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试湘灵鼓瑟
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诗题“省试”,即是唐时的进士科考,因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故称省试。从题可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
“试帖诗”又名“应试诗”“省试诗”,是唐代科举制度下进士科考所采用的一种诗歌样式。我们知道,声律的讲求在齐梁时即已酝酿生成,至初唐渐告成熟,而进士科考试诗赋的制度,正式确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实际上是律体的兴起和形成而促使有司采用为科考形式。为便于掌握衡量尺度,试帖诗有诸多具体规定。如:体裁一般以五言六韵(十二句)的长律为定式,诗题与韵字由考官限定,题目临场公布,内容要求紧扣题意,通篇结构须严密而完整等等。在这样的严格约束下敷衍成篇,再加以时间上的限制,即使有才华的举子也往往难以写出好诗来。唐代名家,如王维、白居易等,均有试帖诗,然而佳作寥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人谓唐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也。凡省试诗,类鲜佳者。如钱起《湘灵》之诗,亿不得一。”
沈德潜在其《唐诗别裁集》的“五言长律”部分,特地列入一批试帖诗,并加提示道:“此体凡六韵:起联点题;次联写题意,不用说尽;三四联正写,发挥明透;五联题后展开;六联收束。”我们就以沈德潜的提示,分析一下钱起这首诗的构成,以期对唐代试帖诗有所了解。
试帖诗题目大多出自经、史、子、集,要发挥题目的意思,按着一定的要求来写。“湘灵鼓瑟”此题,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湘灵”,唐李贤注:“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也。”上古之时,尧王二女,大者女英,小女娥皇。尧王选虞舜为继承人,并将两女许配于舜。舜帝即位后,南方的“三苗”部族(今梧州),多次扰边,舜率军南征,娥皇、女英随行,留驻湘水之滨。大军征战南进至苍梧,舜王不幸病亡,葬于九嶷山下。得知噩耗, 娥皇、女英二人投水而死。传说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海若”,海神名若;“冯夷”,河伯。屈原诗句是说神巫或先圣把握了道术,就能使群神为之驱遣。令,使之听令;舞,使之欢舞。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乐书》载“云和之琴瑟”是礼乐器中最为神圣的,居于三大祭祀礼乐之首。“帝子”,即湘夫人。诗的开头两句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起联点题”,这两句暗点了题目的“湘灵”和“鼓瑟”,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河伯冯夷被动人心弦的瑟曲吸引,在水上舞蹈。这句的关键是“空”字,冯夷并没有真正听懂在湘灵美妙的乐声中隐含的哀怨凄苦,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哀怨凄苦的。“楚客”原指屈原,后泛指历代被贬谪经湘水南行的人。他们听到这样哀怨的乐声,怎不颇具同感呢!这一联正是“写题意,不用说尽”,结合湘灵的典故,诗人紧扣题意——哀怨,它为后面的“苦调”“怨慕”“悲风”定下了基调。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三四联正写,发挥明透”:湘灵的曲调深沉哀婉而又清亢响亮,令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苦调一直传到遥远的苍穹,传到苍梧之野,把舜帝之灵惊动了;那馨香的芳草,也为之感动。这两句诗,以虞舜巡游之地“苍梧”照应“舜妃”;以“白芷” 照应“楚客”(为纪念屈原,民俗端午有挂菖蒲、艾叶,白芷的习俗)。这就是“发挥明透”。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五联题后展开”:乐声在水面上飘扬,辽阔的湘水上空,回荡着哀怨的乐音,汇成一股悲风,激荡在八百里洞庭。此时已转向结句,用一个“传”字,一个“过”字,透露出曲终的意味。
中间这四韵,共是八句,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这就使得诗既切合科考的要求,又避免了呆板的叙述,瑰丽多姿,生动形象。确实很见功力。
然而更妙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前面紧扣题目,反复渲染,已经把湘灵鼓瑟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倾听妙曲,想见伊人。此时诗人笔锋一转,直指美丽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终人不见”——只闻其声,不见伊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之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五个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为由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让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湘江,还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静,给人留下悠悠的思恋。
主试官李暐非常赞赏这个结句,以为“必有神助”。当时与钱起一同参加省试的陈季《湘灵鼓瑟》有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语句略同于钱起,但他将这两句置于第四联,而钱起将这一诗意作结,配上“曲终人不见”,便觉得空灵而有余韵。
关于钱起的这两句诗,还有一段文坛公案:
1935年,朱光潜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认为,这两句诗,前一句表现了“消逝”之美,后一句表现了“永恒”之美。前一句是人的情感,后一句是大自然的美,两句有机地交织渗透,构成一种神秘而高贵的静穆美。两者不能分离。他说:
人到底是怕凄凉的,要求伴侣的,曲终了,人去了,我们一霎时以前所游目骋怀的世界猛然间好像从脚底倒塌去了,这是人生最难堪的一件事,但是一转眼间我们看到江上青峰,好像又找到了另一个可亲的伴侣,另一个托足的世界,而且它永远是在那里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种风味似之,不仅如此,人和曲果真消逝了吗?这一曲缠绵悱恻的音乐没有惊动山灵?它没有传出江上青峰的妩媚和严肃?它没有深深地印在这妩媚和严肃里面?反正青山和湘灵的瑟声已发生这么一回因缘,青山永在,瑟声和鼓瑟的人也就永在了。
鲁迅读此文后,不以为然,在《题未定草(七)》反驳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认为,究其实,诗人钱起根本没有在那首省试诗中,表达什么真实的(更谈不上神秘而高贵的)情感,他所写的,一切不过是应试的话语操作而已。再来分析《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其实不过是点题:“曲终”点明了“鼓瑟”,“人不见”点出“灵”字,“江上”点出了“湘”字。说白了,这一切不过是试贴诗的格套:点题。他以屈原写《离骚》为例:
假使屈原不和椒兰吵架,却上京求取功名,我想,他大约也不至于在考卷上大发牢骚的,他首先要防落第。
这就表明,省试诗是不会有什么真情实感的。确实,这首诗尽管结句很有余味,前几句的描写却少变化,作者费力地堆砌了许多同义字:苦、凄、清、怨、悲,无非是要表达声音的悲哀,这种句法都是很单调的。在钱起的诗作中,这首诗不是代表作。但在唐代的试帖诗中,它却是杰出的作品。但,即使是试帖诗,除了体现作者的文化底蕴和写作技巧,某些佳作还是具有审美价值的。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所留下的韵味、给人的美感,朱光潜的 “消逝”和“永恒”之美的看法,还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试帖诗在开初,并不是十分严格,偶有破例。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科考试,试帖诗《终南山望余雪》,祖咏仅写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成了一首五言绝句,严重违反了考试程式。据《唐诗纪事》记载,祖咏交卷时,考官问他何以离格,他说“意尽”。考官还是以其诗简洁隽秀,特意选拔。后来对写作技巧和结构形式的要求越来越严,例如试帖诗中的重复用字,开始还没有看成大毛病,后来却绝对不允许。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博学宏词科考试,有考生诗中用了重复的字,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尔也可破例吧。钱起这首诗中的第四句“楚客不堪听”和第十一句“曲终人不见”,重用了一个“不”字,但还是获得通过而进士及第。然而宣宗还是认为“诗中重用字”不妥,“乃落下”。
【相关链接】
王维十九岁参加京兆府试,得解头,所作诗为《赋得清如玉壶冰》。题目采用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的句子“清如玉壶冰”,所以名为“赋得清如玉壶冰”。
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诸。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凝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请按照唐试帖诗的模式,简要地分析此诗。
参考思路:
此诗五言六韵(十二句),合乎唐科考的长律定式。开篇第一句即点题,围绕题目来生发主题,用玉壶藏冰来代言女子内心冰清玉洁的情操。同时还暗示鲍照《代白头吟》的题旨,说明清如玉壶冰的出处。接着承上启下展开本诗的思路。中间四句借对藏冰玉壶物性的进一步描绘,寓示女子情之洁、操之高。最后,用“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一转,导向结尾“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这种写法,是试帖诗的一种模式。
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诗题“省试”,即是唐时的进士科考,因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故称省试。从题可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
“试帖诗”又名“应试诗”“省试诗”,是唐代科举制度下进士科考所采用的一种诗歌样式。我们知道,声律的讲求在齐梁时即已酝酿生成,至初唐渐告成熟,而进士科考试诗赋的制度,正式确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实际上是律体的兴起和形成而促使有司采用为科考形式。为便于掌握衡量尺度,试帖诗有诸多具体规定。如:体裁一般以五言六韵(十二句)的长律为定式,诗题与韵字由考官限定,题目临场公布,内容要求紧扣题意,通篇结构须严密而完整等等。在这样的严格约束下敷衍成篇,再加以时间上的限制,即使有才华的举子也往往难以写出好诗来。唐代名家,如王维、白居易等,均有试帖诗,然而佳作寥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人谓唐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也。凡省试诗,类鲜佳者。如钱起《湘灵》之诗,亿不得一。”
沈德潜在其《唐诗别裁集》的“五言长律”部分,特地列入一批试帖诗,并加提示道:“此体凡六韵:起联点题;次联写题意,不用说尽;三四联正写,发挥明透;五联题后展开;六联收束。”我们就以沈德潜的提示,分析一下钱起这首诗的构成,以期对唐代试帖诗有所了解。
试帖诗题目大多出自经、史、子、集,要发挥题目的意思,按着一定的要求来写。“湘灵鼓瑟”此题,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湘灵”,唐李贤注:“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也。”上古之时,尧王二女,大者女英,小女娥皇。尧王选虞舜为继承人,并将两女许配于舜。舜帝即位后,南方的“三苗”部族(今梧州),多次扰边,舜率军南征,娥皇、女英随行,留驻湘水之滨。大军征战南进至苍梧,舜王不幸病亡,葬于九嶷山下。得知噩耗, 娥皇、女英二人投水而死。传说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海若”,海神名若;“冯夷”,河伯。屈原诗句是说神巫或先圣把握了道术,就能使群神为之驱遣。令,使之听令;舞,使之欢舞。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乐书》载“云和之琴瑟”是礼乐器中最为神圣的,居于三大祭祀礼乐之首。“帝子”,即湘夫人。诗的开头两句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起联点题”,这两句暗点了题目的“湘灵”和“鼓瑟”,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河伯冯夷被动人心弦的瑟曲吸引,在水上舞蹈。这句的关键是“空”字,冯夷并没有真正听懂在湘灵美妙的乐声中隐含的哀怨凄苦,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哀怨凄苦的。“楚客”原指屈原,后泛指历代被贬谪经湘水南行的人。他们听到这样哀怨的乐声,怎不颇具同感呢!这一联正是“写题意,不用说尽”,结合湘灵的典故,诗人紧扣题意——哀怨,它为后面的“苦调”“怨慕”“悲风”定下了基调。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三四联正写,发挥明透”:湘灵的曲调深沉哀婉而又清亢响亮,令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苦调一直传到遥远的苍穹,传到苍梧之野,把舜帝之灵惊动了;那馨香的芳草,也为之感动。这两句诗,以虞舜巡游之地“苍梧”照应“舜妃”;以“白芷” 照应“楚客”(为纪念屈原,民俗端午有挂菖蒲、艾叶,白芷的习俗)。这就是“发挥明透”。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五联题后展开”:乐声在水面上飘扬,辽阔的湘水上空,回荡着哀怨的乐音,汇成一股悲风,激荡在八百里洞庭。此时已转向结句,用一个“传”字,一个“过”字,透露出曲终的意味。
中间这四韵,共是八句,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这就使得诗既切合科考的要求,又避免了呆板的叙述,瑰丽多姿,生动形象。确实很见功力。
然而更妙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前面紧扣题目,反复渲染,已经把湘灵鼓瑟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倾听妙曲,想见伊人。此时诗人笔锋一转,直指美丽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终人不见”——只闻其声,不见伊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之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五个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为由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让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湘江,还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静,给人留下悠悠的思恋。
主试官李暐非常赞赏这个结句,以为“必有神助”。当时与钱起一同参加省试的陈季《湘灵鼓瑟》有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语句略同于钱起,但他将这两句置于第四联,而钱起将这一诗意作结,配上“曲终人不见”,便觉得空灵而有余韵。
关于钱起的这两句诗,还有一段文坛公案:
1935年,朱光潜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认为,这两句诗,前一句表现了“消逝”之美,后一句表现了“永恒”之美。前一句是人的情感,后一句是大自然的美,两句有机地交织渗透,构成一种神秘而高贵的静穆美。两者不能分离。他说:
人到底是怕凄凉的,要求伴侣的,曲终了,人去了,我们一霎时以前所游目骋怀的世界猛然间好像从脚底倒塌去了,这是人生最难堪的一件事,但是一转眼间我们看到江上青峰,好像又找到了另一个可亲的伴侣,另一个托足的世界,而且它永远是在那里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种风味似之,不仅如此,人和曲果真消逝了吗?这一曲缠绵悱恻的音乐没有惊动山灵?它没有传出江上青峰的妩媚和严肃?它没有深深地印在这妩媚和严肃里面?反正青山和湘灵的瑟声已发生这么一回因缘,青山永在,瑟声和鼓瑟的人也就永在了。
鲁迅读此文后,不以为然,在《题未定草(七)》反驳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认为,究其实,诗人钱起根本没有在那首省试诗中,表达什么真实的(更谈不上神秘而高贵的)情感,他所写的,一切不过是应试的话语操作而已。再来分析《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其实不过是点题:“曲终”点明了“鼓瑟”,“人不见”点出“灵”字,“江上”点出了“湘”字。说白了,这一切不过是试贴诗的格套:点题。他以屈原写《离骚》为例:
假使屈原不和椒兰吵架,却上京求取功名,我想,他大约也不至于在考卷上大发牢骚的,他首先要防落第。
这就表明,省试诗是不会有什么真情实感的。确实,这首诗尽管结句很有余味,前几句的描写却少变化,作者费力地堆砌了许多同义字:苦、凄、清、怨、悲,无非是要表达声音的悲哀,这种句法都是很单调的。在钱起的诗作中,这首诗不是代表作。但在唐代的试帖诗中,它却是杰出的作品。但,即使是试帖诗,除了体现作者的文化底蕴和写作技巧,某些佳作还是具有审美价值的。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所留下的韵味、给人的美感,朱光潜的 “消逝”和“永恒”之美的看法,还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试帖诗在开初,并不是十分严格,偶有破例。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科考试,试帖诗《终南山望余雪》,祖咏仅写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成了一首五言绝句,严重违反了考试程式。据《唐诗纪事》记载,祖咏交卷时,考官问他何以离格,他说“意尽”。考官还是以其诗简洁隽秀,特意选拔。后来对写作技巧和结构形式的要求越来越严,例如试帖诗中的重复用字,开始还没有看成大毛病,后来却绝对不允许。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博学宏词科考试,有考生诗中用了重复的字,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尔也可破例吧。钱起这首诗中的第四句“楚客不堪听”和第十一句“曲终人不见”,重用了一个“不”字,但还是获得通过而进士及第。然而宣宗还是认为“诗中重用字”不妥,“乃落下”。
【相关链接】
王维十九岁参加京兆府试,得解头,所作诗为《赋得清如玉壶冰》。题目采用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的句子“清如玉壶冰”,所以名为“赋得清如玉壶冰”。
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诸。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凝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请按照唐试帖诗的模式,简要地分析此诗。
参考思路:
此诗五言六韵(十二句),合乎唐科考的长律定式。开篇第一句即点题,围绕题目来生发主题,用玉壶藏冰来代言女子内心冰清玉洁的情操。同时还暗示鲍照《代白头吟》的题旨,说明清如玉壶冰的出处。接着承上启下展开本诗的思路。中间四句借对藏冰玉壶物性的进一步描绘,寓示女子情之洁、操之高。最后,用“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一转,导向结尾“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这种写法,是试帖诗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