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元璋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为推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介布衣成长为天子骄子,他的筚路蓝缕也值得我们研究。他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元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推动、朱元璋过人的才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友人的帮助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正处于为祖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黄金时期,也处于升华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学习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优良精神品质,取其精华,对于年轻人成长成才必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朱元璋;成功;年轻人
二百七十六年间,明朝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大戏,说起明朝便离不开明太祖朱元璋。小和尚朱重八从古庙荒冢里探出头,他扔下了放牛鞭,穿上了不合身的袈裟,踏上了饥荒泛滥的山东、河南化缘之路,从此为他腥风血雨的起义埋下了反叛的种子。
朱元璋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为推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介布衣成长为天子骄子,他的筚路蓝缕也值得我们研究。他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元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推动、朱元璋过人的才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友人的帮助等多方面因素。时势造英雄,朱元璋用“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这样的豪情唱出了自己的一腔壮志,在登皇位、夺天下这条路上艰苦地走到了最后。
1 时势造英雄,元朝腐朽落魄自掘坟墓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英雄的成就也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环境。朱元璋生于腐朽的元末,家庭成分为三代贫农,为地主刘德家打工,受尽了地主阶级盘剥。年幼的朱重八在看到勤恳老实的父母饿死,而地主却衣食无忧,甚至连入土之地都不肯施舍时,幼年的他就埋下了恨的种子,对元朝统治者的恨。
黄河决堤,饥荒连年,统治者为维护国家表面稳定,仍是做了赈灾工作。我国古代的官僚体系层层下设,工作的安排自然也是一层一层逐级安排。赈灾银两拨款后,每层官员都进行相应盘剥,最后到灾民手里的无非是些谷壳,有些利用去黄河修筑工事为要挟,威胁百姓交钱,百姓苦不堪言。地方政府在上书歌恩颂德,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赈灾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官员又捞了一笔,灾民死活根本无足轻重,对于当时的元朝来说,这些灾民的死去,更意味着可以收回大量的土地进行放牧,简直是再好不过,皆大欢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和粮食的农民们再也无法忍耐。韩山童和刘福通抗起了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大旗,浩浩汤汤的起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朱重八因为儿时友人汤和的一封密信,也被迫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逐渐展现了他出色的才能。
朱元璋出生时是否天降异端,满地红光,我们已不可知晓,但历史确实为朱元璋展开了了一条精美的红毯。
2 雄心壮志,重八并非池中物
首先从名字的变化看。由于家族传统,朱元璋幼时名为朱重八,朱元璋加入起义队伍实属无奈之举,他本身是想成为一个拥有妻孩,安心种地过日子的普通人,随着最初梦想的破灭,他对元朝的恨也越来越浓烈。在加入郭子兴的队伍后,他改名为朱兴宗,即意为兴耀祖宗,这便可以看到朱元璋心底的抱负。娶了马秀英后,随着他个人思想的成熟和年龄的增长,他对元朝的怨气更加深厚,這时,他便正式立下鸿鹄之志——“诛元璋”,即诛灭元朝的一把利器。从朱元璋对自己名字的变化,更多显示的是他大展宏图的豪情之志,有理想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是深谋远虑,富有主见。在打击大敌陈友谅的战略谋划中,他仔细分析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二人的特点,前者器小,后者志娇,器小者眼中全是自己,不会牺牲自己去救援陈友谅。朱元璋在众多人都倾向打张士诚,先易后难的境况下,作出了攻打陈友谅的决定,最终在鄱阳湖留下了精彩的胜利一战。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需要同时具备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才能才能在历史的关头选择正确的方向。
第三是出身草莽,魄力十足。如果按家庭成分来讲,朱元璋的出身卑微,更没有受过什么正统教育,家中没有钱支撑他读书,能吃饱是当时他的愿望。正是这样的出身,让他少了文化人的优柔寡断和瞻前顾后,他顾大局,敢于舍小,绝不锱铢必较,用恒心与毅力开疆拓土。
3 重用人才,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也本。”
从古至今,人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建都许昌便发布“求贤令”;唐太宗重用魏征,广纳谏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才建设也十分重视,他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伟大的政治家都是善用人才的,朱元璋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精锐的人才队伍。
战争伟力蕴含在人民之中,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朱元璋善用人才,任用了汤和、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同时,他还注重战后的秩序,禁止屠城,收获民心。
任何成功并非偶然,是汗水与机会的结合。一代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一路艰难走来,正是他的这些过人品质在冥冥之中指引着他必将走向胜利。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正处于为祖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黄金时期,也处于升华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广大年轻人要学习朱元璋敢于吃苦的精神品质、果敢坚决的意志品质和宽广开阔的胸襟情怀。学习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优良精神品质,取其精华,对于年轻人成长成才必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朱元璋;成功;年轻人
二百七十六年间,明朝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大戏,说起明朝便离不开明太祖朱元璋。小和尚朱重八从古庙荒冢里探出头,他扔下了放牛鞭,穿上了不合身的袈裟,踏上了饥荒泛滥的山东、河南化缘之路,从此为他腥风血雨的起义埋下了反叛的种子。
朱元璋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为推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介布衣成长为天子骄子,他的筚路蓝缕也值得我们研究。他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元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推动、朱元璋过人的才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友人的帮助等多方面因素。时势造英雄,朱元璋用“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这样的豪情唱出了自己的一腔壮志,在登皇位、夺天下这条路上艰苦地走到了最后。
1 时势造英雄,元朝腐朽落魄自掘坟墓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英雄的成就也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环境。朱元璋生于腐朽的元末,家庭成分为三代贫农,为地主刘德家打工,受尽了地主阶级盘剥。年幼的朱重八在看到勤恳老实的父母饿死,而地主却衣食无忧,甚至连入土之地都不肯施舍时,幼年的他就埋下了恨的种子,对元朝统治者的恨。
黄河决堤,饥荒连年,统治者为维护国家表面稳定,仍是做了赈灾工作。我国古代的官僚体系层层下设,工作的安排自然也是一层一层逐级安排。赈灾银两拨款后,每层官员都进行相应盘剥,最后到灾民手里的无非是些谷壳,有些利用去黄河修筑工事为要挟,威胁百姓交钱,百姓苦不堪言。地方政府在上书歌恩颂德,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赈灾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官员又捞了一笔,灾民死活根本无足轻重,对于当时的元朝来说,这些灾民的死去,更意味着可以收回大量的土地进行放牧,简直是再好不过,皆大欢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和粮食的农民们再也无法忍耐。韩山童和刘福通抗起了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大旗,浩浩汤汤的起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朱重八因为儿时友人汤和的一封密信,也被迫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逐渐展现了他出色的才能。
朱元璋出生时是否天降异端,满地红光,我们已不可知晓,但历史确实为朱元璋展开了了一条精美的红毯。
2 雄心壮志,重八并非池中物
首先从名字的变化看。由于家族传统,朱元璋幼时名为朱重八,朱元璋加入起义队伍实属无奈之举,他本身是想成为一个拥有妻孩,安心种地过日子的普通人,随着最初梦想的破灭,他对元朝的恨也越来越浓烈。在加入郭子兴的队伍后,他改名为朱兴宗,即意为兴耀祖宗,这便可以看到朱元璋心底的抱负。娶了马秀英后,随着他个人思想的成熟和年龄的增长,他对元朝的怨气更加深厚,這时,他便正式立下鸿鹄之志——“诛元璋”,即诛灭元朝的一把利器。从朱元璋对自己名字的变化,更多显示的是他大展宏图的豪情之志,有理想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是深谋远虑,富有主见。在打击大敌陈友谅的战略谋划中,他仔细分析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二人的特点,前者器小,后者志娇,器小者眼中全是自己,不会牺牲自己去救援陈友谅。朱元璋在众多人都倾向打张士诚,先易后难的境况下,作出了攻打陈友谅的决定,最终在鄱阳湖留下了精彩的胜利一战。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需要同时具备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才能才能在历史的关头选择正确的方向。
第三是出身草莽,魄力十足。如果按家庭成分来讲,朱元璋的出身卑微,更没有受过什么正统教育,家中没有钱支撑他读书,能吃饱是当时他的愿望。正是这样的出身,让他少了文化人的优柔寡断和瞻前顾后,他顾大局,敢于舍小,绝不锱铢必较,用恒心与毅力开疆拓土。
3 重用人才,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也本。”
从古至今,人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建都许昌便发布“求贤令”;唐太宗重用魏征,广纳谏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才建设也十分重视,他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伟大的政治家都是善用人才的,朱元璋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精锐的人才队伍。
战争伟力蕴含在人民之中,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朱元璋善用人才,任用了汤和、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同时,他还注重战后的秩序,禁止屠城,收获民心。
任何成功并非偶然,是汗水与机会的结合。一代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一路艰难走来,正是他的这些过人品质在冥冥之中指引着他必将走向胜利。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正处于为祖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黄金时期,也处于升华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广大年轻人要学习朱元璋敢于吃苦的精神品质、果敢坚决的意志品质和宽广开阔的胸襟情怀。学习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优良精神品质,取其精华,对于年轻人成长成才必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