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孝亲文化源远流长,孝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但由于政治、经济、家庭结构及各种文化的影响,孝意识正被国人渐渐淡忘,所以重提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孝的内涵、孝教育的意义及孝教育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希冀孝教育能够落在实处。
关键词: 孝 孝教育 意义 途径
孝,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几千年来,它继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培育着中国人深沉而又强烈的道德心理。作为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和中坚,孝在19世纪之前的中国社会长盛不衰。如今,传统的儒家伦理虽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方面的冲击,但无论社会发生何种变化,孝敬父母始终都为国人所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人们推崇、践行。
1.孝的内涵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亲亲、敬长、返本、感恩”。[1]“孝”在小篆中的解释是“从老从子”,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待父母也,从老省,从子,子承父也。”表现出家庭的伦理关系。
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孝即孝的本初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的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其基本要求就是在父母病时要侍奉,父母年老时要赡养,父母去世后要安葬,并在侍之、养之、葬之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心。这种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其本质是爱,是对父母之善的回报。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它具有亲戚性外延,即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要孝敬祖父母等所有亲属长辈,又具有政治性外延,即移孝为忠,报效国家和民族;不但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敬老人,还要尊重长辈的意志,为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争得荣誉。[2]
2.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
敬爱父母、长辈是人的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它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如果在道德教育中提倡孝教育,由尊敬父母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素质就会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就能得到进一步繁荣。
2.1孝教育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中,孝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的共识中,对孝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孝道文化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在历史发展中,孝有着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它曾有力地维护过中华民族稳定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它被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把愚孝作为道德楷模。孝固有其不合理性和局限性,但无论如何评价传统孝道文化,都不可否认其中的精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3年12月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时,发表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温家宝总理指出,“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而孝,正是中华民族一代传一代的命脉,是一切道德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加强孝教育,不仅是提高孝意识的要求,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要求。
2.2孝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体现在该民族成员身上的一种主体精神,它是民族文化长期孕育滋养的结果。中国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儒家学说则以伦理道德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可首称孝道。孔子说:“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3]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4]也即说一个人只有先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才有可能忠于职,忠于国,忠于民族。对父母兄弟不孝,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行孝道;对他人、对社会不孝,就不可能对国家、对民族忠孝。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已深深地烙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中。传统的孝道虽以父子人伦为根基,以养老、敬老为重要内容,但其对中国文化来说,已超越了家庭伦理范围,获得了宽泛的价值意义。引申开来就是孝强调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责任,强调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民族文化和价值理想的自觉承担。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生命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孝道是中华民族一般形态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现代孝道的弘扬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
2.3孝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协调、彼此尊重而形成的良好气氛的社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强调孝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在儒家传统看来,和谐社会应当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建而成的。无数个稳定的家庭,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孝心丧失,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孝道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的良药。尤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孝教育、弘扬孝道具有重要意义。
2.4孝教育有助于提高道德意识
孝道是对人因衰老而生理功能减退、生存能力状况弱化状况的人道关切,是出于人类扶弱济困的天然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人道行为,其价值在于它昭示了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6]博爱意识和道德情怀,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人道主义情怀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和人类意义。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7]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体现的都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孝是一切伦理观念的始发点,一切仁爱之心都始于对父母的爱。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蔓延,等价交换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因此,提倡孝教育非常有必要。
2.5孝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预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2.1%左右,2050年将达到20.4%左右。[9]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有利于家庭生活温馨和谐。
2.6孝教育是社会现状的需要
儒家的“孝”观念和秦汉之后的“孝道”均有感恩的意识。感恩,是一种闪亮的道德意识与情感,是支配实现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培养人的感恩意识,就是教人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溺爱,孩子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自私狭隘的性格,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据一项资料显示:日本某少年研究所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的130名高中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52名高中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20名高中生。问卷中问道:“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前十位最尊敬的人中竟没有养育他们的父母双亲。1994年,江西省作文题为“我想有个XX的家”,经过抽样调查,8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家庭都不满意,有的甚至说:“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更有甚者,湖南省一位13岁的中学生用菜刀砍死了正在熟睡的父亲,当被问及原因时,竟说:“他(父亲)为什么批评我、骂我?”[10]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孝教育刻不容缓。
3.实施孝教育的途径
3.1学科渗透
学校课程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孝育资源,在学科渗透中进行孝教育,就是指通过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孝教育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教学要以潜移默化、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孝教育。通过这个途径,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道德规范,这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孝意识都极为重要。由于通过教学进行的孝教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经过了逻辑论证和学生个人的思考、领悟,所以培养的孝意识是自觉的、巩固的。但这个途径不是万能的,只通过各个学科教学进行孝教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使孝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
3.2寓于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孝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只有生活的教育”。[11]所谓生活教育,并不是在课堂里讲授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而是在青少年生活的每个角落烙入教育的影子。实际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行。孝作为道德的一部分,自然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所以孝教育应从封闭的校园中走出去。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社会实践课程,并开展了各种社区活动,如让学生到敬老院、五保户、贫困户家里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孝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孝教育最重要的教师。通过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进行孝教育,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孝教育能力,从而使孝教育落到实处。
3.3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集中体现在人的性格中。由于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受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故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优良品质的基础,或者是其直接组成部分。[12]因此,学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各种资料表明,青少年和父母闹矛盾,不尊重父母,甚至打父母,是因为他们感到父母对自己管教太严而有烦躁、焦虑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多和学生谈心、疏通,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孝教育的目的。
3.4优化环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我国古代学者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1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4]都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论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从学生所处环境的组织形式看,环境有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家庭关系民主化,和睦共处,尊老敬老;学校教育生活化,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社会生活教育化,友爱互作、尊老爱幼,都会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学生生活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中,将会产生自觉的孝意识,并能将其作为日常的义务去履行。
3.5整和教育
学生孝观念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合作。学校教育是实施孝教育的主渠道,家庭教育是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是孝教育的重要资源。其中任何一方的影响都依赖其它方面影响的支持与配合,如此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积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优化组合,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的孝教育网络,是当前加强学生孝教育的迫切需要。
上述孝教育的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孝教育途径的整体。对完成孝教育任务来说,其中的每条途径都不可缺少。教师、家长,以及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发挥孝教育途径的整体功能,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50.
[2][9]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9.
[3]论语·为政.
[4]孝经·天子章.
[5][7]论语·学而.
[6]林楠,黄月细.当代青年研究[J].2005,(7).
[8]孟子·梁惠王上.
[10]甘仲国.对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很有必要[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12.
[11]曹凯.青少年道德教育.珠江时报,2004.5.14.
[12]陈家麟,栾海清.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吗?——兼论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
[13]墨子·所染.
[14]荀子·劝学.
关键词: 孝 孝教育 意义 途径
孝,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几千年来,它继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培育着中国人深沉而又强烈的道德心理。作为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和中坚,孝在19世纪之前的中国社会长盛不衰。如今,传统的儒家伦理虽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方面的冲击,但无论社会发生何种变化,孝敬父母始终都为国人所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人们推崇、践行。
1.孝的内涵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亲亲、敬长、返本、感恩”。[1]“孝”在小篆中的解释是“从老从子”,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待父母也,从老省,从子,子承父也。”表现出家庭的伦理关系。
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孝即孝的本初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的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其基本要求就是在父母病时要侍奉,父母年老时要赡养,父母去世后要安葬,并在侍之、养之、葬之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心。这种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其本质是爱,是对父母之善的回报。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它具有亲戚性外延,即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要孝敬祖父母等所有亲属长辈,又具有政治性外延,即移孝为忠,报效国家和民族;不但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敬老人,还要尊重长辈的意志,为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争得荣誉。[2]
2.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
敬爱父母、长辈是人的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它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如果在道德教育中提倡孝教育,由尊敬父母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素质就会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就能得到进一步繁荣。
2.1孝教育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中,孝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的共识中,对孝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孝道文化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在历史发展中,孝有着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它曾有力地维护过中华民族稳定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它被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把愚孝作为道德楷模。孝固有其不合理性和局限性,但无论如何评价传统孝道文化,都不可否认其中的精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3年12月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时,发表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温家宝总理指出,“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而孝,正是中华民族一代传一代的命脉,是一切道德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加强孝教育,不仅是提高孝意识的要求,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要求。
2.2孝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体现在该民族成员身上的一种主体精神,它是民族文化长期孕育滋养的结果。中国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儒家学说则以伦理道德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可首称孝道。孔子说:“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3]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4]也即说一个人只有先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才有可能忠于职,忠于国,忠于民族。对父母兄弟不孝,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行孝道;对他人、对社会不孝,就不可能对国家、对民族忠孝。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已深深地烙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中。传统的孝道虽以父子人伦为根基,以养老、敬老为重要内容,但其对中国文化来说,已超越了家庭伦理范围,获得了宽泛的价值意义。引申开来就是孝强调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责任,强调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民族文化和价值理想的自觉承担。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生命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孝道是中华民族一般形态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现代孝道的弘扬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
2.3孝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协调、彼此尊重而形成的良好气氛的社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强调孝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在儒家传统看来,和谐社会应当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建而成的。无数个稳定的家庭,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孝心丧失,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孝道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的良药。尤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孝教育、弘扬孝道具有重要意义。
2.4孝教育有助于提高道德意识
孝道是对人因衰老而生理功能减退、生存能力状况弱化状况的人道关切,是出于人类扶弱济困的天然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人道行为,其价值在于它昭示了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6]博爱意识和道德情怀,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人道主义情怀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和人类意义。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7]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体现的都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孝是一切伦理观念的始发点,一切仁爱之心都始于对父母的爱。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蔓延,等价交换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因此,提倡孝教育非常有必要。
2.5孝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预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2.1%左右,2050年将达到20.4%左右。[9]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有利于家庭生活温馨和谐。
2.6孝教育是社会现状的需要
儒家的“孝”观念和秦汉之后的“孝道”均有感恩的意识。感恩,是一种闪亮的道德意识与情感,是支配实现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培养人的感恩意识,就是教人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溺爱,孩子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自私狭隘的性格,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据一项资料显示:日本某少年研究所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的130名高中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52名高中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20名高中生。问卷中问道:“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前十位最尊敬的人中竟没有养育他们的父母双亲。1994年,江西省作文题为“我想有个XX的家”,经过抽样调查,8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家庭都不满意,有的甚至说:“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更有甚者,湖南省一位13岁的中学生用菜刀砍死了正在熟睡的父亲,当被问及原因时,竟说:“他(父亲)为什么批评我、骂我?”[10]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孝教育刻不容缓。
3.实施孝教育的途径
3.1学科渗透
学校课程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孝育资源,在学科渗透中进行孝教育,就是指通过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孝教育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教学要以潜移默化、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孝教育。通过这个途径,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道德规范,这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孝意识都极为重要。由于通过教学进行的孝教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经过了逻辑论证和学生个人的思考、领悟,所以培养的孝意识是自觉的、巩固的。但这个途径不是万能的,只通过各个学科教学进行孝教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使孝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
3.2寓于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孝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只有生活的教育”。[11]所谓生活教育,并不是在课堂里讲授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而是在青少年生活的每个角落烙入教育的影子。实际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行。孝作为道德的一部分,自然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所以孝教育应从封闭的校园中走出去。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社会实践课程,并开展了各种社区活动,如让学生到敬老院、五保户、贫困户家里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孝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孝教育最重要的教师。通过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进行孝教育,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孝教育能力,从而使孝教育落到实处。
3.3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集中体现在人的性格中。由于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受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故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优良品质的基础,或者是其直接组成部分。[12]因此,学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各种资料表明,青少年和父母闹矛盾,不尊重父母,甚至打父母,是因为他们感到父母对自己管教太严而有烦躁、焦虑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多和学生谈心、疏通,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孝教育的目的。
3.4优化环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我国古代学者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1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4]都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论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从学生所处环境的组织形式看,环境有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家庭关系民主化,和睦共处,尊老敬老;学校教育生活化,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社会生活教育化,友爱互作、尊老爱幼,都会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学生生活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中,将会产生自觉的孝意识,并能将其作为日常的义务去履行。
3.5整和教育
学生孝观念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合作。学校教育是实施孝教育的主渠道,家庭教育是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是孝教育的重要资源。其中任何一方的影响都依赖其它方面影响的支持与配合,如此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积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优化组合,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的孝教育网络,是当前加强学生孝教育的迫切需要。
上述孝教育的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孝教育途径的整体。对完成孝教育任务来说,其中的每条途径都不可缺少。教师、家长,以及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发挥孝教育途径的整体功能,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50.
[2][9]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9.
[3]论语·为政.
[4]孝经·天子章.
[5][7]论语·学而.
[6]林楠,黄月细.当代青年研究[J].2005,(7).
[8]孟子·梁惠王上.
[10]甘仲国.对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很有必要[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12.
[11]曹凯.青少年道德教育.珠江时报,2004.5.14.
[12]陈家麟,栾海清.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吗?——兼论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
[13]墨子·所染.
[14]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