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ufhuh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例比照
  正例:《蔚蓝的王国》教学片断
  师:《蔚蓝的王国》中作者通过虚构一片神奇美丽的大海,表达了对年轻、快乐、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家猜一猜这篇文章是作者年轻时所写还是年老时所写呢?
  生1:年轻时。因为文中说:我不知道我的伙伴是些什么人,然而我的整个身心感觉到,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生2:年老时。因为这整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想象与梦境,而唯有老年人才会对年轻、快乐、幸福的生活如此地热爱和向往。
  生3:……
  ——问题设置巧妙,学生乐于回答。
  反例:《背影》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文中的父亲爱“我”吗?
  生:爱。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爬月台帮“我”买橘子。
  ……
  ——提问肤浅直白,回答浅尝辄止。
  二.课例反思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与探究”的前沿阵地,是学生自由交流、表达、辩论与反思的时空。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当极力为学生搭建氛围民主、思维自由的课堂平台,为学生创设挖掘智慧、碰撞思想的课堂情境,而这种平台与情境的构建主体便是教师为引发学生思考而设计的课堂问题。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语文课堂中的“非思考型”问题却比比皆是——或过于肤浅直白,或过于繁难诡谲,甚或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于是,我们的学生迷失了方向和自我,丧失了信心与勇气,思维的质量日趋低下。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沉闷枯燥,失去了应有的灵动和恣肆。基于此,为唤醒学生干涸沉睡的心灵,激发学生探索表达的欲望,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堂中问题提出的时机和角度,巧妙地优化问题设计,从而引爆学生“思维的战争”,彰显我们语文课堂的魅力。
  三.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于两难处辩一辩
  两难问题,是指同时涉及两种规范而且两者不能兼顾的冲突情境或问题。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设置两难问题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与矛盾之中思辨、辩论,在思辨与辩论之中深化认知,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伟人细胞》中男生贾里为了证明自己具备伟人细胞,做了一系列他认为伟大的事情,但都失败了,但最后一件小事却让他成为校园名人。我们可以让学生辩一辩:贾里能不能算是一个“伟人”?通过辩论,学生就能更了解“伟人”的本质,明白“伟人也应该从小事做起”这个道理。
  《孔乙己》的教学之中学生可以相互辩难:孔乙己这个角色值不值得我们去同情他?如此,学生对孔乙己这个角色的社会悲剧性就会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
  (二)于留白处猜一猜
  留白,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有意留下的相应空白。这种空白,并非空无一物的苍白,而是给人浪漫想象和美妙享受的艺术空间。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中巧妙地利用空白,于“留白”处让学生发挥想象“猜一猜”,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扩大课堂参与面。
  《窗》中那位远窗病人为了能亲眼看到窗外的美景,对近窗病人见死不救,最终得到了靠窗的位置,然而所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文章至此戛然而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位远窗病人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后会想些什么?这种想象,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想象之中学生会形成更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于高潮处议一议
  语文课堂的“高潮”是语文课堂中最精彩纷呈、最韵味无穷的环节和片断,是师生思维和心灵高度交融达到最和谐状态的时刻。此时,学生情绪激昂,神思飞扬,而教师当如一位高明的指挥家,适时地穿针引线,质疑问难,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暗香浮动、摇曳多姿的艺术境界。
  《甜甜的泥土》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那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小说的高潮部分便是结尾奶糖融化,泥土变甜的精彩描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小说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设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小说结尾奶糖融化使泥土变甜的情节似乎缺乏真实性,你怎么看?学生果然思如泉涌,精彩答案层出不穷。
  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过程的展开,学生所得到的思维训练、情感陶冶和价值观的养成都需要从问题设计开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优化问题提出的角度和方式,是必须注意和做到的。
  钟玮,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其他文献
(2009年·陕西)小明的妈妈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小明对制作豆浆的过程进行了观察:把豆料、清水放入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煮浆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并且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摘 要: 语言学科学习离不开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综合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作者围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谈谈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教学任务。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笔者对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1.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三方面的误区  一是鉴赏教学过
文章不是无情物。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更有“一枝一叶总关情”之说。情真方能意切,情深方能意长。正基于此,2001年开始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无一例外在基础等级里增加了“感情真挚”这一要求。这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却又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以动人的情感去感动阅卷老师,让他们“不给高分也难”(何永康)。  所谓“真情实感”,是指真挚的情感,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