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措施来达到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重视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推进有效教学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每个思想品德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会对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提供很好的帮助。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只有通过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品格。教师个人的示范,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因此,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其次,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感人者,莫过于情”。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灵魂,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就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 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我们应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来确立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应试教育对知识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就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有很多概念、观点学生也要掌握,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2.2 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同时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落实能力目标一定要把理论和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清单”;确定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与落实。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通过运用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去发展。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效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就必须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形成适合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拓了他们的思维。以多样的课堂活动创设活动情境,以情境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学,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引导学生自觉把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认识。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多媒体把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陶冶和教育。
4 合理安排课堂练习,巩固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会么这么想?是否还有其它解题途径,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今天所学知识和以前所学知识之间有联系吗?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老师还要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要只采用考试成绩。实施反馈的时间间隔要利用学生的练习按日反馈进行调节,而学习结果的强化方式应尽量使学生自己去领悟、去总结自己的收获或教训。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实课堂教学,练习评价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实效。
1 重视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推进有效教学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每个思想品德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会对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提供很好的帮助。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只有通过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品格。教师个人的示范,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因此,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其次,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感人者,莫过于情”。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灵魂,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就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 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我们应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来确立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应试教育对知识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就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有很多概念、观点学生也要掌握,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2.2 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同时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落实能力目标一定要把理论和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清单”;确定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与落实。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通过运用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去发展。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效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就必须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形成适合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拓了他们的思维。以多样的课堂活动创设活动情境,以情境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学,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引导学生自觉把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认识。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多媒体把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陶冶和教育。
4 合理安排课堂练习,巩固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会么这么想?是否还有其它解题途径,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今天所学知识和以前所学知识之间有联系吗?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老师还要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要只采用考试成绩。实施反馈的时间间隔要利用学生的练习按日反馈进行调节,而学习结果的强化方式应尽量使学生自己去领悟、去总结自己的收获或教训。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实课堂教学,练习评价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