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对人类创新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创新意向。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 挖掘教材隐性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创造因素。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改变教材上传统记忆方法伪教学模式,先采取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思考,探讨快速、准确记
忆口诀的“窍门”。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可以发现9的乘法口诀每句的得数与整十数有关,存在着特殊的规律:
9=10一1 18=20—2 27=30—3 36=40—4 45=50—5
54=60一6 63=70—7 72=80—8 81=90—9
由以上分析可知,9的乘法口诀它的特殊规律是“几九就是几十减几。”这样创造性的学习,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再如:学习(年、月、日)这节课时,教材中讲明了用“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记忆一年中大月各个月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求新知,发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把一年中的大月分成两部分,以八月份为标准,8月份之前的大月均为单数,从8月份开始,后面的大月均为双数,这样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重视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比较类似的事物或各种情况,发现并归纳事物的异同,学会分类,并根据已有的相似或相同属性,来推论其它属性的相似或异同,以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学中利用类比,可启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发展创造思维。例如:在教
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说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接着引导学生猜想: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一个与它相类似的性质呢?在学生对这一猜想做出肯定回后,让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再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回忆前面刚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方法(教材上采用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再找规律的思想方法),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进行类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也能利用这种方法来推导出呢?随 之让学生尝试操作,得出结论,这样组织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加强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创新,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方位观察,多层面分析,不人云亦云。例如:让学生判断3、6、8、9、18中哪一个数是特殊数?由于此处没有特殊数的标准,因此,学生多角度思
考,找到6种不同答案。
3.1以能否被3整除为标准,8是特殊数。
3.2以一位数为标准,18是特殊数。
3.3以平方数为标准,9是特殊数。
3.4以质数为标准,3是特殊数。
3.5以完全数为标准,6是特殊数。
3.6以立方数为标准,8是特殊数。
这种训练,使学生在解题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了探求知识奥秘的乐趣,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又如: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题出示:修一条2400米的公路,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学生解答这道题时,、既可以用上"2400米”这个具体量,如列式:2400÷(2400X20%÷4)-4,也可以不用具体量,如例式:1÷(20%÷4)-4;既可以采取归一法来解,1+(20%÷4)-4,也可以用倍比法来解4X
((1—20%)+20%);既可以先求总时间,再减4,也可以直接求剩下的时间。这样,学生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洁方法,并逐步趋向创新。
4 引导学生联想
联想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路。例如: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联想思考:“育民小学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4,由这个比还可想到什么?”通过讨论,产生许多联想:
1.男生与全校人数的比为5:9;2.女生与全校人数的比为4:9;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7.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9;8.女生占全校人数的4/9;这样既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巧设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设计开放性习题和具有巧妙解法的习题,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根据积的小数点位置,在因数中点上小数点。
算式:854X207,积176.778。
由于积的小数点已定位,这样,因数是几位小数会有多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作出各种不同的解答,答案有0.854x207,8.54X20.7……
这个开放题,就是针对小数点定位这个重点而设计的专项训练。利用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空间,知识运用更活,有创意。
另外,在应用题教学中,经常进行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式编多题的不同形式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6 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要把教室地面铺满方砖,求至少需要多少块同样的方砖,你有什么办法?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后作出回答:必须先量出教室地面的长和宽以及方砖的边长,分别求出教室地面面积和每块方砖的面积,最后求出需要方砖的总砖数。这样就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1 挖掘教材隐性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创造因素。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改变教材上传统记忆方法伪教学模式,先采取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思考,探讨快速、准确记
忆口诀的“窍门”。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可以发现9的乘法口诀每句的得数与整十数有关,存在着特殊的规律:
9=10一1 18=20—2 27=30—3 36=40—4 45=50—5
54=60一6 63=70—7 72=80—8 81=90—9
由以上分析可知,9的乘法口诀它的特殊规律是“几九就是几十减几。”这样创造性的学习,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再如:学习(年、月、日)这节课时,教材中讲明了用“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记忆一年中大月各个月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求新知,发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把一年中的大月分成两部分,以八月份为标准,8月份之前的大月均为单数,从8月份开始,后面的大月均为双数,这样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重视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比较类似的事物或各种情况,发现并归纳事物的异同,学会分类,并根据已有的相似或相同属性,来推论其它属性的相似或异同,以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学中利用类比,可启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发展创造思维。例如:在教
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说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接着引导学生猜想: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一个与它相类似的性质呢?在学生对这一猜想做出肯定回后,让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再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回忆前面刚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方法(教材上采用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再找规律的思想方法),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进行类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也能利用这种方法来推导出呢?随 之让学生尝试操作,得出结论,这样组织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加强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创新,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方位观察,多层面分析,不人云亦云。例如:让学生判断3、6、8、9、18中哪一个数是特殊数?由于此处没有特殊数的标准,因此,学生多角度思
考,找到6种不同答案。
3.1以能否被3整除为标准,8是特殊数。
3.2以一位数为标准,18是特殊数。
3.3以平方数为标准,9是特殊数。
3.4以质数为标准,3是特殊数。
3.5以完全数为标准,6是特殊数。
3.6以立方数为标准,8是特殊数。
这种训练,使学生在解题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了探求知识奥秘的乐趣,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又如: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题出示:修一条2400米的公路,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学生解答这道题时,、既可以用上"2400米”这个具体量,如列式:2400÷(2400X20%÷4)-4,也可以不用具体量,如例式:1÷(20%÷4)-4;既可以采取归一法来解,1+(20%÷4)-4,也可以用倍比法来解4X
((1—20%)+20%);既可以先求总时间,再减4,也可以直接求剩下的时间。这样,学生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洁方法,并逐步趋向创新。
4 引导学生联想
联想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路。例如: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联想思考:“育民小学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4,由这个比还可想到什么?”通过讨论,产生许多联想:
1.男生与全校人数的比为5:9;2.女生与全校人数的比为4:9;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7.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9;8.女生占全校人数的4/9;这样既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巧设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设计开放性习题和具有巧妙解法的习题,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根据积的小数点位置,在因数中点上小数点。
算式:854X207,积176.778。
由于积的小数点已定位,这样,因数是几位小数会有多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作出各种不同的解答,答案有0.854x207,8.54X20.7……
这个开放题,就是针对小数点定位这个重点而设计的专项训练。利用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空间,知识运用更活,有创意。
另外,在应用题教学中,经常进行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式编多题的不同形式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6 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要把教室地面铺满方砖,求至少需要多少块同样的方砖,你有什么办法?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后作出回答:必须先量出教室地面的长和宽以及方砖的边长,分别求出教室地面面积和每块方砖的面积,最后求出需要方砖的总砖数。这样就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