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重要阶段。实施课程改革后,新课标以使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多识字、少写字,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认识的字1600~1800个,要求会写的字800~1000个,这样平均下来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认”“写”的字有900个左右,平均每天要认字15个左右。这在实际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提高汉字教学质量呢?
《语文标准》对学生学习认字和写字首先是从情感态度方面入手的,即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可见兴趣是学习汉字的先导。学生是学习汉字的主人,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质量。是积极的识记还是消极的死记,是兴致勃勃地吸收还是兴味索然地排斥,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师要十分重视和掌握学生的“内部态度”,千方白计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对汉字有了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识字苦,就会从之中获得识字的乐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又该怎样培养呢?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他们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运用表象进行直觉的“形象思维”,情境教学正是从感受形象开始,以情激情,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生字的饱满热情。
2.穿插游戲,拓展学习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因此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
(1)叫朋友“名字”。学生用两种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会学、会认的生字,通读课文时强调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起书来,认起字来特别用心。
(2)记朋友“相貌”。认错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与生字交朋友了,当然要记住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学生就想方设法记住生字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一一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感情,像老朋友一样待他们,不仅记得住,而且画得准(书写准确)。
(3)看朋友“做事”。一个个生字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而融入课文这个“大家庭”,就充满生命和活力,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看朋友“做事”,就是看看生字在“家”中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
3.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及时巩固,提高识字效益
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从复现的形式看,应力求丰富多样,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变式训练形式。
(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
(2)多种形式比赛读。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开展这些比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又能检查教学效果。
(3)找字卡,做游戏。上好一课或一个单元后,把所学的生字写在卡片上,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学生反复认读,看的次数多了,也自然地认清了所学生字的字形,读准了字音。
(4)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5)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5.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首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识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其次是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最后是在课外阅读中识字,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拓宽识字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点燃快乐的火花,使学生终身受益。
《语文标准》对学生学习认字和写字首先是从情感态度方面入手的,即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可见兴趣是学习汉字的先导。学生是学习汉字的主人,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质量。是积极的识记还是消极的死记,是兴致勃勃地吸收还是兴味索然地排斥,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师要十分重视和掌握学生的“内部态度”,千方白计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对汉字有了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识字苦,就会从之中获得识字的乐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又该怎样培养呢?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他们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运用表象进行直觉的“形象思维”,情境教学正是从感受形象开始,以情激情,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生字的饱满热情。
2.穿插游戲,拓展学习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因此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
(1)叫朋友“名字”。学生用两种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会学、会认的生字,通读课文时强调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起书来,认起字来特别用心。
(2)记朋友“相貌”。认错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与生字交朋友了,当然要记住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学生就想方设法记住生字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一一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感情,像老朋友一样待他们,不仅记得住,而且画得准(书写准确)。
(3)看朋友“做事”。一个个生字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而融入课文这个“大家庭”,就充满生命和活力,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看朋友“做事”,就是看看生字在“家”中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
3.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及时巩固,提高识字效益
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从复现的形式看,应力求丰富多样,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变式训练形式。
(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
(2)多种形式比赛读。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开展这些比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又能检查教学效果。
(3)找字卡,做游戏。上好一课或一个单元后,把所学的生字写在卡片上,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学生反复认读,看的次数多了,也自然地认清了所学生字的字形,读准了字音。
(4)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5)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5.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首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识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其次是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最后是在课外阅读中识字,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拓宽识字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点燃快乐的火花,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