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套路的形成是由格斗动作组合经过一定的形式串联而成的,因此,格斗文化是武术套路存在的核心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然后就高校如何在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践行“格斗文化”理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武术套路技术 武术教学 格斗文化 教学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对武术专业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教程的改革上,而对“格斗文化”教学的研究尚存在缺失。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将“格斗文化”引入到教学体系设置之中,但是由于既缺乏足够的经验又缺少专业的格斗人才,所以,带有“格斗文化”精神的武术价值功能仍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完善教学内容,转变“格斗文化”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追求动作的标准化、连贯性和协调性,在教学过程中,动作多变,形式多样,因此,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武术套路教学设备和技术应运而生,如果不能创新性的改进教学方法,那么武术套路教学势必难以点燃武术爱好者的热情。
(二)武术套路技术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机制
武术套路技术的學习不仅需要学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领悟力、肢体协调力,还需要学员具有吃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要对武术套路进行大量的、反复的练习。目前,武术套路技术的教学趋同现象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武术套路训练机制,从而致使武术套路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脱轨现象日趋严重。
(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存在缺失
目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所采用的模式是:练习武术基本功,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形成武术基本套路,进行武术套路竞赛。这种教学模式普及率高,但是却未将“格斗文化”有效的融合在武术教学之中,“格斗文化”的完全继承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武术套路运动员过于追求动作演练的分数,往往却忽视了攻防格斗技术动作的完美呈现,因此,加强武术套路中攻防格斗技术的教学、训练对有效弥补教学过程缺失至关重要。
(四)武术套路教学缺乏“格斗文化”人才
目前,院校武术套路教学人才大部分是运动员出身,这些群体对格斗技术的研究和训练存在缺失和空白,因此,具有“格斗文化”的教学人才严重不足。此外,学习“格斗文化”技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不断地进行练习,而且“格斗文化”的竞争意识不强,没有比较权威的比赛机制,因此,更难以激发“格斗文化”人才的催生。
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的建议和对策
(一)设计以“格斗文化”为核心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
首先,武术套路技术的教学目标要围绕“格斗文化”进行设定,强调攻防格斗技术和动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改进、优化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并结合“格斗文化”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最后,以“格斗文化”为核心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在完成基本功教学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原始攻防格斗单复式动作、招式动作的训练,然后分别从套路体系、实用技术体系两个方面加强功力教学的训练,最后对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考核。
(二)建立以“格斗文化”为指导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内容体系
建立以“格斗文化”为指导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内容体系,需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开展。首先,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教学阶段、技法、公立教学阶段以及套路、实用技术教学阶段;其次,要把握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重点,基础阶段重点在于训练基本功,如掌、拳腿法、形体的训练等;技法、功力阶段重点在于单式、复式、联式、功力等的攻防格斗喂手、递手、应手训练;套路、实用技术阶段重点在于应势变化训练和拳械演练。
(三)构建以“格斗文化”为教学目标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考核机制
对“格斗文化”模式下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机制进行考核时,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套路体系考核和实用技能体系考核。考核标准是攻防格斗动作的运用和实战。其中,套路体系考核指标包括:传统拳械、自选拳械以及健身功法;实用技能考核指标包括:拳种搏斗术、器械搏斗术以及教材搏斗术。
(四)引进具备“格斗文化”与武术技能的综合性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人才
在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同时具备格斗文化与武术技能的专业人才大量匮乏,为了能够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转变选聘模式,广纳具有格斗文化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不断加强对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人才的培训和考评,还要不断提升优秀武术套路教师的格斗文化素养,从而为武术套路技术教学的有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曹朝辉.对我国体育院校非体育类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
[2] 郝守磊.普通高校武术套路结合散打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1(3).
摘 要 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套路的形成是由格斗动作组合经过一定的形式串联而成的,因此,格斗文化是武术套路存在的核心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然后就高校如何在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践行“格斗文化”理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武术套路技术 武术教学 格斗文化 教学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对武术专业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教程的改革上,而对“格斗文化”教学的研究尚存在缺失。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将“格斗文化”引入到教学体系设置之中,但是由于既缺乏足够的经验又缺少专业的格斗人才,所以,带有“格斗文化”精神的武术价值功能仍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完善教学内容,转变“格斗文化”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追求动作的标准化、连贯性和协调性,在教学过程中,动作多变,形式多样,因此,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武术套路教学设备和技术应运而生,如果不能创新性的改进教学方法,那么武术套路教学势必难以点燃武术爱好者的热情。
(二)武术套路技术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机制
武术套路技术的學习不仅需要学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领悟力、肢体协调力,还需要学员具有吃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要对武术套路进行大量的、反复的练习。目前,武术套路技术的教学趋同现象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武术套路训练机制,从而致使武术套路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脱轨现象日趋严重。
(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存在缺失
目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所采用的模式是:练习武术基本功,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形成武术基本套路,进行武术套路竞赛。这种教学模式普及率高,但是却未将“格斗文化”有效的融合在武术教学之中,“格斗文化”的完全继承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武术套路运动员过于追求动作演练的分数,往往却忽视了攻防格斗技术动作的完美呈现,因此,加强武术套路中攻防格斗技术的教学、训练对有效弥补教学过程缺失至关重要。
(四)武术套路教学缺乏“格斗文化”人才
目前,院校武术套路教学人才大部分是运动员出身,这些群体对格斗技术的研究和训练存在缺失和空白,因此,具有“格斗文化”的教学人才严重不足。此外,学习“格斗文化”技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不断地进行练习,而且“格斗文化”的竞争意识不强,没有比较权威的比赛机制,因此,更难以激发“格斗文化”人才的催生。
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的建议和对策
(一)设计以“格斗文化”为核心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
首先,武术套路技术的教学目标要围绕“格斗文化”进行设定,强调攻防格斗技术和动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改进、优化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并结合“格斗文化”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最后,以“格斗文化”为核心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在完成基本功教学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原始攻防格斗单复式动作、招式动作的训练,然后分别从套路体系、实用技术体系两个方面加强功力教学的训练,最后对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考核。
(二)建立以“格斗文化”为指导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内容体系
建立以“格斗文化”为指导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内容体系,需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开展。首先,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教学阶段、技法、公立教学阶段以及套路、实用技术教学阶段;其次,要把握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重点,基础阶段重点在于训练基本功,如掌、拳腿法、形体的训练等;技法、功力阶段重点在于单式、复式、联式、功力等的攻防格斗喂手、递手、应手训练;套路、实用技术阶段重点在于应势变化训练和拳械演练。
(三)构建以“格斗文化”为教学目标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考核机制
对“格斗文化”模式下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机制进行考核时,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套路体系考核和实用技能体系考核。考核标准是攻防格斗动作的运用和实战。其中,套路体系考核指标包括:传统拳械、自选拳械以及健身功法;实用技能考核指标包括:拳种搏斗术、器械搏斗术以及教材搏斗术。
(四)引进具备“格斗文化”与武术技能的综合性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人才
在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同时具备格斗文化与武术技能的专业人才大量匮乏,为了能够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转变选聘模式,广纳具有格斗文化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不断加强对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人才的培训和考评,还要不断提升优秀武术套路教师的格斗文化素养,从而为武术套路技术教学的有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曹朝辉.对我国体育院校非体育类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
[2] 郝守磊.普通高校武术套路结合散打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