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实践“三贴近”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生写过无数篇自以为满意的稿件,惟独《血铸清风碑》令我终生难忘。英模的壮举令我魂牵梦绕,英模的精神在我的意识里不断延展,至今想起那个偶然获得的线索,仍然令我心潮难平。
  去年元旦过后的一天,从同学那里得知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因公殉职而引发村民、乡市干部、省外果商2000余人悲痛悼念的感人事迹。我想,一位普通的村支书殉职,不过常事,何以如此震撼?尽管心里对同学的述说打了折扣,但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
  记者的天性,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元月中旬,作为陕报第一位采访郭孝义事迹的记者,我带着疑虑,来到了韩城市东英村,第一次深入英模故里。刚进村,村民们一下子将我团团围住,诉说他们的好支书郭孝义。我同村民们来到郭孝义的家,眼前的一幕令我大为吃惊,这被风雨剥蚀、满目沧桑的围墙以及修建于上世纪40年代低矮的旧屋,就是郭孝义的家!作为多年跑农村的记者,通常看到建筑装饰最豪华、最入时的宅院,无疑都是村官的住宅,然而眼前的这一切印证了老同学的讲述。
  在院落里,上至80岁的老人,下到村里小青年,男女老少挤满了人,你拥我挤、争先恐后地向记者诉说着郭孝义生前为乡亲办实事、办好事的件件往事。有的村民含泪诵读了自己编写的悼词、挽联和诗歌。村干部还重放了追悼会上悲痛送葬的感人场面,村民们异口同声、满面泪痕感叹地说:“这样的好村官世上不多见,拜托记者了!叫全国人都知道东英村有个郭孝义……”一桩桩,催人泪下,一件件,感人至深!斯情斯景,让我含着眼泪,完成了6个多小时的采访。回到报社向领导汇报后,引起社委会高度重视,鼓励我尽快采访,争取由本报首家推出。
  首次采访虽然收集了大量郭孝义为集体、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的素材,足够写出一篇公而忘私的好文章。但作为一名让村民铭记于心的村支书,他的思想境界和实践活动必然有常人难以想象之处。要采访好郭孝义的独特事迹,必须深入到郭孝义工作、生活的实际中去,深入到同他密切接触的人群中去。深思熟虑后形成了6条采访提要,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从郭孝义的思想体系形成到人生坐标的确立;科学制定规划到支部一班人付诸实施的过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到重点解决水电路;帮贫济困到构建和谐新农村等。
  二下东英村,我按照提要再次挖掘更具新闻价值的事迹。郭孝义带领群众科学制订实施规划,请专家教授讲课指导,带领村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果、椒两大主导产业,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收入年年增加。村民们列举了郭孝义在解决水电路方面的感人事迹。为了使郭孝义的每件事实更真实鲜活,我们又和村会计到郭孝义生前购买水管浇地的苹果园实地采访。了解到当时受旱的几百亩苹果地等待浇水,他义无反顾地拿上给女儿交学费的1300元钱去购买水管,纠正了村民所讲述的是为了解决村民吃水而购自来水管的误传。他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东英村呈现出村民人人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村民们无不赞叹地说:“俺村变化,多亏了郭孝义。”
  别的村民都住上新盖的砖瓦房,而郭孝义仍然住在祖辈留下的破土屋;别人都穿上了时尚装,而郭孝义仍然穿着多年前的旧军装;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在灶上吃炒菜热汤,而郭孝义的孩子却吃背的馍喝学校的免费开水。郭孝义缘何如此贫困?
  为此,我三下东英村,采访了熟悉他内心活动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村民们说,“按收入,郭书记家在村里不算上等,也在中等以上,可大部分收入都用在帮困扶贫,资助集体的公益事业上了。”印象最深的是,那天站在我面前的一位20多岁的姑娘,穿着一件破旧男式棉袄,与她的身姿颇不相称,一旁的镇税所干部说:“她就是郭书记正在上大学的女儿郭利萍,去年我看娃没衣服穿,就把我儿子的衣裳给了她。”我不由眼眶一热,顺手将我仅带的200元钱硬塞到孩子手里说,“孩子,马上过春节了,给你买件新衣服吧。”至今,我不止一次地暗自发问:这就是村支部书记的女儿吗?更令我难以想象的是,郭孝义去世后,在这位村官家里竟找不出一块可以安放他高大身躯的木板,不得已,村民们才将他家厨房的案板拆开,勉强让这位一米七四的汉子躺在上面……最近两年他给集体无偿奉献的资金达3万多元,从郭孝义爱人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同时也了解到郭孝义为修路多次晕倒,苏醒后又跑到工地指挥的忘我精神。从他的亲人中更深地了解到一位党员把一切交给党安排的崇高思想和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在郭孝义通讯报道采写过程中,通过深入采访他爱人、村民、会计和他帮助过的村民的对话,《你记住我是公家人》《集体的事大于天》《我要叫百姓先富起来》,这样出自老百姓朴实语言的小标题全面展现了郭孝义的优秀品质。
  2007年3月31日陕报头版头条首发《血铸清风碑》一文报道了郭孝义的事迹,立即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共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做了重要批示,要求省委组织部深入调查挖掘郭孝义的先进事迹。2007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召开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追授郭孝义同志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郭孝义同志学习。为了配合省委《决定》的宣传,我们又策划了从不同角度的实际采访,大胆启用一批年轻记者用新的理念,对几个重点事件进行更深入地采访发掘,完成了万字的长篇通讯《满腔热血献乡梓》及一系列多角度展现典型人物的文章。
  这次典型人物的报道使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不但郭孝义的精神在我心中永铸,更使我感到作为一名人民记者要完成人民的重托、写出时代的心声必须坚持“三贴近”。对于实践“三贴近”也有了以下的体会和思考:
  ⒈典型人物报道需要“三贴近”。典型人物之所以典型是因为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表征。传统上我们的媒体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让人物显得过于完美,而让人觉得不现实,这是由于对典型人物的认识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传统的报道方式使典型人物离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近几年随着“三贴近”的提出和实践,新闻报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闻的可读性进一步增强。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三贴近”是新闻规律的要求,也是展现人物时代精神和品格的必然要求。
  在郭孝义这一重大典型的发现和报道中,近三十年的涉农报道经历,让我更容易去接触农村了解农民,也使得“三贴近”成为自觉的行为。正是自觉地践行“三贴近”,才使得我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这样《血铸清风碑》《满腔热血献乡梓》两篇通讯才有了大量鲜活朴实的素材支撑,典型人物在平凡细微的生活细节中展现出了时代精神和品格。
  ⒉“三贴近”让典型人物报道时代化。“三贴近”在记者个体的新闻实践中体现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的采访方式,而在报道中更需要有符合时代的表达。典型人物的报道需要符合读者接受习惯的时代化呈现,这需要记者采访实践中做到“三贴近”,让典型人物的报道突破传统的认识和报道方式。
  广采博记郭孝义这位英雄人物,成为我们时代的宝贵记忆,由于策划报道中以新的视角和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这个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形象,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郭孝义在全省乃至全国已成为优秀党支部书记的代名词,报道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于人物事迹的感人至深,而报道影响广泛深刻更在于记者扎扎实实地践行“三贴近”。
   (作者系陕西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原《陕西农村报》主编)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企业、团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走出了单纯的质量竞争的时期,品牌的有无,品牌的知名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品牌的建立和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就是传播,就是对传播的运行和对传播效果的把握。在市场化浪潮中企业和消费者都处于相互孤立的境地,而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桥梁,是信息的中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媒介化。诺依曼在1973年的一
期刊
徐行同志主编的《学报编辑学研究》一书即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很高兴。这是一本荟萃了陕西高校学报部分编辑同仁研究成果厚重的书。看到集子里那一个个熟悉的作者的名字以及一篇篇有见解、有体会的编辑学研究论作,一种亲切感、钦佩心油然而生。  我国对编辑活动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积淀深厚,然而真正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编辑学研究却始自上世纪40年代末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编辑
期刊
在业界,200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在Google公司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商业神话的推动下,国内视频网站在风险投资的刺激下,开始大批上马。从2003年起视频网站的数量也由早前30余家激增至200余家。  在近乎疯狂地“蜂拥而上”、“跑马圈地”后,巨额的资金投入、同质的内容、一时难以解决的版权问题、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尚不清晰的盈利模式、趋于垄断的行业态势(包括土豆、优酷等主要视频分
期刊
2007年9月2日下午,三辆越野车载着《无锡日报》“行霞客路,沐奥运风”大型采访活动第10批队员,整齐地停放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徐霞客故居旁的胜水桥边。15时55分,在苍松翠柏围绕的徐霞客墓前,队员们向徐霞客故居纪念馆赠送了由全体队员签名的一面旗帜和由队员拍摄收集的沿途各地徐霞客塑像图片纪念册,洒放了各路队员采集到的长江水、黄河水和太湖水,黄山土、泰山土和天台山土,并敬献了花篮。至此,历时105天、
期刊
19岁的武汉市江夏区女孩李燕云(小名燕子),得知27岁的男友是杀人犯后,被其男友棒击,颅骨严重损伤,昏迷十余天。经陕西、湖北的医务人员多方抢救,燕子捡回一条命,却因无力支付后期5万元医疗费,流落湖北十堰街头乞讨。就题材本身而言,这只不过是个负面事件,在许多人眼里不宜做大。但2007年底,《武汉晚报》转换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受害人燕子和她的家庭,刊发连续报道20多篇,呼吁救助燕子。
期刊
岁月如梭,我参加新闻工作(纸质媒体)也有20多年了,这正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报纸越办越多,越办越厚,越办越对老百姓的心思,哈哈,还有一样,就是报纸上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且不说别人了,我自己编辑的版面,回头一看,累计起来也可以算是“千疮百孔”的,真是惭愧得很!正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新闻出版界的若干同仁,对这种现象近乎无可奈何,甚至有点儿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但还是有一些专家
期刊
编者按:  采编、发行和广告是当代媒介经营的“三驾马车”,但发行历来不受重视,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本刊开设的“报刊发行”专栏,将把媒介发行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希望能为国内百万发行人搭建一座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本栏目坚持“写发行人的话,为发行人说话”,致力于提供实用的发行资讯,传播发行前沿理念,推介发行界的经典案例。这里的文章要求贴近发行实际、贴近发行生活、贴近发行人员心理。同时,
期刊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头等热点。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美国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动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业已做过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得失,以史为鉴,有利于我们对过去的学术研究有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现在的研究者找到新的切入点,有利于新闻传播学术未来的发展壮大。  “学术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学说和方法,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①就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来看,尽管其“系统化”还比较孱弱,但确已成长为一个
期刊
在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商业逻辑推动下,收视率似乎成了电视节目生存的唯一衡量标准。读书类电视节目难以逃脱“末位淘汰”的厄运。但凤凰卫视中文台2007年1月1日开播的读书类电视节目“开卷八分钟”,因其回归了单纯的、清新的和质朴的读书本质,而开辟另一片视觉空间。该节目鲜明活泼的风格、睿智风趣的主持人、短小精悍的节目时长、不拘一格的图书题材选择,为电视读书节目描绘了一副与内地不同的节目样式,赢得了读者的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