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看到一本2011年出版的书,名为《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玛丽·华纳·玛瑞恩。书中记载了从19世纪早期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到现如今数字摄影的革命和超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排列了100个观念,涉及观点、创新、社会文化事件、技术和运动等,每个观念都聚焦于摄影某个单一的方面,从暗箱到旅游摄影,再到现代数码摄影甚至手机摄影。受到此书的启发,我开始思考关于“摄影的N种玩法”这个概念。实际上,摄影、器材和照片本身如果形成一个整体,远远不止100种玩法,但能与普通摄影人相关、又真正有趣的,大概只有30种。如今,人类的摄影行为已经基本完成向轻便化、廉价化的过渡,过去由器材和照片所带来的许多乐趣在现代摄影大众化的背景下已经逐渐远去。
在手机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有关摄影是否属于一门艺术的争论又烽烟四起。如果与戏剧、文学、雕塑、绘画相比,摄影的艺术定位确有一些难度,争议也不可避免。有人说,好的摄影作品就是艺术;品质次、数量泛滥、简单制造的就不算艺术。这种说法按理说也成立,但智能手机的出现将这一界限变得更加复杂,将摄影的门槛变得更加模糊。数码摄影的“恶性”普及,使摄影退变成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从这意义来说,将一个有数十亿人(或许比这还要多)参与,可随意摄取数字画面的行为说成是一门艺术,总有些为难。
认真的摄影人,都有必要回顾一下摄影的“昨天”,因为在不远的过去,说摄影是门艺术,大概是不需要争论的。
我认为,过去的摄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摄影技术与手段;二是摄影条件与设备;三是前两者结合而最终作为成果的照片。一直以来,这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完全整合。生产或销售相机的人未必会照相,而会照相的人又未必会暗房那一套。今天,复杂昂贵的照相设备和其后更为复杂的手工操作洗印照片的流程基本没有了。摄影的玩法更加简单,它带给大众的娱乐与实惠比从前更多。
按照《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一书里提到的排列顺序,我从“N种玩法”中挑出一些较有意思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实际来谈,或许有些参考价值,至少能让今天的摄影人更加了解过去摄影的“好玩之处”。
名列第一的是暗箱。这种照相机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甚至更早的欧洲。其构造近似今天的照相机,用玻璃和上等木料制成,前面有一个类似镜头的装置,看上去已是近代照相机的模样。荷兰著名画家维梅尔在创作《画室》时就曾使用过这种“相机”。通常画家作画时须在光线明亮的画室进行,但西洋油画大多以暗背景衬托浅色人物或物体,并要画出立体感。为了预先得到这种效果,以便在绘画时参照,画家们发明了暗箱这一辅助工具。画家通过暗箱观察被画的人物及场景,然后再与绘画结合,这样便比单纯用人眼观察方便很多。维梅尔的作品《画室》举世闻名,即便是外行人,看到画中墙面上褶皱的地图与地面由远及近的黑白方格砖,都会叹为观止。
名列第八的是裸体及人像照片。人类想要留住自己身体或脸部形象的欲望古来有之。西方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由于身材与面容随年龄增长变化很快,所以希望将年轻时的苗条身材和美丽容貌留在画布或画纸上。摄影术出现之前,欧洲的职业人像画师很吃香,通常家里几代人都以此为生。摄影出现后,人们纷纷放弃绘画,转向找摄影师拍摄。摄影的一大好处是快,虽然早期人像摄影拍一张照片前后操作至少也需要一个小时,并且短时间内也不能得到照片成品,但这已比用时几天的绘画快多了。在19世纪从意大利到英国,将挂在墙上的油画取下并换上照片,已成为一种风尚。
名列十五的是暗房。早期摄影的暗房制作相当于现代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甚至更为重要。数码摄影即便没有后期处理,拍摄效果也能够看到,但早期摄影没有暗房冲印这一环节是不行的。暗房的设备和操作流程相当复杂,难于操作一架照相机。照片拍得再好,也必须经过暗房制作这一关。顶级摄影师通常从拍摄到最后洗印,都由自己完成。安塞尔·亚当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不难想象,当摄影师从显影液中看到逐渐清晰的影像时,心情将多么激动。当然,即使再有经验的摄影师,也有因相机故障致使曝光失败或在暗房里“翻车”的。相传,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照片《诺曼底登陆》在暗房冲出底片烤干时,因急于求成,将烤干机温度调的过高导致大部分底片融化。所以说,没有暗房制作这一流程后,“摄影的难度和艺术分量少了一半”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在今天看来,暗房是为照片而存在,与摄影本身无必然关联。自1960年代后,暗房洗印照片的高耗水、化学污染,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像等缺点逐渐显现,尤其是彩色照片的出现,使暗房操作的难度更大,几乎完全在黑暗中进行。随之,取代暗房的明室扩印技术,于1980年代开始出现并普及至今。
名列第十六的是染色照片。彩色照片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但那时的彩色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后期染色。手工染色大致分水染和油染两种,前者较容易,但时间久后易串色和褪色;后者难度大但固化程度高,几十年都不变色。给照片上色的人通常先学水染,待技术成熟后再学油染。手工上色麻烦费时,所以在过去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照片人们不会再付另一笔钱染上颜色。直到20世纪初,化学家与光学专家还在为如何得到大量廉价彩色照片而争论:化学家认为应该在胶片和相纸上“打主意”;而光学专家则认为只要改进照相机的镜头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即研制“能照彩色照片的专业照相机”。谁想到时隔100年后,数字技术专家把前两者的争论都变得毫无意义。
名列第二十一的是照片放大。照片放大其实也是暗房技术的一种。但简单的暗房只能冲洗胶卷和印制照片,即使能放大也是尺寸较小的黑白照片。通常原照底片的大小决定了暗房能印制出照片的大小,这样不仅清晰度能够保证,操作也较简单。但大底版,一般照相机用不了,只有影楼的座机才能使用。并且一般的放大机也放不了大底片(没那么大机腔和框子),所以放大机天生就是为小底片准备的。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中小型照相机摄制的120和135底片海量增加。但这种小底片直接印制出的照片看起来实在太小,只能当做样片使用,其中优秀或有专门用途的照片依然需要放大。到了1950年代,用小底片放大出高质量、大尺寸照片的技术已经纯熟,但成本依旧很高,普通人无法承担。照片放大远不像印制底片那样简单。后者因为尺寸较小,画面的缺点不明显,观看者也不会苛求,这点类似于今天的手机摄影照片。但放大的照片,由于尺寸较大,画面中的缺点很容易显现。如果显影液里有个渣子,呈现在照片上就是一个点,这个点要是呈现在照片中主要人物的鼻子尖上,那就是个问题。所以过去有专门“点片”的师傅,他们的工作是用毛笔沾上各种调好的色料,将放大后的照片上出现的黑点或白点盖住。一般情况下白点更容易被盖住,而黑点不易被彻底掩盖。小底片进行放大,首先要求原照质量要好,对放大机、相纸、显影液、技师的操作技术等都有要求。过去,除了国家级专业摄影单位,一般人是“玩儿”不起照片放大的。曾代表着中国照片洗印放大最高水准的新华社摄影部的照片暗房,能把各式各样的底片放大为高质量的大幅照片。如果遇到尺寸大于放大机的大底片,则先将其复制成小底片,再进行放大,并根据底片质量一对一配置用于冲洗和放大的显影药水。另外,除了样片和资料照片使用国产放大纸,其他照片一般使用英国伊尔福等国际名牌相纸;放大机则是德国慕尼黑制造的杜斯特或欧米伽放大机;所有放大专用灯泡是荷兰飞利浦的;配制显影药水的浓缩液则是美国柯达玻璃大瓶装。可以说,除了烤干机和水槽,新华社摄影部暗房的放大设备基本都是进口产品,相比之下,其他单位就很难承担这昂贵的放大成本。
在摄影的“N种玩法”中,与照片本身相关的玩法消亡的速度最快。可以说再过若干年,有机会接触这样手工放大照片的人会更少。如今,人们拍摄的影像画面大多停留在虚拟的存储空间,过去在暗室里手工制作照片的过程也许只能在资料中看到或听前辈们讲起。在下一期文章─即本篇的下半部分,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有关摄影衍生品的几种“玩儿”法,敬请期待。
在手机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有关摄影是否属于一门艺术的争论又烽烟四起。如果与戏剧、文学、雕塑、绘画相比,摄影的艺术定位确有一些难度,争议也不可避免。有人说,好的摄影作品就是艺术;品质次、数量泛滥、简单制造的就不算艺术。这种说法按理说也成立,但智能手机的出现将这一界限变得更加复杂,将摄影的门槛变得更加模糊。数码摄影的“恶性”普及,使摄影退变成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从这意义来说,将一个有数十亿人(或许比这还要多)参与,可随意摄取数字画面的行为说成是一门艺术,总有些为难。
认真的摄影人,都有必要回顾一下摄影的“昨天”,因为在不远的过去,说摄影是门艺术,大概是不需要争论的。
我认为,过去的摄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摄影技术与手段;二是摄影条件与设备;三是前两者结合而最终作为成果的照片。一直以来,这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完全整合。生产或销售相机的人未必会照相,而会照相的人又未必会暗房那一套。今天,复杂昂贵的照相设备和其后更为复杂的手工操作洗印照片的流程基本没有了。摄影的玩法更加简单,它带给大众的娱乐与实惠比从前更多。
按照《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一书里提到的排列顺序,我从“N种玩法”中挑出一些较有意思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实际来谈,或许有些参考价值,至少能让今天的摄影人更加了解过去摄影的“好玩之处”。
名列第一的是暗箱。这种照相机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甚至更早的欧洲。其构造近似今天的照相机,用玻璃和上等木料制成,前面有一个类似镜头的装置,看上去已是近代照相机的模样。荷兰著名画家维梅尔在创作《画室》时就曾使用过这种“相机”。通常画家作画时须在光线明亮的画室进行,但西洋油画大多以暗背景衬托浅色人物或物体,并要画出立体感。为了预先得到这种效果,以便在绘画时参照,画家们发明了暗箱这一辅助工具。画家通过暗箱观察被画的人物及场景,然后再与绘画结合,这样便比单纯用人眼观察方便很多。维梅尔的作品《画室》举世闻名,即便是外行人,看到画中墙面上褶皱的地图与地面由远及近的黑白方格砖,都会叹为观止。
名列第八的是裸体及人像照片。人类想要留住自己身体或脸部形象的欲望古来有之。西方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由于身材与面容随年龄增长变化很快,所以希望将年轻时的苗条身材和美丽容貌留在画布或画纸上。摄影术出现之前,欧洲的职业人像画师很吃香,通常家里几代人都以此为生。摄影出现后,人们纷纷放弃绘画,转向找摄影师拍摄。摄影的一大好处是快,虽然早期人像摄影拍一张照片前后操作至少也需要一个小时,并且短时间内也不能得到照片成品,但这已比用时几天的绘画快多了。在19世纪从意大利到英国,将挂在墙上的油画取下并换上照片,已成为一种风尚。
名列十五的是暗房。早期摄影的暗房制作相当于现代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甚至更为重要。数码摄影即便没有后期处理,拍摄效果也能够看到,但早期摄影没有暗房冲印这一环节是不行的。暗房的设备和操作流程相当复杂,难于操作一架照相机。照片拍得再好,也必须经过暗房制作这一关。顶级摄影师通常从拍摄到最后洗印,都由自己完成。安塞尔·亚当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不难想象,当摄影师从显影液中看到逐渐清晰的影像时,心情将多么激动。当然,即使再有经验的摄影师,也有因相机故障致使曝光失败或在暗房里“翻车”的。相传,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照片《诺曼底登陆》在暗房冲出底片烤干时,因急于求成,将烤干机温度调的过高导致大部分底片融化。所以说,没有暗房制作这一流程后,“摄影的难度和艺术分量少了一半”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在今天看来,暗房是为照片而存在,与摄影本身无必然关联。自1960年代后,暗房洗印照片的高耗水、化学污染,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像等缺点逐渐显现,尤其是彩色照片的出现,使暗房操作的难度更大,几乎完全在黑暗中进行。随之,取代暗房的明室扩印技术,于1980年代开始出现并普及至今。
名列第十六的是染色照片。彩色照片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但那时的彩色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后期染色。手工染色大致分水染和油染两种,前者较容易,但时间久后易串色和褪色;后者难度大但固化程度高,几十年都不变色。给照片上色的人通常先学水染,待技术成熟后再学油染。手工上色麻烦费时,所以在过去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照片人们不会再付另一笔钱染上颜色。直到20世纪初,化学家与光学专家还在为如何得到大量廉价彩色照片而争论:化学家认为应该在胶片和相纸上“打主意”;而光学专家则认为只要改进照相机的镜头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即研制“能照彩色照片的专业照相机”。谁想到时隔100年后,数字技术专家把前两者的争论都变得毫无意义。
名列第二十一的是照片放大。照片放大其实也是暗房技术的一种。但简单的暗房只能冲洗胶卷和印制照片,即使能放大也是尺寸较小的黑白照片。通常原照底片的大小决定了暗房能印制出照片的大小,这样不仅清晰度能够保证,操作也较简单。但大底版,一般照相机用不了,只有影楼的座机才能使用。并且一般的放大机也放不了大底片(没那么大机腔和框子),所以放大机天生就是为小底片准备的。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中小型照相机摄制的120和135底片海量增加。但这种小底片直接印制出的照片看起来实在太小,只能当做样片使用,其中优秀或有专门用途的照片依然需要放大。到了1950年代,用小底片放大出高质量、大尺寸照片的技术已经纯熟,但成本依旧很高,普通人无法承担。照片放大远不像印制底片那样简单。后者因为尺寸较小,画面的缺点不明显,观看者也不会苛求,这点类似于今天的手机摄影照片。但放大的照片,由于尺寸较大,画面中的缺点很容易显现。如果显影液里有个渣子,呈现在照片上就是一个点,这个点要是呈现在照片中主要人物的鼻子尖上,那就是个问题。所以过去有专门“点片”的师傅,他们的工作是用毛笔沾上各种调好的色料,将放大后的照片上出现的黑点或白点盖住。一般情况下白点更容易被盖住,而黑点不易被彻底掩盖。小底片进行放大,首先要求原照质量要好,对放大机、相纸、显影液、技师的操作技术等都有要求。过去,除了国家级专业摄影单位,一般人是“玩儿”不起照片放大的。曾代表着中国照片洗印放大最高水准的新华社摄影部的照片暗房,能把各式各样的底片放大为高质量的大幅照片。如果遇到尺寸大于放大机的大底片,则先将其复制成小底片,再进行放大,并根据底片质量一对一配置用于冲洗和放大的显影药水。另外,除了样片和资料照片使用国产放大纸,其他照片一般使用英国伊尔福等国际名牌相纸;放大机则是德国慕尼黑制造的杜斯特或欧米伽放大机;所有放大专用灯泡是荷兰飞利浦的;配制显影药水的浓缩液则是美国柯达玻璃大瓶装。可以说,除了烤干机和水槽,新华社摄影部暗房的放大设备基本都是进口产品,相比之下,其他单位就很难承担这昂贵的放大成本。
在摄影的“N种玩法”中,与照片本身相关的玩法消亡的速度最快。可以说再过若干年,有机会接触这样手工放大照片的人会更少。如今,人们拍摄的影像画面大多停留在虚拟的存储空间,过去在暗室里手工制作照片的过程也许只能在资料中看到或听前辈们讲起。在下一期文章─即本篇的下半部分,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有关摄影衍生品的几种“玩儿”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