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对提高村民文化修养,丰富群众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论述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及作用出发,分析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探讨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实施路径,提出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创新农村社区音乐教育模式、倡导农村社区音乐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三方面的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常州地区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   社区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175-03
  一、社区音乐教育的含义及作用
  (一)社区音乐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社区音乐教育是一种包含各种音乐教育在内、集多种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于一体的全方位发展的教育形式[1]。它以群众为目标群体,为满足其音乐教育需要面向大众的教育形式。社区音乐教育且在相对的地域范畴中实行,结合当地和地方性文化作為基础,将提升地区群众的音乐素养作为目标的一种大众化、本土化的音乐教育活动。
  (二)社区音乐教育的作用
   社区音乐教育可以在许多方面都发挥巨大的作用。社区音乐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含盖各种音乐教育内容、方法、形式、主题活动及对象于一体的教育形式,它自身特有的愉悦、兴趣等特色吸引着社区居民,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娱乐性、艺术性、参与性的特征,它促进了社区教育内容呈多样化的发展,使社区教育的形式变得生动、直观、灵活,有效提升社区群体音乐素养,对其社区音乐教育的推进及社区艺术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意义探究
  (一)社区音乐教育对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当下人们不断重视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音乐教育也作为一种提升人类审美能力的教育,在培养大众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引导大众娱乐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但是,从目前的社区居民生活的总体情况来看,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来休息和娱乐,而社区音乐教育恰巧迎合了现代社区居民的需求,不仅可以培养大众的音乐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大众的音乐文化素质,促进了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社区音乐教育在提高社区教育的参与程度中的意义
   社区文化的形成及建构与社区团体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在社区环境中,一部分居民对音乐学习具备浓厚的兴趣,但因客观原因并未有机会接触与学习基础音乐理论,因此,社区音乐教育的开展为大众了解音乐知识提供了机遇。传授乐理的知识讲堂以及器乐的基本培训能为居民开阔视野;与此同时,社区音乐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吸引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学习参与。
  (三)社区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近期,社会上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3],音乐文化已然成为传承及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当今,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的“学唱家乡的歌”各类文章,而文化传媒中近几年也体现出了对“原生态”音乐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对于“原生态”音乐的喜爱也由最初的“尝鲜”心态转化为对自己民族文化和本土音乐的认同[4]。因此,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对传承区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理论有所欠缺
   我国在社区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理论的研究必须借助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以广泛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更应具备专业平台进行传播,而这正是我国社区音乐教育所缺失的条件。因此,学术成果的丰富是提升我国社区音乐教育水平的理论保证。
  (二)我国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在实践经验部分,实施较为完善的案例多集中在中老年为代表的社区音乐教育及活动中,而以中青年为目标群体的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甚少。多领域与多层面的实践活动的缺失是限制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稳进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音乐实践活动需要丰富各层面群体,将不同城市的社区音乐教育实践经验汇总,提炼出科学合理兼具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践模式,总结出丰富的适合中国社区的实践经验,进而推动全方位的社区音乐教育健康发展。
  (三)我国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缺乏完善的设施
  场地(馆)、音乐器材、相关教材等是作为社区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我国,目前社区音乐教育的配套设施是相当不完善的。总体来看,社区教育的配套设施分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一线城市相对完善;而以大部分的农村社区来看,村委会等场所为基本的活动区域,相关设备陈旧且不完备。
  四、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实施途径——以常州为例
  (一)走特色发展之路,弘扬常州音乐文化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该彰显地方区域性,从地方传承下来的经典音乐作品汲取精华,尤其是“非遗”的重点保护文化,这些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往往要优于西洋音乐文化。地方的风度人情流淌在本地社区村民的血液里,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会亲切的感受本地音乐的韵味,从而使他们能够高效的学习音乐知识、表演好音乐作品,理解好音乐内容,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因此,我们的常州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应该体现区域性、教育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身,以传承本地音乐文化精神和促进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常州拥有2500余年的文明史,位于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地属吴语地区,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腴,以民歌小曲、戏曲(常州是锡剧发源地之一)最为著名,并且还有诸多特殊的音乐与舞蹈,如常州吟诵、天宁寺梵呗唱诵、乾元观道教音乐、泓口丝弦、太平军锣鼓、常州小热昏、谈庄秧歌灯等,都具备地方特色与文化史。   (二)协调社会资源,创新农村社区音乐教育模式
  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社区音乐教育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需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以及相关部门的自己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整合,农村社区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管理问题也需要通过政府的统筹领导来解决与改进,并由相关的管理机构牵头落实开展起来,充分利用社区广场、农村校舍、运动场等社会资源,有的放矢的展开音乐教育活动。
  众所周知,音乐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生命载体——传承人。积极挖掘民间传统艺人,引导这些艺人担任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教师(传承人),传承人在民间音乐的流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以旋律、音调、技术为手段,是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活典籍”与“活宝藏”,并处于民间音乐传播的首要位置,被认为是极具价值的人群。积极构建传承人保护策略,保障资源的完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完善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传统音乐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也可形成为之有效的作用。在利用网络、电视、音像制品等进行传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本土资源进行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数字化记载。这方面颇有一些好的例子值得借鉴,如2012月1月,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讲述》栏目组录制了2012年第43期节目,其到常州采访非遗项目常州吟诵,并制播了《古城拾音人》,其节目以挽救“常州吟诵”的故事为主线。而常州政府可以作为借鉴,在此参考例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和优势内容,来设定相关的栏目,对常州在地化音乐文化实施推广。就宣传措施等方面,常州相关媒体部门已经开展了一些为之有效的工作。
  五、结语
   总之,我国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这与我国农村社区文化总体发展缓慢较一致。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伴随着党的十九发布的振兴乡村文化建设方针的落实,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基础建设的落实改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音乐教育的支撑,从而更好的丰富村民的农余生活,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丰富乡村的艺术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关心乡村音乐文化的建设,投身乡村社区一线,不断提高相关科研水平,通过田野研究方法,收集及总结一手相关资料,为更好的发挥音乐教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的努力奉献。
  参考文献:
  [1]吴丽.武城嫁鼓的音乐考查兼论非物质遗产的活态保护[J].艺术探索,2012,(03):19-21.
  [2]香港中文大學音乐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廖小芒.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人民音乐,2013,(05):19-21.
  [4]许冰.高校参与社区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J].艺术研究,2006,(04):19-21.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主义改变了视觉习惯与创作方式,分析其发展原理可以从现代艺术对艺术审美影响的角度来进行,这里的艺术审美指的是艺术家创作审美与观众欣赏审美两个方面。基于索绪尔提出的意指过程理论,将意指作比代入现代艺术史的讨论,可以将其归纳为意指明确、意指模糊、意指上升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探讨现代艺术作品内部的可读性与不可读性,即研究作品内容与实际的作品本身之间的关系,来回答现代艺术中的作品含义为何走向被
期刊
摘要:古堰画乡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是丽水主推的旅游景点之一。景区内农耕文化底蕴深厚,长期沉淀形成了戏曲、曲艺、民歌、民俗及各类祭祀活动,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本文从“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出发,将传统表演艺术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度挖掘其内在联系,有助于促进具有丽水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  关键词:“互联网+” 传统表演艺术 保护与开发 古堰画乡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从欣赏教学设计这一角度来分析教学设计的不同方法:规范版教学设计,个性版教学设计。从引言和过渡语、示范和活动、过程和板书、音乐要素和风格体验、重板块欣赏、重整体聆听、重取重舍轻等方面详细阐述比较两者的不同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欣赏教学设计 规范版欣赏教学设计 个性版欣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在传统的手风琴伴奏形式因其较为单调而逐步被边缘化的現实形势下,著名手风琴演奏家龚易男老师创新并推广了手风琴伴奏。他坚持以作品为中心,形成了契合歌曲的神韵、升华歌曲的情感、配合演唱的形式、发挥手风琴的特点、重视伴奏表演性的独特而创新的手风琴伴奏风格。他的手风琴伴奏艺术成就将对中国手风琴伴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手风琴伴奏 以作品为中心 龚易男  中图分类号:J605
期刊
摘要:鲁艺音乐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抗战音乐工作者,更成为新中国音乐事业的摇篮。为适应特殊的时代环境和历史任务,鲁艺音乐系初始时期在教学方面所作出的尝试与探索,对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仍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 鲁艺音乐系 教学活动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巴黎的秘密》《城市姑娘》等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创造性的提出了文艺创造中的典型塑造的理论,在艺术创造方面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本文通过马恩“典型”理论来分析列宾的油画作品,主要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个性描写对典型创作的意义、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列宾的油画创作。  关键词:马克思 典型理论 列宾 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期刊
摘要:“傩戏”一词对于当代的我们显得尤为陌生,并且给人感觉是充满迷信色彩的。当然,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存在绝对有它曾经的功能与需求,若是学习“傩戏”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再运用现代的作曲思维加上技术手段,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声响效果。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创作环境下,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好、发展好、传承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傩戏的表现方式是在封建社会下的产物,是否需要继承发展。想要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是一种极其困难
期刊
摘要:20世纪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被誉为20世纪的节奏大师。《布兰诗歌》是奥尔夫的代表作品,以独特的音乐创作理念,大量的复杂节奏,伴随渐快渐慢等速度的变化,给指挥的排练与乐队演出造成一定的困难。笔者拟对第18首作品《在我的心中》进行复杂节奏的分析,运用总谱读法及指挥法知识,针对其速度的渐进和转换、节奏的变化、歌词的含义以及配器的特点等,作出具体合理的挥拍方案。  关键词:奥尔夫 节奏 速度 指挥
期刊
摘要:舞蹈影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以摄像机记录的形式出现,而后镜头语言逐渐作为创作要素参与到舞蹈作品呈现中,其作为一种交融的艺术,丰富了舞蹈呈现形式、扩充了舞蹈肢体语言、拓宽了舞蹈传播途径、也创生出独特的创作手法。本文以当代芭蕾舞蹈影像作品《烟》为切入点,在阐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镜头语言在舞蹈中的运用、蒙太奇对舞蹈空间的解构与重塑、镜头对舞台道具的多意解读这三方面对舞蹈影像的创作特征进行
期刊
摘要:在欧洲歌剧史上,意大利歌剧具有里程碑意义甚至具有称霸欧洲歌剧之势,随后在意大利歌剧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法国民族特色的歌剧。本文将阐述早期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两国歌剧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对观众的影响。  关键词:意大利歌剧 法国歌剧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143-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