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与环境美德伦理的结合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环境哲学都致力于汲取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养料,以形成自身有益于立法者和公众追求和谐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动力。环境哲学的重要起源之一是对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做出的基督教是现代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的回应。2 怀特主要讲了两个观点,其一,基督教将自然世俗化,破除了开发自然的精神障碍;其二,基督教鼓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为大规模开发自然提供了手段。他指出:“除非我们找到另外一种宗教或者重新思考我们原有的宗教,否则更多的科学技术不会使我们摆脱目前的环境危机。”3 因此,环境哲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吸收融合东方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如深层生态学即深受道家和禅宗曹洞宗的思想影响。如德韦尔和塞欣斯曾说:“当代的深层生态主义者已经从道家经典《老子》和13世纪日本佛教大师道元的著作中发现了灵感。”4奈斯更明确地说:“我所说的‘大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道’。”5 佛教思想文化是当代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近年来,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成果有显著增长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西方环境哲学传入我国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环境哲学资源,出版、发表了不少相关论著。
  陈红兵教授近10年来一直从事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成果丰硕。2011年出版专著《佛教生态哲学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等期刊以及相关学术会议发表佛教生态思想研究论文20余篇。陈红兵教授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上发表的《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一文中,系统论述了佛教生态哲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陈教授认为,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应超越早期该领域研究比照西方环境哲学观念的比附式研究方法,从佛教自身的根本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德性修养实践出发,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陈红兵教授选择将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与德性伦理相结合的研究进路,不仅体现了佛教生态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趋势,也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国内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均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欧美佛教界、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偏重于从生态文化思潮的主流观念出发研究佛教生态思想,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佛教缘起论视作生态整体论世界观。80年代末开始,一些学者如哈里斯开始质疑佛教的生态思想性质。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另辟蹊径研究佛教生态思想,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英国杜伦大学库珀(David E. Cooper)、詹姆斯(Simon P. James)关于佛教生态思想的德性论研究。我国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情形也大体如此。早期以佛教缘起论作为佛教生态哲学基础的观点甚为流行。1998年开始有学者提出从德性论的角度研究佛教生态思想。陈红兵教授发表的《佛教生态德性论研究》1 和《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两篇论文是佛教生态哲学德性论研究的代表作。
  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论研究的形成与近年来德性伦理的复兴与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兴起密切相关。自1958年安斯库姆发表“现代道德哲学”2一文开始,德性伦理学开始复兴。德性伦理复兴的代表性作品是麦金泰尔的论著《追寻德性》(After Virtue)。正如麦金泰尔所言,德性伦理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性道德谋划的彻底失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代人寻求道德救赎的努力。在环境研究领域,德性伦理的复兴促使了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兴起,自1983年,托马斯·希尔(Thomas Hill Jr.)发表《人类卓越理想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3以来,不少学者如桑德勒、弗雷泽开始探讨环境美德伦理的可能及其内涵。桑德勒甚至认为环境美德伦理为环境伦理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并强调这种方法“是发展环境伦理的替代性方法,而不是补充性的方法”。4 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论研究的兴起既得益于当代德性伦理复兴的大背景,也是佛教生态学研究对“环境美德伦理”这一环境伦理学新进路的呼应。库珀、詹姆斯在其论著《佛教、德性与环境》第一章第一节“两种趋势”中,即明确将近期德性伦理的复兴与环境伦理的兴起,作为自身佛教环境德性伦理研究的思想背景。5 可以说,佛教生态德性论是佛教生态哲学与环境美德伦理的新结合,是从佛教哲学和佛教传统文化中挖掘的环境美德伦理养料的重要尝试。
  《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第一部分从德性论在佛教哲学中的地位论述了为什么要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文章指出,佛教思想主题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解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佛教理论体系大体上包括解脱论、心性论、修行观和缘起论等方面,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即主体的德性修养。这就决定了德性论在佛教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因此,佛教生态哲学要形成具有自身特制的理论体系,要求以德性论为核心进行研究。
  论文第二部分以德性论为核心,结合佛教解脱论、心性论、修行观与缘起论具体论述了佛教生态哲学的四方面内涵:即佛教生态哲学的价值理想、佛教生态哲学的心性论基础、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修养方式与途径、佛教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1)关于佛教生态哲学的价值理想,文章指出,佛教对涅槃解脱的精神追求,对于转变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而大乘佛教“利乐有情,庄严佛土”的价值理想则体现了佛教关爱生命,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愿望;(2)佛教生态哲学的心性论基础方面,文章揭示,佛教心性染净说将贪欲视作人性的污染,将清净视作人性的理想状态,对于我们批判反思物欲主义人性论具有积极意义。而佛教心性智慧说对于体证真如、度化众生智慧的强调,对于超越现代主客二分的认识思维方式,突出人与环境一体的智慧具有重要价值;(3)大乘佛教阐发的“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德性修养方式与途径,对净化人心、教化众生的强调,对于转变人们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启发当前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具有启迪意义;(4)作者将佛教缘起论区分为生存境界缘起、存在的缘起性、缘起整体性三种形态,并从三方面分别论述了佛教缘起论对于建设生态文化世界观的价值。作者从德性论视角关于佛教生态哲学的系统论述,对于当代生态哲学更好地吸收融合佛教生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在第三部分比较了佛教德性修养实践与自然价值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学等西方环境哲学实践方式与途径的内涵,突出了佛教生态德性论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和自律的特征,以及以个人德性修养带动环保实践,以实现“度化众生,净佛世界”的目标在道德动机方面的优势。但是,作者也意识到,佛教生态德性论面临着“实践主体在进行佛教德性修养实践过程中,能否真正将德性修养与环保实践结合起来”的难题。正如作者所言:“实际存在的情况往往是,佛教实践主体往往偏重于德性修养的一面,而忽视现实的社会实践,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遗憾的是,尽管作者指出,“德性修养与世间事业的结合本身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主体自身的实践问题”,但是对于如何解决这一实践问题,作者并未给出出路。
  近年来,台湾地区佛教界领导者以自身精神感召力合组织作用,引导佛教信众、环保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生态环保实践的实例,或许能够启发我们发挥佛教德性修养的在生态环保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在这方面,慈济志愿者的行为很有说服力,如台湾屏东的官员曾经发起清理河岸附近垃圾的号召,但应者寥寥。后来慈济功德会介入到这一活动中去,提出的口号是“拾一份垃圾、积一份功德”。或许是因为这一倡导,也或许是因为慈济会员以行动感动了当地百姓,很多人加入到治理社区环境的行列中来。佛教志愿者的这些优势拓展到生态环保上,必能成为生态环保建设的巨大力量。在这方面,我们仍以台湾慈济功德会为例。慈济功德会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民间组织。1990年慈济开始参与环保,在2005年,慈济在台湾注册的环保志愿者最少有44 700位。慈济志愿者参与的生态环保实践包括到大专院校宣传环保,做资源回收,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到居民家中收集和分类垃圾等等。从1990年起,慈济“回收并转卖的资源超过一亿六千万新台币”,他们通过循环使用纸张所节约的资源等同于少砍伐了三十六万棵20年树龄的树。1
  [作者单位:郭辉,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朱凯)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地制度建立已近70年,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以中国知网7 276篇(1992-2019)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初步分析保护地领域的研究态势。结果表明,近30年的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研究内容的扩展和更新速度仍保持较高活力趋势,但持续性和深入性还可以继续提升,学术合作网络还有待加强。
期刊
摘要:以福州市仓山区江心公园和金港公园为研究场地,对公园中存在的消极行为和公园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访谈调查和行为注记法进行数据收集,对消极行为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园中存在绿化植被破坏、公共设施的毁坏、环境品质的破坏以及公园景观风貌的破坏等4大类15种消极行为;综合性公园的消极行为发生概率低于社区公园,且与公园管理强度成负相关关系,证明管理能有效遏制消极行为的发生。 
期刊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始于1974年,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斯娃·德·奥博妮提出。她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如出一辙,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揭示出女性与自然之间某种天然的联系,即同为他者,在社会或自然生态中处于劣势地位。生态女性主义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指出男性对女性、人对自然的统治都植根于以家长制为逻辑的认识论之上,进而进行深入的批判。《我母亲的自传》是加勒比作家牙买加·金凯
期刊
摘 要:当代死亡伦理智慧以生命长寿及身心健康为起点,凸显了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人道使命和命运智慧。而且这种命运智慧以生死互动思考及身心善衡和谐为内涵建构,既体现了个体到社会的当代中国健康战略,也体现了个体到国家领导力的当代社会命运智慧。个体生命的身体营养善衡及身心善衡可以拓展到民族国家之间的善衡与每个民族的命运善恒。当代大自然境界的生死智慧观是时空立体耦合观,是生命善衡与生命善恒的大通融。当代中国弱
期刊
摘 要: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自成一套。其中,国家公园是俄罗斯特别自然保护区域体系中保护级别最高的保护地之一。截至2014年,俄羅斯已经建有47座国家公园。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俄罗斯的国家公园运行良好,自然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笔者从国家公园的定义、入选标准、管理部门设置、机构职能、人员配置、资金来源、土地权属等方面阐述了俄罗斯国家公
期刊
最近有幸拜读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卢风教授的著作《非物质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深感这是一部学术视野开阔、反思富有深度,问题意识自觉、研究进路明晰,观点独特新颖、论证严谨绵密,书籍装帧大气、文字表达优美,从而值得郑重推荐的学术精品之作。  为了便于阅读该著作,我们首先详细了解其作者的运思思路和逻辑构架。该著作从西方启蒙与物质主义的流行、中国的现代化和商业精英的崛
期刊
摘要:从历史、行业特点和文化本质的角度出发,在揭示林业的起源、概括林业的特点和论证林业文化存在的基础上,分别就林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林业文化遗产的形态与分类、林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厘清了森林文化和林业文化的关系;建构了林业文化概念体系和林业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对林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科学阐释。最后就加强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林业起源;林业文化;林业文化
期刊
2017年6月23-25日,由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主办,环保部委托项目“开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课题组协办,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17年全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与环境教育高层论坛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传统生态政治、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环境教育等相关主题进行了研讨。论坛挖掘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资源,探讨开展环境教育
期刊
摘 要:明清两代在造园风格有较大差异,清代园林注重人工雕饰,而明代园林则崇尚自然雅趣。明代江南园林以文人园林为主流,文人基于自身际遇及审美偏好,在园林营建中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注重自然天成的生态空间的营造,使得居住环境与自然生态更为契合。从叠山、理水、动植物配置及园林建筑等方面,明代园林都展现了令人称道的生态智慧,并将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中,生态景观与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实现了人与自然的
期刊
摘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纲领和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基础。通过中国古代非常丰富的山水画和山水诗,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文化与生态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历史、文学、美学和哲学是合为一体的。因此,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挖掘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与生态哲学,并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