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是中国人民在长达5000年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对于现代人们的疾病治疗仍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尤其是经济愈发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饮食习惯变得越来越不规律也越来越不健康,以致关于消化系统的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中医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中医消化系统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41-01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暴饮暴食,不定时的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导致人们得上消化系统疾病,但对于现代西医的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的情况,人们在寻求更能治本的方法。在本篇文章中就介绍了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些措施,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中医的简介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是一种治本而且养生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治疗内科的疾病。
2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2.1 消化系统疾病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关于消化系统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食管疾病、胃 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结肠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腹膜肠系膜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有不易根治、易复发的特点。着实令广大医患头痛。同时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很多,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感、食欲不振、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粪、便血等。不同消化系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症状组合,个别症状在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
2.2 产生疾病的原因
但是以上这些疾病究竟是怎样得的呢?经过笔者的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几个原因: 能够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因素众多,病因及其复杂,某一疾病可由多种病因造成, 而某一因素可以是若干种疾病的病因。目前常见的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营养缺乏、代谢-吸收障碍、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缺陷、外伤、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遗传,和医源性等因素,还有一些迄今尚不明确的病因。还有就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利用中医医疗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现代医学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有很多种方法,包括外科手术、药用治疗和食疗。
以下就是专门探讨中医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作用。中医是是门古老而又神奇的科学,一些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往往在中医治疗中痊愈。对于像消化系统疾病这种内科病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中药治疗,有关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就是参与消化的器官和腺体出现的病变都属于消化系统病例如食道炎肝炎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肠梗阻胃炎等包括消化腺病变都是消化系统病。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不但令患者经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会导致机体功能及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加剧病情发展,因此在基础治疗未发挥作用时往往要考虑予以对症治疗。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及抗胆碱能药物是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但应注意,中药使用应权衡利弊,酌情使用,否则会影响基础治疗,即使中药是自然药物但是是药三分毒应谨慎使用,如过强的止泻药,用于急性胃肠感染会影响肠道有毒物质的排泄,在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时会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还要注意对症治疗有时因掩盖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影响临床判断,甚至延误治疗,
4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
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生活起居无规律,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大的影响。预防消化系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1、健康饮食,戒烟酒,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油腻油榨荤腥肥甘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冰凉冰镇的东西。2、不要吃剩菜剩饭霉变食品。3、多吃蔬菜水果,营养均衡。4、室内经常通风换气,随时令更换衣物,避免感冒。5、一旦感冒,及时治疗。6、多多运动锻炼,持之以恒。
5结语
通过文章对中医医疗在消化系统方面的一些治疗措施的介绍,相信各位读者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治疗原理,在此比作篇文章的初衷在于希望人们能够关系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饮食,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能够快乐的享受人生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1.
[2] 李雪苓,中医急症用药与中医急症现代化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05[6];571-572.
【关键词】 中医消化系统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41-01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暴饮暴食,不定时的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导致人们得上消化系统疾病,但对于现代西医的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的情况,人们在寻求更能治本的方法。在本篇文章中就介绍了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些措施,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中医的简介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是一种治本而且养生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治疗内科的疾病。
2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2.1 消化系统疾病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关于消化系统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食管疾病、胃 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结肠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腹膜肠系膜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有不易根治、易复发的特点。着实令广大医患头痛。同时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很多,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感、食欲不振、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粪、便血等。不同消化系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症状组合,个别症状在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
2.2 产生疾病的原因
但是以上这些疾病究竟是怎样得的呢?经过笔者的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几个原因: 能够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因素众多,病因及其复杂,某一疾病可由多种病因造成, 而某一因素可以是若干种疾病的病因。目前常见的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营养缺乏、代谢-吸收障碍、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缺陷、外伤、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遗传,和医源性等因素,还有一些迄今尚不明确的病因。还有就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利用中医医疗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现代医学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有很多种方法,包括外科手术、药用治疗和食疗。
以下就是专门探讨中医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作用。中医是是门古老而又神奇的科学,一些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往往在中医治疗中痊愈。对于像消化系统疾病这种内科病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中药治疗,有关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就是参与消化的器官和腺体出现的病变都属于消化系统病例如食道炎肝炎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肠梗阻胃炎等包括消化腺病变都是消化系统病。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不但令患者经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会导致机体功能及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加剧病情发展,因此在基础治疗未发挥作用时往往要考虑予以对症治疗。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及抗胆碱能药物是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但应注意,中药使用应权衡利弊,酌情使用,否则会影响基础治疗,即使中药是自然药物但是是药三分毒应谨慎使用,如过强的止泻药,用于急性胃肠感染会影响肠道有毒物质的排泄,在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时会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还要注意对症治疗有时因掩盖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影响临床判断,甚至延误治疗,
4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
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生活起居无规律,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大的影响。预防消化系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1、健康饮食,戒烟酒,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油腻油榨荤腥肥甘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冰凉冰镇的东西。2、不要吃剩菜剩饭霉变食品。3、多吃蔬菜水果,营养均衡。4、室内经常通风换气,随时令更换衣物,避免感冒。5、一旦感冒,及时治疗。6、多多运动锻炼,持之以恒。
5结语
通过文章对中医医疗在消化系统方面的一些治疗措施的介绍,相信各位读者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治疗原理,在此比作篇文章的初衷在于希望人们能够关系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饮食,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能够快乐的享受人生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1.
[2] 李雪苓,中医急症用药与中医急症现代化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05[6];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