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同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不同年段的语文教材中是常有的事情。如何根据课文出现的年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以课后练习作为突破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取向
虽说两个版本的单元主题都是围绕“爱”展开,但由于课文出现的年段不一样,所以编者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特点设计的课后练习也不一样。让我们一起看看两版本的课后练习思考题:
1.语文S版的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课文中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跑去。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
● 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2.人教版课标本的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
①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从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设置来看,两个版本都根据单元训练主题,体现新课标对两个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前者体现了第二学段的年段要求:“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思考练习”2和3。后者体现了小学第三学段的年段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思考练习”1和3。
二、不同的教学策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虽是同一篇课文,但由于版本不同,所处的年段不同,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不一样。因此,教学时,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课文练习及所处的年段,抓住课后主要练习题,把握教材重点,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
1.中年级的教学策略
教学S版,教师可以依托文本,根据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通过读句子、想画面等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他深入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设置,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及父子情深。特别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个句子时,该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父亲为了救儿子,他挖了十二个小时。
师:请同学们再看——
教师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父亲为了救儿子挖的时间更长了。
师:大家再看这个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读读句子,说说看,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放在一起,说明父亲为了救儿子,一直都没有休息过。
师:你理解得真好!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
(学生读句子,注意强调时间)
师:读得真好!大家想想看,十二小时,相当于从早上六点起一直到下午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你会做什么事情?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课间休息,玩耍,吃饭。
师:也就是说在十二小时内你做了很多件事情,可这位父亲他却只做一件事情——
生:不停地挖着。
师:二十四小时,一天的时间,你可能又做了哪些事情?
生:我们还可能看电视,玩游戏,做运动。
师:在二十四小时里,我们可能会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可这位父亲只是——
生:不停地挖着。
师:是呀,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这位父亲一直在坚持,他为了救埋在废墟下面的儿子,一直在不停地挖着。三十六小时后呢?这位父亲又在做什么?
生:他还在不停地挖着。
师: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这位父亲从地震发生后不久,就一直在不停地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生:这位父亲一直坚信儿子还活着,所以他一直在挖,而其他孩子的父亲却摇头走开了。
师:你真会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帮助自己理解课文。是的,有了理解,我们才能读好课文,请你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读句子)
……
出示句子: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当老师读到这个句子时,地震的画面仿佛又出现在老师的眼前,你从这个句子中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这位父亲在不停地挖掘倒塌下来的砖头、石块。
师:请带着你的理解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句子)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紧扣课后练习,紧抓关键句子,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感受父亲救儿子的执著,读出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爱;接着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父亲救儿子的困难及痛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与主人公同体验、共感受,不但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更读懂了作者是如何借助语文文字表达情感的。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简单、扎实、有效”的教学理念。
2.高年级的教学策略
高年级段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年段目标要求及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针对人物语言和外貌描写进行质疑问难来展开课堂教学。我们可以以课后练习题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交流时,教师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如何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表达人物情感,还要结合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是如何安慰同学、如何帮助同学来进行语言训练的,落实语言训练点,最后再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描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实现读写结合的最终目标。下面请看朱爱朝老师的片断教学——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找到了这段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让别的孩子先出去,阿曼达是多么无私呀!
师: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就至少在瓦砾堆下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对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漫长等待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生: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等待的?
师:问得多好啊!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等待可不像我们平时等车、等人哪!
生:阿曼达在瓦砾堆下会想些什么呢?
生:当阿曼达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仍然没有等到父亲的到来时,其他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呢?阿曼达又会怎样回答?
师:同学们提出的哪一个问题引发了你的思考,把你想到的说给同桌听。
(同桌讨论,教师倾听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把你想到的说给大家听。
(学生说,教师相机点评)
生: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也越来越浑浊。7岁的阿曼达,经过两天一夜的等待,一定是渴极了,饿极了!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该片断教学中,执教老师依托课后练习,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进行质疑、探究,然后通过抓重点词、关键句读、悟、说这种以疑促读的方法,既体现了编者选编教材和设计练习的意图,又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作用,充分体现高年级教学的年段特点。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随文练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体现了读与练的有效结合。
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两个不同年段的教学案例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才能了解编者意图,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重点,更好地体现年段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
一、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取向
虽说两个版本的单元主题都是围绕“爱”展开,但由于课文出现的年段不一样,所以编者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特点设计的课后练习也不一样。让我们一起看看两版本的课后练习思考题:
1.语文S版的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课文中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跑去。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
● 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2.人教版课标本的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
①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从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设置来看,两个版本都根据单元训练主题,体现新课标对两个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前者体现了第二学段的年段要求:“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思考练习”2和3。后者体现了小学第三学段的年段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思考练习”1和3。
二、不同的教学策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虽是同一篇课文,但由于版本不同,所处的年段不同,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不一样。因此,教学时,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课文练习及所处的年段,抓住课后主要练习题,把握教材重点,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
1.中年级的教学策略
教学S版,教师可以依托文本,根据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通过读句子、想画面等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他深入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设置,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及父子情深。特别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个句子时,该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父亲为了救儿子,他挖了十二个小时。
师:请同学们再看——
教师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父亲为了救儿子挖的时间更长了。
师:大家再看这个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读读句子,说说看,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放在一起,说明父亲为了救儿子,一直都没有休息过。
师:你理解得真好!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
(学生读句子,注意强调时间)
师:读得真好!大家想想看,十二小时,相当于从早上六点起一直到下午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你会做什么事情?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课间休息,玩耍,吃饭。
师:也就是说在十二小时内你做了很多件事情,可这位父亲他却只做一件事情——
生:不停地挖着。
师:二十四小时,一天的时间,你可能又做了哪些事情?
生:我们还可能看电视,玩游戏,做运动。
师:在二十四小时里,我们可能会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可这位父亲只是——
生:不停地挖着。
师:是呀,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这位父亲一直在坚持,他为了救埋在废墟下面的儿子,一直在不停地挖着。三十六小时后呢?这位父亲又在做什么?
生:他还在不停地挖着。
师: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这位父亲从地震发生后不久,就一直在不停地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生:这位父亲一直坚信儿子还活着,所以他一直在挖,而其他孩子的父亲却摇头走开了。
师:你真会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帮助自己理解课文。是的,有了理解,我们才能读好课文,请你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读句子)
……
出示句子: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当老师读到这个句子时,地震的画面仿佛又出现在老师的眼前,你从这个句子中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这位父亲在不停地挖掘倒塌下来的砖头、石块。
师:请带着你的理解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句子)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紧扣课后练习,紧抓关键句子,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感受父亲救儿子的执著,读出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爱;接着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父亲救儿子的困难及痛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与主人公同体验、共感受,不但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更读懂了作者是如何借助语文文字表达情感的。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简单、扎实、有效”的教学理念。
2.高年级的教学策略
高年级段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年段目标要求及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针对人物语言和外貌描写进行质疑问难来展开课堂教学。我们可以以课后练习题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交流时,教师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如何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表达人物情感,还要结合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是如何安慰同学、如何帮助同学来进行语言训练的,落实语言训练点,最后再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描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实现读写结合的最终目标。下面请看朱爱朝老师的片断教学——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找到了这段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让别的孩子先出去,阿曼达是多么无私呀!
师: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就至少在瓦砾堆下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对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漫长等待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生: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等待的?
师:问得多好啊!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等待可不像我们平时等车、等人哪!
生:阿曼达在瓦砾堆下会想些什么呢?
生:当阿曼达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仍然没有等到父亲的到来时,其他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呢?阿曼达又会怎样回答?
师:同学们提出的哪一个问题引发了你的思考,把你想到的说给同桌听。
(同桌讨论,教师倾听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把你想到的说给大家听。
(学生说,教师相机点评)
生: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也越来越浑浊。7岁的阿曼达,经过两天一夜的等待,一定是渴极了,饿极了!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该片断教学中,执教老师依托课后练习,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进行质疑、探究,然后通过抓重点词、关键句读、悟、说这种以疑促读的方法,既体现了编者选编教材和设计练习的意图,又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作用,充分体现高年级教学的年段特点。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随文练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体现了读与练的有效结合。
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两个不同年段的教学案例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才能了解编者意图,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重点,更好地体现年段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