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股沟疝治疗的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疼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止疼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8.59±9.61 vs 71.77±10.54)min、(1.28±0.69 vs 3.33±1.57)次、(9.57±2.85 vs 4.26±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尿潴留、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的患者比例均少于对照组(2.50% vs 12.50%、1.25% vs 16.25%、1.25% vs 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可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患者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Abstract: Purpose Analysis the effect between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and traditional inguinal herniorrhaphy .Method Select160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2 to Eight 2014,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using stochastic indicator.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inguinal herniorrhaph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pain killer times, pain killer time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operation time,pain killer times and hospital sta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urinary retention,infection and subcutaneous hematoma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stay and the patients' pain and eve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traditional inguinal herniorrhaphy;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疝是腹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疝修补术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逐步转变为创伤更小、更具美观性的腹腔镜疝修补术[1]。我院对2012年2月-2014年8月期间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期间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0例,女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资料如下:
  观察组:男57例,女23例;腹股沟直疝、斜疝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8、42例;单侧、双侧疝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3、17例;原发、继发疝的患者例数分别为59、21例。
  对照组:男53例,女27例;腹股沟直疝、斜疝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9、41例;单侧、双侧疝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0、20例;原发、继发疝的患者例数分别为57、23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腹股沟疝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全身麻醉后,逐层分离各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并保护好周围神经。之后暴露和切开提睾肌,游离和切断疝囊,据疝囊顶0.5cm处进行结扎。并加强精索下方的内环,用4号丝线一次缝合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直至耻骨结节。最后进行精索复位和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做外环切口并将切口闭合。
  观察组:利用腔镜对腹股沟疝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探查,并依次游离腹壁下血管、耻骨联合、腹横筋膜、精索、Cooper 韧带等组织,然后根据疝的种类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直疝或斜疝的破损牵涉到了内环者,需用≥10cm*6cm的网片进行加固,并应用8-12枚钉子左右依次钉合受损区域、Cooper韧带中间、髂耻束,上外侧至联合肌腱,最后用可吸收线依次缝合各组织[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疼次数、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止疼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中尿潴留、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的患者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直疝和斜疝的划分是依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进行划分的,临床上将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的称为斜疝,而将直接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突出、不经过内环的,称为直疝[3]。由于解剖结构的特异性,斜疝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而直疝的发病率则不到10%,并且男性的发病率远在女性发病率之上。斜疝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排尿习惯改变、性功能,部分还可导致肠梗阻、肠坏死[4]。因此,利用手术将突出的组织切掉或者放回原位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要选择。
  传统的疝修补术缺乏有效的加固措施,患者术后容易再次发生腹股沟疝。此外,传统的疝修补术对周围组织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感剧烈,术后恢复的时间长。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疝修补术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伤口小,术后既不影响患者的美观,也极少引起术后感染;(2)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3)视野成倍数放大,可以有效的探查腹腔内的情况,减少术中出血量;(4)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缩短出血量、康复时间。等通过研究发现,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疝修补术,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能有效减少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史鹏鹏.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 2014,08(07):109-110.
  [2] 郭兢津,梁伟雄,张彤.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128-4131.
  [3] 宋双庆,张伟霞.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临床疗效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03):59-61.
  [4] 余开平,朱玲华.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北京医学, 2015, 22(01):33-36.
  [5] 康鹏,刘新明,李朝军.成人 腹腔镜病修补术与无张力病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0):186-1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林霉素缓释片的三联疗法,加用复方谷氨酰胺颗粒保护胃黏膜,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据统计分析看来,胃溃疡70例,50例愈合,总有效率为95.1%,对应的愈合率为77%;十二指肠溃疡90例,80例愈合,愈合率为88.9%,对应的总
期刊
摘 要:目的:对比研究常规超声与钼靶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给予常规超声与钼靶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良性淋巴结350例(70.0%),恶性淋巴结150例(30.0%),常规超声检查良性淋巴结符合率为99.4%,恶性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明的12个病例,均行16排CT平扫、增强及CTA检查。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根据Shamblin分型,Ⅰ、Ⅱ、Ⅲ型分别为6、3、3例。CT平扫呈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形状较规则;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表面有丰富血管网,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增大,其中10例瘤体较大并包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结合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正确诊治方式。方法: 选择使用本院自2013年2月—2014年9月因为患有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而采取医治的高龄心血管病疾病病人共245名,并将其分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头孢呋辛钠组,以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进行医治。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组的痊愈几率是65. 60 %,有效几率是80. 20 %,无效几率是19. 80 %; 头孢呋辛钠组的痊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救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全部患者中先患糖尿病,再患甲亢患者有30例,有3例患者是同时患有甲亢和糖尿病,其余27例患者先患甲亢,后患糖尿病。先患糖尿病,再患甲亢患者的血糖相对稳定,糖尿病所需药物量较大,甲亢被控制后,糖尿病药物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54例,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27例。A组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若单一用药后临床效果缓慢,则给予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终止老年肿瘤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及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观察其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MRI与CT诊断,重点对两种诊断特点及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良性结节38例(76.00%),恶性肿瘤12例(24.00%);MRI扫描显示良性结节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经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45例(9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4至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症治愈率约为48%,总有效率约为92%;对照组患者的病症治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兰索拉唑的药物治疗,研究探讨其治疗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70例,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85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副反应的概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18.82%)明显低于对照组(56.47%),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20例颅内感染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病患使用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对照组使用间断腰穿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感染控制时间,感染控制率以及相关症状改善时间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是一种治疗术后或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一种良好方式,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