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50-01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教师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立足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充实,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一、转化素材——让教材更贴近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材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借助一定的素材来呈现的,尽管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一直考虑到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探求新知,然而由于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教材中的例子,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所有学生,有的素材要加以转换。
1.联系生活实际,转换学生不熟悉的素材。
我国南北地理差异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都存在着差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但从微观上看,教材的某些内容不一定适合某一个区域、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发现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素材,不便于本地教学的素材,我们就及时调整或更换成学生熟悉的素材。
例如,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3个例题都是以每天早晨步为题材,探讨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素材,我们就把它改为到商场买东西并比一比怎样买最便宜,这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在不改变教材编写意图的情况下,做出取舍,转换学生不熟悉的素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对数学保持亲切感,增加教材的亲和力。
2.借助已有经验,转换教材不恰当的内容。
当代教学论流派几乎都强调教学要从儿童已有经验出发这一思想,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差距,学生的实际状态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删减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的调整和重组。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起學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让教材更便于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这就是说,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课本中呈示的被“冷冻”和“定格”的素材看作思维过程的材料,要把例题,结论,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适当地化静态为动态,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借助媒介,激发学生的操作欲望。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文字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辅之以解说和背景音乐,漂亮的界面,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在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更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
三、发挥优势——让教材更利于彰显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主题;主要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比较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不但掌握知识,还掌握学习方法。
挖掘主题内涵,让学生自主地学。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目的是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如在认识“商不变”的性质时,教材精心设计了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动画情境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我认为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重组结构——让教材更切合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活动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过程的生动性。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站在一个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教材,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驾驭,必然要适当对教材的巧加工,对教材进行开发调整、适当补充;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及时鼓励,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以整体结构的意识用教材,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是一个整体,其不同的分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联系,包括同一个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因此,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教师要打破原来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的教学方式,做出整体规划与综合设计。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两个内容,教材分别编排在不同的课时。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根据学生提供的材料,同时呈现这两个内容并同时研究。先让同桌同学交换座位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规律,再用事例验证,最后应用。这就使学生主动把握贯穿单元教学前后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因结构的支撑而乐于主动地猜想、类比与思维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总之,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作为数学课程重要实施者的教师不能停留在机械地再现数学教材,被动地适应数学教材,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心理规律。切实地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教师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立足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充实,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一、转化素材——让教材更贴近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材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借助一定的素材来呈现的,尽管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一直考虑到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探求新知,然而由于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教材中的例子,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所有学生,有的素材要加以转换。
1.联系生活实际,转换学生不熟悉的素材。
我国南北地理差异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都存在着差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但从微观上看,教材的某些内容不一定适合某一个区域、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发现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素材,不便于本地教学的素材,我们就及时调整或更换成学生熟悉的素材。
例如,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3个例题都是以每天早晨步为题材,探讨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素材,我们就把它改为到商场买东西并比一比怎样买最便宜,这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在不改变教材编写意图的情况下,做出取舍,转换学生不熟悉的素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对数学保持亲切感,增加教材的亲和力。
2.借助已有经验,转换教材不恰当的内容。
当代教学论流派几乎都强调教学要从儿童已有经验出发这一思想,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差距,学生的实际状态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删减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的调整和重组。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起學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让教材更便于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这就是说,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课本中呈示的被“冷冻”和“定格”的素材看作思维过程的材料,要把例题,结论,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适当地化静态为动态,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借助媒介,激发学生的操作欲望。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文字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辅之以解说和背景音乐,漂亮的界面,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在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更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
三、发挥优势——让教材更利于彰显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主题;主要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比较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不但掌握知识,还掌握学习方法。
挖掘主题内涵,让学生自主地学。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目的是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如在认识“商不变”的性质时,教材精心设计了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动画情境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我认为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重组结构——让教材更切合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活动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过程的生动性。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站在一个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教材,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驾驭,必然要适当对教材的巧加工,对教材进行开发调整、适当补充;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及时鼓励,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以整体结构的意识用教材,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是一个整体,其不同的分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联系,包括同一个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因此,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教师要打破原来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的教学方式,做出整体规划与综合设计。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两个内容,教材分别编排在不同的课时。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根据学生提供的材料,同时呈现这两个内容并同时研究。先让同桌同学交换座位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规律,再用事例验证,最后应用。这就使学生主动把握贯穿单元教学前后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因结构的支撑而乐于主动地猜想、类比与思维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总之,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作为数学课程重要实施者的教师不能停留在机械地再现数学教材,被动地适应数学教材,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心理规律。切实地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