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国际私法,往往关注法律选择的过程,而忽视法律适用带来的结果,这样容易导致当事人权益的损失。民商事法律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民事权益,因此,侵权法律的适用过程也要体现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原则。在侵权法律选择中体现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侵权法律适用;保护当事人利益;基本原则
法律选择的过程应当具有确定性和预测性,遵循一定的规则,并有助于实现判决结果的一致。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在整个国际私法的学说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规则体系追求形式上和过程上的正义。过程正义的核心,是同样的案件能够获得同样的判决,具有普适性的法律规定能被适用在所有的同类案件中,从而确保法律适用结果的统一。
一、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的重要性
侵权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法官按照私法冲突规范的指导,选择可以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某国实体法律的过程。法官审理涉外案件,必须严格遵守冲突规范,谨慎选择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定,进而平衡纠纷双方的利益。法律选择的过程本身要合理,要体现平等对待、公平公正等重要的司法价值原则。但是,按照正确的步骤选择适用法律,并不一定能确保审理结果的客观公正,因为法律程序的基本价值是过程正义,程序法律只关心过程,不重视结果。
良好的法律规定要体现过程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确保判决结果能被当事人双方接受,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判决结果的正义,是指判决结果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处于弱势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侵权案件发生时,被害人处于较弱的地位上,他的权益遭到了非法行为的侵犯,并且他在求得赔偿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因此,法官要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就要选择适用对受害一方有利的规定,通过追究加害方的法律责任,来弥补受害方的利益损失,这就是侵权法律适用中有利于原告方的基本原则。适用有利于原告的法规,充分体现了实质正义的要求。
二、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
在我国,侵权法律适用以行为地法为基础,以居住地法为主导,以意思自治为修正和补充。这样的规定,保留了传统国际私法冲突规定的基本原则,同时优先适用居住地法和意思自治,体现了立法者追求结果公正、认可实质正义的基本立法倾向。侵权法律关系,属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据民法的一般准则,民事当事人地位平等,法律不应该偏向任何一方。具体而言,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在我国法律中有如下几点表现:
(一)尊重当事人意思
尊重当事人意思,也成为“意思自治”,它是民法的基石性原则。这一重要原则主张合同当事人应当充分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选择某国或者某地的法律规则,作为他们行为的准则。如果日后发生合同争议,受理案件的法院或仲裁庭要将当事人共同选择的法律作为案件的准据法。
从16世纪开始,意思自治就成为了法官确定案件适用法规的最主要原则。但是,传统国际私法理论认为:侵权法属于某一国家的强制性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进行选择。实际上,侵权法律虽然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它毕竟是从民法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与刑法等公法的性质存在本质区别。因此,近年来,有些国家就将意思自治应用到了侵权法中。意思自治要求法律给予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当事人在选择法规时,可以充分顾及到自身权益的实现。
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法中规定:侵权案件发生之后,如果当事人对适用法律达成了协议,那么法官就应当尊重这种协议,在审理案件时适用当事人共同选择的法条。从这项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侵权法律适用准则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赋予案件当事人自主选择任何一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尊重当事人意思,方便了法官对于侵权案件的审理,使得法官不需要自行筛选和判断能够适用于此案的法律。另外,双方当事人在进行自主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法律规定。因此,这种自由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权益。
(二)保护弱势当事人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特殊形式的侵权行为,应当适用受害方经常居住地的法律。例如: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发的侵权纠纷,适用消费者经常居住地法律规定;与网络有关的姓名权侵权案件、肖像权侵权案件等侵害人格性权利的案件,适用受害方居住地法律规定。
受害方经常居住的地点,是受害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因此,受害人通常会十分熟悉常住地的法律规定。允许他们选择常住地法律作为案件的准据法,能够方便受害方主张合法权益,实现他们的心理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讲,受害方常住地的法律是非常有利于保护弱者权利的。
例如:在发生产品质量侵权纠纷之后,消费者通常很难找到生产商和销售商的住所,如果法官适用侵权人居住地的法律,就会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但如果法官适用了消费者居住地的法律,消费者就无需再去了解侵权责任人的居住地点和产品产地,只要依照自己很熟悉的法律规定来主张权利就可以了。再如:与网络相关的侵权纠纷发生后,侵权人的具体地址通常很难被查到,但是受害人的居住地点是比较容易被确定的。适用受害人常住地的法律规范,能够起到方便网络侵权的当事人主张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总结
在侵权法适用过程中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发展国际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我国相关立法中法律适用的规定,体现了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基本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了私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价值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要严格落实侵权法的适用规则,切实维护当事人权益。
参考文献:
[1]张悦仙 论侵权法律适用中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J] 河北法学,2012(11)
[2]许凯 侵权冲突法研究[D] 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2 05
[3]张春宁 论意思自治原则在侵权冲突法中的适用[D] 山东大学,201203
【关键词】侵权法律适用;保护当事人利益;基本原则
法律选择的过程应当具有确定性和预测性,遵循一定的规则,并有助于实现判决结果的一致。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在整个国际私法的学说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规则体系追求形式上和过程上的正义。过程正义的核心,是同样的案件能够获得同样的判决,具有普适性的法律规定能被适用在所有的同类案件中,从而确保法律适用结果的统一。
一、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的重要性
侵权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法官按照私法冲突规范的指导,选择可以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某国实体法律的过程。法官审理涉外案件,必须严格遵守冲突规范,谨慎选择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定,进而平衡纠纷双方的利益。法律选择的过程本身要合理,要体现平等对待、公平公正等重要的司法价值原则。但是,按照正确的步骤选择适用法律,并不一定能确保审理结果的客观公正,因为法律程序的基本价值是过程正义,程序法律只关心过程,不重视结果。
良好的法律规定要体现过程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确保判决结果能被当事人双方接受,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判决结果的正义,是指判决结果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处于弱势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侵权案件发生时,被害人处于较弱的地位上,他的权益遭到了非法行为的侵犯,并且他在求得赔偿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因此,法官要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就要选择适用对受害一方有利的规定,通过追究加害方的法律责任,来弥补受害方的利益损失,这就是侵权法律适用中有利于原告方的基本原则。适用有利于原告的法规,充分体现了实质正义的要求。
二、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
在我国,侵权法律适用以行为地法为基础,以居住地法为主导,以意思自治为修正和补充。这样的规定,保留了传统国际私法冲突规定的基本原则,同时优先适用居住地法和意思自治,体现了立法者追求结果公正、认可实质正义的基本立法倾向。侵权法律关系,属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据民法的一般准则,民事当事人地位平等,法律不应该偏向任何一方。具体而言,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在我国法律中有如下几点表现:
(一)尊重当事人意思
尊重当事人意思,也成为“意思自治”,它是民法的基石性原则。这一重要原则主张合同当事人应当充分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选择某国或者某地的法律规则,作为他们行为的准则。如果日后发生合同争议,受理案件的法院或仲裁庭要将当事人共同选择的法律作为案件的准据法。
从16世纪开始,意思自治就成为了法官确定案件适用法规的最主要原则。但是,传统国际私法理论认为:侵权法属于某一国家的强制性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进行选择。实际上,侵权法律虽然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它毕竟是从民法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与刑法等公法的性质存在本质区别。因此,近年来,有些国家就将意思自治应用到了侵权法中。意思自治要求法律给予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当事人在选择法规时,可以充分顾及到自身权益的实现。
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法中规定:侵权案件发生之后,如果当事人对适用法律达成了协议,那么法官就应当尊重这种协议,在审理案件时适用当事人共同选择的法条。从这项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侵权法律适用准则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赋予案件当事人自主选择任何一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尊重当事人意思,方便了法官对于侵权案件的审理,使得法官不需要自行筛选和判断能够适用于此案的法律。另外,双方当事人在进行自主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法律规定。因此,这种自由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权益。
(二)保护弱势当事人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特殊形式的侵权行为,应当适用受害方经常居住地的法律。例如: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发的侵权纠纷,适用消费者经常居住地法律规定;与网络有关的姓名权侵权案件、肖像权侵权案件等侵害人格性权利的案件,适用受害方居住地法律规定。
受害方经常居住的地点,是受害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因此,受害人通常会十分熟悉常住地的法律规定。允许他们选择常住地法律作为案件的准据法,能够方便受害方主张合法权益,实现他们的心理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讲,受害方常住地的法律是非常有利于保护弱者权利的。
例如:在发生产品质量侵权纠纷之后,消费者通常很难找到生产商和销售商的住所,如果法官适用侵权人居住地的法律,就会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但如果法官适用了消费者居住地的法律,消费者就无需再去了解侵权责任人的居住地点和产品产地,只要依照自己很熟悉的法律规定来主张权利就可以了。再如:与网络相关的侵权纠纷发生后,侵权人的具体地址通常很难被查到,但是受害人的居住地点是比较容易被确定的。适用受害人常住地的法律规范,能够起到方便网络侵权的当事人主张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总结
在侵权法适用过程中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发展国际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我国相关立法中法律适用的规定,体现了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基本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了私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价值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要严格落实侵权法的适用规则,切实维护当事人权益。
参考文献:
[1]张悦仙 论侵权法律适用中保护当事人利益原则[J] 河北法学,2012(11)
[2]许凯 侵权冲突法研究[D] 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2 05
[3]张春宁 论意思自治原则在侵权冲突法中的适用[D] 山东大学,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