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不良心理倾向是引发和形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特点,并对之实施正确恰当的引导,能有力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鼓励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 青少年 不良心理倾向 调适方法
青少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第二性生长发育期,动荡、好奇、恐惧、自我……从心理方面的变化看,个性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自信心高、自尊心强,个性特点鲜明突出,但不够稳定。认识过程最突出的变化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情感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热情奔放,但又容易冲动。不良的心理倾向注定会引发的不良行为,如犯罪或是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等,因此要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七要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其日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心理安全的基础。评价青少年的心理安全,有多个要素,心理测试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量。
1.智力发育正常。不良的智力发育,除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还包括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癔症等。
2.正确的自我意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强,追求自由散漫,急于摆脱家庭、学校、社会的束缚,家长和老师越是反对的事越是盲目尝试。
3.情绪乐观。
4.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5.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6.有良好的学校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管理教育环境。
7.人格品质相对稳定。
二、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和青少年犯罪情况
资料显示,全世界有1.2亿人有心理问题,在12—18岁青少年中20%有心理障碍,每年有80万人自杀。心理疾病患者占疾病患者总数的11%,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有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3000万17岁以下青少年有心理障碍,2600万人患有不同的抑郁症,其中40%有自杀倾向。青少年因心理疾病犯罪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青少年5%以上犯罪,英国青少年达到3%,日本青少年达到1.36%。在中国,13—15岁成为初犯的高峰年龄,15—18岁是犯罪的高峰。在我国现关押150万名罪犯中,少年犯占2.1%左右,并且有上升趋势。
三、青少年不良心理倾向及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是非观念糊涂,对道德与法制愚昧无知。
2.情感特点。不能控制自身情绪,错误的审美观,道德感颠倒,以损人利己为乐。
3.动机特点。人本能原始低级,标榜独立,寻求感官刺激,偏好下流低俗诱惑。
4.性格特点。男性的表现为粗暴、野蛮、凶狠、残酷、懒惰、自私、虚伪、冒险,女性的表现为虚荣、好逸恶劳、轻浮、没有羞耻感、狂妄。
(二)青少年不良倾向的心理特点
1.个性心理品质特点突出。表现为言行不一,经常说谎,待人粗鲁,出言不逊,对家长和老师越来越没有礼貌。粗暴、急躁,对同学的进步往往讽刺挖苦;对违反纪律受处罚的同学表示同情和支持;对学习和劳动逐渐厌恶,组织纪律性越来越差,甚至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虚荣心也逐渐滋长。
2.行为上的变化。表现为东游西逛,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甚至伪造假条、涂改学习成绩,与社会人员为伍,等等。
3.心理倾向的变化。追求物质享受,片面追求外在美,欣赏低级的文艺作品,追求奇装异服,男性留长发,女性描眉、涂指甲、戴项链。
四、青少年不良心理倾向的调适方法
1.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合理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健康向上的信仰。人生的全部意义:幸福、烦恼;快乐、悲伤;财富、贫穷。要剔除不合理的理念,包括片面追求完美,盲目自我关注。
2.矫正A型性格。克服时间紧迫感,消除数字化生存的弊端。不要自我加压,无来由地愁容漫天。A型性格最易患冠心病,急躁、暴怒易发肿瘤,糖尿病等身体疾病。
3.减轻学习生活压力。学会放弃,强制自己休息,寻求外在支持。
4.增加快乐感觉。青少年要有积极的业余爱好,乐于帮助别人,善于积极自我暗示,善于寻找快乐的支点,笑对身边的人和事,要适度宣泄,同时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键词: 青少年 不良心理倾向 调适方法
青少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第二性生长发育期,动荡、好奇、恐惧、自我……从心理方面的变化看,个性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自信心高、自尊心强,个性特点鲜明突出,但不够稳定。认识过程最突出的变化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情感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热情奔放,但又容易冲动。不良的心理倾向注定会引发的不良行为,如犯罪或是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等,因此要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七要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其日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心理安全的基础。评价青少年的心理安全,有多个要素,心理测试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量。
1.智力发育正常。不良的智力发育,除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还包括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癔症等。
2.正确的自我意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强,追求自由散漫,急于摆脱家庭、学校、社会的束缚,家长和老师越是反对的事越是盲目尝试。
3.情绪乐观。
4.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5.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6.有良好的学校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管理教育环境。
7.人格品质相对稳定。
二、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和青少年犯罪情况
资料显示,全世界有1.2亿人有心理问题,在12—18岁青少年中20%有心理障碍,每年有80万人自杀。心理疾病患者占疾病患者总数的11%,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有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3000万17岁以下青少年有心理障碍,2600万人患有不同的抑郁症,其中40%有自杀倾向。青少年因心理疾病犯罪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青少年5%以上犯罪,英国青少年达到3%,日本青少年达到1.36%。在中国,13—15岁成为初犯的高峰年龄,15—18岁是犯罪的高峰。在我国现关押150万名罪犯中,少年犯占2.1%左右,并且有上升趋势。
三、青少年不良心理倾向及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是非观念糊涂,对道德与法制愚昧无知。
2.情感特点。不能控制自身情绪,错误的审美观,道德感颠倒,以损人利己为乐。
3.动机特点。人本能原始低级,标榜独立,寻求感官刺激,偏好下流低俗诱惑。
4.性格特点。男性的表现为粗暴、野蛮、凶狠、残酷、懒惰、自私、虚伪、冒险,女性的表现为虚荣、好逸恶劳、轻浮、没有羞耻感、狂妄。
(二)青少年不良倾向的心理特点
1.个性心理品质特点突出。表现为言行不一,经常说谎,待人粗鲁,出言不逊,对家长和老师越来越没有礼貌。粗暴、急躁,对同学的进步往往讽刺挖苦;对违反纪律受处罚的同学表示同情和支持;对学习和劳动逐渐厌恶,组织纪律性越来越差,甚至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虚荣心也逐渐滋长。
2.行为上的变化。表现为东游西逛,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甚至伪造假条、涂改学习成绩,与社会人员为伍,等等。
3.心理倾向的变化。追求物质享受,片面追求外在美,欣赏低级的文艺作品,追求奇装异服,男性留长发,女性描眉、涂指甲、戴项链。
四、青少年不良心理倾向的调适方法
1.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合理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健康向上的信仰。人生的全部意义:幸福、烦恼;快乐、悲伤;财富、贫穷。要剔除不合理的理念,包括片面追求完美,盲目自我关注。
2.矫正A型性格。克服时间紧迫感,消除数字化生存的弊端。不要自我加压,无来由地愁容漫天。A型性格最易患冠心病,急躁、暴怒易发肿瘤,糖尿病等身体疾病。
3.减轻学习生活压力。学会放弃,强制自己休息,寻求外在支持。
4.增加快乐感觉。青少年要有积极的业余爱好,乐于帮助别人,善于积极自我暗示,善于寻找快乐的支点,笑对身边的人和事,要适度宣泄,同时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