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2
摘 要 伴随着国外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以及人民币比价上升,企业所得到的订单数明显减少。同时,产品出口收入以外币计价,原材料采购等成本以人民币为计价,也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企业的成本应对,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G`能否顺利变现,主要取决于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为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建立全过程的资金管控机制;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并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降低沉淀成本的产生。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出口企业 成本控制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摧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系统。受之影响,高达9%的失业率直接影响到它国国民的消费能力。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为了获得自身经济复苏的局面,针对中国提出了诸如:提高人民币外汇比价,以及期望中国政府购买它国国债的诉求。这一系列全球宏观经济的演变,仍持续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以笔者所在的高尔夫运动器材生产企业为例。伴随着国外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以及人民币外汇比较上升,企业所得到的订单数明显减少。同时,以外币作为产品出口收入计价,以人民币作为原材料采购的成本计价,也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由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在后危机时代则需要考察企业成本控制的应对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将围绕上所述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相应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出口企业隐性成本控制措施、出口企业显形成本的控制措施及强化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等方面。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由于我国并未完全放开资本项目市场,因此,发端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太大影响。然而,从资本循环G—W—G`的角度来看,诸多外向型企业由于受到G`阶段货币回笼的障碍性影响,在企业资本循环断裂的背景下纷纷出现经营危机。
具体而言,其外部环境表现为:
(一)人民币外汇比价提升造成的出口困难
且不论他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正当与否,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客观背景,已严重影响到出口企业的产品销售。根据国际金融理论可知:我国产品出口到他国,他国须在国际外汇市场将本国货币兑换成“世界货币”(一般为美元)来购买。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标准汇率中间价为:1:6.3左右,这必然增大了他国的购买成本。从而,导致我国产品的出口困难。
(二)国内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的失衡
随着企业外部分工的动态演化,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渐成为了目前的重要形式。网络结构上的企业处于同一价值链之上,在“核心—外围”形态下共同完成产品的分工协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产成品价格实则属于“广义价格”范畴,即:包含着各企业“V+M”价值量的总和。不难理解,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的失衡,必然导致诸多企业产品成本的提高。最终,使得产成品的“广义价格”的量增加,制约产成品的销售。
(三)企业的外源性资金融通渠道日益收紧
为了控制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中央银行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开展,使得出口企业的外源性资金融通渠道日益收紧。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国内经济向好局面的打开,企业为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支持被弱化。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出口企业成本应对的内在要求
企业成本应对,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企业若要实现永续经营目标,其资本循环则需无限循环下去;企业资本先后履行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惟有满足了G`“惊险的一跳”,企业方能实现本金与利润的回笼。从而,通过总额资金的比例分解,在下一阶段G上展开新的资本循环。
然而,G`能否顺利变现,主要取决于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为此,其内在要求如下文所述:
(一)优化企业产品价格设计
企业产品价格设计一般根据“成本加成原则”,即:成本+合理利润。由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当企业产品存在大量替代品,以及该产品价格占消费者收入比重较大,则E>1。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其产品受到创新成本、技术垄断租金,以及其它显性与隐性成本的影响,产品价格一般较高。因此,在商品需求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控制成本,将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推动企业经营战略调整
由SCP模型可得: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其中,笔者所在企业面临的市场结构,往往处于垄断竞争环境下。在此环境下,企业须适时完成经营战略调整,方能在企业行为的作用下获得预期的市场绩效。而企业成本应对,则是企业经营战略调整的核心环节。
三、出口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
根据上文所做的环境分析,并结合出口企业成本应对的内在要求,以下将具体构建出口企业的成本应对措施。
(一)出口企业隐性成本控制措施
針对两类隐性成本(沉淀成本、交易成本)而言,下文将先后对它们的控制方式进行阐述:
1.出口企业沉淀成本的控制方式。出口企业沉淀成本产生的根源来自于资产专用性损失,为减少这类损失可以从降低出口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着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设施设备租赁业务来实现。租赁业务的开展,出口企业只需交纳非通用性设备的使用费用,当使用完毕或是经营目标发生改变就给予归还。
为此,出口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应会同生产部门,就生产设备的租赁事项进行商讨。在针对企业目标市场的产品需求状况,以及自身生产水平来科学、合理的决策生产设备的租赁数量与期限。通过这样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沉淀成本,也为出口企业的产品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
2.出口企业交易成本的控制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惟一可做的便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发生。降低交易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1)技术方面。即:可以通过建构有效信息系统,实现降低因搜索客户所发生的交易成本;(2)制度方面。通过与客户签定长期合约,来降低谈判成本。并且,增强与海外商品分销渠道的合作联系,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式。
在产品模块化生产方式推动下,网络化企业组织逐步成为企业生存的依托。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集群,按照水平分工或“核心—外围”式分工,来完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任务。作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出口企业,应充分融入到网络化企业组织中。从而,在不变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业务规模,必然在规模经济效应促使下实现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
(二)出口企业显形成本的控制措施
相对于出口企业隐性成本而言,显形成本的控制较为直接。在会计领域,有关出口企业显形成本控制的技术也比较完善。这里,本文强调3点:(1)出口企业应重视人力与物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出口企业许多生产经营环节,都可以同时由人、机器来完成。因此,出口企业应根据本地区劳动力与机器设备折旧之间的成本比较,来决定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2)出口企业应动态、全面的对显形成本进行控制。动态体现为,根据资本循环所经历的阶段,对物资采购、产品开发与生产、产品销售等三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全面则体现为:还应将资金筹措成本,也应纳入到控制的视野内。;(3)出口企业应尽量避免接受需使用非标准零部件的产品订单。
(三)强化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以上两方面的成本控制体现为从技术层面作为切入点,同时还应伴之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化。根据G—W—G`循环公式可知:出口企业财务部门在预算资金控制上应形成刚性约束。具体而言,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安排,有针对性的开展预算资金量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按照“一支笔”的财务管理原则,全程管控并评价,企业在设备购置、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同时,出口企业还应起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联动机制。即:企业成本控制要求必然通过资金流通渠道影响着财务管理的资金监管目标,因此,出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导向应随着业务内容的演变而调整。
最后,对于出口企业的战略转型而言:面临国外市场明显萎缩的市场需求,企业不仅需要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下工夫,还应在流通成本控制方面加强力度。在开展具体的成本控制时,出口企业可以采取:(1)在他国设立生产基地或仓储节点,来控制高昂的流通成本。(2)将产品市场由海外转移到国内,在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下,重点开拓高端产品市场。(3)诸多东部出口企业在进行“生产成本节约”与“流通成本增大”的数量比较后,可模仿“富士康”采取“西进”战略。从而,对企业成本发生展开根本的优化。
四、小结
处于后危机时期,同类型出口企业在局部市场中的竞争博弈日益激烈。由此可见,出口企业做好自身的成本控制,还将为自己在竞争中获得预期的市场份额,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伴随着出口企业的成本控制,还须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为此,应建立全过程的资金管控机制;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并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沉淀成本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财会信报.2011(6).
[2]剥志龙.后金融危机时期航运企业成本控制思路探讨.交通财会.2010(10):9-13.
摘 要 伴随着国外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以及人民币比价上升,企业所得到的订单数明显减少。同时,产品出口收入以外币计价,原材料采购等成本以人民币为计价,也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企业的成本应对,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G`能否顺利变现,主要取决于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为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建立全过程的资金管控机制;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并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降低沉淀成本的产生。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出口企业 成本控制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摧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系统。受之影响,高达9%的失业率直接影响到它国国民的消费能力。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为了获得自身经济复苏的局面,针对中国提出了诸如:提高人民币外汇比价,以及期望中国政府购买它国国债的诉求。这一系列全球宏观经济的演变,仍持续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以笔者所在的高尔夫运动器材生产企业为例。伴随着国外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以及人民币外汇比较上升,企业所得到的订单数明显减少。同时,以外币作为产品出口收入计价,以人民币作为原材料采购的成本计价,也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由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在后危机时代则需要考察企业成本控制的应对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将围绕上所述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相应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出口企业隐性成本控制措施、出口企业显形成本的控制措施及强化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等方面。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由于我国并未完全放开资本项目市场,因此,发端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太大影响。然而,从资本循环G—W—G`的角度来看,诸多外向型企业由于受到G`阶段货币回笼的障碍性影响,在企业资本循环断裂的背景下纷纷出现经营危机。
具体而言,其外部环境表现为:
(一)人民币外汇比价提升造成的出口困难
且不论他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正当与否,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客观背景,已严重影响到出口企业的产品销售。根据国际金融理论可知:我国产品出口到他国,他国须在国际外汇市场将本国货币兑换成“世界货币”(一般为美元)来购买。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标准汇率中间价为:1:6.3左右,这必然增大了他国的购买成本。从而,导致我国产品的出口困难。
(二)国内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的失衡
随着企业外部分工的动态演化,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渐成为了目前的重要形式。网络结构上的企业处于同一价值链之上,在“核心—外围”形态下共同完成产品的分工协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产成品价格实则属于“广义价格”范畴,即:包含着各企业“V+M”价值量的总和。不难理解,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的失衡,必然导致诸多企业产品成本的提高。最终,使得产成品的“广义价格”的量增加,制约产成品的销售。
(三)企业的外源性资金融通渠道日益收紧
为了控制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中央银行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开展,使得出口企业的外源性资金融通渠道日益收紧。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国内经济向好局面的打开,企业为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支持被弱化。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出口企业成本应对的内在要求
企业成本应对,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企业若要实现永续经营目标,其资本循环则需无限循环下去;企业资本先后履行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惟有满足了G`“惊险的一跳”,企业方能实现本金与利润的回笼。从而,通过总额资金的比例分解,在下一阶段G上展开新的资本循环。
然而,G`能否顺利变现,主要取决于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为此,其内在要求如下文所述:
(一)优化企业产品价格设计
企业产品价格设计一般根据“成本加成原则”,即:成本+合理利润。由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当企业产品存在大量替代品,以及该产品价格占消费者收入比重较大,则E>1。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其产品受到创新成本、技术垄断租金,以及其它显性与隐性成本的影响,产品价格一般较高。因此,在商品需求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控制成本,将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推动企业经营战略调整
由SCP模型可得: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其中,笔者所在企业面临的市场结构,往往处于垄断竞争环境下。在此环境下,企业须适时完成经营战略调整,方能在企业行为的作用下获得预期的市场绩效。而企业成本应对,则是企业经营战略调整的核心环节。
三、出口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
根据上文所做的环境分析,并结合出口企业成本应对的内在要求,以下将具体构建出口企业的成本应对措施。
(一)出口企业隐性成本控制措施
針对两类隐性成本(沉淀成本、交易成本)而言,下文将先后对它们的控制方式进行阐述:
1.出口企业沉淀成本的控制方式。出口企业沉淀成本产生的根源来自于资产专用性损失,为减少这类损失可以从降低出口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着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设施设备租赁业务来实现。租赁业务的开展,出口企业只需交纳非通用性设备的使用费用,当使用完毕或是经营目标发生改变就给予归还。
为此,出口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应会同生产部门,就生产设备的租赁事项进行商讨。在针对企业目标市场的产品需求状况,以及自身生产水平来科学、合理的决策生产设备的租赁数量与期限。通过这样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沉淀成本,也为出口企业的产品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
2.出口企业交易成本的控制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惟一可做的便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发生。降低交易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1)技术方面。即:可以通过建构有效信息系统,实现降低因搜索客户所发生的交易成本;(2)制度方面。通过与客户签定长期合约,来降低谈判成本。并且,增强与海外商品分销渠道的合作联系,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式。
在产品模块化生产方式推动下,网络化企业组织逐步成为企业生存的依托。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集群,按照水平分工或“核心—外围”式分工,来完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任务。作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出口企业,应充分融入到网络化企业组织中。从而,在不变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业务规模,必然在规模经济效应促使下实现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
(二)出口企业显形成本的控制措施
相对于出口企业隐性成本而言,显形成本的控制较为直接。在会计领域,有关出口企业显形成本控制的技术也比较完善。这里,本文强调3点:(1)出口企业应重视人力与物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出口企业许多生产经营环节,都可以同时由人、机器来完成。因此,出口企业应根据本地区劳动力与机器设备折旧之间的成本比较,来决定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2)出口企业应动态、全面的对显形成本进行控制。动态体现为,根据资本循环所经历的阶段,对物资采购、产品开发与生产、产品销售等三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全面则体现为:还应将资金筹措成本,也应纳入到控制的视野内。;(3)出口企业应尽量避免接受需使用非标准零部件的产品订单。
(三)强化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以上两方面的成本控制体现为从技术层面作为切入点,同时还应伴之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化。根据G—W—G`循环公式可知:出口企业财务部门在预算资金控制上应形成刚性约束。具体而言,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安排,有针对性的开展预算资金量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按照“一支笔”的财务管理原则,全程管控并评价,企业在设备购置、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同时,出口企业还应起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联动机制。即:企业成本控制要求必然通过资金流通渠道影响着财务管理的资金监管目标,因此,出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导向应随着业务内容的演变而调整。
最后,对于出口企业的战略转型而言:面临国外市场明显萎缩的市场需求,企业不仅需要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下工夫,还应在流通成本控制方面加强力度。在开展具体的成本控制时,出口企业可以采取:(1)在他国设立生产基地或仓储节点,来控制高昂的流通成本。(2)将产品市场由海外转移到国内,在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下,重点开拓高端产品市场。(3)诸多东部出口企业在进行“生产成本节约”与“流通成本增大”的数量比较后,可模仿“富士康”采取“西进”战略。从而,对企业成本发生展开根本的优化。
四、小结
处于后危机时期,同类型出口企业在局部市场中的竞争博弈日益激烈。由此可见,出口企业做好自身的成本控制,还将为自己在竞争中获得预期的市场份额,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伴随着出口企业的成本控制,还须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为此,应建立全过程的资金管控机制;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并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沉淀成本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财会信报.2011(6).
[2]剥志龙.后金融危机时期航运企业成本控制思路探讨.交通财会.2010(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