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峄山碑》的产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统一汉字书写形式,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李斯篆书完成了一次开创性的变革,在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此前的篆书,大多行笔纵横率意。李斯对篆书的变革,为后继者服膺,继其踵者,代不乏人。
今天所见的《峄山碑》小篆字形,离真正的秦刻原貌和秦篆书风都有一定距离;但是,传世《峄山碑》书迹,因为摹刻的高妙,依然不失为后世习学“玉箸篆”的最佳典范之一。
二、《峄山碑》的用笔特征
1、藏头护尾
篆书的起笔和收笔须藏锋,笔锋藏在点划中间而不外露。通常为圆起笔居多,有时会随着书写性的加强,出现隶书式钝角或直角起笔方式。个人体会是忌唐代楷书的锐角起笔,也忌尖起笔。汉蔡邕《笔论·九势》云:“藏头护尾,立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2、笔笔中锋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划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峄山碑》用笔笔力道劲圆实。含蓄有度。当然,在自然的书写状态下,不能每笔都保持中锋线,个人的经验是,一旦笔尖偏于一边或笔尖的笔毫铺开,需要提笔调整好笔锋,使笔锋调到线条中间的轨道。就能保持中锋行笔了。
3、使转自如
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可见篆书崇尚“婉而通”即婉转圆通为贵,具体到每个字的笔划中最能体现“婉”的基本特征在于“折”,也就是楷书中的转折之处,亦为篆书使转的地方。笔画的转折处,是书写小篆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交接处如焊接点之效果,忌实、死、刻板无活力。“方”“乃”字的转折处。在转的过程中要宜慢、匀速。有时通过手指的转动,使线条保持中锋线。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分笔的方式去书写。如在笔划交叉处重新再起笔,分两、三笔去完成。“皇”字下面的王,可以先写完最后三横,再分段写竖笔。
三、《峄山碑》的结体特征
《峄山碑》字形结体整肃匀美,图案化程度高。在临习时除了线条保持中锋,圆转流畅外,同时也要注意字内空间的布白等,字形并非一律呈长方形,或方正宽博,或长体稳重。
1、均匀对称
对称是篆书在结体上的基本特征之一。运用中轴分割的方法,左右对称呼应,既保证了字的中心稳定,又使左右和谐一致。
纵向线条讲究空间的对称,如“流”“不”“六”等字。
横向线条讲求空间的均匀,如“群”“古”“自”等字。
《峄山碑》的对称性、稳定性使得以后的唐代楷书讲究法度严谨,古朴肃穆。唐楷吸收了篆字的一些特点。
2、巧妙造势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其实分行布白,不外间架;间架既定,然后纵横变化,无不如志矣。”
字有取纵势,应尽量向下伸展,如“既”“轨”等字。向下伸展的字,写的较长一点。
字有取横势,应尽量往上伸展,如“逆”“经”等字。向上靠的字,写的较为方扁一些。
有些字左右偏旁大小悬殊,出现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由于左边为正,右边小的偏旁取斜势,还造成一种包围之势,使整个字气势连贯,空间流动。如“动”“讨”等字。
3、直曲对比
横线起到稳定作用,弧线则柔软有曲线美。《峄山碑》结构偏方,很多笔画均呈弧曲状态,正是春秋战国059以来秦篆的书写习惯;其下垂及斜曲之笔,亦皆圆畅流美,自然生动。书写时,尽可能的把直曲线做清楚。在保持书写性的基础上,来加强线条的直、曲之势,则方圆可变得清楚。如“今”“于”等字。
4、长体稳重 《峄山碑》字形偏长主要是由于上下结型造成的。为了求其灵动,不呆板,故在曲线上多用向背关系来处理。如“献”“乱”等字。
5、方形求扁
高度均等,因方正易板,故一般左右放开或压缩高度而写成扁形。如“无”“始”等字。
四、《峰山碑》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推移与选择,秦小篆这种用于特殊场合的书体,成为一种“殿堂式”的书体,为宫廷、庙堂、陵墓(碑之篆额)所采用。唐代李阳冰为崔祜甫墓主所书的篆盖:此碑继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又有所发展,圆劲瘦挺,结体纵势而修长,但重心较《峄山碑》略低。李阳冰的代表篆书字帖《城隍庙碑》。他力求直接继承秦代李斯小篆。李阳冰小篆艺术风格也体现出唐代尚法的特征。后人将他与李斯并称为“二李”。邓石如最擅长篆隶,而篆书最为突出者是小篆。他师法李斯,用笔上增加了灵动,使线条表现出活脱,并赋予篆书以书写的便捷性……乃至印文之用。
五、对其他书体的影响
草篆早在春秋时期的金文鼎彝之上就出现了。到唐代,在墓志盖题铭上,草篆就出现得比较普遍。到了明代赵宦光将书写草书的方法应用到篆书上,使草篆之名正式确立。
当代篆书家在篆书中融入行草笔意,表现书写趣味突出的当数陆维钊。同时,他也打破了自古以来篆书形体结构瘦长的定式,而在形体结构上取横式。
在临习一段时间,对于《峄山碑》结构与用笔熟悉之后,个人建议不要折格子去写。因为字与字之间的配合,也是有很多方法、规律可循的。如“逆威”、“高号”两组。上下竖线对齐,字的重心在一条线上。
汉蔡邕云:“书者,散也”。书写时是潇洒放松的过程,书法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具有抒发情感的审美功能。不要刻意去追求线条尤如钢丝所制成饰品,布白工整,笔画清瘦、光洁,了无生机,同时又有描画之嫌。缺少精熟和雄强浑厚的书写情趣,虽然线条干净利落,但不自然,有骨缺肉,故作姿态,这恐怕跟小篆在秦汉以后失去实用价值,仅仅作为艺术存在有关。
六、《峰山碑》的价值
《峄山碑》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政治的角度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李斯创造了统一的文字汉字的书写形式:从文字的角度展示了大篆向小篆的成功演变和小篆实用便捷的优势;从艺术的角度也展示了小篆书体独特的形制和鲜明的风格特点。秦篆从萌芽到发展进而到成熟,开创篆书发展的新局面,出现了辉煌的成就。李斯的小篆不仅开创了崭新的一代风貌,同时别开生面,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引领一时风气,被誉为篆书的鼻祖。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统一汉字书写形式,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李斯篆书完成了一次开创性的变革,在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此前的篆书,大多行笔纵横率意。李斯对篆书的变革,为后继者服膺,继其踵者,代不乏人。
今天所见的《峄山碑》小篆字形,离真正的秦刻原貌和秦篆书风都有一定距离;但是,传世《峄山碑》书迹,因为摹刻的高妙,依然不失为后世习学“玉箸篆”的最佳典范之一。
二、《峄山碑》的用笔特征
1、藏头护尾
篆书的起笔和收笔须藏锋,笔锋藏在点划中间而不外露。通常为圆起笔居多,有时会随着书写性的加强,出现隶书式钝角或直角起笔方式。个人体会是忌唐代楷书的锐角起笔,也忌尖起笔。汉蔡邕《笔论·九势》云:“藏头护尾,立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2、笔笔中锋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划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峄山碑》用笔笔力道劲圆实。含蓄有度。当然,在自然的书写状态下,不能每笔都保持中锋线,个人的经验是,一旦笔尖偏于一边或笔尖的笔毫铺开,需要提笔调整好笔锋,使笔锋调到线条中间的轨道。就能保持中锋行笔了。
3、使转自如
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可见篆书崇尚“婉而通”即婉转圆通为贵,具体到每个字的笔划中最能体现“婉”的基本特征在于“折”,也就是楷书中的转折之处,亦为篆书使转的地方。笔画的转折处,是书写小篆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交接处如焊接点之效果,忌实、死、刻板无活力。“方”“乃”字的转折处。在转的过程中要宜慢、匀速。有时通过手指的转动,使线条保持中锋线。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分笔的方式去书写。如在笔划交叉处重新再起笔,分两、三笔去完成。“皇”字下面的王,可以先写完最后三横,再分段写竖笔。
三、《峄山碑》的结体特征
《峄山碑》字形结体整肃匀美,图案化程度高。在临习时除了线条保持中锋,圆转流畅外,同时也要注意字内空间的布白等,字形并非一律呈长方形,或方正宽博,或长体稳重。
1、均匀对称
对称是篆书在结体上的基本特征之一。运用中轴分割的方法,左右对称呼应,既保证了字的中心稳定,又使左右和谐一致。
纵向线条讲究空间的对称,如“流”“不”“六”等字。
横向线条讲求空间的均匀,如“群”“古”“自”等字。
《峄山碑》的对称性、稳定性使得以后的唐代楷书讲究法度严谨,古朴肃穆。唐楷吸收了篆字的一些特点。
2、巧妙造势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其实分行布白,不外间架;间架既定,然后纵横变化,无不如志矣。”
字有取纵势,应尽量向下伸展,如“既”“轨”等字。向下伸展的字,写的较长一点。
字有取横势,应尽量往上伸展,如“逆”“经”等字。向上靠的字,写的较为方扁一些。
有些字左右偏旁大小悬殊,出现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由于左边为正,右边小的偏旁取斜势,还造成一种包围之势,使整个字气势连贯,空间流动。如“动”“讨”等字。
3、直曲对比
横线起到稳定作用,弧线则柔软有曲线美。《峄山碑》结构偏方,很多笔画均呈弧曲状态,正是春秋战国059以来秦篆的书写习惯;其下垂及斜曲之笔,亦皆圆畅流美,自然生动。书写时,尽可能的把直曲线做清楚。在保持书写性的基础上,来加强线条的直、曲之势,则方圆可变得清楚。如“今”“于”等字。
4、长体稳重 《峄山碑》字形偏长主要是由于上下结型造成的。为了求其灵动,不呆板,故在曲线上多用向背关系来处理。如“献”“乱”等字。
5、方形求扁
高度均等,因方正易板,故一般左右放开或压缩高度而写成扁形。如“无”“始”等字。
四、《峰山碑》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推移与选择,秦小篆这种用于特殊场合的书体,成为一种“殿堂式”的书体,为宫廷、庙堂、陵墓(碑之篆额)所采用。唐代李阳冰为崔祜甫墓主所书的篆盖:此碑继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又有所发展,圆劲瘦挺,结体纵势而修长,但重心较《峄山碑》略低。李阳冰的代表篆书字帖《城隍庙碑》。他力求直接继承秦代李斯小篆。李阳冰小篆艺术风格也体现出唐代尚法的特征。后人将他与李斯并称为“二李”。邓石如最擅长篆隶,而篆书最为突出者是小篆。他师法李斯,用笔上增加了灵动,使线条表现出活脱,并赋予篆书以书写的便捷性……乃至印文之用。
五、对其他书体的影响
草篆早在春秋时期的金文鼎彝之上就出现了。到唐代,在墓志盖题铭上,草篆就出现得比较普遍。到了明代赵宦光将书写草书的方法应用到篆书上,使草篆之名正式确立。
当代篆书家在篆书中融入行草笔意,表现书写趣味突出的当数陆维钊。同时,他也打破了自古以来篆书形体结构瘦长的定式,而在形体结构上取横式。
在临习一段时间,对于《峄山碑》结构与用笔熟悉之后,个人建议不要折格子去写。因为字与字之间的配合,也是有很多方法、规律可循的。如“逆威”、“高号”两组。上下竖线对齐,字的重心在一条线上。
汉蔡邕云:“书者,散也”。书写时是潇洒放松的过程,书法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具有抒发情感的审美功能。不要刻意去追求线条尤如钢丝所制成饰品,布白工整,笔画清瘦、光洁,了无生机,同时又有描画之嫌。缺少精熟和雄强浑厚的书写情趣,虽然线条干净利落,但不自然,有骨缺肉,故作姿态,这恐怕跟小篆在秦汉以后失去实用价值,仅仅作为艺术存在有关。
六、《峰山碑》的价值
《峄山碑》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政治的角度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李斯创造了统一的文字汉字的书写形式:从文字的角度展示了大篆向小篆的成功演变和小篆实用便捷的优势;从艺术的角度也展示了小篆书体独特的形制和鲜明的风格特点。秦篆从萌芽到发展进而到成熟,开创篆书发展的新局面,出现了辉煌的成就。李斯的小篆不仅开创了崭新的一代风貌,同时别开生面,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引领一时风气,被誉为篆书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