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语文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阵地,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无疑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一代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断地探讨新的教育途径,从《荷叶圆圆》到欣赏《荷花》的清香,从聆听《秋天的雨》到《放风筝》,伴随着“幸福鸟”的升降,与孩子们同欢乐、共悲伤。一路走来,经历了一次次迷茫、摸索、反思,体验了一回回成长、鼓舞、喜悦。在此,根据语文教材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比如《鸟的天堂》一文的学习,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统帅全文的学习问题:“天堂”通常指什么,在本文中指什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里是鸟的天堂?在这个学习问题的牵引下,学生非常顺利地知道了“天堂”通常指幸福美好的地方,在文中指茂盛的大榕树,它是众鸟栖息生活的好地方。而且,在这个总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出了“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1)这是一棵非常茂盛的大榕树,它非常适合鸟居住;(2)这里有一条小河,便于鸟儿喝水和觅食;(3)这里的人们非常爱护鸟,不许人们捉鸟;(4)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便于鸟儿生存;(5)这棵大榕树上居住了无数的鸟儿,它们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创设这些问题,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机会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在《颐和园》一文学习中,可采用由教师引导、设计,学生以“小导游”主动参与的形式。老师和他们一样坐在讲台下,听“小导游”认真细致的讲解,同学们身心放松了许多,纷纷举手争当最佳“小导游”。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轻松。这时,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小结或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合作学习应有节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合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
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期望自己的伙伴努力,自己也会加倍努力,小组成员之间会保持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共同完成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选择一些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合作的时间限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某些与话题无关的无休止的争吵。如《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适当介入,并明确给出的时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学习活动。
3.合作的形式要得当
要根据语文学科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甚至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及个人的性格、脾气等的差异来决定合作的形式,可由两个人组成小组,也可由四个人组成,或将一个班级分成较大的几个小组。如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背诵,最好的合作形式就是俩俩成组(即同桌成组),可相互检查,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对于具有辩论性质的话题,可由四个人或更多的一些人组成一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思考,有利于交流、表达并最终解决问题。
4.适当评价
合作学习一般不需要正规的测评,但适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学间的合作效率。可采用表扬法、分组记忆法、最佳成员评比法等等。这样,也有利于小组成员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应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社会和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1.提出疑难问题或启动审美情感,激发兴趣
在教授知识性较强的谚语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你们都弄懂了吗?把老师弄糊涂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连老师都搞不清,真有意思!这样学生会更进一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秋天的雨》、《荷花》等描绘大自然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启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欣赏文章里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欣赏、积累精彩语句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深入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研究、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同时延伸了课堂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在《长城》一文学习中,我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于是课堂上就有了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气势。还有许多名人赞誉长城的经典语言及《孟姜女哭长城》等传说故事,这样学生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拓宽了眼界。
3.联系生活,激发想象力,调动创新思维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创新思维。如《蟋蟀的住宅》一文学习时,我让同学们为蟋蟀的住宅设计广告词,于是就有了一下创意广告: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b、蟋蟀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时,我安排同学们分角色演课本剧,并分别在学校“朗诵暨故事大王”比赛中获奖。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想象力得到极大激发。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学习方式应是有创新,也有继承,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接受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比如《鸟的天堂》一文的学习,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统帅全文的学习问题:“天堂”通常指什么,在本文中指什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里是鸟的天堂?在这个学习问题的牵引下,学生非常顺利地知道了“天堂”通常指幸福美好的地方,在文中指茂盛的大榕树,它是众鸟栖息生活的好地方。而且,在这个总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出了“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1)这是一棵非常茂盛的大榕树,它非常适合鸟居住;(2)这里有一条小河,便于鸟儿喝水和觅食;(3)这里的人们非常爱护鸟,不许人们捉鸟;(4)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便于鸟儿生存;(5)这棵大榕树上居住了无数的鸟儿,它们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创设这些问题,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机会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在《颐和园》一文学习中,可采用由教师引导、设计,学生以“小导游”主动参与的形式。老师和他们一样坐在讲台下,听“小导游”认真细致的讲解,同学们身心放松了许多,纷纷举手争当最佳“小导游”。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轻松。这时,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小结或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合作学习应有节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合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
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期望自己的伙伴努力,自己也会加倍努力,小组成员之间会保持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共同完成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选择一些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合作的时间限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某些与话题无关的无休止的争吵。如《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适当介入,并明确给出的时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学习活动。
3.合作的形式要得当
要根据语文学科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甚至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及个人的性格、脾气等的差异来决定合作的形式,可由两个人组成小组,也可由四个人组成,或将一个班级分成较大的几个小组。如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背诵,最好的合作形式就是俩俩成组(即同桌成组),可相互检查,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对于具有辩论性质的话题,可由四个人或更多的一些人组成一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思考,有利于交流、表达并最终解决问题。
4.适当评价
合作学习一般不需要正规的测评,但适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学间的合作效率。可采用表扬法、分组记忆法、最佳成员评比法等等。这样,也有利于小组成员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应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社会和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1.提出疑难问题或启动审美情感,激发兴趣
在教授知识性较强的谚语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你们都弄懂了吗?把老师弄糊涂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连老师都搞不清,真有意思!这样学生会更进一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秋天的雨》、《荷花》等描绘大自然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启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欣赏文章里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欣赏、积累精彩语句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深入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研究、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同时延伸了课堂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在《长城》一文学习中,我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于是课堂上就有了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气势。还有许多名人赞誉长城的经典语言及《孟姜女哭长城》等传说故事,这样学生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拓宽了眼界。
3.联系生活,激发想象力,调动创新思维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创新思维。如《蟋蟀的住宅》一文学习时,我让同学们为蟋蟀的住宅设计广告词,于是就有了一下创意广告: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b、蟋蟀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时,我安排同学们分角色演课本剧,并分别在学校“朗诵暨故事大王”比赛中获奖。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想象力得到极大激发。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学习方式应是有创新,也有继承,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接受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