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潜能生如何转化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潜能生的转化和培养一直是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头疼的事,很多老师面对此特殊群体时,都是束手无策,找不到良方。但只要有学校有学生,就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基础不同、成绩差异的潜能生。而这些潜能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在生活习惯、学习纪律等多方面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都很弱。对于这些潜能生,如果在管理方面出现偏颇的话,就会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学风的养成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切记: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的表现差、学习成绩低而忽视了他们的转化和培养,使之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对于他们我们要更多地去关心他们、呵护他们,把我们的爱播撒给他们,让他们也能享受阳光般的温暖。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潜能生这一问题,就要深入地分析一下潜能生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病根,对症下药。不同的学生从入学伊始直到变成潜能生的原因是不同的,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而来,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家庭环境、学习成绩和自身兴趣。教师如果能找到他们落后的原因,就可以彻底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实现各方面质的转化。
   一、对潜能生在感情上付诸爱
   潜能生的心理成熟能力是极其脆弱的,经不住半点的打击和冷漠,所以对于他们我们要全身心地付出与爱,才能促使其迅速转化,所以对于潜能生我们一定要做到多宽容理解,少责备批评。我们要像培养一名优秀学生那样去去转化一名潜能生,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转化并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潜能生可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行为不够端正等等使他们长期处于被冷落受歧视的地位,所以他们很在乎别人怎么来看他们,对一切都极为敏感。所以,我们一定要给予他们全部的爱,多鼓励,多理解,多支持,多尊重,多信任。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思想活动等,从情感上与他们沟通,力求产生共鸣,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要给予肯定和奖励。爱就是一扇门,如果关闭了这扇门,就等于堵死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的桥;如果敞开了这扇门,也就为潜能生撑起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二、引导潜能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绝大部分的潜能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常常被学生或者老师遗弃在昏暗的角落里置之不理,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他们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对学习就失去了积极性,所以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促使其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比如帮助潜能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读书习惯,可以用杜尔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潜能生进行必要的辅导,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给潜能生制定一个稍微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有成就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等,给潜能生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别人看到他的闪光点,也让他们找到自信。
   三、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一名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潜能生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可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个总体成绩非常不好的学生偏偏有一门学科的成绩还算突出,这就是因为他对这门学科有兴趣。因为兴趣是促使其主动学习最强大的内驱力,所以我们只要刺激了学生这方面敏感的神经,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以贴近生活实际并能够足够吸引他们积极参与的活动、故事、游戏、视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想方设法把课堂抽象的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可以刺激他们上进的内容,这样,教学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心态平和了,愉快的学习心态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感受成功。自信心是培養学习兴趣的关键,作为教师要培养潜能生的自信,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教师要通过各种鼓励性评价激起学生的自信。激励潜能生获得成功,是形成自信的基础。
   (3)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要给他们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也会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养成。
   潜能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确需要我们作为师者用心去关怀和帮助,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无法回避。我们要时刻用爱来温暖他们,因材施教,把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使潜能生能早日走上学习的正轨。但同时我们也不要过分地偏袒他们,要做到公平、公正,使每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意。
其他文献
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语文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包括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为期1个月的在职研修。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我已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線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
期刊
积累、模仿、探索、创新,铺就了作文的成功之路。积累是学生灵感生成的沃土,是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说,作文始于积累,热爱生活,积累素材,认真阅读,积累语言,多方训练积累方法,才能使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一、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积累素材,主要靠留意生活。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
期刊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間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
期刊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是谈“文”色变,望而却步,说起来,牢骚满腹是,怨言满天飞:“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背这些晦涩的文言文?”“现在已经不用‘之乎者也’说话了,为什么要考这些东西?”其实,文言文就像书法、武术一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可是,佶屈聱牙的文字却很难让学生爱上它,这就需要我们找个理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读书学习思想不失为语文学习的良方,但用于古人应付有限的几门学科还可以,今天,学生要面对八九门学科,再使用这种高支出才能有高收入的方法,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恐怕都要说“不”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一些低耗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    首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学生对人生、
期刊
如今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的分量比之前更大。在教学中,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学更有效,这成为一个非常现实也很重要的课题。其实,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厌学或者效率不高,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然而,从教学一线的情况来看,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急需提高。那么如何将文言文教学做到有效呢?    一、语文教师应先苦练内功,
期刊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做榜样来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
期刊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应试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和尊重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
期刊
阅读教學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无比重要的位置,既是重点,同时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首先要弄懂什么叫做“有效”。   “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的好不好。语文课
期刊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能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叶圣陶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始终体现着这一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第二、学生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