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大疑则大进”,就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初中学生知觉敏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课堂教学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法宝之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怎样提问呢?
1 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初中学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提高,他们能自觉地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主动地知觉有关事物,教师要围绕教学中心精心设计提问内容与形式。如上八下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时,关于分封制就可以这样提问,采用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什么?封什么?封谁?被封者有什么义务?这样层层剥笋,将分封制这个学生较难掌握的概念分解提问,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提问什么,怎样提问,教师因势利导的提问,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中学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得到训练而变得比较深刻和全面,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属性,更加全面地感知事物。如上八下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时:“西周的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纷纷找材料发言,有位学生就上讲台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图,他不仅从五个人的外貌特征,还从五个人的精神面貌,用“垂头丧气”说明其奴隶身份,五个奴隶的价格与一匹马加一束丝的价格等同,奴隶的价格比马还低,奴隶的生活自然不如牛马。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个结论,比将这一史论硬塞给学生效果好。
3 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无意注意在活动中仍起较大的作用,直接兴趣和客观对象的鲜明特点仍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别出心裁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上八上《文明的起源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一课时,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顶部雕有一座一站的两个人,设问:其中哪位是汉谟拉比国王?是坐着的那位还是站着的那位?如果是坐着的那位,那么还有谁比国王更高高在上呢?同学们纷纷争论开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君权神授”的观点,这种把国家典律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形式,后来成为纪功碑的典范。
4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虽然得到发展,但还是一种“经验型”。学生在对问题有所思考的状态下,教师给予相应的诱导和启迪,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如上《人猿相揖别》一课,问:“山顶洞人距今约有万年?”这个“约”字能不能省略?为什么?“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知”两字加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同学们能将课本上没写出来的话说出来。
5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进入中学后,他们就进入一个喜欢怀疑、争论、探索、辩驳的时期。他们对教师和书本上关于历史现象的解释,常常要寻根究底,不轻信别人的意见,要求独立地批判地探讨各种问题,提出自已的见解。但由于知识经验有限,看问题容易以偏概全。如为什么公元1世纪的邑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最初信仰上帝的人是穷人还是富人?富人加入教会,对基督教产生哪些影响?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鼓励同学们大胆发言,教师及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既可以使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容易一点的问题,让基础差点、不够大胆发言的学生回答;比较高深一点的问题,让思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让所有的学生时刻准备着回答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学活动。
7 难易适度,注意实效性
初中历史学习是为高一级历史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应遵循初中学生和初中历史教学的规律,提问的难易度以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为宜,同时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所提问题应该具体、科学、有创意,如上八下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时,撬问“灭掉六国的是秦王赢政还是秦始皇?”这样提请学生注意这两个称谓的时间界限,突出公元前221年这个时间的重要性。
总之,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提问的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成师生间和谐的共鸣、共振,提问是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
1 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初中学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提高,他们能自觉地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主动地知觉有关事物,教师要围绕教学中心精心设计提问内容与形式。如上八下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时,关于分封制就可以这样提问,采用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什么?封什么?封谁?被封者有什么义务?这样层层剥笋,将分封制这个学生较难掌握的概念分解提问,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提问什么,怎样提问,教师因势利导的提问,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中学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得到训练而变得比较深刻和全面,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属性,更加全面地感知事物。如上八下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时:“西周的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纷纷找材料发言,有位学生就上讲台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图,他不仅从五个人的外貌特征,还从五个人的精神面貌,用“垂头丧气”说明其奴隶身份,五个奴隶的价格与一匹马加一束丝的价格等同,奴隶的价格比马还低,奴隶的生活自然不如牛马。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个结论,比将这一史论硬塞给学生效果好。
3 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无意注意在活动中仍起较大的作用,直接兴趣和客观对象的鲜明特点仍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别出心裁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上八上《文明的起源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一课时,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顶部雕有一座一站的两个人,设问:其中哪位是汉谟拉比国王?是坐着的那位还是站着的那位?如果是坐着的那位,那么还有谁比国王更高高在上呢?同学们纷纷争论开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君权神授”的观点,这种把国家典律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形式,后来成为纪功碑的典范。
4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虽然得到发展,但还是一种“经验型”。学生在对问题有所思考的状态下,教师给予相应的诱导和启迪,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如上《人猿相揖别》一课,问:“山顶洞人距今约有万年?”这个“约”字能不能省略?为什么?“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知”两字加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同学们能将课本上没写出来的话说出来。
5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进入中学后,他们就进入一个喜欢怀疑、争论、探索、辩驳的时期。他们对教师和书本上关于历史现象的解释,常常要寻根究底,不轻信别人的意见,要求独立地批判地探讨各种问题,提出自已的见解。但由于知识经验有限,看问题容易以偏概全。如为什么公元1世纪的邑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最初信仰上帝的人是穷人还是富人?富人加入教会,对基督教产生哪些影响?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鼓励同学们大胆发言,教师及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既可以使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容易一点的问题,让基础差点、不够大胆发言的学生回答;比较高深一点的问题,让思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让所有的学生时刻准备着回答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学活动。
7 难易适度,注意实效性
初中历史学习是为高一级历史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应遵循初中学生和初中历史教学的规律,提问的难易度以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为宜,同时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所提问题应该具体、科学、有创意,如上八下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时,撬问“灭掉六国的是秦王赢政还是秦始皇?”这样提请学生注意这两个称谓的时间界限,突出公元前221年这个时间的重要性。
总之,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提问的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成师生间和谐的共鸣、共振,提问是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