果你能融会贯通,就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达成你寻求的改变。
  1 选定目标集中努力,改变会比较容易。想要同时进行多项改变,无非是自掘坟墓。不要太贪心。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全盘改变,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次订立太多目标,就像是一口气吃成胖子一样,是典型的自我挫败行为。
  2 想要改变,你必须抱着长期抗战的准备。一开始的失望,不代表你走错了路;初期令人振奋的成果,也不代表你正走在康庄大道上。长期规划需要你的坚持、彻底改变的决心和无条件的奉献。
  3 改变需要时间,而且初期的效果通常令人沮丧。很多人中途放弃,只因为怀疑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你必须调整目前的思考以及习惯的运作模式,并且对于调整会造成暂时的不适和痛苦,做好心理准备。
  4 你无法改变过去。但幸运的是,你可以随时去学习,或做任何你过去不想学或不想做的事。你可以从这一分钟开始。改变人生的走向。
  5 问题从来就不在于“你是谁”,而是你“选择要做什么”。固定的行为模式会限制你的成功,唯有当你认知到自己有能力选择新的方式,并且付诸行动,改变才真正开始。
  6 你需要全神贯注地思考、准备、决定你的行动计划,并且持之以恒。改变就是面对新的要求,直到你适应新的习惯。这项投资是值得的,因为留在原处,你的行情并不会看涨。
  7 改变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是“你要去做的事”。唯有付出努力,才能成功改变。如果你只是等着改变降临在你身上,或是期望情势转变,那么,你会一直等下去。等待幸运之神眷顾,并不是改变的好方法。幸运早就降临了,只是你未曾发现而已。
其他文献
回扣带来的只是暂时的美好和暂时的境遇,但人生从来就不是能被那些“暂时”所改变的。    我收过回扣,而且非常多。在当时相当于我10年的收入,大概是10万多元。那是在1998年,那时我年薪是18000元。当时我在现在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长天集团的前身施贝尔公司任最底层的职位——网管,月薪1500元。负责给公司的电脑擦擦灰、杀杀毒、连个网线啥的。公司高手如云。每个人都是月薪万八干,我就这么每天灰头土脸
期刊
郑亚旗是郑渊洁的儿子,国内第一个放弃学校、在家接受教育长大的年轻人——当然这并不是我们采访他的唯一理由。我们更希望展现的是,这样一个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年轻人,他的二十几岁有哪些不同。   郑亚旗的二十几  郑亚旗  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北京人郑亚旗1983年生在6月30日,是个巨蟹座。  他的父亲郑渊洁除了带给他看不完的童话。还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童年。他小学毕业后就回到
期刊
传统智慧在纸张和口头上一直流传着冰冷冷的劝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让人打消一切妄念,老老实实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传说飘来飘去,有人的确远走高飞,而且并没有死无葬身之地。    是安于现在的生活并且学着享受庸常,还是甘冒下坠的风险振翅飞往远方?  说实话,我也觉得非常惊奇,竟然有那么多人觉得现实在一点点埋葬自己的梦想。同时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跨出一步。每次说到看不到的山那头、海的那一端。总有无数颗小心
期刊
在老罗的口头语中,“耍流氓”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实老罗已经为这个词添加了新的意思,他把一些吹牛皮、不真实甚至昧着良心说瞎话的行为都称为耍流氓。从英语培训起家,又回归到英语创业,老罗在这个过程中有拒绝、有疲惫,也有坚守,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为了一个梦想——做最真诚的教育,即使无法让整个世界真实,也要让自己所能影响到的人真实起来。    很多人认识老罗,是那批横空出世;中击我们耳膜的“老罗语录”。
期刊
科学家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小组,直接领命去做一件事的小组,效率不如让他们思考要不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小组效率高。也就是说有“自主”感觉的小组能够更顺利地达到终点,有更高的动力。    前阵子,卢彦勋晋级温网八强,成为自1995年日本选手松冈修造闯入温网八强后,第二位打进大满贯赛事男单八强的亚洲选手。不过,卢彦勋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不像那些从小就被看好、预期成为顶尖网球选手、一路被赞助商“赞助
期刊
匠人精神可能是当下中国社会弥漫的快速成功最大的解毒药,它的本质是专注。桑内特写道:“所谓专注,不仅意味着痴迷、精益求精的匠人一心想把事情做好,而且还意味着他或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些客观的价值。”    格拉德威尔因《引爆流行》中对流行机理的解读广为人知,他提供了一套关于流行的整体思路。而在他所写的《异类》(Outjiers)一书中,他没有通过分析所谓成功故事在这方面建立体系的雄心。也许他是对的
期刊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我特别喜欢“疾风知劲草”这句话,这并非意味着我特别乐于面对挑战,但无论人生还是商业,不可能总在一个幸福的、和谐的状态当中,总会有困难出现。这个时候你哭也没有用,逃避也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如坚强一些,打败困难。这句话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    小泽秀树  出生于1950年、今年刚好满60岁的小泽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法律系。曾经师从一位研究受害者的教授,专业改为犯罪学。
期刊
“空降华润万家做副总裁,分管人力资源、食品安全和公司事务,我本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做点业绩和改革,没想到最终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奏了效。有时候不是想法不对,是时机问题,要有耐心去等,等着和团队建立信任,靠做小事建立共识。”    在华润17年,我从人事部做起,一直到担当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兼培训中心总经理的职位。工作多年之后,我希望职业生涯能够转型。  机遇来了。2008年,我从集团转到下属
期刊
找到那个掌控你的职场前途的关键人物,不是为了拍马屁、走后门,而是学习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    谁才是掌握你升职大计的关键角色?公司老板?HR经理?你的直接上司?  要明白其中的真谛,不妨先来看看一家市场化的企业提拔员工的流程。  首先,HR部门需要建立一套管理体系,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找到那些有潜力的员工,当企业发展,产生一些岗位需求时,会由公司老板来决定是否设置这
期刊
四眼田鸡?软弱的标志?别傻了,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由英语单词Spectacles(眼镜)与Sexy(性感的)组合的合成词“Spexy”正在流行。昔日那些被追打或是被踩碎了镜片孤立无助的眼镜男孩、戴着瓶底眼镜的钢牙妹,终于有了一个可以颠覆世界的新形象了。    把自信挂在脸上    “有20多个眼镜,对,你不用惊讶。近视眼,必须要戴眼镜,但可能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每隔一到两个月就会换一个眼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