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相对滞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仍是一大难题。我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立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还要从课堂实效、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 语文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课堂也越来越活了。然而,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有许多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像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另外,在许多农村小学中,由于班级中学生人数过多,导致课堂教学中达不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者,由于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教学资源也相当缺乏,而且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相当落后,家庭教育不到位。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居高”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身为第一线的老师都知道,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在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应用自如。目前,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充分。一些老师的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参考书、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有的甚至连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不误,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课前反思,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应用自如。
首先,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难易适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即做到目标适度。
其次,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还要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把“问”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让我们真正做到“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
二、联系实际,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对不断快速更新、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新成果,我很赞成这样一句话:“有选择地引进,有改造地吸收,在实践中创新,使之富有自身的特色。”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已推行了好几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但有一部分教师的转变力度不大,课堂依然存在着以“教师主宰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分析讲解为主要形式,采取“灌输式”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只是被动地听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也就不足为怪了。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应该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中对“有效教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
应该说,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关注,正在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在很多时候,它还只是一句口号:充分自主成了放任自流,小组合作只是高耗低效,探索研究缺少思维挑战,从而造成了一种“假主体行为”。老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变革,却没有真正思考这种新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与实效。我们的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迷失自己,更不能削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四、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教学媒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语文是比较抽象模糊的东西,难以理解和运用。在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了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再让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就难以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呈现单纯的文字、数字等教学信息,还能输出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能较容易地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对于低段儿童来说,他们更为感兴趣。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让他们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奠基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倾注热情的同时,理性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寻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灿烂多彩的天空。
关键词: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 语文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课堂也越来越活了。然而,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有许多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像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另外,在许多农村小学中,由于班级中学生人数过多,导致课堂教学中达不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者,由于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教学资源也相当缺乏,而且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相当落后,家庭教育不到位。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居高”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身为第一线的老师都知道,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在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应用自如。目前,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充分。一些老师的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参考书、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有的甚至连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不误,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课前反思,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应用自如。
首先,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难易适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即做到目标适度。
其次,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还要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把“问”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让我们真正做到“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
二、联系实际,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对不断快速更新、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新成果,我很赞成这样一句话:“有选择地引进,有改造地吸收,在实践中创新,使之富有自身的特色。”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已推行了好几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但有一部分教师的转变力度不大,课堂依然存在着以“教师主宰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分析讲解为主要形式,采取“灌输式”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只是被动地听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也就不足为怪了。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应该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中对“有效教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
应该说,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关注,正在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在很多时候,它还只是一句口号:充分自主成了放任自流,小组合作只是高耗低效,探索研究缺少思维挑战,从而造成了一种“假主体行为”。老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变革,却没有真正思考这种新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与实效。我们的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迷失自己,更不能削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四、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教学媒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语文是比较抽象模糊的东西,难以理解和运用。在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了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再让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就难以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呈现单纯的文字、数字等教学信息,还能输出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能较容易地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对于低段儿童来说,他们更为感兴趣。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让他们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奠基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倾注热情的同时,理性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寻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灿烂多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