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如梭,我参加新闻工作(纸质媒体)也有20多年了,这正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报纸越办越多,越办越厚,越办越对老百姓的心思,哈哈,还有一样,就是报纸上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且不说别人了,我自己编辑的版面,回头一看,累计起来也可以算是“千疮百孔”的,真是惭愧得很!正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新闻出版界的若干同仁,对这种现象近乎无可奈何,甚至有点儿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但还是有一些专家,抱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念,为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使用,有时大声疾呼,恳切陈辞,而更多时候是埋头搜集资料,分析“病例”,以儆众人。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蔡维藩先生刚刚出版的《报纸常见语文差错1000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反映出这种难能可贵的不懈努力。
提起蔡维藩先生,《今传媒》的读者应该是熟悉的,他在这里发表了多篇著作,都是针对着大众传媒语文应用方面的差错,如2006年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们听的是歌声,蔡维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文化素质考察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及评委解答中的差错,他就此如庖丁解牛般加以分析,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下来,登在《今传媒》上,看了真叫人振聋发聩,忍不住一声叹息:我怎么就没听出来呢?而蔡维藩在这方面的著作,如《咬咬〈咬文嚼字〉》《鸡蛋里头挑骨头——给三大报寻个错》,在新闻出版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读者也相当多。
蔡维藩的这部新作,其实是在他2006年参加“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就在这次活动中,他获得了一等奖。他细细阅读了2006年6月、7月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从中发现和点评了1000多处差错,于是就形成了这本书。人有病,要由医生来诊断、治疗;同样,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妥当,也是一种“病”,也应该由高明的“语言医生”搜集病例,让人们读了以后增长知识,防止再错。立志学医的要看大量的病例,立志学法律的要看大量的案例,同样,蔡维藩先生苦心搜集整理的语言病例,对我们新闻出版从业者也提供了镜鉴。
1000个语文“病例”,蔡维藩先生分成“上编:百科知识”、“下编:语言文字”两个部分。“看病”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蔡维藩却能点评得很有趣味。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为蔡先生博学的知识基础而惊讶,为他认真的学术态度而感动。法律法规,党史党建,国土版图,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工程技术,他怎么知道得那么多呀!一位高明的中医,只要看一看病人的脸色,就大致知道了他的病情;一位高明的工程师,一听机器的声音,就知道哪儿出了毛病。而在这神奇的“一看”、“一听”的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的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苦思苦想!“党旗上不是镰刀斧头”,“清朝不能再以满清相称”,“不要使用‘WTO成员国’的提法”,“‘心肌梗塞’应写作‘心肌梗死’”……蔡先生挑出的这些差错,我们不知错了多少次,甚至以谬为正,形成了思维定势。看来如果知识基础不牢,差错是很难避免的。而蔡先生的认真态度,从“甘肃没有87个县”这一条就可见一斑。他看到报道里说“对甘肃全省87个县的地价进行了核算”,立刻产生了怀疑:甘肃有那么多的县吗?于是通过查找各种资料,证实了这个数字是不对的。若是我们手下有这个数字,我们会不会生疑,会不会去查对呢?而全书中的好多例子,蔡先生都是引用了权威资料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正是这种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让人们对他的纠错非常信服。他也是以博学的知识基础和认真态度,形成了自己在挑错方面的“品牌”效应,人们确信,他找出的错误,肯定就是无可辩驳的。
对蔡先生的这部著作,我已经阅读了两三遍。1000个“病例”,如果我能记住1/3的话,以后在工作中也会减少很多差错。而在阅读之中我也产生了几点联想。一是我们对报纸的差错要多加重视,要想办法减少它,不能说消灭吧,起码也要减少得微不足道,才说得过去。现在已经有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你看看,语言文字用对了没有,还关系到法律呢!二是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也不要因为差错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工作信心。正所谓“不干不错,干就有错,但不干就是最大的错!”就差错问题,我曾对青年同志说笑话:不管他有多高的学问,我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人没写过错字,啊,隔壁的王老太太从来没写过错字,因为她从来不会写字,从来没写过字!心中有了灵感,就放开手脚,一气呵成,大胆地写下去好了!写成之后再推而敲之,改掉差错,堵上漏洞。在写作和编辑的闲暇时间里,多钻研一下学问,日积月累,也许,我们的笔下就会产生既充满灵气的作品,同时又是在语言文字上中规中矩的作品。三是对在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中的审读说的。蔡维藩先生并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学历,也没担任过这方面的职务,可以算是个编外的“审读”。若是我们编内的审读能从他身上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审读水平,相信我国的出版物会更加洁净,更加规范。
(作者系大连日报社高级编辑)
提起蔡维藩先生,《今传媒》的读者应该是熟悉的,他在这里发表了多篇著作,都是针对着大众传媒语文应用方面的差错,如2006年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们听的是歌声,蔡维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文化素质考察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及评委解答中的差错,他就此如庖丁解牛般加以分析,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下来,登在《今传媒》上,看了真叫人振聋发聩,忍不住一声叹息:我怎么就没听出来呢?而蔡维藩在这方面的著作,如《咬咬〈咬文嚼字〉》《鸡蛋里头挑骨头——给三大报寻个错》,在新闻出版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读者也相当多。
蔡维藩的这部新作,其实是在他2006年参加“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就在这次活动中,他获得了一等奖。他细细阅读了2006年6月、7月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从中发现和点评了1000多处差错,于是就形成了这本书。人有病,要由医生来诊断、治疗;同样,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妥当,也是一种“病”,也应该由高明的“语言医生”搜集病例,让人们读了以后增长知识,防止再错。立志学医的要看大量的病例,立志学法律的要看大量的案例,同样,蔡维藩先生苦心搜集整理的语言病例,对我们新闻出版从业者也提供了镜鉴。
1000个语文“病例”,蔡维藩先生分成“上编:百科知识”、“下编:语言文字”两个部分。“看病”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蔡维藩却能点评得很有趣味。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为蔡先生博学的知识基础而惊讶,为他认真的学术态度而感动。法律法规,党史党建,国土版图,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工程技术,他怎么知道得那么多呀!一位高明的中医,只要看一看病人的脸色,就大致知道了他的病情;一位高明的工程师,一听机器的声音,就知道哪儿出了毛病。而在这神奇的“一看”、“一听”的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的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苦思苦想!“党旗上不是镰刀斧头”,“清朝不能再以满清相称”,“不要使用‘WTO成员国’的提法”,“‘心肌梗塞’应写作‘心肌梗死’”……蔡先生挑出的这些差错,我们不知错了多少次,甚至以谬为正,形成了思维定势。看来如果知识基础不牢,差错是很难避免的。而蔡先生的认真态度,从“甘肃没有87个县”这一条就可见一斑。他看到报道里说“对甘肃全省87个县的地价进行了核算”,立刻产生了怀疑:甘肃有那么多的县吗?于是通过查找各种资料,证实了这个数字是不对的。若是我们手下有这个数字,我们会不会生疑,会不会去查对呢?而全书中的好多例子,蔡先生都是引用了权威资料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正是这种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让人们对他的纠错非常信服。他也是以博学的知识基础和认真态度,形成了自己在挑错方面的“品牌”效应,人们确信,他找出的错误,肯定就是无可辩驳的。
对蔡先生的这部著作,我已经阅读了两三遍。1000个“病例”,如果我能记住1/3的话,以后在工作中也会减少很多差错。而在阅读之中我也产生了几点联想。一是我们对报纸的差错要多加重视,要想办法减少它,不能说消灭吧,起码也要减少得微不足道,才说得过去。现在已经有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你看看,语言文字用对了没有,还关系到法律呢!二是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也不要因为差错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工作信心。正所谓“不干不错,干就有错,但不干就是最大的错!”就差错问题,我曾对青年同志说笑话:不管他有多高的学问,我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人没写过错字,啊,隔壁的王老太太从来没写过错字,因为她从来不会写字,从来没写过字!心中有了灵感,就放开手脚,一气呵成,大胆地写下去好了!写成之后再推而敲之,改掉差错,堵上漏洞。在写作和编辑的闲暇时间里,多钻研一下学问,日积月累,也许,我们的笔下就会产生既充满灵气的作品,同时又是在语言文字上中规中矩的作品。三是对在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中的审读说的。蔡维藩先生并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学历,也没担任过这方面的职务,可以算是个编外的“审读”。若是我们编内的审读能从他身上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审读水平,相信我国的出版物会更加洁净,更加规范。
(作者系大连日报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