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眼光投向各大新闻媒体对于5·12地震灾区民众的报道上,试图了解和分析“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新
闻报道中呈现出何种形象,这种形象构建有何特点、规律。
一、地震灾区人民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在对地震灾区人民进行新闻呈现的过程中,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描述、重构了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媒体报道中的灾区人民形象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⒈遭受巨大不幸的被伤害者和被同情者
传媒报道中与灾区人民形象直接对应的是对于外表、神情的描绘。在地震发生后,记者们陆续奔赴灾区,在亲眼目睹了灾区的惨状后,媒体描绘了灾区人民的形象。例如:
“‘有吃的吗?’很多受伤的群众搀扶着,见到记者就问有没有食物和水,记者将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全部分给了他们,但更多的村民围过来,记者也没有办法了。(《汶川重灾区映秀镇见闻:灾区人民逢人就问有吃的吗?》5月15日大河网)
在这些报道中,媒体描述了灾区人民的神情、语言、遭遇、动作等细节,着重体现了地震给人带来的巨大创伤。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灾区人民们处于巨大的惊恐和慌乱之中。他们身体受伤、失去亲人、家园被毁、缺医少药、急需食品和水。透过这些报道,灾区人民的痛苦遭遇激起了人们最大的同情。
此时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灾区人民形象被定位于需要帮助、等待救援的被同情者的角色。也就是说,灾区人民的形象是每一个受到巨大刺激和打击,经历巨大灾难的人都会有的反应——痛苦、无助、伤心、绝望等。
⒉意志坚定、生命力顽强的求生者
随着采访的深入和救援工作的逐渐展开,新闻报道从最初描写地震灾区惨烈的受灾情景,逐渐转变为报道在救援过程中发掘种种感人的幸存者的故事。灾区人民的形象开始由最初单纯的被同情者和受灾者转变为让人敬佩、感动和坚强的幸存者的形象。
典型的例子就是媒体所讲述的大量可以用“生命奇迹”来形容的从废墟中生还者的故事。比如,CCTV《被埋小学生唱国歌壮胆等救援》、新华网《刘洪坤:被困20天获救 从没想过放弃》以及《成都商报》的《砸腿喝血亲手锯腿 我是为了娃》等。
记者们在采写这类报道时所着重表现的细节几乎都是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的坚定求生欲望和顽强的生命力。
对于幸存者的报道与其说是一种对于他人的敬佩,不如说是整个灾区、整个国家、民族对于自我境遇的一种集体认识、一种自我勉励。
⒊团结、互助、无私、具有高尚人格的道德救赎者
新闻媒体为我们呈现的灾区人民形象的第三个层次,是着重突出在面对灾难时,受灾民众的可贵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这样的题材:一些本身也是灾区人民,甚至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强忍悲痛,帮助营救被困人员;一些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牺牲自己,保护学生;一些人从即将倒塌的房屋中跑出来,但是却返回去营救其他人;埋在废墟下的人们互相鼓励,在得到援助时互相谦让等等。
这些新闻报道让公众感到了强大的人间真情和人间大爱。灾区人民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得失和悲痛中变得消沉和冷漠,而是把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转变为对于他人无私的援助,这使得他们的形象完全摆脱了个人主义而得到了升华。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新闻受众,从对于灾区人民的同情转变为崇敬之情。更多的人受到鼓舞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来。
最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灾区人民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人们感到对于灾区人民的援助不是一种施舍和单纯的给予,而是对于自我的救赎。对于物质社会中渐渐麻木的人际关系、渐渐滑坡的道德标准的救赎。此时,受众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灾区人民形象是团结、互助、无私、具有高尚人格的道德救赎者的形象。
⒋乐观、豁达、宽容、善良的感恩者
接下来,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为我们展示了灾区民众对待外界帮助的种种态度,这些报道使得灾区人民的形象进一步丰满起来。
例如,灾区人民对于深入灾区进行报道的记者表达由衷的敬佩,对于前来赈灾的解放军无比的拥戴,对于志愿者诚恳地感谢、领取救灾物资时互相谦让,保持良好秩序的情景,在住进帐篷,或者安置点时充满感激的心情等,都表现了他们特殊的性格特征和个人品质。
在对待政府的救灾措施态度上,灾区人民表现出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宽容,从新闻报道中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例如:《南方都市报》的《汶川县退休医生下跪哭谢总理》,《中国青年报》的《父母见儿子获救下跪感谢救援人员》等。
在这一阶段,媒体用报道呈现了一群懂得感恩和回报的灾区人民形象。
⒌勤劳朴实、自力更生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灾难过后,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重建家园。虽然有来自全社会的帮助,但是灾区人民没有消极等待或者懒惰依赖。在政府进行组织、动员之前,很多人就自发开展重建和自救。比如, 新华网《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绵阳灾后重建见闻》中写到:
“‘遭了这么大的灾,党和政府都很关心我们,全国那么多人在帮我们,但也不能光靠别人不是?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嘛。’张林的语气里有着年轻人的自信。‘地震后感觉人情味更浓了。我们村组有70户100多人,有一半都是自己建的过渡房。哪家有困难,人手不够,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房子也就建得很快。’张林对记者说” 。
这个时候,媒体呈现的是一群勤劳朴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劳动者的形象。
新闻媒体随着赈灾工作的进展通过各个不同阶段、不同题材的报道最终完成了对于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构建。可以发现在媒体的叙事空间和信息重组中,没有将灾区人民描述为完全等待外界救援的弱者形象。相反,随着报道的深入,灾区人民的形象逐渐高大,新闻媒体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强者的形象。
当我们重新审视媒体的呈现时,把以上这5个方面的特点重合在一起,我们发现,具备这些品质的“灾区人民”群体,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具有几乎所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完全符合主流价值观审美标准的劳动者的群象。
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中国人,人们在他们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民族精神和认同感。这一形象富有很强的社会凝聚力。媒体的报道起到了很好地社会动员作用。
二、地震灾区人民形象构建的思考
结合灾区人民形象在新闻中的构建,有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在这次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进步之一就是真实地再现了灾区人民的痛苦和艰难。这在以往总是被忽略的。这一次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令人震惊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灾区人民悲惨遭遇。他们的哀伤、绝望、烦恼等。这使得新闻报道真实、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灾难报道本身应当记录人的遭遇、人的感受。事实证明,这不仅没有损害政府的形象,反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空前地团结在一起共渡难关。
思考之二,在对于灾区人民群体的报道和描述中,新闻媒体记录下了许多的个体遭遇,塑造了形象、生动的个体形象。
思考之三,地震灾区人民形象的新闻呈现反映了社会需求和社会期待。新闻议题的选择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媒体高度一致的态度显然并不是刻意而为的,是一种无意间的“合作”。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媒体对于社会需求与社会期待的回应。
当重大灾难降临的时候,整个社会需要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凝聚力,需要人们摒弃纷争、放下偏见,共同面对、战胜灾难。“灾区人民”作为这种特殊时期民族形象的代表被赋予特殊的色彩和期望是正常的。媒体显然在无意中注意到、感受到了这种期待。
注释
①李本乾:《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②喻国明等:《传播透明化处理的传播效果》,《新闻记者》,2003年第七期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外语系)
闻报道中呈现出何种形象,这种形象构建有何特点、规律。
一、地震灾区人民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在对地震灾区人民进行新闻呈现的过程中,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描述、重构了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媒体报道中的灾区人民形象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⒈遭受巨大不幸的被伤害者和被同情者
传媒报道中与灾区人民形象直接对应的是对于外表、神情的描绘。在地震发生后,记者们陆续奔赴灾区,在亲眼目睹了灾区的惨状后,媒体描绘了灾区人民的形象。例如:
“‘有吃的吗?’很多受伤的群众搀扶着,见到记者就问有没有食物和水,记者将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全部分给了他们,但更多的村民围过来,记者也没有办法了。(《汶川重灾区映秀镇见闻:灾区人民逢人就问有吃的吗?》5月15日大河网)
在这些报道中,媒体描述了灾区人民的神情、语言、遭遇、动作等细节,着重体现了地震给人带来的巨大创伤。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灾区人民们处于巨大的惊恐和慌乱之中。他们身体受伤、失去亲人、家园被毁、缺医少药、急需食品和水。透过这些报道,灾区人民的痛苦遭遇激起了人们最大的同情。
此时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灾区人民形象被定位于需要帮助、等待救援的被同情者的角色。也就是说,灾区人民的形象是每一个受到巨大刺激和打击,经历巨大灾难的人都会有的反应——痛苦、无助、伤心、绝望等。
⒉意志坚定、生命力顽强的求生者
随着采访的深入和救援工作的逐渐展开,新闻报道从最初描写地震灾区惨烈的受灾情景,逐渐转变为报道在救援过程中发掘种种感人的幸存者的故事。灾区人民的形象开始由最初单纯的被同情者和受灾者转变为让人敬佩、感动和坚强的幸存者的形象。
典型的例子就是媒体所讲述的大量可以用“生命奇迹”来形容的从废墟中生还者的故事。比如,CCTV《被埋小学生唱国歌壮胆等救援》、新华网《刘洪坤:被困20天获救 从没想过放弃》以及《成都商报》的《砸腿喝血亲手锯腿 我是为了娃》等。
记者们在采写这类报道时所着重表现的细节几乎都是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的坚定求生欲望和顽强的生命力。
对于幸存者的报道与其说是一种对于他人的敬佩,不如说是整个灾区、整个国家、民族对于自我境遇的一种集体认识、一种自我勉励。
⒊团结、互助、无私、具有高尚人格的道德救赎者
新闻媒体为我们呈现的灾区人民形象的第三个层次,是着重突出在面对灾难时,受灾民众的可贵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这样的题材:一些本身也是灾区人民,甚至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强忍悲痛,帮助营救被困人员;一些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牺牲自己,保护学生;一些人从即将倒塌的房屋中跑出来,但是却返回去营救其他人;埋在废墟下的人们互相鼓励,在得到援助时互相谦让等等。
这些新闻报道让公众感到了强大的人间真情和人间大爱。灾区人民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得失和悲痛中变得消沉和冷漠,而是把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转变为对于他人无私的援助,这使得他们的形象完全摆脱了个人主义而得到了升华。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新闻受众,从对于灾区人民的同情转变为崇敬之情。更多的人受到鼓舞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来。
最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灾区人民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人们感到对于灾区人民的援助不是一种施舍和单纯的给予,而是对于自我的救赎。对于物质社会中渐渐麻木的人际关系、渐渐滑坡的道德标准的救赎。此时,受众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灾区人民形象是团结、互助、无私、具有高尚人格的道德救赎者的形象。
⒋乐观、豁达、宽容、善良的感恩者
接下来,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为我们展示了灾区民众对待外界帮助的种种态度,这些报道使得灾区人民的形象进一步丰满起来。
例如,灾区人民对于深入灾区进行报道的记者表达由衷的敬佩,对于前来赈灾的解放军无比的拥戴,对于志愿者诚恳地感谢、领取救灾物资时互相谦让,保持良好秩序的情景,在住进帐篷,或者安置点时充满感激的心情等,都表现了他们特殊的性格特征和个人品质。
在对待政府的救灾措施态度上,灾区人民表现出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宽容,从新闻报道中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例如:《南方都市报》的《汶川县退休医生下跪哭谢总理》,《中国青年报》的《父母见儿子获救下跪感谢救援人员》等。
在这一阶段,媒体用报道呈现了一群懂得感恩和回报的灾区人民形象。
⒌勤劳朴实、自力更生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灾难过后,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重建家园。虽然有来自全社会的帮助,但是灾区人民没有消极等待或者懒惰依赖。在政府进行组织、动员之前,很多人就自发开展重建和自救。比如, 新华网《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绵阳灾后重建见闻》中写到:
“‘遭了这么大的灾,党和政府都很关心我们,全国那么多人在帮我们,但也不能光靠别人不是?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嘛。’张林的语气里有着年轻人的自信。‘地震后感觉人情味更浓了。我们村组有70户100多人,有一半都是自己建的过渡房。哪家有困难,人手不够,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房子也就建得很快。’张林对记者说” 。
这个时候,媒体呈现的是一群勤劳朴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劳动者的形象。
新闻媒体随着赈灾工作的进展通过各个不同阶段、不同题材的报道最终完成了对于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构建。可以发现在媒体的叙事空间和信息重组中,没有将灾区人民描述为完全等待外界救援的弱者形象。相反,随着报道的深入,灾区人民的形象逐渐高大,新闻媒体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强者的形象。
当我们重新审视媒体的呈现时,把以上这5个方面的特点重合在一起,我们发现,具备这些品质的“灾区人民”群体,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具有几乎所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完全符合主流价值观审美标准的劳动者的群象。
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中国人,人们在他们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民族精神和认同感。这一形象富有很强的社会凝聚力。媒体的报道起到了很好地社会动员作用。
二、地震灾区人民形象构建的思考
结合灾区人民形象在新闻中的构建,有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在这次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进步之一就是真实地再现了灾区人民的痛苦和艰难。这在以往总是被忽略的。这一次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令人震惊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灾区人民悲惨遭遇。他们的哀伤、绝望、烦恼等。这使得新闻报道真实、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灾难报道本身应当记录人的遭遇、人的感受。事实证明,这不仅没有损害政府的形象,反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空前地团结在一起共渡难关。
思考之二,在对于灾区人民群体的报道和描述中,新闻媒体记录下了许多的个体遭遇,塑造了形象、生动的个体形象。
思考之三,地震灾区人民形象的新闻呈现反映了社会需求和社会期待。新闻议题的选择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媒体高度一致的态度显然并不是刻意而为的,是一种无意间的“合作”。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媒体对于社会需求与社会期待的回应。
当重大灾难降临的时候,整个社会需要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凝聚力,需要人们摒弃纷争、放下偏见,共同面对、战胜灾难。“灾区人民”作为这种特殊时期民族形象的代表被赋予特殊的色彩和期望是正常的。媒体显然在无意中注意到、感受到了这种期待。
注释
①李本乾:《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②喻国明等:《传播透明化处理的传播效果》,《新闻记者》,2003年第七期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