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活跃的,孩子们会提出形形色色的课堂问题,这样课堂也会变得难以控制,“意外”也随之而来。这样“非预设性的教学”也成了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应变才能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呢?
【案例描述】
下面是我教学七年级上册科学《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时的片断:(按要求准备好实验材料,分好组)
师:同学们桌上有方糖、食盐等,去试一试,用什么办法使它们快速溶解在水中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动手实验并归纳反馈。
生:可用玻璃棒搅拌。
生:可以把方糖、食盐弄碎后放入水中。
生:可以把方糖、食盐放到热水中。
生:老师,我们小组发现把方糖、食盐先弄碎,再放到热水中进行搅拌,溶解得最快。
……
师:你们真了不起!办法真多!(板书:搅拌 加热 弄碎)那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实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们小组的食盐是不溶解的!”我愕然了。
(课堂上出现了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我正想问大家:“是这样吗?”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对:“不可能,上节课的实验中食盐是能溶解的。”“但我们组的食盐真的不能溶解的呀!你们看。”学生着急地举起烧杯。顿时,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一石激起千层浪,到底让学生探讨下去,还是就此由我下结论呢?这样下去可能完成不了教学的任务!稍一思考,还是看看学生的回答吧!)
我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转而问那个同学:“你为什么认为食盐不能够溶解呢?”“我们小组刚试过的!”她回答得很自信,“老师,我做给你看看吧!”只见她拿起刚才烧杯,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说:“老师,你看,不管我搅拌多久,食盐总是不溶解啊!”确实,烧杯的底还有些许的食盐没有溶解。(本来对老师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我不想就此下结论;这样会抹杀了学生的兴趣,新课程的要求应该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的引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决定利用这个“意外”让学生就“她实验的食盐为什么不能溶解?”进行小组讨论。(我认为尊重、善待学生,让课堂响着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打破权威,这是尊重生命,发展个性的价值取向。)
于是,讨论就开始了,有的同学争得面红耳热,有的小组还一边做实验一边说明。(我也为同学们的做法感动着)当讨论结束时,请他们相互交流。学生都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认为他们的盐不纯,有杂质,所以不溶解。
生:他们的食盐放太久,过期了,所以不溶解,(大家都笑了起来)
生:我觉得是他们的水太少,容纳不了那么多的食盐……
生:不对!是食盐放得太多,溶解不了,这种状态书上说叫做饱和状态……
师:噢!饱和状态你也知道,真了不起。看来多看课外书有好处!
生: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食盐是能溶解的,但后来盐放下去就不溶解了,可能是刚才同学说的叫饱和状态,好像人吃饭,吃饱了就没办法吃下去一样……(同学们都笑起来了)
这学生还用了比喻呀!学生的兴趣还很高……(下课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有理有据,学习就是这样,带着思考,研究性去学习,有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还可以看课外书,上网寻找资料,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刚才的讨论与实验还可以回家继续研究,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大家表现真棒!
【案例反思】
把过多的食盐放到有限的水中,食盐是不会全部溶解的,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到一个结论:食盐不会溶解。因为现象与溶解的概念相互矛盾。这种研究方法出了问题吗?这不是,只是学生的知识有限,不能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老师这时一锤定音,那学生的兴趣就被压下来了。我认为知识研究,不一定在于结果,而要更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围绕有兴趣的东西,引导他们真正的“卷入”到研究活动中,从而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与传统教学只关注“双基”要求差别很大。倘若这种偶发事情发生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师会马上制止,甚至还会训斥学生,因为他们这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所以不会把课堂意外当作是一项教学资源来利用。但这种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是相背的,通过这堂课,我最大的感触有以下几点:
1、教学往往会出现非预设性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会想像得到;当学生的发现或回答与教案发生冲突时,该怎样处理?我觉得应该不要拘泥于教案不放,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善于捕捉这些场景,巧妙地渗入于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回答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那么课堂就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舞台了。这样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思考、参与能力。
2、如何让这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呢?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是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知识与人文的素养,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这样才能把“意外”变成“精彩”。
3、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有的教师认为做起来很困难,因为这样的研究课题很少。然而我认为课题不一定要大,它往往就在我们的课堂里,教师要善于从中捕捉到这种机会,为学生实实在在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课题,组织学生真正研究下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这个教学案例也可以看出,当课堂遭遇“意外”时,我们需要的是冷静,需要的是倾听,需要的是“投其所好”,不要把“意外”当成课堂教学的“拦路虎”、“绊脚石”,要把它当成“抛砖引玉”中的那块“砖”,引出“玉”,引出“美丽”,引出“精彩”。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活跃的,孩子们会提出形形色色的课堂问题,这样课堂也会变得难以控制,“意外”也随之而来。这样“非预设性的教学”也成了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应变才能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呢?
【案例描述】
下面是我教学七年级上册科学《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时的片断:(按要求准备好实验材料,分好组)
师:同学们桌上有方糖、食盐等,去试一试,用什么办法使它们快速溶解在水中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动手实验并归纳反馈。
生:可用玻璃棒搅拌。
生:可以把方糖、食盐弄碎后放入水中。
生:可以把方糖、食盐放到热水中。
生:老师,我们小组发现把方糖、食盐先弄碎,再放到热水中进行搅拌,溶解得最快。
……
师:你们真了不起!办法真多!(板书:搅拌 加热 弄碎)那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实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们小组的食盐是不溶解的!”我愕然了。
(课堂上出现了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我正想问大家:“是这样吗?”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对:“不可能,上节课的实验中食盐是能溶解的。”“但我们组的食盐真的不能溶解的呀!你们看。”学生着急地举起烧杯。顿时,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一石激起千层浪,到底让学生探讨下去,还是就此由我下结论呢?这样下去可能完成不了教学的任务!稍一思考,还是看看学生的回答吧!)
我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转而问那个同学:“你为什么认为食盐不能够溶解呢?”“我们小组刚试过的!”她回答得很自信,“老师,我做给你看看吧!”只见她拿起刚才烧杯,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说:“老师,你看,不管我搅拌多久,食盐总是不溶解啊!”确实,烧杯的底还有些许的食盐没有溶解。(本来对老师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我不想就此下结论;这样会抹杀了学生的兴趣,新课程的要求应该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的引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决定利用这个“意外”让学生就“她实验的食盐为什么不能溶解?”进行小组讨论。(我认为尊重、善待学生,让课堂响着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打破权威,这是尊重生命,发展个性的价值取向。)
于是,讨论就开始了,有的同学争得面红耳热,有的小组还一边做实验一边说明。(我也为同学们的做法感动着)当讨论结束时,请他们相互交流。学生都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认为他们的盐不纯,有杂质,所以不溶解。
生:他们的食盐放太久,过期了,所以不溶解,(大家都笑了起来)
生:我觉得是他们的水太少,容纳不了那么多的食盐……
生:不对!是食盐放得太多,溶解不了,这种状态书上说叫做饱和状态……
师:噢!饱和状态你也知道,真了不起。看来多看课外书有好处!
生: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食盐是能溶解的,但后来盐放下去就不溶解了,可能是刚才同学说的叫饱和状态,好像人吃饭,吃饱了就没办法吃下去一样……(同学们都笑起来了)
这学生还用了比喻呀!学生的兴趣还很高……(下课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有理有据,学习就是这样,带着思考,研究性去学习,有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还可以看课外书,上网寻找资料,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刚才的讨论与实验还可以回家继续研究,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大家表现真棒!
【案例反思】
把过多的食盐放到有限的水中,食盐是不会全部溶解的,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到一个结论:食盐不会溶解。因为现象与溶解的概念相互矛盾。这种研究方法出了问题吗?这不是,只是学生的知识有限,不能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老师这时一锤定音,那学生的兴趣就被压下来了。我认为知识研究,不一定在于结果,而要更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围绕有兴趣的东西,引导他们真正的“卷入”到研究活动中,从而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与传统教学只关注“双基”要求差别很大。倘若这种偶发事情发生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师会马上制止,甚至还会训斥学生,因为他们这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所以不会把课堂意外当作是一项教学资源来利用。但这种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是相背的,通过这堂课,我最大的感触有以下几点:
1、教学往往会出现非预设性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会想像得到;当学生的发现或回答与教案发生冲突时,该怎样处理?我觉得应该不要拘泥于教案不放,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善于捕捉这些场景,巧妙地渗入于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回答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那么课堂就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舞台了。这样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思考、参与能力。
2、如何让这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呢?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是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知识与人文的素养,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这样才能把“意外”变成“精彩”。
3、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有的教师认为做起来很困难,因为这样的研究课题很少。然而我认为课题不一定要大,它往往就在我们的课堂里,教师要善于从中捕捉到这种机会,为学生实实在在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课题,组织学生真正研究下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这个教学案例也可以看出,当课堂遭遇“意外”时,我们需要的是冷静,需要的是倾听,需要的是“投其所好”,不要把“意外”当成课堂教学的“拦路虎”、“绊脚石”,要把它当成“抛砖引玉”中的那块“砖”,引出“玉”,引出“美丽”,引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