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于外交学院举行,全国二十九所高校在雪后的京城再聚。第十四届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的主题是“仪承华夏,礼纳乾坤”,这八个字恰好描绘出中国外交外事礼仪的发展轨迹——从自成体系的中华礼仪体制,到吸纳西方价值;历经辉煌,走过耻辱,直到现在形成有礼有理、庄重而不过分亲近的特点。
外交官的礼仪小秘密
开赛前有选手培训,让选手们对赛制、规则以及考察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预赛期间,穿插有专业的讲座和论坛交流。来自新华社的战地记者赵悦与选手分享自己的战地故事,张宏喜大使称“一个不合格的外交官交了一份合格的外交答卷”,来自对外友协礼宾处的刘芳处长为大家讲解涉外礼宾礼仪,外交学院熊志勇教授探讨“学者路与外交缘”。有选手疑惑:“明明是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为什么四个分论坛仅仅有一个与涉外礼仪相关的分论坛呢?”遗憾的是,工作人员只从“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等较为空洞的角度去回答,却没有点出实质——礼仪的形成不仅和文化相关,礼仪的应用也与文化相关。
礼仪并不只是简单的规则罗列,而是文化进化、交融的结果。礼仪的背后,深藏着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对个人而言,礼仪是身份、地位、性格和修养的体现,是内涵的外化表现。穿着、言行举止都是礼仪的组成部分。而外事礼仪,更像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遇,有冲突,也有火花。同时,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又会影响到外交活动中的交往。因此,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本身,不是对规则要求机械记忆,而是对国际背景的把握,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前驻乌兹别克斯坦的大使,多次以评委身份参加外赛的李景贤谈及自己在多年外交生涯中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礼仪考验,分享了一个外交中与礼仪有关的小秘密:“即使是职业的外交人员,也没有办法清清楚楚地记得所驻国家的每一个有关礼仪的细节,尤其在一些突发场合,只能凭借对所驻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去猜测什么是可能不礼貌的,什么可能是合理的。大概就是学以致用,从实践中积累学习的过程。”董补明参赞分享过自己的礼仪小贴士:“要想表现得懂礼仪、有礼节,接受专业的礼仪培训是很好的方法,但还要什么都看一看,什么都听一听,对对方的了解,是最好的礼节。驻外的时候,如果连对方国家的情况都搞不清楚,那再套搬礼仪,不算是真正的尊重。”两位外交官的心得,正说明了在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也许不是礼仪本身,而是对礼仪背后文化的学习。
预赛过后,六支队伍——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外交学院代表队、清华大学代表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代表队、中央民族大学代表队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代表队晋级决赛。周日,外交学院沙河校区的礼堂坐得满满当当,一场“风度大于强势,气度大于计算”的大赛,翩翩拉开帷幕。
看似赛礼仪,其实拼文化
前外交部礼宾司参赞马保奉对外赛的题目评价很高:“这次外赛的题目质量,可以说是14年来最好的一次。客观题上,不再一味追求偏题、怪题,而是重视基础知识、综合素质的考察,给各路选手都留有发挥的空间。”这也一语道破了外事礼仪应用的特征:礼仪并不是独立运行的规则,而是在一定的专业知识记忆以外,更多的是平时的积累以及危机应对能力。本次外赛设有三个环节:客观题、时事纵橫以及情景题。在以往的客观题部分,有些进入决赛的队伍会以零分告终,这多多少少有些尴尬。马参赞说:“最害怕有的队伍一题都答不对。毕竟都是进入决赛的队伍,如果决赛队伍都一题答不对,那可能是题目的问题了。”如马参赞所说,这次客观题虽然考察范围广泛,却都是在实践中极容易遇到的礼节性问题,如饮食习惯、问候礼仪、民族风俗;或是关于外交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国书的递交、大使的任命;也有常识在其中,如根据文字描述说出国际组织的名字。
观看外赛,是趣味学习的过程。在选手答题时,观众也在台下给出自己的选择。在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对日本、韩国的同龄人在正式场合也要连名带姓地称呼”给出时,我旁边的女孩惊呼一声:“原来是这样!太不一样了!之前我犯了错误啊!”当笔者问及她相关的经历时,她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在韩国使馆文化中心正式交流会议上遇见了本校的留学生朋友,结果直呼其名了。因为在中国,熟人之间称呼不带姓名显得亲近一些嘛,所以没注意到这些。”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补充道:“想想也有道理,韩国、日本都是礼节繁复又格外重视长幼尊卑之分,即使熟人之间在正式场合也会用敬语,这些我都知道,一到生活里,平时的习惯又会取代知识了。”
确实,外交外事礼仪的玄妙之一就在于需要知行合一,兼重积累。有时会因为“不知”或“无意识”而与尴尬不期而遇。好在在普通人也能参与的公共外交领域中,容错率是很高的,只要善于推敲思考、及时反应甚至事后道歉,即使缺乏足够的礼仪精神,保持有礼的态度也是非常好的办法。
在得知此次赛题全部由外交学院时事研究会负责出题、马保奉参赞负责审核之后,笔者在赛后采访了时事研究会现任会长闫宝生。考虑到外事礼仪实践性的特点,出题组将重点放在了常见的礼仪规则之上,结合自2015年5月以来的时事热点,加入中国外交礼仪的特点,各国国情、风土人情的考察,从1000题,筛选到500题,再筛选到120题,反复打磨,最终选100题作为最后的考题。在筛选过程中,马参赞读过全部赛题并给出更改建议。纵观赛题,主观部分严谨中不失趣味: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地考察,如机构的设立顺序,虽难记忆,传达的是“读史以明鉴”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现在的外交政策;如西餐餐巾的摆放位置带有不同含义、在澳大利亚竖大拇指是粗野的动作等类似的体现文化差异的题目,是对全球化下的民间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多的反映,也是对于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的一种小范围普及。
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外,赛题的另一个特点是既重对政府间活动,也重非政府间的民间交流。第二环节是模拟不同国家政府就打击IS进行磋商,与模拟联合国、模拟APEC之类的活动类似,给青年提供展示领袖气质和对国际政治、国家外交政策把握的机会,是选手们觉得“最专业、最过癮”的一个环节。但笔者认为略显遗憾的是,在此类活动中,选手常常把谈判与辩论混淆,在谈判中忽视了礼仪和风度。如将对方称为“你方”,将自己称为“我方”,是疏忽,也是失礼。在真实的外交谈判中,一般称对方为“贵国代表”,或者直呼对方姓氏和职务,自称则为“我国”。再者,谈判中忌语速过快、用词随意、插话。第三环节被观众称为“胜过春晚”的情景模拟,也是外赛十四年来的保留项目,以其一定的还原性和生活性受到喜爱。虽然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环节“好玩”,但对于评委嘉宾来说,这个娱乐性较强的环节很容易就显得“乱”。孙淑贞参赞说:“演员本身存在着背景知识不足的漏洞,在我们这些有经验的人看来,有些像热闹的情景剧。”董补明参赞以玩笑的口吻补充:“工作人员要照顾我们老人啊!演员和选手都穿着正装,望过去黑压压一片,没法分清谁是谁!”由此看来,礼仪还是要活用,穿上了正装并不等于礼仪到位,还得根据对象做调整!
除去布置上的不足,情景题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还原。如闫宝生所说,这些场景很可能是我们经历过的,或是今后很可能会遇见的,是贴近每一个人生活的。如,同行业接待,中方医院接待古巴的著名医生,院长会见专家畅聊之时,护士突然匆忙打断告知院长有手术急需要做;如,亚洲茶文化座谈会中,来自五个国家的朋友汇聚一堂,某两国人相邻而坐,一国人愤愤要求换座。有人说,这样的突发状况是考量“情商”的时候。但情商并不是抖机灵,需要对本国、对他国历史文化以及现状的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模拟中国公司宴请以色列的合作伙伴,服务员介绍菜品“潮汕牛肉丸”时提问:“请问牛肉丸是什么肉做的呢?”服务员答,牛肉。这看似多此一举的提问引发了全场爆炸性的笑声。然而,评委点评时,有经验的董补明公使给了选手一个“正名”的机会:原来,考虑到犹太人不食猪肉的文化传统,餐馆肉丸的原料选取有时候不能保证完全不含有其他配料,人民大学代表队的选手才会多此一问,以防冒犯客人。解释之后,全场恍然大悟,并自发地送上了赞赏和歉意的掌声。
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已走过14年,因为定位单一而造成过发展的瓶颈——赛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渠道去了解;因为运用场合少,很难对参赛选手、观众有长期的启发作用。在发掘礼仪内在的文化的基础上,大赛开始“吸粉”。外赛虽然以专业性闻名,但随着公共外交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以及国际非政府交流活动和机会的增加,外事礼仪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推广中华之礼,推广他国礼仪、文化,不仅有益于个人修身养性,更有利于推动公共外交的发展。外赛目的不在“赛”,而是以礼仪为起点,揭开外交神圣的面纱。对于观赛者来说,也许一次外事礼仪的规则实践是遥远的事情,其实就藏在身边:海外留学或者旅行、使馆参观、与留学生的交流互动……机械地记忆规则只会让礼仪变得无趣,若是将礼仪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去了解,就会发现:每一种文化的内在规律,是有迹可循的;每一次认识,是冲击,也是幸运。对于中华文化和其中的待人接物之礼,我们应有自信,不必盲目否认。
责任编辑:张蕾磊
外交官的礼仪小秘密
开赛前有选手培训,让选手们对赛制、规则以及考察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预赛期间,穿插有专业的讲座和论坛交流。来自新华社的战地记者赵悦与选手分享自己的战地故事,张宏喜大使称“一个不合格的外交官交了一份合格的外交答卷”,来自对外友协礼宾处的刘芳处长为大家讲解涉外礼宾礼仪,外交学院熊志勇教授探讨“学者路与外交缘”。有选手疑惑:“明明是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为什么四个分论坛仅仅有一个与涉外礼仪相关的分论坛呢?”遗憾的是,工作人员只从“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等较为空洞的角度去回答,却没有点出实质——礼仪的形成不仅和文化相关,礼仪的应用也与文化相关。
礼仪并不只是简单的规则罗列,而是文化进化、交融的结果。礼仪的背后,深藏着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对个人而言,礼仪是身份、地位、性格和修养的体现,是内涵的外化表现。穿着、言行举止都是礼仪的组成部分。而外事礼仪,更像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遇,有冲突,也有火花。同时,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又会影响到外交活动中的交往。因此,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本身,不是对规则要求机械记忆,而是对国际背景的把握,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前驻乌兹别克斯坦的大使,多次以评委身份参加外赛的李景贤谈及自己在多年外交生涯中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礼仪考验,分享了一个外交中与礼仪有关的小秘密:“即使是职业的外交人员,也没有办法清清楚楚地记得所驻国家的每一个有关礼仪的细节,尤其在一些突发场合,只能凭借对所驻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去猜测什么是可能不礼貌的,什么可能是合理的。大概就是学以致用,从实践中积累学习的过程。”董补明参赞分享过自己的礼仪小贴士:“要想表现得懂礼仪、有礼节,接受专业的礼仪培训是很好的方法,但还要什么都看一看,什么都听一听,对对方的了解,是最好的礼节。驻外的时候,如果连对方国家的情况都搞不清楚,那再套搬礼仪,不算是真正的尊重。”两位外交官的心得,正说明了在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也许不是礼仪本身,而是对礼仪背后文化的学习。
预赛过后,六支队伍——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外交学院代表队、清华大学代表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代表队、中央民族大学代表队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代表队晋级决赛。周日,外交学院沙河校区的礼堂坐得满满当当,一场“风度大于强势,气度大于计算”的大赛,翩翩拉开帷幕。
看似赛礼仪,其实拼文化
前外交部礼宾司参赞马保奉对外赛的题目评价很高:“这次外赛的题目质量,可以说是14年来最好的一次。客观题上,不再一味追求偏题、怪题,而是重视基础知识、综合素质的考察,给各路选手都留有发挥的空间。”这也一语道破了外事礼仪应用的特征:礼仪并不是独立运行的规则,而是在一定的专业知识记忆以外,更多的是平时的积累以及危机应对能力。本次外赛设有三个环节:客观题、时事纵橫以及情景题。在以往的客观题部分,有些进入决赛的队伍会以零分告终,这多多少少有些尴尬。马参赞说:“最害怕有的队伍一题都答不对。毕竟都是进入决赛的队伍,如果决赛队伍都一题答不对,那可能是题目的问题了。”如马参赞所说,这次客观题虽然考察范围广泛,却都是在实践中极容易遇到的礼节性问题,如饮食习惯、问候礼仪、民族风俗;或是关于外交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国书的递交、大使的任命;也有常识在其中,如根据文字描述说出国际组织的名字。
观看外赛,是趣味学习的过程。在选手答题时,观众也在台下给出自己的选择。在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对日本、韩国的同龄人在正式场合也要连名带姓地称呼”给出时,我旁边的女孩惊呼一声:“原来是这样!太不一样了!之前我犯了错误啊!”当笔者问及她相关的经历时,她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在韩国使馆文化中心正式交流会议上遇见了本校的留学生朋友,结果直呼其名了。因为在中国,熟人之间称呼不带姓名显得亲近一些嘛,所以没注意到这些。”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补充道:“想想也有道理,韩国、日本都是礼节繁复又格外重视长幼尊卑之分,即使熟人之间在正式场合也会用敬语,这些我都知道,一到生活里,平时的习惯又会取代知识了。”
确实,外交外事礼仪的玄妙之一就在于需要知行合一,兼重积累。有时会因为“不知”或“无意识”而与尴尬不期而遇。好在在普通人也能参与的公共外交领域中,容错率是很高的,只要善于推敲思考、及时反应甚至事后道歉,即使缺乏足够的礼仪精神,保持有礼的态度也是非常好的办法。
在得知此次赛题全部由外交学院时事研究会负责出题、马保奉参赞负责审核之后,笔者在赛后采访了时事研究会现任会长闫宝生。考虑到外事礼仪实践性的特点,出题组将重点放在了常见的礼仪规则之上,结合自2015年5月以来的时事热点,加入中国外交礼仪的特点,各国国情、风土人情的考察,从1000题,筛选到500题,再筛选到120题,反复打磨,最终选100题作为最后的考题。在筛选过程中,马参赞读过全部赛题并给出更改建议。纵观赛题,主观部分严谨中不失趣味: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地考察,如机构的设立顺序,虽难记忆,传达的是“读史以明鉴”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现在的外交政策;如西餐餐巾的摆放位置带有不同含义、在澳大利亚竖大拇指是粗野的动作等类似的体现文化差异的题目,是对全球化下的民间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多的反映,也是对于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的一种小范围普及。
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外,赛题的另一个特点是既重对政府间活动,也重非政府间的民间交流。第二环节是模拟不同国家政府就打击IS进行磋商,与模拟联合国、模拟APEC之类的活动类似,给青年提供展示领袖气质和对国际政治、国家外交政策把握的机会,是选手们觉得“最专业、最过癮”的一个环节。但笔者认为略显遗憾的是,在此类活动中,选手常常把谈判与辩论混淆,在谈判中忽视了礼仪和风度。如将对方称为“你方”,将自己称为“我方”,是疏忽,也是失礼。在真实的外交谈判中,一般称对方为“贵国代表”,或者直呼对方姓氏和职务,自称则为“我国”。再者,谈判中忌语速过快、用词随意、插话。第三环节被观众称为“胜过春晚”的情景模拟,也是外赛十四年来的保留项目,以其一定的还原性和生活性受到喜爱。虽然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环节“好玩”,但对于评委嘉宾来说,这个娱乐性较强的环节很容易就显得“乱”。孙淑贞参赞说:“演员本身存在着背景知识不足的漏洞,在我们这些有经验的人看来,有些像热闹的情景剧。”董补明参赞以玩笑的口吻补充:“工作人员要照顾我们老人啊!演员和选手都穿着正装,望过去黑压压一片,没法分清谁是谁!”由此看来,礼仪还是要活用,穿上了正装并不等于礼仪到位,还得根据对象做调整!
除去布置上的不足,情景题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还原。如闫宝生所说,这些场景很可能是我们经历过的,或是今后很可能会遇见的,是贴近每一个人生活的。如,同行业接待,中方医院接待古巴的著名医生,院长会见专家畅聊之时,护士突然匆忙打断告知院长有手术急需要做;如,亚洲茶文化座谈会中,来自五个国家的朋友汇聚一堂,某两国人相邻而坐,一国人愤愤要求换座。有人说,这样的突发状况是考量“情商”的时候。但情商并不是抖机灵,需要对本国、对他国历史文化以及现状的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模拟中国公司宴请以色列的合作伙伴,服务员介绍菜品“潮汕牛肉丸”时提问:“请问牛肉丸是什么肉做的呢?”服务员答,牛肉。这看似多此一举的提问引发了全场爆炸性的笑声。然而,评委点评时,有经验的董补明公使给了选手一个“正名”的机会:原来,考虑到犹太人不食猪肉的文化传统,餐馆肉丸的原料选取有时候不能保证完全不含有其他配料,人民大学代表队的选手才会多此一问,以防冒犯客人。解释之后,全场恍然大悟,并自发地送上了赞赏和歉意的掌声。
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已走过14年,因为定位单一而造成过发展的瓶颈——赛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渠道去了解;因为运用场合少,很难对参赛选手、观众有长期的启发作用。在发掘礼仪内在的文化的基础上,大赛开始“吸粉”。外赛虽然以专业性闻名,但随着公共外交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以及国际非政府交流活动和机会的增加,外事礼仪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推广中华之礼,推广他国礼仪、文化,不仅有益于个人修身养性,更有利于推动公共外交的发展。外赛目的不在“赛”,而是以礼仪为起点,揭开外交神圣的面纱。对于观赛者来说,也许一次外事礼仪的规则实践是遥远的事情,其实就藏在身边:海外留学或者旅行、使馆参观、与留学生的交流互动……机械地记忆规则只会让礼仪变得无趣,若是将礼仪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去了解,就会发现:每一种文化的内在规律,是有迹可循的;每一次认识,是冲击,也是幸运。对于中华文化和其中的待人接物之礼,我们应有自信,不必盲目否认。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