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纲要”课是高校本科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之一,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纲要”课的教学却存在着诸多矛盾,面对这一现状,只有不断创新“纲要”课教学模式,才能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有效性
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决定性阶段。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亿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学、自立、自强、自护的社会主义新人。而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四有新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价值理性与意义世界构建”的主要阵地。[2]
一、“纲要”课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诠释
为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早在2005年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列入调整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作为本科学生的四门公共必修课之一,学分2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3]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和建设史。 “纲要”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指引他们如何思考社会、国家的大问题,也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正确抉择。
二、“纲要”课的教学现状与原因探析
“05方案”实施已经进入第9个年头,然而,现实中思政课的教学却不是那么乐观,就“纲要”课而言,大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政策的重视与现实边缘化的矛盾
对于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党中央很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使用的教材由教育部统编,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授课学时受到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统筹,不能随意变动,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同时要求各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而事实上,鉴于一系列现实因素,很多高校甚至不给保证本来就很少的课时;同时,上课时间,往往是排完专业课之后,安插在下午,或者是晚上;另外,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在一百人以上,有时甚至近150人,老师被迫跨专业合班(比如,体育专业与数学专业的合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不便于老师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从《纲要》教材来看,其内容涉及1840年以来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节及思想理论,时间跨度之长、知识容量之大,是高校政治理论课设置史上前所未有的,但其课堂教学只有36课时。而事实上除去节假日,学校的大型活动,新生军训等原因,一学期下来,是难以保证36个学时的。如果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体例进行授课,其结果肯定是不能按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学生基础薄弱与认知参差不齐的矛盾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遍布文科、理科、工科、艺术、体育等各种专业。他们在中学阶段已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理论上他们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事实上现代大学生由于高中阶段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历史教学对他们的影响极其有限,文科学生仅仅是应付高考,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进程以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往往基础薄弱;而理工科学生由于早早分科,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无知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尽管我们把学生进行了文理科的分开教学,但是,不同的专业,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四)“有用”与“无用”的矛盾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学的人文精神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有用”与“无用”的判断取代了“好”与“坏”的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西部三线城市二本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再有以往大学生所有的优越感,他们一进大学就很关注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个人的发展空间,关心在大学期间如何发展自己,更利于毕业时谋得的一个心仪的工作。在这个理念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奔波于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考取上,对于开设与专业似乎无关的思政课很不理解,能逃就逃,不能逃就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对于未来,他们看重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对民族、国家的需求满不在乎,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岗位锻炼自己。大学生中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些大学生甚至丢弃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愿了解祖国发展的历史,对国家的历史、未来漠不关心。
三、“纲要”课教学模式创新与提高实效性探究
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纲要”课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1.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政治信仰。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更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全校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和学校产生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据很多学生反馈,在大学阶段,印象最深的往往是思政课老师,教的最好的最差的都是思政课老师。如何维护老师和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尊严,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才配得上教师的称号,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正面引导学生。 2.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我们“纲要”课的任课教师必需具有扎实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学功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同时,作为一所地处陕西宝鸡的地方二本院校,老师还应熟谙陕西及宝鸡的文史资料,在《纲要》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机地引入地方文史特色资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情乡情的了解,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意识到国家命运与地方兴衰的紧密关系,把爱国与爱家乡统一起来。同时,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注意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教材与现实的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真诚交流,教学相长。
(二)重视典型历史人物的教学
结合讲课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进行教学,往往能达到深化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个时期人物的历史价值,在讲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时,融入历史人物教育。譬如,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晚清政府的核心人物慈禧,曾国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北洋军阀的独裁者袁世凯,新文化运动中的蔡元培、鲁迅、胡适,中共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宋美龄、宋子文,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战争中的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张自忠,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杰出代表王进喜、焦裕禄、钱学森,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这些人物或正面或反面,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对历史人物介绍和讲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不仅如此,历史人物教育还可以纳入第二课堂教学,利用历史人物逢五逢十纪念日,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比赛、参观访问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中,卷面分数是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会让部分学生认为,平时来与不来,学的好与不好都不要紧,只要考试考好就行了,同时,只要考试不被挂科,分数高低关系也不大,正是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部分学生平时翘课,或者做与本学科不相关的事情,到考试时就想通过作弊等方式蒙混过关,这些现状完全背离了“纲要”课的教学初衷。我们的课堂怎样留住学生的身体,留住学生的心?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考核学习结果,还要考核学习过程;不仅考核期末,还要考核平时;不仅考核知识,还要考核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考核学习成绩,还要考核学习态度。考核要将普遍性要求和尊重个性相统一,切实帮助大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素养。在重视理论学习评价与实践能力考核结合的同时,加强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将平时上课表现、调查报告、讨论、辩论、演讲赛、出勤率等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如可将平时作业、出勤、实践论文、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按照1:1:3:5的比例进行分配。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核算,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平时作业等)20分、期末卷面成绩50分、实践课成绩30分。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对于主动发言,认真讨论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其平时成绩。在新的考核机制面前,学生自然会积极上课,重视作业的写作和质量,不会应付了事。
对于工作在一线的“纲要”课教师,我能比较清楚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也明白现象存在原因的是多元性,我能做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做好自己,给学生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004-10-15.
[2]刘贵芹,宇文利.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J].教学与研究, 2007,(9).
[3]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 表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09.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有效性
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决定性阶段。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亿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学、自立、自强、自护的社会主义新人。而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四有新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价值理性与意义世界构建”的主要阵地。[2]
一、“纲要”课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诠释
为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早在2005年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列入调整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作为本科学生的四门公共必修课之一,学分2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3]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和建设史。 “纲要”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指引他们如何思考社会、国家的大问题,也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正确抉择。
二、“纲要”课的教学现状与原因探析
“05方案”实施已经进入第9个年头,然而,现实中思政课的教学却不是那么乐观,就“纲要”课而言,大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政策的重视与现实边缘化的矛盾
对于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党中央很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使用的教材由教育部统编,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授课学时受到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统筹,不能随意变动,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同时要求各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而事实上,鉴于一系列现实因素,很多高校甚至不给保证本来就很少的课时;同时,上课时间,往往是排完专业课之后,安插在下午,或者是晚上;另外,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在一百人以上,有时甚至近150人,老师被迫跨专业合班(比如,体育专业与数学专业的合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不便于老师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从《纲要》教材来看,其内容涉及1840年以来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节及思想理论,时间跨度之长、知识容量之大,是高校政治理论课设置史上前所未有的,但其课堂教学只有36课时。而事实上除去节假日,学校的大型活动,新生军训等原因,一学期下来,是难以保证36个学时的。如果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体例进行授课,其结果肯定是不能按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学生基础薄弱与认知参差不齐的矛盾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遍布文科、理科、工科、艺术、体育等各种专业。他们在中学阶段已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理论上他们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事实上现代大学生由于高中阶段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历史教学对他们的影响极其有限,文科学生仅仅是应付高考,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进程以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往往基础薄弱;而理工科学生由于早早分科,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无知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尽管我们把学生进行了文理科的分开教学,但是,不同的专业,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四)“有用”与“无用”的矛盾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学的人文精神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有用”与“无用”的判断取代了“好”与“坏”的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西部三线城市二本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再有以往大学生所有的优越感,他们一进大学就很关注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个人的发展空间,关心在大学期间如何发展自己,更利于毕业时谋得的一个心仪的工作。在这个理念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奔波于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考取上,对于开设与专业似乎无关的思政课很不理解,能逃就逃,不能逃就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对于未来,他们看重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对民族、国家的需求满不在乎,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岗位锻炼自己。大学生中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些大学生甚至丢弃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愿了解祖国发展的历史,对国家的历史、未来漠不关心。
三、“纲要”课教学模式创新与提高实效性探究
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纲要”课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1.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政治信仰。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更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全校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和学校产生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据很多学生反馈,在大学阶段,印象最深的往往是思政课老师,教的最好的最差的都是思政课老师。如何维护老师和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尊严,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才配得上教师的称号,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正面引导学生。 2.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我们“纲要”课的任课教师必需具有扎实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学功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同时,作为一所地处陕西宝鸡的地方二本院校,老师还应熟谙陕西及宝鸡的文史资料,在《纲要》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机地引入地方文史特色资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情乡情的了解,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意识到国家命运与地方兴衰的紧密关系,把爱国与爱家乡统一起来。同时,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注意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教材与现实的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真诚交流,教学相长。
(二)重视典型历史人物的教学
结合讲课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进行教学,往往能达到深化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个时期人物的历史价值,在讲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时,融入历史人物教育。譬如,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晚清政府的核心人物慈禧,曾国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北洋军阀的独裁者袁世凯,新文化运动中的蔡元培、鲁迅、胡适,中共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宋美龄、宋子文,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战争中的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张自忠,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杰出代表王进喜、焦裕禄、钱学森,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这些人物或正面或反面,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对历史人物介绍和讲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不仅如此,历史人物教育还可以纳入第二课堂教学,利用历史人物逢五逢十纪念日,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比赛、参观访问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中,卷面分数是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会让部分学生认为,平时来与不来,学的好与不好都不要紧,只要考试考好就行了,同时,只要考试不被挂科,分数高低关系也不大,正是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部分学生平时翘课,或者做与本学科不相关的事情,到考试时就想通过作弊等方式蒙混过关,这些现状完全背离了“纲要”课的教学初衷。我们的课堂怎样留住学生的身体,留住学生的心?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考核学习结果,还要考核学习过程;不仅考核期末,还要考核平时;不仅考核知识,还要考核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考核学习成绩,还要考核学习态度。考核要将普遍性要求和尊重个性相统一,切实帮助大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素养。在重视理论学习评价与实践能力考核结合的同时,加强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将平时上课表现、调查报告、讨论、辩论、演讲赛、出勤率等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如可将平时作业、出勤、实践论文、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按照1:1:3:5的比例进行分配。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核算,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平时作业等)20分、期末卷面成绩50分、实践课成绩30分。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对于主动发言,认真讨论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其平时成绩。在新的考核机制面前,学生自然会积极上课,重视作业的写作和质量,不会应付了事。
对于工作在一线的“纲要”课教师,我能比较清楚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也明白现象存在原因的是多元性,我能做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做好自己,给学生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004-10-15.
[2]刘贵芹,宇文利.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J].教学与研究, 2007,(9).
[3]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 表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09.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