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某一诗歌作品创作的历史阶段特征,作家创作的过程规律,作品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读者接受过程与成长这些角度与文艺心理学研究密切相关。在研究“花间词派”词人的创作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产物的美学价值和意义也可以由文学的基本要素得以开展。
关键词:文学创作;花间词人;文学接受;永恒
1前言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曾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从这方面看,对花间词派词人创作的历史阶段特征,词人创作的过程规律,花间词作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后代读者接受过程与成长这些角度与美学研究密切相关。
2世界:花间词派的衍生
谈及文艺创作,文艺美学思想家主张首先必须深入生活,要“身入闾阎,目击其事”,且认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只有善于体察,博闻多取,才能“胸中备万物”。在生活积累基础之上,应该善于立意构思,“神与物游”,“虚兼实用”,然后展开想象,“综物为象”,“以少总多”。创造出优美的意象与意境典型,力求达成情景交融,形神具备与美善相兼的高度,不仅是人人笔下所无,还是人人心中所有,具有相当的新颖性、独特性和普遍性。
晚唐五代时期政治衰乱,一般的文化学术日渐萎弱,但是适应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却能够获得了繁衍的机遇。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形成几个比较安定的割据政权势力,割据者无统一全国的实力和雄心,也没有励精图治长远的打算,苟且以求偷安,慰藉声色和艳词来消遣。西蜀和南唐成为两个词的中心,但西蜀立国较早,收容了很多北方避乱文人,君臣纵情游乐词曲艳发,因此词坛兴盛也早于南唐,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花间词自衍成一派,并风行一时。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深度确立,把其作为词的集合体和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如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所述:“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花间词就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經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但是他们的才气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并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从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用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与内心体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大量借鉴。词在晚唐五代成了文人才子填写,供君臣宴乐时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戕,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饶之态。”这决定了花间词的题材风格,以“绮罗香泽”为主,“花间词人”也由《花间集》而得名。
把社会生活为反应对象的美学艺术,一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美学艺术赋予新的表现,过去时代创作的文艺学基础和应用理论,不适用或不够用了,要求必须突破与创新。清代学者许印芳在《与李先生论诗书跋》中曾引用“精华”与“糟粕”这一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常见术语谈及创作过程,说:“凡我见闻所及,有与古人雷同者,人有佳语,即当搁笔,或另构思,切忌拾人牙慧;人无佳语,我当运以精心,出以果力,眼光所注之处,吐糟而取精华,略形貌而取神骨,此陶洗之功也。”这里指,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对创作材料或是词语表达,都要剔除那些陈旧、粗糙、无用的东西,提取新鲜、精粹的东西。唯有作者本人作如此淘洗琢磨的功夫,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
2.1作家:诗人韦庄的文学创作
韦庄与温庭筠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后期为仕蜀时期。他在蜀时,曾以成都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无外乎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如此。
情感上,韦词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五首,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用终老异乡的“誓”,更深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风格上,不像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来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决绝之语,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和“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
2.2作品:《女冠子》内容结构赏析
《女冠子》
(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译文: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这个日子,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自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还有谁知道呢?
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动人,就如同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细长的柳叶眉。看上去好像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频频回首,恋恋不舍。直到醒来才觉知大梦一场,依然身边空空,自己仍形单影只一个人,心中难以逃脱孤独惆怅。
诗(一)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是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词句质朴率真,哀惋动人,历来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上阕回忆与郎君相别。“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连用记载日期二句,在整个词史上少见。似乎是脱口而出,又似乎是沉醉之中的惊呼。“正是”二字传神表现出记忆之深,让人如闻其声。“别君时”直接地点明让这个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来是与郎君分别了,痴迷沉醉于苦苦的相思不仅忘了时间的飞逝,忘了四季的轮回,甚至忘了身在何处。好像只是在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别离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这一年快是指别离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蕴涵了无数煎熬和牵挂。“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佯”是掩饰,却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基于感情的真挚的流淌。害怕郎君发现脸上的泪水,而牵挂担心假装低头,“含羞”是别时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欲说还休难于启齿。这两句通过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送别时女子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以及细腻真实的心理活动。 下阕写抒别后眷念。“不知魂已断”,是过片。“魂断”紧扣上片“别君时”承上,只好“空有梦相随”启下,过渡自然且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涂,指知,却比知更深更悲。知是当时,还是如今,还是这一年,仍又不知。事实上,三者已融于一起,无从分别,也无需人分别。君去人不随,只好梦相随。日有所思,得以夜有所梦,但梦却是凄苦的,是不得不选择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见相思之深,苦,无奈。“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天边月”与首句“四月十七”时间上相应。“无人知”是不知,重复上文,加强凄苦。魂销梦断都无法派遣相思之苦,便就只有对月倾诉了,这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方式,没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仅知,还理解记住,作为见证。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更见其孤独寂寞。况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虚乌有,想要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浓,想要排遣相思,相思却更深。真是令人欲哭无泪,又欲罢不能。少女所受相思折磨,为相思煎熬而楚楚动人,越发憔悴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动容流泪。
诗(二)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而成梦,梦后而悲的情况。恋人在梦中相见,有情人把臂欷歔便是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但又暗扣山高水长。“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
2.3 读者:文学接受的过程与成长
受先秦道家美学“道”论所提出的“道”为原初构成域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认为,“文”是“道”的显现,是与天地同构并生的,因此“文”的“通”与“变”是相依相成,相生相和,合二为一的。换句话可以说,“文”是构成的,它的发生构成是自然而然的,基于“天道”与“自然之道”。这类自然而然发生构成的“文”,即是所谓的“天文”,“地文”,“万物之文”,是“道之文”作为“道”之显现的文,既在场又不在场,既体现出“道”的无限性与永恒性,又可以体现出“道”的生成性与变化性;作为“道”之显现的“文”虽变化无穷又不离其宗,次即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构成体现为“道原为始”。
在中国文艺美学里,全部审美活动的过程是审美创作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着大化氤氲而转,和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能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因此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于“此在”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是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源,去心游目想而缘在构成,寓目入用才即事兴怀。由此,遂形成中国文艺美学的缘在构成论,推崇境域构成论的自由自在的态势,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化精神。
诗歌中,“共鸣”现象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作品本身具有其深刻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者是读者期待视野中必须包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中方文学讲究潜入式般的柔美,追求一种永恒,至真至善形成的美,这也是读者与作家作品间在某一个切入点中达到的高度统一和融合。“爱情”是自古以来人类未曾避免的永恒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中,各种职业的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他们的观点,诗歌只是其中一种,而也是最能传颂与保存的珍品。现实和历史也并不是不相关的直线发展关系,我们当今在文学或者其他艺术作品中与古人达到的共同的情感体验也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完美结合。
由此我们能理解,事实上,万物都获得了永恒,哪怕它可能只在世界上存在过一秒钟。那一秒里就有永恒,诗人也许并不曾想去追寻虚无缥缈的永恒,因为永恒已经存在于生命之中。永恒是一种感觉,也是生命的波动。稍纵即逝而把握不住的感觉,无可名状也不能用任何概念得以表达的感觉。在时间的流程中,它终于会沉淀下来,凝成一个化不开的内核,深深地埋在人的心底。人类无法去解释它,因为人不能认识自己,不能认识的东西,也就有了永恒的意义,永恒是寓在瞬息中的。所以,“别君时”的那一刹那间的感觉,压缩了人类亘古以来的经验,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是读者与作品的强烈共鸣,也是一瞬间“爱”的永恒拥有。
3结语
文艺心理学角度中,中方文学讲究潜入式般的柔美,追求一种至真至善形成的美,这也是读者与作家作品间在某一个切入点中达到的高度统一和融合。“爱情”是自古以来人类未曾避免的永恒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中,各种职业的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他们的观点,诗词只是其中一种,也是最能传颂与保存的珍品。现实和历史不是不相关的直线发展关系,我们当今在文学或者其他艺术作品中与古人达到的共同的情感体验也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完美结合。
中国美学的意蕴广泛而深邃,不论文学,哲学,都存在著丰盈的美感触发,文学和美学之间的联系初步由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展开。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问题,所以从文学要素走进文艺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是不冲突并且能够互相包容得以深入的。
参考文献:
[1]李天道.《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现代转化》.中国社会科学,2010.
[2][五代]韦庄.《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2002.
[3]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中国文学理论史(二)隋唐五代、宋元卷》.中國人民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彭泳蓉,女,汉族,广西民族大学在校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
关键词:文学创作;花间词人;文学接受;永恒
1前言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曾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从这方面看,对花间词派词人创作的历史阶段特征,词人创作的过程规律,花间词作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后代读者接受过程与成长这些角度与美学研究密切相关。
2世界:花间词派的衍生
谈及文艺创作,文艺美学思想家主张首先必须深入生活,要“身入闾阎,目击其事”,且认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只有善于体察,博闻多取,才能“胸中备万物”。在生活积累基础之上,应该善于立意构思,“神与物游”,“虚兼实用”,然后展开想象,“综物为象”,“以少总多”。创造出优美的意象与意境典型,力求达成情景交融,形神具备与美善相兼的高度,不仅是人人笔下所无,还是人人心中所有,具有相当的新颖性、独特性和普遍性。
晚唐五代时期政治衰乱,一般的文化学术日渐萎弱,但是适应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却能够获得了繁衍的机遇。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形成几个比较安定的割据政权势力,割据者无统一全国的实力和雄心,也没有励精图治长远的打算,苟且以求偷安,慰藉声色和艳词来消遣。西蜀和南唐成为两个词的中心,但西蜀立国较早,收容了很多北方避乱文人,君臣纵情游乐词曲艳发,因此词坛兴盛也早于南唐,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花间词自衍成一派,并风行一时。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深度确立,把其作为词的集合体和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如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所述:“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花间词就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經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但是他们的才气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并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从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用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与内心体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大量借鉴。词在晚唐五代成了文人才子填写,供君臣宴乐时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戕,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饶之态。”这决定了花间词的题材风格,以“绮罗香泽”为主,“花间词人”也由《花间集》而得名。
把社会生活为反应对象的美学艺术,一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美学艺术赋予新的表现,过去时代创作的文艺学基础和应用理论,不适用或不够用了,要求必须突破与创新。清代学者许印芳在《与李先生论诗书跋》中曾引用“精华”与“糟粕”这一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常见术语谈及创作过程,说:“凡我见闻所及,有与古人雷同者,人有佳语,即当搁笔,或另构思,切忌拾人牙慧;人无佳语,我当运以精心,出以果力,眼光所注之处,吐糟而取精华,略形貌而取神骨,此陶洗之功也。”这里指,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对创作材料或是词语表达,都要剔除那些陈旧、粗糙、无用的东西,提取新鲜、精粹的东西。唯有作者本人作如此淘洗琢磨的功夫,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
2.1作家:诗人韦庄的文学创作
韦庄与温庭筠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后期为仕蜀时期。他在蜀时,曾以成都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无外乎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如此。
情感上,韦词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五首,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用终老异乡的“誓”,更深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风格上,不像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来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决绝之语,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和“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
2.2作品:《女冠子》内容结构赏析
《女冠子》
(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译文: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这个日子,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自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还有谁知道呢?
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动人,就如同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细长的柳叶眉。看上去好像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频频回首,恋恋不舍。直到醒来才觉知大梦一场,依然身边空空,自己仍形单影只一个人,心中难以逃脱孤独惆怅。
诗(一)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是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词句质朴率真,哀惋动人,历来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上阕回忆与郎君相别。“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连用记载日期二句,在整个词史上少见。似乎是脱口而出,又似乎是沉醉之中的惊呼。“正是”二字传神表现出记忆之深,让人如闻其声。“别君时”直接地点明让这个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来是与郎君分别了,痴迷沉醉于苦苦的相思不仅忘了时间的飞逝,忘了四季的轮回,甚至忘了身在何处。好像只是在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别离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这一年快是指别离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蕴涵了无数煎熬和牵挂。“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佯”是掩饰,却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基于感情的真挚的流淌。害怕郎君发现脸上的泪水,而牵挂担心假装低头,“含羞”是别时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欲说还休难于启齿。这两句通过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送别时女子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以及细腻真实的心理活动。 下阕写抒别后眷念。“不知魂已断”,是过片。“魂断”紧扣上片“别君时”承上,只好“空有梦相随”启下,过渡自然且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涂,指知,却比知更深更悲。知是当时,还是如今,还是这一年,仍又不知。事实上,三者已融于一起,无从分别,也无需人分别。君去人不随,只好梦相随。日有所思,得以夜有所梦,但梦却是凄苦的,是不得不选择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见相思之深,苦,无奈。“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天边月”与首句“四月十七”时间上相应。“无人知”是不知,重复上文,加强凄苦。魂销梦断都无法派遣相思之苦,便就只有对月倾诉了,这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方式,没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仅知,还理解记住,作为见证。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更见其孤独寂寞。况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虚乌有,想要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浓,想要排遣相思,相思却更深。真是令人欲哭无泪,又欲罢不能。少女所受相思折磨,为相思煎熬而楚楚动人,越发憔悴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动容流泪。
诗(二)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而成梦,梦后而悲的情况。恋人在梦中相见,有情人把臂欷歔便是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但又暗扣山高水长。“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
2.3 读者:文学接受的过程与成长
受先秦道家美学“道”论所提出的“道”为原初构成域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认为,“文”是“道”的显现,是与天地同构并生的,因此“文”的“通”与“变”是相依相成,相生相和,合二为一的。换句话可以说,“文”是构成的,它的发生构成是自然而然的,基于“天道”与“自然之道”。这类自然而然发生构成的“文”,即是所谓的“天文”,“地文”,“万物之文”,是“道之文”作为“道”之显现的文,既在场又不在场,既体现出“道”的无限性与永恒性,又可以体现出“道”的生成性与变化性;作为“道”之显现的“文”虽变化无穷又不离其宗,次即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构成体现为“道原为始”。
在中国文艺美学里,全部审美活动的过程是审美创作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着大化氤氲而转,和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能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因此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于“此在”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是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源,去心游目想而缘在构成,寓目入用才即事兴怀。由此,遂形成中国文艺美学的缘在构成论,推崇境域构成论的自由自在的态势,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化精神。
诗歌中,“共鸣”现象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作品本身具有其深刻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者是读者期待视野中必须包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中方文学讲究潜入式般的柔美,追求一种永恒,至真至善形成的美,这也是读者与作家作品间在某一个切入点中达到的高度统一和融合。“爱情”是自古以来人类未曾避免的永恒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中,各种职业的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他们的观点,诗歌只是其中一种,而也是最能传颂与保存的珍品。现实和历史也并不是不相关的直线发展关系,我们当今在文学或者其他艺术作品中与古人达到的共同的情感体验也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完美结合。
由此我们能理解,事实上,万物都获得了永恒,哪怕它可能只在世界上存在过一秒钟。那一秒里就有永恒,诗人也许并不曾想去追寻虚无缥缈的永恒,因为永恒已经存在于生命之中。永恒是一种感觉,也是生命的波动。稍纵即逝而把握不住的感觉,无可名状也不能用任何概念得以表达的感觉。在时间的流程中,它终于会沉淀下来,凝成一个化不开的内核,深深地埋在人的心底。人类无法去解释它,因为人不能认识自己,不能认识的东西,也就有了永恒的意义,永恒是寓在瞬息中的。所以,“别君时”的那一刹那间的感觉,压缩了人类亘古以来的经验,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是读者与作品的强烈共鸣,也是一瞬间“爱”的永恒拥有。
3结语
文艺心理学角度中,中方文学讲究潜入式般的柔美,追求一种至真至善形成的美,这也是读者与作家作品间在某一个切入点中达到的高度统一和融合。“爱情”是自古以来人类未曾避免的永恒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中,各种职业的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他们的观点,诗词只是其中一种,也是最能传颂与保存的珍品。现实和历史不是不相关的直线发展关系,我们当今在文学或者其他艺术作品中与古人达到的共同的情感体验也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完美结合。
中国美学的意蕴广泛而深邃,不论文学,哲学,都存在著丰盈的美感触发,文学和美学之间的联系初步由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展开。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问题,所以从文学要素走进文艺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是不冲突并且能够互相包容得以深入的。
参考文献:
[1]李天道.《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现代转化》.中国社会科学,2010.
[2][五代]韦庄.《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2002.
[3]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中国文学理论史(二)隋唐五代、宋元卷》.中國人民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彭泳蓉,女,汉族,广西民族大学在校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