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84-02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宗旨。《数学课程标准》在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的同时,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在注重数学的工具性的同时,更要强调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在注重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该怎样进行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呢?
1 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生活中的数学”是四大有价值的数学之一。因此教师应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提供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可操作的生活材料等来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和内容,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
1.1 联系实际,情景导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0”的认识时,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导入。先在黑板上贴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它两个大桃。”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盘子和两个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随后,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老师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有一个桃子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表示)。然后老师又取下一个桃子,并问道“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难。
1.2 结合生活,产生例题。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产生例题,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教学“8、7、6加几”时,创设去公园游玩的情境:“老师和小朋友们来到公园门口,可是大家却进不去,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开教材,不一会儿,问题找到了“小朋友不知道要买多少张门票。”“那么到底有多少小朋友参加游玩呢?”学生观察图,左边有5个小朋友,右边有8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例题就这样产生了,学生感到熟悉,对数学的亲切感也自然产生。
1.3 灵活运用,反映生活。在引入新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把新知识运用于生活,让他们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在生活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形体,并思考为什么罐装食品、饮料大多是圆柱体的?这样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近学生。
2 教学“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是一种行为。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
2.1 让学生实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大胆探索。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故事:“大象要为大家准备一些水果,但不知道大家喜欢吃什么,它要大家帮它统计一下,你们愿意吗?”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并进行统计。很快问题便产生了:同学一个一个报,来不及记录。教师继续让学生想办法“有没有比一个一个报、边报边统计这种方法方便的办法呢?”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方法:让同学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写在纸上,集中后一生报一生统计其他学生监督;列出水果名称,学生依次报,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统计;报水果名称,学生举手统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统计的结果,而且经历了统计的过程,对统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2.2 让学生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思考的自觉性。只有思考,才会有所得,特别是自主的、独立的思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素材,让他们有所想;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得。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时,出示“王奶奶家建造一座房子长20米,宽10米,围墙是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其中大门宽4米。请设计出围墙位置方案,并算出围墙的周长。”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围墙,求得了不同的结果。①(50+30)×2-4;②(50+30)×2-4-10;③(50+30)×2-4-10-20;④(50+30)×2-4-20
2.3 让学生展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预感试验,尝试归纳,假设检验,简化后复杂化等等后,还要创设展示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考、实践所得到的成果。例如上例,在学生得出不同的围墙设计,算出不同的围墙周长后,教师及时组织交流,让学生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一方面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丰富自身的知识。
3 教学“情趣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是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二是学生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三是学习过程和策略的知识形态。其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提到了首位。
“情趣化”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首先教师要爱学生。因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数学老师对数学的解释与演绎,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我们要充分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做到“三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期待带进课堂。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喜动、好奇的特点,或组织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有趣的拼搭》教学时,创设“森林运动会”场景,小动物们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奔跑比赛,让学生猜一猜谁跑不快,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组织“滚一滚”、“摸一摸”“堆一堆”“数一数”、“搭一搭”等活动。由于活动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爱,所以整堂课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得。又如:在《加和减》等课课尾设置“对口令”、“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出题考考大家”等活动,寓知于趣,学生没有了重复练习的单调感。
除上所述,数学教学还要注意“差异化”。学生在知识准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個性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我们要本着“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宗旨,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承认差异,分类指导,减少、消除课堂教学中的“陪读”和“吃不饱”的现象;二是建立互助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同授、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有效促进各类学生素质的发展;三是建立练习弹性机制和评价多元机制,让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宗旨。《数学课程标准》在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的同时,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在注重数学的工具性的同时,更要强调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在注重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该怎样进行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呢?
1 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生活中的数学”是四大有价值的数学之一。因此教师应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提供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可操作的生活材料等来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和内容,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
1.1 联系实际,情景导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0”的认识时,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导入。先在黑板上贴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它两个大桃。”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盘子和两个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随后,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老师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有一个桃子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表示)。然后老师又取下一个桃子,并问道“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难。
1.2 结合生活,产生例题。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产生例题,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教学“8、7、6加几”时,创设去公园游玩的情境:“老师和小朋友们来到公园门口,可是大家却进不去,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开教材,不一会儿,问题找到了“小朋友不知道要买多少张门票。”“那么到底有多少小朋友参加游玩呢?”学生观察图,左边有5个小朋友,右边有8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例题就这样产生了,学生感到熟悉,对数学的亲切感也自然产生。
1.3 灵活运用,反映生活。在引入新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把新知识运用于生活,让他们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在生活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形体,并思考为什么罐装食品、饮料大多是圆柱体的?这样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近学生。
2 教学“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是一种行为。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
2.1 让学生实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大胆探索。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故事:“大象要为大家准备一些水果,但不知道大家喜欢吃什么,它要大家帮它统计一下,你们愿意吗?”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并进行统计。很快问题便产生了:同学一个一个报,来不及记录。教师继续让学生想办法“有没有比一个一个报、边报边统计这种方法方便的办法呢?”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方法:让同学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写在纸上,集中后一生报一生统计其他学生监督;列出水果名称,学生依次报,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统计;报水果名称,学生举手统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统计的结果,而且经历了统计的过程,对统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2.2 让学生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思考的自觉性。只有思考,才会有所得,特别是自主的、独立的思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素材,让他们有所想;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得。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时,出示“王奶奶家建造一座房子长20米,宽10米,围墙是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其中大门宽4米。请设计出围墙位置方案,并算出围墙的周长。”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围墙,求得了不同的结果。①(50+30)×2-4;②(50+30)×2-4-10;③(50+30)×2-4-10-20;④(50+30)×2-4-20
2.3 让学生展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预感试验,尝试归纳,假设检验,简化后复杂化等等后,还要创设展示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考、实践所得到的成果。例如上例,在学生得出不同的围墙设计,算出不同的围墙周长后,教师及时组织交流,让学生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一方面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丰富自身的知识。
3 教学“情趣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是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二是学生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三是学习过程和策略的知识形态。其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提到了首位。
“情趣化”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首先教师要爱学生。因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数学老师对数学的解释与演绎,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我们要充分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做到“三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期待带进课堂。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喜动、好奇的特点,或组织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有趣的拼搭》教学时,创设“森林运动会”场景,小动物们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奔跑比赛,让学生猜一猜谁跑不快,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组织“滚一滚”、“摸一摸”“堆一堆”“数一数”、“搭一搭”等活动。由于活动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爱,所以整堂课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得。又如:在《加和减》等课课尾设置“对口令”、“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出题考考大家”等活动,寓知于趣,学生没有了重复练习的单调感。
除上所述,数学教学还要注意“差异化”。学生在知识准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個性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我们要本着“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宗旨,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承认差异,分类指导,减少、消除课堂教学中的“陪读”和“吃不饱”的现象;二是建立互助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同授、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有效促进各类学生素质的发展;三是建立练习弹性机制和评价多元机制,让学生有差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