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教学的训练标准来定义的:纯艺术教学提倡在再现客观对象的前提下进行造型基础训练。当然,这种现象有其多方面的客观因素所决定制约,笔者在这里不再展开说明。但这样的现象一直束缚素描这门基础学科(在笔者看来甚至说艺术形式)作为基础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到现在,很多高校设计学科造型基础训练沿袭纯艺术教学模式的情况依旧存在。由于这样的模仿所造成的结果直接体现在学生在素描课程中对表现对象的过分依赖并影响到专业课程学习甚至造成在设计思维上创造力的严重缺失等等现象。
在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中,"模仿"是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可视化的物体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和再现,通过画面表达出来,这在教学中被认为是学生造型能力衡量的标准和基础。在进行大量练习后,进而将创作个体精神层面的审美取向进行抒发表达,这是其"价值"取向的最高目标。但设计素描不同,虽然它仍是在借鉴融合传统绘画素描艺术精华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学科的特点形成的视觉造型学科,但它强调的是通过个体创造为"设计"、"大众"服务,其实用性功能不言而喻。也正因为两者在功能与目的以及取向上的差异,体现在教学中甚至学生后期培养上必然带来教学理论、目的、内容、方法、要求等方面的差别和不同,如何能认识两者的差异,结合相应专业自身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构建就成为我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課题和方向。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学科因其专业研究方向、专业与学科领域、专业运用领域均有所不同,因此设计素描因其学科专业方向的特点又应有所区别,所以每种学科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区分。在今后的时间,我们再进行相应的介绍和探讨。但根据设计素描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研究规律,本人认为:设计素描教学主要线索可被划分为"形态形体结构研究——明暗与光影调子研究——质感特写训练——创意形态造型"四部分,并根据专业划分融合其他种类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
一、形态形体结构研究
不管真实再现还是创造设计的客体对象,其本身都存在自身形态所特有(除了眼睛可视化外能用其他感知方式所能感知)的形体构造。不管其形体结构是体量型、骨架型还是综合型,通过造型训练掌握现在已有的形体特征、研究结构规律,在多样化的形体构造中去积累,建立形态、形体、结构、空间的敏感度,学生在观察分析、理解表现能力等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进而加深对设计素描造型思维的体验和理解,为创造全新可视化形象奠定思维形式上的基础和准备。
二、明暗与光影调子研究
绘画性素描可以因为创作者自身喜好将其强化或弱化,但作为设计素描教学体系而言,它只是我们认识形体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对调子、光影等影响我们观察感受的因素,能加深我们对形态自身的形体构造的理解和认识。
三、质感特写训练
物体自身的材质肌理有其特殊的魅力和诱惑,对这部分的研究和学习能在丰富画面语言的同时提升对材料的敏感程度。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设计素描的造型训练不仅要掌握物象表现的造型语言,同时注重创造、构造和表现对象,因而造型语言是丰富多变的。传统造型语言的借鉴如:线、明暗、写生、临摹;现代表现语言如:拼贴、喷绘、电脑合成等,在造型语言上的种种多样化,多元素搭配也能辅助学生思维的拓宽。
四、创意形态练习
除开上述教学手段,我认为,设计艺术院校的素描造型训练必须结合其专业学科自身特点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上打好基础和给与学生方向,特别是设计素描基础教学中,除基本造型技能训练外,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创新形态练习具有以下要求:造型从本质上讲是对物象构成要素中比较突出部分的一种抽象关系的确定。经过扩散思维、想象、联想等方式将物象分解成为具有本质特征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内容,在分解放大潜在形体美反应的同时,将元素提炼加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设计行为也在创造新的视觉,构成新的形体的同时逐渐清晰突出了。
上述仅为本人在多年教学中的些许感悟和小结,将其文字化以便今后详细归纳总结。其中定会有偏颇和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各位观者提出宝贵意见。
在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中,"模仿"是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可视化的物体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和再现,通过画面表达出来,这在教学中被认为是学生造型能力衡量的标准和基础。在进行大量练习后,进而将创作个体精神层面的审美取向进行抒发表达,这是其"价值"取向的最高目标。但设计素描不同,虽然它仍是在借鉴融合传统绘画素描艺术精华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学科的特点形成的视觉造型学科,但它强调的是通过个体创造为"设计"、"大众"服务,其实用性功能不言而喻。也正因为两者在功能与目的以及取向上的差异,体现在教学中甚至学生后期培养上必然带来教学理论、目的、内容、方法、要求等方面的差别和不同,如何能认识两者的差异,结合相应专业自身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构建就成为我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課题和方向。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学科因其专业研究方向、专业与学科领域、专业运用领域均有所不同,因此设计素描因其学科专业方向的特点又应有所区别,所以每种学科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区分。在今后的时间,我们再进行相应的介绍和探讨。但根据设计素描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研究规律,本人认为:设计素描教学主要线索可被划分为"形态形体结构研究——明暗与光影调子研究——质感特写训练——创意形态造型"四部分,并根据专业划分融合其他种类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
一、形态形体结构研究
不管真实再现还是创造设计的客体对象,其本身都存在自身形态所特有(除了眼睛可视化外能用其他感知方式所能感知)的形体构造。不管其形体结构是体量型、骨架型还是综合型,通过造型训练掌握现在已有的形体特征、研究结构规律,在多样化的形体构造中去积累,建立形态、形体、结构、空间的敏感度,学生在观察分析、理解表现能力等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进而加深对设计素描造型思维的体验和理解,为创造全新可视化形象奠定思维形式上的基础和准备。
二、明暗与光影调子研究
绘画性素描可以因为创作者自身喜好将其强化或弱化,但作为设计素描教学体系而言,它只是我们认识形体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对调子、光影等影响我们观察感受的因素,能加深我们对形态自身的形体构造的理解和认识。
三、质感特写训练
物体自身的材质肌理有其特殊的魅力和诱惑,对这部分的研究和学习能在丰富画面语言的同时提升对材料的敏感程度。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设计素描的造型训练不仅要掌握物象表现的造型语言,同时注重创造、构造和表现对象,因而造型语言是丰富多变的。传统造型语言的借鉴如:线、明暗、写生、临摹;现代表现语言如:拼贴、喷绘、电脑合成等,在造型语言上的种种多样化,多元素搭配也能辅助学生思维的拓宽。
四、创意形态练习
除开上述教学手段,我认为,设计艺术院校的素描造型训练必须结合其专业学科自身特点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上打好基础和给与学生方向,特别是设计素描基础教学中,除基本造型技能训练外,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创新形态练习具有以下要求:造型从本质上讲是对物象构成要素中比较突出部分的一种抽象关系的确定。经过扩散思维、想象、联想等方式将物象分解成为具有本质特征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内容,在分解放大潜在形体美反应的同时,将元素提炼加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设计行为也在创造新的视觉,构成新的形体的同时逐渐清晰突出了。
上述仅为本人在多年教学中的些许感悟和小结,将其文字化以便今后详细归纳总结。其中定会有偏颇和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各位观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