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设置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勇于提出疑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中:第一,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要具备敢于质疑的勇气;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提问的时机,要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进程;第三,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学习辅助作用;第四,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最好的回答,并注重启发学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具体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基础教学入手,不断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天气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学生对这种现象十分熟悉,所以对《观测天气》的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天气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春天的雨水天气比较频繁?”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下雪后比下雪前要冷?”上述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观察到的表面现象,教师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可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从而开展更深入的科学探究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做铺垫。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对某个问题认知程度的深浅,当学生具备了发散思维,他们便会自觉地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只有当思考问题的范围和角度变得更加多元化,学生才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风的成因》时,笔者借助精密的实验仪器模拟风的形成过程,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在实验初期,学生通过了解风的形成过程,思考了问题:“假设消除其中一个实验元素,风的形成过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笔者针对不同情况下风的变化,提出了不同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而教师又不鼓励学生提问,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失去学习的动力,逐渐失去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合适的“土壤”,而教师便是培育这块土壤的“园丁”。
为此,教师首先要革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将科学教学变成一场愉快的知识之旅;其次,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做朋友,全面了解学生,认真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习问题。
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史,笔者播放了反映人类进化主题的纪录片,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生物进化的历史沿革,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探究兴趣。同时,笔者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实验和游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积极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加强交流,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只有具备上述教学条件,学生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才能在不断深入探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勇于提问、敢于质疑,进而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浩轩,米袁熙.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5).
[2]刘兴洋,王书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及培养措施研究[J].江西教育,2014,(7).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中:第一,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要具备敢于质疑的勇气;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提问的时机,要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进程;第三,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学习辅助作用;第四,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最好的回答,并注重启发学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具体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基础教学入手,不断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天气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学生对这种现象十分熟悉,所以对《观测天气》的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天气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春天的雨水天气比较频繁?”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下雪后比下雪前要冷?”上述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观察到的表面现象,教师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可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从而开展更深入的科学探究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做铺垫。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对某个问题认知程度的深浅,当学生具备了发散思维,他们便会自觉地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只有当思考问题的范围和角度变得更加多元化,学生才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风的成因》时,笔者借助精密的实验仪器模拟风的形成过程,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在实验初期,学生通过了解风的形成过程,思考了问题:“假设消除其中一个实验元素,风的形成过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笔者针对不同情况下风的变化,提出了不同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而教师又不鼓励学生提问,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失去学习的动力,逐渐失去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合适的“土壤”,而教师便是培育这块土壤的“园丁”。
为此,教师首先要革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将科学教学变成一场愉快的知识之旅;其次,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做朋友,全面了解学生,认真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习问题。
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史,笔者播放了反映人类进化主题的纪录片,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生物进化的历史沿革,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探究兴趣。同时,笔者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实验和游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积极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加强交流,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只有具备上述教学条件,学生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才能在不断深入探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勇于提问、敢于质疑,进而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浩轩,米袁熙.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5).
[2]刘兴洋,王书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及培养措施研究[J].江西教育,2014,(7).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