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的知识基础 认真的学术态度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如梭,我参加新闻工作(纸质媒体)也有20多年了,这正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报纸越办越多,越办越厚,越办越对老百姓的心思,哈哈,还有一样,就是报纸上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且不说别人了,我自己编辑的版面,回头一看,累计起来也可以算是“千疮百孔”的,真是惭愧得很!正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新闻出版界的若干同仁,对这种现象近乎无可奈何,甚至有点儿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但还是有一些专家,抱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念,为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使用,有时大声疾呼,恳切陈辞,而更多时候是埋头搜集资料,分析“病例”,以儆众人。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蔡维藩先生刚刚出版的《报纸常见语文差错1000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反映出这种难能可贵的不懈努力。
  提起蔡维藩先生,《今传媒》的读者应该是熟悉的,他在这里发表了多篇著作,都是针对着大众传媒语文应用方面的差错,如2006年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们听的是歌声,蔡维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文化素质考察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及评委解答中的差错,他就此如庖丁解牛般加以分析,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下来,登在《今传媒》上,看了真叫人振聋发聩,忍不住一声叹息:我怎么就没听出来呢?而蔡维藩在这方面的著作,如《咬咬〈咬文嚼字〉》《鸡蛋里头挑骨头——给三大报寻个错》,在新闻出版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读者也相当多。
  蔡维藩的这部新作,其实是在他2006年参加“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就在这次活动中,他获得了一等奖。他细细阅读了2006年6月、7月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从中发现和点评了1000多处差错,于是就形成了这本书。人有病,要由医生来诊断、治疗;同样,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妥当,也是一种“病”,也应该由高明的“语言医生”搜集病例,让人们读了以后增长知识,防止再错。立志学医的要看大量的病例,立志学法律的要看大量的案例,同样,蔡维藩先生苦心搜集整理的语言病例,对我们新闻出版从业者也提供了镜鉴。
  1000个语文“病例”,蔡维藩先生分成“上编:百科知识”、“下编:语言文字”两个部分。“看病”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蔡维藩却能点评得很有趣味。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为蔡先生博学的知识基础而惊讶,为他认真的学术态度而感动。法律法规,党史党建,国土版图,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工程技术,他怎么知道得那么多呀!一位高明的中医,只要看一看病人的脸色,就大致知道了他的病情;一位高明的工程师,一听机器的声音,就知道哪儿出了毛病。而在这神奇的“一看”、“一听”的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的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苦思苦想!“党旗上不是镰刀斧头”,“清朝不能再以满清相称”,“不要使用‘WTO成员国’的提法”,“‘心肌梗塞’应写作‘心肌梗死’”……蔡先生挑出的这些差错,我们不知错了多少次,甚至以谬为正,形成了思维定势。看来如果知识基础不牢,差错是很难避免的。而蔡先生的认真态度,从“甘肃没有87个县”这一条就可见一斑。他看到报道里说“对甘肃全省87个县的地价进行了核算”,立刻产生了怀疑:甘肃有那么多的县吗?于是通过查找各种资料,证实了这个数字是不对的。若是我们手下有这个数字,我们会不会生疑,会不会去查对呢?而全书中的好多例子,蔡先生都是引用了权威资料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正是这种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让人们对他的纠错非常信服。他也是以博学的知识基础和认真态度,形成了自己在挑错方面的“品牌”效应,人们确信,他找出的错误,肯定就是无可辩驳的。
  对蔡先生的这部著作,我已经阅读了两三遍。1000个“病例”,如果我能记住1/3的话,以后在工作中也会减少很多差错。而在阅读之中我也产生了几点联想。一是我们对报纸的差错要多加重视,要想办法减少它,不能说消灭吧,起码也要减少得微不足道,才说得过去。现在已经有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你看看,语言文字用对了没有,还关系到法律呢!二是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也不要因为差错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工作信心。正所谓“不干不错,干就有错,但不干就是最大的错!”就差错问题,我曾对青年同志说笑话:不管他有多高的学问,我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人没写过错字,啊,隔壁的王老太太从来没写过错字,因为她从来不会写字,从来没写过字!心中有了灵感,就放开手脚,一气呵成,大胆地写下去好了!写成之后再推而敲之,改掉差错,堵上漏洞。在写作和编辑的闲暇时间里,多钻研一下学问,日积月累,也许,我们的笔下就会产生既充满灵气的作品,同时又是在语言文字上中规中矩的作品。三是对在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中的审读说的。蔡维藩先生并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学历,也没担任过这方面的职务,可以算是个编外的“审读”。若是我们编内的审读能从他身上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审读水平,相信我国的出版物会更加洁净,更加规范。
  (作者系大连日报社高级编辑)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完善,财经新闻的主体地位日渐凸现,财经类期刊成为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一类期刊,得到更多关注。目前,该类期刊在市场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证券类报道为主的期刊,另一种是以财经新闻报道为主的期刊。两类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本报告截选以财经新闻报道为主的期刊做市场分析。    主流财经媒体仍具上升空间    本次世纪华文监测的9份财经类期刊中,单期平均销量超过1份的只有《第一财经周刊》
期刊
                                     
期刊
蒋建科,1964年生于陕西杨凌。1982年考入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1986年提前留校,任共青团西北农大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同年8月调至《人民日报》工作至今。曾获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颁发的“杰出记者奖”,以及中国新闻奖、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等各类奖项100多个,被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先进个人。现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
一、从议程设置到议题融合    议程设置是指媒体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这一思想是政治学家伯纳德·科恩首先提出来的。科恩认为,媒体在使人们怎么想这一点上很难奏效,但在使人们想什么这点上却十分有效。1972 年,麦库姆斯(McCombs)和肖(Shaw)在《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上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证实了此前科
期刊
过去,武汉报业价格战一直是降价战。2008年,这一切成为历史。8月6日,武汉5小报统一行动,将零售价由0.5元提至1元,订阅价也相应提高。这次提价,没有谁“一声令下”,但竞争对手们“心有灵犀”,先是8月2日《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通告读者,文章内容不同但标题相同——《艰难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走过》,颇为煽情,难言之隐,一气倾诉。8月5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和《长江商报》跟进,发表告读者书
期刊
这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企业、团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走出了单纯的质量竞争的时期,品牌的有无,品牌的知名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品牌的建立和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就是传播,就是对传播的运行和对传播效果的把握。在市场化浪潮中企业和消费者都处于相互孤立的境地,而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桥梁,是信息的中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媒介化。诺依曼在1973年的一
期刊
徐行同志主编的《学报编辑学研究》一书即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很高兴。这是一本荟萃了陕西高校学报部分编辑同仁研究成果厚重的书。看到集子里那一个个熟悉的作者的名字以及一篇篇有见解、有体会的编辑学研究论作,一种亲切感、钦佩心油然而生。  我国对编辑活动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积淀深厚,然而真正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编辑学研究却始自上世纪40年代末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编辑
期刊
在业界,200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在Google公司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商业神话的推动下,国内视频网站在风险投资的刺激下,开始大批上马。从2003年起视频网站的数量也由早前30余家激增至200余家。  在近乎疯狂地“蜂拥而上”、“跑马圈地”后,巨额的资金投入、同质的内容、一时难以解决的版权问题、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尚不清晰的盈利模式、趋于垄断的行业态势(包括土豆、优酷等主要视频分
期刊
2007年9月2日下午,三辆越野车载着《无锡日报》“行霞客路,沐奥运风”大型采访活动第10批队员,整齐地停放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徐霞客故居旁的胜水桥边。15时55分,在苍松翠柏围绕的徐霞客墓前,队员们向徐霞客故居纪念馆赠送了由全体队员签名的一面旗帜和由队员拍摄收集的沿途各地徐霞客塑像图片纪念册,洒放了各路队员采集到的长江水、黄河水和太湖水,黄山土、泰山土和天台山土,并敬献了花篮。至此,历时105天、
期刊
19岁的武汉市江夏区女孩李燕云(小名燕子),得知27岁的男友是杀人犯后,被其男友棒击,颅骨严重损伤,昏迷十余天。经陕西、湖北的医务人员多方抢救,燕子捡回一条命,却因无力支付后期5万元医疗费,流落湖北十堰街头乞讨。就题材本身而言,这只不过是个负面事件,在许多人眼里不宜做大。但2007年底,《武汉晚报》转换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受害人燕子和她的家庭,刊发连续报道20多篇,呼吁救助燕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