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是教学的永恒主题,课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优化课堂教学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也应谨遵此道,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发展规律,积极创设和谐且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动地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长足发展。
一、树立三种意识,优化课堂环境
1.明确目标,树立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一堂课中,要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培养哪种能力,使他们受到什么教育,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烂熟于胸,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接受等,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充分考虑;另外,学习是一种精密、复杂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不可能模仿、体现该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简约、目标要简化,否则,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为他们设置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就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老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使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
3.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的自主意识主要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题目教师以前讲过,可是学生考试时还是不会做。其实道理很简单,答案是教师“教”出来的,是由老师包办代替得出的,不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很重要。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恰恰可能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却是有合适与否的问题,对于基础与能力均较弱的学生而言,采用前一种方法显然是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难以开展起来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优化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主动学习,它能让学生主动尝试解决问题,模拟科学研究,发表独到的见解,谋求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有关“工程菌”的知识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若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生产人的胰岛素,可以用什么生物来构造工程菌?若要生产人的糖蛋白,可以用相同的生物来构造工程菌吗?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高昂的研讨热情。在学生研讨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生产人的胰岛素一般用大肠桿菌来构造工程菌,利用发酵工程完成。但糖蛋白由于肽链上有共价结合的糖链,这些糖链须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完成,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不能用大肠桿菌。学生的思维被引向深入,再通过讨论,师生、生生之间思维发生碰撞,结合生产实际学生会发现:用酵母菌可以实现生产糖蛋白的目的。这样的引申研究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目的性、全面性,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正确处理两种关系,提升驾驭能力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这使得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成为一种更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
例如,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教学:围绕渗透作用的原理,可结合引导学生探究:①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实验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10%和30%的蔗糖溶液);②探究某种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如淀粉分子与碘分子);③探讨半透膜的面积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讨:①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②判断某盐碱地适合植种的植物类型。围绕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可探究:①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如除蒸腾作用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②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分的蒸腾;③探究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还是下表皮;④植物吸水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此外还有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总之,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南,在不断实践中反复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全面培养与训练生物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树立三种意识,优化课堂环境
1.明确目标,树立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一堂课中,要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培养哪种能力,使他们受到什么教育,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烂熟于胸,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接受等,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充分考虑;另外,学习是一种精密、复杂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不可能模仿、体现该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简约、目标要简化,否则,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为他们设置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就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老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使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
3.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的自主意识主要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题目教师以前讲过,可是学生考试时还是不会做。其实道理很简单,答案是教师“教”出来的,是由老师包办代替得出的,不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很重要。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恰恰可能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却是有合适与否的问题,对于基础与能力均较弱的学生而言,采用前一种方法显然是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难以开展起来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优化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主动学习,它能让学生主动尝试解决问题,模拟科学研究,发表独到的见解,谋求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有关“工程菌”的知识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若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生产人的胰岛素,可以用什么生物来构造工程菌?若要生产人的糖蛋白,可以用相同的生物来构造工程菌吗?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高昂的研讨热情。在学生研讨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生产人的胰岛素一般用大肠桿菌来构造工程菌,利用发酵工程完成。但糖蛋白由于肽链上有共价结合的糖链,这些糖链须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完成,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不能用大肠桿菌。学生的思维被引向深入,再通过讨论,师生、生生之间思维发生碰撞,结合生产实际学生会发现:用酵母菌可以实现生产糖蛋白的目的。这样的引申研究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目的性、全面性,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正确处理两种关系,提升驾驭能力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这使得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成为一种更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
例如,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教学:围绕渗透作用的原理,可结合引导学生探究:①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实验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10%和30%的蔗糖溶液);②探究某种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如淀粉分子与碘分子);③探讨半透膜的面积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讨:①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②判断某盐碱地适合植种的植物类型。围绕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可探究:①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如除蒸腾作用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②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分的蒸腾;③探究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还是下表皮;④植物吸水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此外还有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总之,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南,在不断实践中反复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全面培养与训练生物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