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一名记者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0月23日,凭借“9·11”事件报道获得2002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艾美·格尔德斯坦,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完首届普利策奖得主工作坊论坛之后,绕道来到西安,在紧张的两天旅程中,先后参观了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和汉阳陵。
  艾美·格尔德斯坦是纽约州诺贾斯特人,获布朗大学颁授美国文化学位。她曾在《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来杰星报》(Ledger Star)和Virginian-Pilot当记者。1987年到《华盛顿邮报》工作,此后10年主要就当地教育及地区卫生保健问题撰稿,其后加入该报全国编辑部,撰写卫生政治稿件,并报道国会、白宫和联邦政府就卫生保健问题进行的辩论。
  自2001年乔治·布什担任美国总统以来,格尔德斯坦一直报道白宫新闻,内容主要针对国内议题,特别侧重于有关医疗保险(Medicare,Medicaid)、社会安全、福利、房屋、政府规管和联邦司法等问题。
  近年来,她参与《华盛顿邮报》许多重要新闻报道的采访,包括莱温斯基丑闻和美国克林顿总统被弹劾案、哥伦拜恩中学枪击案、“9·11”恐怖袭击的阴影、伊拉克战争早期的伤亡事故等许多事件。
  多年来,她的新闻作品荣获多个奖项。其中她与《华盛顿邮报》其他记者对“9·11”恐怖袭击及美国政府对策的报道,荣获2002年普利策新闻奖国内报道奖。在2004年至2005年间,格尔德斯坦曾为哈佛大学尼曼新闻中心学者。
  今年10月23日到25日,艾美·格尔德斯坦在西安参观期间,本人与她就新闻理念和操作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谈话的摘要辑录:
  I:作为一名记者,能参与“9·11”恐怖袭击、莱温斯基丑闻、弹劾克林顿、哥伦拜恩中学枪击案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应该说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记者,令人敬佩。
  She:谢谢!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
  I:您认为莱温斯基事件属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花边新闻)还是政治新闻?
  She:美国民众把它当做是一则政治新闻。
  I:您在《华盛顿邮报》主要负责哪方面的报道?
  She:我是驻白宫的记者,专门报道有关政府的新闻。
  I:中国的口线记者一般很难报道自己所负责的部门的负面新闻。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您敢于报道总统和美国政府的丑闻,您不怕他们对您进行报复吗?
  She:这个没有考虑太多。因为我是一名记者,有责任报道出这些内容。
  I:这样的报道出来以后,政府官员们对您的态度有什么改变没有,比如说您再去采访他们拒绝接受?如果有,您是怎么应对的?
  She:报道出来后,他们当然也不高兴。他们对我后来的采访很冷淡。可是我就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事情过去的时间一长,关系也就慢慢缓和了。
  I:这些新闻发生后,有没有政府相关部门通知媒体不让采访或者发表?
  She:没有。这些新闻事件都是各家媒体根据新闻事件本身来判断该不该报道。
  I:美国有没有类似于中国记协这样替记者维权的组织?有没有什么法律专门保护记者?
  She:美国没有这样的组织和法律。美国社会处理这些事情,都是依靠一种传统和文化。
  I:像“9·11”事件、校园枪击案这类比较残酷和血腥的新闻,《华盛顿邮报》是不是一般都安排男记者采访?
  She:《华盛顿邮报》分配线索一般不分男女,而是根据每个人工作时间的长短、工作经验等情况分配。一般新记者都是做一些辅助工作。像“9·11”事件的报道,就有十多个记者帮助我。
  I:“9·11”事件是个很血腥的恶性事件,你们当时在报道时,是怎么处理残酷血腥与科学传播之间的矛盾的?
  She:我们的报道重点不在于展现血淋淋的场面,而是侧重于恐怖袭击对于人们带来的灾难。我们采访了许多家庭,同时分析了国家在预防恐怖事件方面存在的不足,目的就是要促使国家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和危害。
  I:您干新闻工作多长时间了?在《华盛顿邮报》干了多少年?
  She:我干新闻28年了。其中在《华盛顿邮报》工作了20年。
  I:《华盛顿邮报》是怎样考核记者的工作量的?像您出来这么长时间没有采访,回去后会不会面临待岗?
  She:不会的。我们的负责人很尊重我。《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一般都是自己安排选题,大家有了好的选题可以给负责人汇报。只要同意了,两三个月你都可以做这一件事情。
  I:在你们报社,编采人员的收入和管理人员相比,相差大不大?
  She:不少记者的收入都很高的。如果我觉得自己的薪水应该提高,可以写信告诉老板。
  I:你告诉了老板这些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She:老板会很重视员工的想法。如果我给他提出来了,他会根据我的业绩考虑是否应该给我加薪。即使不能加,他也会很尊重我的。
  I:目前我们面临着与互联网的竞争,《华盛顿邮报》是怎样处理纸质媒体与网络的关系?
  She:就《华盛顿邮报》来说,目前新闻也面对很大压力,那就是收入与报章广告利润的减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读报纸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能做的,就只是继续努力工作,做最优质的新闻报道,来吸引网络读者 。
  I:你们关心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七大吗?
  She:我在报纸上看到过。
  I:你们为什么要关心这些?
  She:中国的一切都值得关心。作为记者,必须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I:过去来过西安没有?知道不知道西安?
  She:第一次来西安。过去在书上看过。来之前专门买了一本书,知道西安是个很古老很神秘的地方。
  I:来西安最想去的地方有哪些?
  She:想去兵马俑、历史博物馆参观。
  (感谢西安外国语大学王仁锋先生翻译)
  (作者系《华商报》经济新闻部主任、主任记者)
  
  附:
  好好理解 赢取信任
  2007年10月22日艾美·格尔德斯坦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首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华盛顿邮报》的艾美·格尔德斯坦是2002年普利策新闻奖国内报道得奖者,她认为当代新闻记者的基本工作是先教育自己,再教育别人,要有热诚和专业的精神,也要知道世界每刻正发生什么事。
  当然,好的记者也要具体分析技能,懂得思考和明白別人的说法,去寻找不同人的角度,分辨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发出新的相关内容。最困难的,还是要别人相信记者,然后再深层对话。格尔德斯坦的经验是,几乎没有人爱和记者说话,因此要让人感到安全和自然,觉得和记者说话有趣,如果他们说话,你要表现出自己理解他们的说话。让别人信任,是记者基本的工作。
  记者的文字,要写得清楚明白,会把深涩的东西,用简单的说法说出来。格尔德斯坦表示,写一个故事时,要知道你有什么是知道的,什么是不知道的,还有之间的差别。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曾访问一位华盛顿的医生,这是我第一个放在头版的文章。后来,一位生物学教授告诉我,他很欣赏那篇报道,但指出我把病毒(virus)和细菌(bacteria)混淆了,令我以后记在心上,不再弄错这两个词语,也令我了解到自己的知与不知。
  格尔德斯坦又认为新闻工作有什么转变呢?
  当大家将会成为或已是我的同行,就会发现新闻正面对很大压力,那就是收入与报章广告利润的减少。
  另外,越来越少人读报纸或平面文字,那是科技与网络发达的结果。我们能做的,就只是继续努力工作,做最优质的新闻报道,与网络读者建立新关系。
其他文献
岁月如梭,我参加新闻工作(纸质媒体)也有20多年了,这正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报纸越办越多,越办越厚,越办越对老百姓的心思,哈哈,还有一样,就是报纸上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且不说别人了,我自己编辑的版面,回头一看,累计起来也可以算是“千疮百孔”的,真是惭愧得很!正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新闻出版界的若干同仁,对这种现象近乎无可奈何,甚至有点儿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但还是有一些专家
期刊
编者按:  采编、发行和广告是当代媒介经营的“三驾马车”,但发行历来不受重视,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本刊开设的“报刊发行”专栏,将把媒介发行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希望能为国内百万发行人搭建一座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本栏目坚持“写发行人的话,为发行人说话”,致力于提供实用的发行资讯,传播发行前沿理念,推介发行界的经典案例。这里的文章要求贴近发行实际、贴近发行生活、贴近发行人员心理。同时,
期刊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头等热点。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美国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动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业已做过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得失,以史为鉴,有利于我们对过去的学术研究有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现在的研究者找到新的切入点,有利于新闻传播学术未来的发展壮大。  “学术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学说和方法,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①就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来看,尽管其“系统化”还比较孱弱,但确已成长为一个
期刊
在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商业逻辑推动下,收视率似乎成了电视节目生存的唯一衡量标准。读书类电视节目难以逃脱“末位淘汰”的厄运。但凤凰卫视中文台2007年1月1日开播的读书类电视节目“开卷八分钟”,因其回归了单纯的、清新的和质朴的读书本质,而开辟另一片视觉空间。该节目鲜明活泼的风格、睿智风趣的主持人、短小精悍的节目时长、不拘一格的图书题材选择,为电视读书节目描绘了一副与内地不同的节目样式,赢得了读者的喜
期刊
平生写过无数篇自以为满意的稿件,惟独《血铸清风碑》令我终生难忘。英模的壮举令我魂牵梦绕,英模的精神在我的意识里不断延展,至今想起那个偶然获得的线索,仍然令我心潮难平。  去年元旦过后的一天,从同学那里得知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因公殉职而引发村民、乡市干部、省外果商2000余人悲痛悼念的感人事迹。我想,一位普通的村支书殉职,不过常事,何以如此震撼?尽管心里对同学的述说打了折扣,但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  
期刊
现代科学在中国是西方的“舶来品”,许多专门学科的知识在大众普及方面非常有限。季羡林老先生留学德国时,房东太太和他讨论哲学问题;日本有过随时随地看到有人在阅读的时代;美国在电灯未发明之前,劳工都会在上工之前就着黎明的曙光读点东西,并谈论政治问题。鉴于特殊的历史,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举国对知识渴求如狂的年代。学科中的后起之秀传播学,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当时在19世纪备受争议的社会学已经俨
期刊
家居类期刊在我国期刊市场上一直是一个没有太多波澜的一类,据世纪华文长年监测来看,市场格局基本稳定。看2008年的走势,几乎没有新刊介入,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其中《瑞丽家居》全国销量仍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其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38%以上。《时尚家居》也保持了较好销售态势,平均销量达到了1.93份/摊,市场份额为32.74%,目前综合排名第二,两刊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主导市场竞争。《家居廊》《家饰
期刊
本文将眼光投向各大新闻媒体对于5·12地震灾区民众的报道上,试图了解和分析“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新  闻报道中呈现出何种形象,这种形象构建有何特点、规律。    一、地震灾区人民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在对地震灾区人民进行新闻呈现的过程中,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描述、重构了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媒体报道中的灾区人民形象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⒈遭受巨大不幸的被伤害者和被同情者  
期刊
2007年11月上旬,由浙江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新闻评论界的一件盛事。中宣部、中国记协、《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与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会议。与会期间,记者就有关新闻评论的问题采访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