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指出:“发展需要主动,成长无法替代”,并倡导: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决不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小孩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解放小孩的眼睛”,让学生看一看;“解放小孩的双手”,让学生多做一做;“解放小孩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通过构筑多种平台,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发展
1.创新问题情景,引领思维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儿童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的,产生于对问题积极探索的需要,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背景中不断寻求策略,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请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圆,观察思索:测量圆的周长有几种方法?动手操作并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从而探索出用“绕”、“滚”、“截”三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归纳出共同特征: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接着让学生观察“小球”,思考: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启发学生联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猜一猜圆的周长是否也和圆内某条线段有关?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拿出都系有小球的长度明显不同的绳子,一起不停地转,想一想哪个圆的周长大?为什么?最后让学生思考: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动态发展过程,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营建探究情境,促进主动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者不会思考问题,不掌握学习方法,单靠死记硬背“吞”知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差,从而失去信心,折损锐气。观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表象,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观察和比较是学生参与探索的重要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创造、发现的机会,必须对教学内容作一些巧妙的处理,设计出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和便于比较的学习内容,变教为探,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比较,使他们积极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创造和发现。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取出三角形卡片,观察它们的内角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依据;接着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三角形,并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给三角形命名;然后让学生动手试试,三角形的边各有什么关系,比一比再分类;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结论。这样引导学生主动给三角形分类,让学生自行探索出多种实践方法,培养了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数学素质的提高。
3.提供操作情景,培养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倡导学生在亲历实践中获取知识。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性、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尽量不让学生的手闲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变使用教具为学具操作,让他们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抽象的概念“物化”为视觉的现象,“内化”为学习的智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课前让全班学生每人各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一把剪刀,并在纸盒上标明“长、宽、高”或“棱”。课上让学生沿着长宽高以及棱把纸盒剪开、展平,观察它们的形状,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等字标明6个面,得出新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求它们的表面积?哪一种方法最好?通过观察与操作实践,得出最佳方案。这样,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学生的操作中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4.构筑互动情境,培养合作创新能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合作既要有师生之间的合作,也要有生生之间的合作,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学生的学习缺少合作,教学讲授偏多,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学习问题的共同探讨少,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个性发展得不到强化。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深挖教材,针对学习的疑点、难点和教材的重点,精心创设充满生机的“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使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争论,从而发展良好的个性。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当学生做完例1、例2后,小组合作,讨论比较这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然后派代表回答,其余可补充,充分让学生说出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接着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在一道题的三种量中,如果一定的量是“分”量,就是正比例;如果一定的量是“总”量,就是反比例。最后让学生看书验证。这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研究例题的异同点,并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步骤,有利于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发展
1.创新问题情景,引领思维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儿童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的,产生于对问题积极探索的需要,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背景中不断寻求策略,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请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圆,观察思索:测量圆的周长有几种方法?动手操作并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从而探索出用“绕”、“滚”、“截”三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归纳出共同特征: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接着让学生观察“小球”,思考: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启发学生联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猜一猜圆的周长是否也和圆内某条线段有关?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拿出都系有小球的长度明显不同的绳子,一起不停地转,想一想哪个圆的周长大?为什么?最后让学生思考: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动态发展过程,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营建探究情境,促进主动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者不会思考问题,不掌握学习方法,单靠死记硬背“吞”知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差,从而失去信心,折损锐气。观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表象,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观察和比较是学生参与探索的重要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创造、发现的机会,必须对教学内容作一些巧妙的处理,设计出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和便于比较的学习内容,变教为探,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比较,使他们积极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创造和发现。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取出三角形卡片,观察它们的内角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依据;接着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三角形,并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给三角形命名;然后让学生动手试试,三角形的边各有什么关系,比一比再分类;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结论。这样引导学生主动给三角形分类,让学生自行探索出多种实践方法,培养了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数学素质的提高。
3.提供操作情景,培养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倡导学生在亲历实践中获取知识。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性、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尽量不让学生的手闲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变使用教具为学具操作,让他们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抽象的概念“物化”为视觉的现象,“内化”为学习的智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课前让全班学生每人各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一把剪刀,并在纸盒上标明“长、宽、高”或“棱”。课上让学生沿着长宽高以及棱把纸盒剪开、展平,观察它们的形状,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等字标明6个面,得出新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求它们的表面积?哪一种方法最好?通过观察与操作实践,得出最佳方案。这样,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学生的操作中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4.构筑互动情境,培养合作创新能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合作既要有师生之间的合作,也要有生生之间的合作,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学生的学习缺少合作,教学讲授偏多,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学习问题的共同探讨少,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个性发展得不到强化。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深挖教材,针对学习的疑点、难点和教材的重点,精心创设充满生机的“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使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争论,从而发展良好的个性。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当学生做完例1、例2后,小组合作,讨论比较这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然后派代表回答,其余可补充,充分让学生说出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接着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在一道题的三种量中,如果一定的量是“分”量,就是正比例;如果一定的量是“总”量,就是反比例。最后让学生看书验证。这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研究例题的异同点,并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步骤,有利于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