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很多人由于在幼儿时期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导致随性邋遢等习惯伴随一生。众所周知,习惯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幼儿时期正是人一生中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第一步。
(二)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我便以本幼儿园为例,对我园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中班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经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学措施能够让大部分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而通过我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方面原因,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在掌握的基础上并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无法保持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提高我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各个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对症下药进行策略研究,对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出建议。
二、我园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幼儿自理能力掌握情况不好
我园中班幼儿共计86名,通过幼儿园小班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有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事物,比如:解小便、洗手等。通过对本园我班29名中班幼儿自刚刚进入中班至升入大班时,对能对如下事项独立完成情况进行了跟踪统计调查:午餐、午休、大小便、喝水、穿衣。统计数据如表1: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通过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教育培養下,大部分幼儿在中班学习结束后,能够独自完成一些基本事务,但有个别幼儿无法独自完成。在午餐事项中,在进入中班时候仅有8名幼儿能独自进行午餐,在中班结束后已经有24名幼儿能够独自进食;但在穿衣事项中,仍有8名幼儿在中班学习结束后不能自己穿衣,需要生活老师进行辅助。
(二)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不足
在教育实践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幼儿园里进行统计的数据在家庭中进行访问时候,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那么好,在家里时,许多孩子并不能做好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事宜,其实许多家长内心都希望改变孩子过多的依赖自己的现状,并且有意识做一些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当孩子一需要帮助的时候,便又会不由自主的去帮助孩子完成本就应该孩子做的事情,当家长无法自己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时,便把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的任务交给幼儿园。而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职责,更是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三、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成因分析
人的大脑在6岁以前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在中班着重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而现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人们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掌握了哪些艺术技能、能认识多少汉字、计算有多快,甚至许多幼儿园在教育上倾向“小学化”,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初衷。此外,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愿意把时间精力花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认为只有足够多的金钱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孩子才会更好的发展,然而,父母才是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自理能力影响最大的人。
(一)家庭方面给予过多保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长久的港湾,因此,家庭是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好坏的重要因素。
1.过于宠爱幼儿
当下,许多家庭都选择只养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人们都围着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对孩子十分宠爱,舍不得孩子经受一点挫折与困难,甚至有的家庭对孩子“事事包办”,幼儿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2.疏于给予幼儿独自训练的机会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5、6岁还小,无法自己做事情,总是害怕孩子受累或者受伤,于是选择帮助孩子做事,殊不知,在一次次帮助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或许本着好心,却办了“坏事”,坏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是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积累的,在一次次训练中强化的,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或避免费事、或担心孩子做不好而选择帮助孩子去完成这些琐事,剥夺了孩子独自练习的机会。
(二)幼儿园方面准备不足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根本,是其教育行为的依据,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自幼儿教育被人们所关注开始,教育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教育观念,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有关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及法规,同时,学校及教育部门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使得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改善跟进。
四、提高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供充分的训练机会
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但一项新技能的巩固和内化需要足够的练习,尤其是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更需要充分的训练。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在物质上总是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更多的迁就与包容,在幼儿不会或不愿意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选择帮助和替代,这无异于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弱。若想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除了提升幼儿自理意识,成人首先要摒弃不良观念,给孩子充分的锻炼、训练机会。
(二)采取正确的培养方法
教师和家长不仅仅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老师,同时也是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完善交易方法的途径之一。由于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不能全部接受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方法,实践便是完善教育方法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不断整理出适合不同幼儿的培养方法,从而让教学效果更佳,同时在培养过程中,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结论: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一直是学前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实行开放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对幼儿活动的选择尤为重要,家长也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育思想,能“看”到孩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多种培养策略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自理欲望,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一)研究背景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很多人由于在幼儿时期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导致随性邋遢等习惯伴随一生。众所周知,习惯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幼儿时期正是人一生中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第一步。
(二)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我便以本幼儿园为例,对我园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中班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经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学措施能够让大部分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而通过我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方面原因,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在掌握的基础上并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无法保持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提高我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各个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对症下药进行策略研究,对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出建议。
二、我园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幼儿自理能力掌握情况不好
我园中班幼儿共计86名,通过幼儿园小班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有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事物,比如:解小便、洗手等。通过对本园我班29名中班幼儿自刚刚进入中班至升入大班时,对能对如下事项独立完成情况进行了跟踪统计调查:午餐、午休、大小便、喝水、穿衣。统计数据如表1: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通过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教育培養下,大部分幼儿在中班学习结束后,能够独自完成一些基本事务,但有个别幼儿无法独自完成。在午餐事项中,在进入中班时候仅有8名幼儿能独自进行午餐,在中班结束后已经有24名幼儿能够独自进食;但在穿衣事项中,仍有8名幼儿在中班学习结束后不能自己穿衣,需要生活老师进行辅助。
(二)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不足
在教育实践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幼儿园里进行统计的数据在家庭中进行访问时候,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那么好,在家里时,许多孩子并不能做好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事宜,其实许多家长内心都希望改变孩子过多的依赖自己的现状,并且有意识做一些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当孩子一需要帮助的时候,便又会不由自主的去帮助孩子完成本就应该孩子做的事情,当家长无法自己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时,便把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的任务交给幼儿园。而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职责,更是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三、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成因分析
人的大脑在6岁以前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在中班着重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而现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人们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掌握了哪些艺术技能、能认识多少汉字、计算有多快,甚至许多幼儿园在教育上倾向“小学化”,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初衷。此外,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愿意把时间精力花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认为只有足够多的金钱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孩子才会更好的发展,然而,父母才是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自理能力影响最大的人。
(一)家庭方面给予过多保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长久的港湾,因此,家庭是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好坏的重要因素。
1.过于宠爱幼儿
当下,许多家庭都选择只养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人们都围着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对孩子十分宠爱,舍不得孩子经受一点挫折与困难,甚至有的家庭对孩子“事事包办”,幼儿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2.疏于给予幼儿独自训练的机会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5、6岁还小,无法自己做事情,总是害怕孩子受累或者受伤,于是选择帮助孩子做事,殊不知,在一次次帮助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或许本着好心,却办了“坏事”,坏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是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积累的,在一次次训练中强化的,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或避免费事、或担心孩子做不好而选择帮助孩子去完成这些琐事,剥夺了孩子独自练习的机会。
(二)幼儿园方面准备不足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根本,是其教育行为的依据,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自幼儿教育被人们所关注开始,教育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教育观念,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有关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及法规,同时,学校及教育部门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使得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改善跟进。
四、提高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供充分的训练机会
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但一项新技能的巩固和内化需要足够的练习,尤其是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更需要充分的训练。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在物质上总是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更多的迁就与包容,在幼儿不会或不愿意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选择帮助和替代,这无异于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弱。若想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除了提升幼儿自理意识,成人首先要摒弃不良观念,给孩子充分的锻炼、训练机会。
(二)采取正确的培养方法
教师和家长不仅仅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老师,同时也是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完善交易方法的途径之一。由于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不能全部接受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方法,实践便是完善教育方法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不断整理出适合不同幼儿的培养方法,从而让教学效果更佳,同时在培养过程中,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结论: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一直是学前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实行开放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对幼儿活动的选择尤为重要,家长也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育思想,能“看”到孩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多种培养策略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自理欲望,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