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蓝色的窗帘被拉上了。之前透过窗口所能看到的修了半截便停工了的高层住宅群(它们与灰沉沉的天同色,拦截着我更远的视线),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行人车辆,蒙在雨雾中油腻腻的自行车棚顶,在灰天灰地中刚返青不久即开出艳丽花朵的绿,包括这扇窗户外墙上网格状的护栏,以及停靠在窗沿上的一只深棕色的软垒球(它曾经属于某个调皮的小子)都被挡在了窗帘之外,当然,还有光线。
室内立刻暗了下来。在窗帘的闭合形成的一小片阴影里,如果你可以闭上眼睛,刻意不听,落下你与他人无形的帷幕,在臆念中伸出八爪鱼似的触角,游走、探寻,你将获得狭小的令人兴奋的自由。
我对自己说,这是你想获取的。隔绝即自由。
这间屋子很大,约有七十个平方,它是一间由闲置的实验室改造而成的教师办公室。七张桌子,七个人,长短不一的四具沙发和与它们相搭配的大小茶几,木质书柜与铁皮文件柜依墙而立,屋子正中央的地面摆放着的五盆绿萝凑成一个圆形,叶片丰满浓郁。桌子上物品杂多,最显眼的就是高摞的学生作业本,还有教案、教参、教具,女老师的桌面上免不了几样拆包和未拆包的零食,感冒的老师桌面上有一些药物,都各自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杯。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新奇的了。这些东西有零有整,在桌面上各据一方,它们张牙舞爪地包围着桌子主人,等待他们拿起、打开、关注、倾听。但它们的故事通常被掩盖在拥有者的视觉之下,像是隔着门、隔着窗、隔着纱,像是一个个哑巴。它们从哪里来,经历着什么样的故事,那些故事中的人又有些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它们只作为一个短暂而模糊的印象,在桌面上停留一下,随后会被自然地忘掉。我们的视觉是拙笨的,迟钝的,冷漠的。
W小声哼着歌,间或与其他人聊几句,不停歇地判作业,遇到某篇不理想的就发两句牢骚,她总是这样一心多用。L与Y凑在一个电脑屏幕前,边往嘴里扔零食边做一个报表,好像往嘴里丢一块锅巴或是一把葡萄干,食物本身和咀嚼的过程有助于数据快速生成。N坐在屋子东南角,S坐在西北角,她们停下手里的活儿,半转过身来,就这样隔空说着话。G作为这间屋子里唯一的男性,年龄又最小,所以最为沉默。这种沉默是被压抑着的,只有当你问起他或叫到他时才会站起来说上几句,说完该说的即刻坐下又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认真而有节制。他们都是我的同事,每天与我在一起呆的时间要比我与丈夫和孩子多。他们时而各干其事,时而相互交汇。他们聊他们自己、聊工作、聊热剧、聊美食与流行服饰,聊社会敏感话题并发表见解,当然,也聊爱情。可他们却并不急着获得爱情,在选择结婚对象时颇有主见,一副副很有经验的模样。他们认为“绝不能凑合”“感觉”“合拍”和“有话说”很重要,就是“能谈得来,你喜欢的对方也喜欢,你正在干的对方也在干”。他们聊他们注意到的一切,与无数青年无异。不同的是他们长得都很俊美,衣着谈吐得体,头发指甲干净,都是研究生。他们是新一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有的是八零末,有的是九零初。他们生长在城市或乡村的殷实家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毕业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他们中有的了解漫长而多变的中国及世界历史,有的阅读过不少书籍,有的是古典文学的忠实粉丝,有的见识过一些智慧的、有趣的人。他们都曾渴望尊重、自由,追求生而为人的权力,憧憬梦中的理想国,也能够坦然地甚至足够耐心地面对和接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顺从于残酷的招聘制度,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杀出一条血路”)获得了这份工作——来当一个小学的或是初中的老师,过着由铃声指挥、被规划得装进框子里、被分割成块状的不差分秒的生活,完成着各项教育指标,端起架子、做起样子来走进课堂,领着一群孩子也像他们一样学习如何完成任务,如何挤独木桥,如何快速把自己锤炼成应付考试的金刚之体。
当教育者成为执行命令的机器,被教育者也已然不是孩子,不是性格各异的充满生机的花草和生灵,而成为冷冰冰的建筑材料。教育者的目的就是如何锻造这些材料并搭建成华丽的尖塔。混搭风格的尖塔,这些表象背后的前后差异和变化是我们没有深入探讨过的。我好奇同时又不忍心与他们探讨,我宁愿看到他们躺在自己建造的安逸窝里过着平实的生活,永远不要那么敏感,那么清醒,但这种不忍心显然是单方面的。也许他们并不这样认为。也许他们意识到了。可他们和我一样首先要体面地活着,要被我们身处的环境接纳与认同。我们都无法想象被抛弃与被隔离。
我置身于这种人和物的纷乱之中。不断有人敲门进来找这间屋子里的某人办公或谈些别的什么,嘈嘈杂杂。这间屋子里的人与人之间也不断地交流往来,彼此依赖且熟悉。这种在了解、适应、容让、礼节、理解、互助以及不干涉基础上建立的关系牢固而稳定。我在他们身后的角落里——也就是被拉上窗帘的阴影里(这间办公室有三扇窗户,这是其中之一)度过了足够漫长的一个个白天和许多个夜晚。我勤劳,也偶尔懈怠,我充满激情,也时常落寞,我果断地发号施令处理日常和突发事务,有时也优柔寡断顾虑重重。我每天至少有七到八次甚至更多次地出入这间办公室,到其他办公室里去,到我的教室里去,到校园的每个需要我出现的地方去。我像一只弦上之箭。
我们的教学楼是这样的,南北各有一栋,每栋有五层,每层都由连廊相接。这两栋楼都是双面的,所有的学生教室都在阳面,所有的教师办公室和功能室都在阴面。楼道冗长,大白天在楼内行走人与物尚易辨,倘若阴雨天或者傍晚,楼内四处漆黑一团,除非你进入有窗户的办公室或者教室,要么打开顶灯,才得见足够的光。我从位于北三楼的办公室走出去,即进入到一片阴暗里,我顺着楼梯下行至二楼,然后向南拐,从连廊的一片明媚的阳光中穿过(连廊有大片的落地玻璃),整个身体便存在于这一段的温暖之中,然后很快走到南二楼的阴影里,再走一截这样的路,打开一扇门,那是我的教室的门,就又走进了另一片光明。
阴暗使冷清在周身漫漶,阳光则给人以温暖和安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它们之间并不遥远。然而我贪恋前者,黑暗和冷清使我清醒。即使是回到我的家,我的臥室里。有时候我独自一人呆在里面。那画面以黑暗为背景,我坐在一盏小灯昏黄的光下冥想,感受孤我的古板、教条、沉闷、单调、浅薄,想到据此而生出的种种冷漠和烦闷,禁不住流出眼泪。我很自然地回忆起我与他(我的爱人)共同度过的那些时光,惊讶于痛苦或悲伤竟那么轻易被记起。 他的面颊、头发都染了一层风霜。疾病、失亲、变故消磨锐气,他便步步后退,最后只能钻进茧子里,营造他的乌托邦。他散养几对斑鸠和一群麻雀,不吝粮食,期望鸟类可以如寓言中所述那样带来好运。他善于与富含经历的老人沟通,他们对他可信。他从不在当权者面前战战兢兢,也从不在骗子面前像个傻子。他还善于在不相识或是不熟识的人面前展露才华,在熟悉的人面前则出人意料的内敛。他为自己建造了一堵与世人隔绝的墙。他也经常什么都不做,像只蜥蜴静静地蛰伏在深秋茂盛的草丛中,然而他的什么也不做常常给人以某种压力。他需要真切的快乐,而不是虚假的。他不甘愿却表面甘愿活在一片混沌之中,过目前这种日子,于是他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矛盾与我的几近形似,却又格格不入。我們都在各自的圆圈内做自我封闭和被动封闭,被滚滚前进的时代抛弃在路上,被周遭的人和事团团围住。我们也互相包围,令彼此无法喘息。我们还觉得对方是那样惹人怜。我们执拗又柔软的手指无法帮助对方在圈体上捅出一个洞,一个可供长期换气,体会外界温度和光明的孔。我们依据对其他家庭的观察,判断我们这样的生活很正常。然而我们只是一个缩影,是生活和岁月纵横交织成的布景中一个斑驳的微小黑点。我们也偶尔觉得这样不正常,当然这种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所否定。我们匆忙地生活,打着坚守的旗号,日复一日,直至生命的终结。
那天我参加完一个系统内部的业务比赛并拿了头名,多日累积的劳累引发的不适在比赛结束那一刻一起涌出,先是咽喉肿痛、高烧不退,继而头疼,随后感冒症状陆续显现出来,我不得不去医院打吊瓶,而后拎着一大包药去母亲那里寻求安慰,当然,我庆幸还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可以容纳我。我弓着背,斜挎着包,脚步拖沓,眼神散漫,发型随意。在进入到一条旧街小巷,经过一座上百年的院落时,瞥见一个头发和胡子一样长一样白的老人,半躺在门前的竹椅上,竹椅上簇新的墨绿色丝绒毯子与他那皮包着骨的消瘦脸庞、看起来青筋暴露的黑黢黢的皮肤和破旧不堪的中山装形成一种反差,这种反差令我作呕。他显然同样注意到了面无表情的我,察觉出我对他的鄙夷(我也不明白这种鄙夷由何而来),他轻微挪动其中一只脚,挠了一下头,眼神由我很快地转向别处。
仿佛我们彼此是熟悉的。
我并未停留。我脚下的路面如同跑步机的传输带不断退向后方,我知道很快,它就会一成不变地迎面而来。
(韩莉,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见于《山西文学》《山西日报》等报刊。)
编辑:刘亚荣
室内立刻暗了下来。在窗帘的闭合形成的一小片阴影里,如果你可以闭上眼睛,刻意不听,落下你与他人无形的帷幕,在臆念中伸出八爪鱼似的触角,游走、探寻,你将获得狭小的令人兴奋的自由。
我对自己说,这是你想获取的。隔绝即自由。
这间屋子很大,约有七十个平方,它是一间由闲置的实验室改造而成的教师办公室。七张桌子,七个人,长短不一的四具沙发和与它们相搭配的大小茶几,木质书柜与铁皮文件柜依墙而立,屋子正中央的地面摆放着的五盆绿萝凑成一个圆形,叶片丰满浓郁。桌子上物品杂多,最显眼的就是高摞的学生作业本,还有教案、教参、教具,女老师的桌面上免不了几样拆包和未拆包的零食,感冒的老师桌面上有一些药物,都各自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杯。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新奇的了。这些东西有零有整,在桌面上各据一方,它们张牙舞爪地包围着桌子主人,等待他们拿起、打开、关注、倾听。但它们的故事通常被掩盖在拥有者的视觉之下,像是隔着门、隔着窗、隔着纱,像是一个个哑巴。它们从哪里来,经历着什么样的故事,那些故事中的人又有些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它们只作为一个短暂而模糊的印象,在桌面上停留一下,随后会被自然地忘掉。我们的视觉是拙笨的,迟钝的,冷漠的。
W小声哼着歌,间或与其他人聊几句,不停歇地判作业,遇到某篇不理想的就发两句牢骚,她总是这样一心多用。L与Y凑在一个电脑屏幕前,边往嘴里扔零食边做一个报表,好像往嘴里丢一块锅巴或是一把葡萄干,食物本身和咀嚼的过程有助于数据快速生成。N坐在屋子东南角,S坐在西北角,她们停下手里的活儿,半转过身来,就这样隔空说着话。G作为这间屋子里唯一的男性,年龄又最小,所以最为沉默。这种沉默是被压抑着的,只有当你问起他或叫到他时才会站起来说上几句,说完该说的即刻坐下又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认真而有节制。他们都是我的同事,每天与我在一起呆的时间要比我与丈夫和孩子多。他们时而各干其事,时而相互交汇。他们聊他们自己、聊工作、聊热剧、聊美食与流行服饰,聊社会敏感话题并发表见解,当然,也聊爱情。可他们却并不急着获得爱情,在选择结婚对象时颇有主见,一副副很有经验的模样。他们认为“绝不能凑合”“感觉”“合拍”和“有话说”很重要,就是“能谈得来,你喜欢的对方也喜欢,你正在干的对方也在干”。他们聊他们注意到的一切,与无数青年无异。不同的是他们长得都很俊美,衣着谈吐得体,头发指甲干净,都是研究生。他们是新一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有的是八零末,有的是九零初。他们生长在城市或乡村的殷实家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毕业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他们中有的了解漫长而多变的中国及世界历史,有的阅读过不少书籍,有的是古典文学的忠实粉丝,有的见识过一些智慧的、有趣的人。他们都曾渴望尊重、自由,追求生而为人的权力,憧憬梦中的理想国,也能够坦然地甚至足够耐心地面对和接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顺从于残酷的招聘制度,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杀出一条血路”)获得了这份工作——来当一个小学的或是初中的老师,过着由铃声指挥、被规划得装进框子里、被分割成块状的不差分秒的生活,完成着各项教育指标,端起架子、做起样子来走进课堂,领着一群孩子也像他们一样学习如何完成任务,如何挤独木桥,如何快速把自己锤炼成应付考试的金刚之体。
当教育者成为执行命令的机器,被教育者也已然不是孩子,不是性格各异的充满生机的花草和生灵,而成为冷冰冰的建筑材料。教育者的目的就是如何锻造这些材料并搭建成华丽的尖塔。混搭风格的尖塔,这些表象背后的前后差异和变化是我们没有深入探讨过的。我好奇同时又不忍心与他们探讨,我宁愿看到他们躺在自己建造的安逸窝里过着平实的生活,永远不要那么敏感,那么清醒,但这种不忍心显然是单方面的。也许他们并不这样认为。也许他们意识到了。可他们和我一样首先要体面地活着,要被我们身处的环境接纳与认同。我们都无法想象被抛弃与被隔离。
我置身于这种人和物的纷乱之中。不断有人敲门进来找这间屋子里的某人办公或谈些别的什么,嘈嘈杂杂。这间屋子里的人与人之间也不断地交流往来,彼此依赖且熟悉。这种在了解、适应、容让、礼节、理解、互助以及不干涉基础上建立的关系牢固而稳定。我在他们身后的角落里——也就是被拉上窗帘的阴影里(这间办公室有三扇窗户,这是其中之一)度过了足够漫长的一个个白天和许多个夜晚。我勤劳,也偶尔懈怠,我充满激情,也时常落寞,我果断地发号施令处理日常和突发事务,有时也优柔寡断顾虑重重。我每天至少有七到八次甚至更多次地出入这间办公室,到其他办公室里去,到我的教室里去,到校园的每个需要我出现的地方去。我像一只弦上之箭。
我们的教学楼是这样的,南北各有一栋,每栋有五层,每层都由连廊相接。这两栋楼都是双面的,所有的学生教室都在阳面,所有的教师办公室和功能室都在阴面。楼道冗长,大白天在楼内行走人与物尚易辨,倘若阴雨天或者傍晚,楼内四处漆黑一团,除非你进入有窗户的办公室或者教室,要么打开顶灯,才得见足够的光。我从位于北三楼的办公室走出去,即进入到一片阴暗里,我顺着楼梯下行至二楼,然后向南拐,从连廊的一片明媚的阳光中穿过(连廊有大片的落地玻璃),整个身体便存在于这一段的温暖之中,然后很快走到南二楼的阴影里,再走一截这样的路,打开一扇门,那是我的教室的门,就又走进了另一片光明。
阴暗使冷清在周身漫漶,阳光则给人以温暖和安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它们之间并不遥远。然而我贪恋前者,黑暗和冷清使我清醒。即使是回到我的家,我的臥室里。有时候我独自一人呆在里面。那画面以黑暗为背景,我坐在一盏小灯昏黄的光下冥想,感受孤我的古板、教条、沉闷、单调、浅薄,想到据此而生出的种种冷漠和烦闷,禁不住流出眼泪。我很自然地回忆起我与他(我的爱人)共同度过的那些时光,惊讶于痛苦或悲伤竟那么轻易被记起。 他的面颊、头发都染了一层风霜。疾病、失亲、变故消磨锐气,他便步步后退,最后只能钻进茧子里,营造他的乌托邦。他散养几对斑鸠和一群麻雀,不吝粮食,期望鸟类可以如寓言中所述那样带来好运。他善于与富含经历的老人沟通,他们对他可信。他从不在当权者面前战战兢兢,也从不在骗子面前像个傻子。他还善于在不相识或是不熟识的人面前展露才华,在熟悉的人面前则出人意料的内敛。他为自己建造了一堵与世人隔绝的墙。他也经常什么都不做,像只蜥蜴静静地蛰伏在深秋茂盛的草丛中,然而他的什么也不做常常给人以某种压力。他需要真切的快乐,而不是虚假的。他不甘愿却表面甘愿活在一片混沌之中,过目前这种日子,于是他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矛盾与我的几近形似,却又格格不入。我們都在各自的圆圈内做自我封闭和被动封闭,被滚滚前进的时代抛弃在路上,被周遭的人和事团团围住。我们也互相包围,令彼此无法喘息。我们还觉得对方是那样惹人怜。我们执拗又柔软的手指无法帮助对方在圈体上捅出一个洞,一个可供长期换气,体会外界温度和光明的孔。我们依据对其他家庭的观察,判断我们这样的生活很正常。然而我们只是一个缩影,是生活和岁月纵横交织成的布景中一个斑驳的微小黑点。我们也偶尔觉得这样不正常,当然这种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所否定。我们匆忙地生活,打着坚守的旗号,日复一日,直至生命的终结。
那天我参加完一个系统内部的业务比赛并拿了头名,多日累积的劳累引发的不适在比赛结束那一刻一起涌出,先是咽喉肿痛、高烧不退,继而头疼,随后感冒症状陆续显现出来,我不得不去医院打吊瓶,而后拎着一大包药去母亲那里寻求安慰,当然,我庆幸还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可以容纳我。我弓着背,斜挎着包,脚步拖沓,眼神散漫,发型随意。在进入到一条旧街小巷,经过一座上百年的院落时,瞥见一个头发和胡子一样长一样白的老人,半躺在门前的竹椅上,竹椅上簇新的墨绿色丝绒毯子与他那皮包着骨的消瘦脸庞、看起来青筋暴露的黑黢黢的皮肤和破旧不堪的中山装形成一种反差,这种反差令我作呕。他显然同样注意到了面无表情的我,察觉出我对他的鄙夷(我也不明白这种鄙夷由何而来),他轻微挪动其中一只脚,挠了一下头,眼神由我很快地转向别处。
仿佛我们彼此是熟悉的。
我并未停留。我脚下的路面如同跑步机的传输带不断退向后方,我知道很快,它就会一成不变地迎面而来。
(韩莉,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见于《山西文学》《山西日报》等报刊。)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