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管理者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教育管理伦理性的探讨有利于改善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呼吁和倡导道德的教育管理行为;有利于在法律基础上,借助道德伦理来更好的实施管理。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性;现实生活;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管理既有一般管理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动态管理活动,具有其他管理所不具有的教育性、复杂性、延续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
一、对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理解
教育管理从本质上说,就是教育管理者以社会基本原则和教育活动本身的规律性为要求而提供的一种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教育活动。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就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
二、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具体体现
从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不满中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的教育离正义和公正还有一段距离,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的危机已经慢慢转变为文化危机、伦理和道德危机以及价值观的危机。教育伦理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两难境地,比如:如何以有限的精力关怀每一个学生、如何处理特殊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关爱、尽量公平,用自己认为合乎道德的方式教学。教育管理伦理性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中得以体现。
1、教育过程中的信任缺失
什么是信任?国内学者指出,"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不是认识论上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性去相信"。国外学者对"信任"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信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信任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善意;二是信任他人时,自己不在乎是否收到了伤害。[1]
提起伦理,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道德。伦理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石。然而,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有太多的虚假、不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猜忌。
教师因为信,才能生成威,继而生成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教育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等整个教育系统的合作关系。没有了信任,一切都将于教育的初衷相背离,也正是因为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处理突发的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教师、教师与教师等整个教育系统中出现的众多相互不信任的现象,所以才出现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敢管等教育问题。
2、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
体罚一般被认为是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丑陋、不文明行为,并且被社会给予了强烈的否定。即使在那些法律上默许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国家,体罚学生也受到了世界各界舆论善的谴责和伦理上的批判。比如:发生在2011年,广州一老师逼迫迟到的学生互扇耳光上百下。老师的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更是违背了一名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关爱学生的职业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因为各种原因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对好学生进行表扬对差学生则另眼相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认定"坏学生"就该受到处罚,"好学生"就该受到表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一切,甚至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家长口中的"好孩子""坏孩子",以及老师嘴上的"好学生"、"差学生"根本就不应该简单的用好与坏将其明显划分开来。家长角度的好坏之分无非就是听话与否,老师视角的好差无非也就是成绩的优劣,每个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因此全面的了解起来是有难度且十分复杂的,这种划分是思维简单的表现。
3、教育过程中存在侵犯个人隐私问题
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隐私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法律而不是道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这种现象值得赞许,但同时忽略了"人情",即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比如:校园里四处可见的监控。有了校园监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相应有了保障,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忽略了自己的隐私?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每个人都无时不刻的在众多"电子眼"的监督下活动。又比如,某学校一老师因为家里的一些琐碎小事可能违背了道德,引起社会不好的反响而被学校开除,对于这种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公域和私域问题,是否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规定?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违背伦理性的问题,教育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发挥其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性特征来改革相应的管理方法方式,找到有效地解决措施。
三、解决违背伦理性问题的几点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从教职工入手。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育人"大于"教书"。学校里的主要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切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两种角色的协调处理,只有在教职工中强化伦理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学习和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对学生体罚等破坏和谐的现象出现,才能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彼此信任的关系,最终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2、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
在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及伦理性并不排除使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它们是伦理的最低要求。即便如此,人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以伦理为视角去审视、观察和处理问题,要以最起码的良心作为底线,以道德作为准绳,不能无视社会基本要求,触犯道德底线。总而言之,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不仅是教育管理伦理性发展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基本道德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因为道德的缺失而造成的很多本可避免的教育事故。 3、建立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更好的保护人权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既有道德上的说服教育,又通过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个人行为,明确规定什么是公域什么是私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国家法律"保护人权"的思想。也许只有这样我们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逐渐伴随着道德一起得以强化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情境、每一位教育对象、每一节教学内容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绎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位老师的愉快工作、每一所学校能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管理系统改进的方向和追求。所以,教育管理活动重视伦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幸福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更深层的提升和进步,这才是教育管理活动最为基本和现实的追求。
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不仅要求教育管理者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要求等来制定决策,更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道德伦理判断和行为。教育管理者只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社会道德伦理,才能制定出既合情合法又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好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Atkins E.Reframing curriculum theory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J].Curriculum Studies,1988;20(5): 437.
作者简介:王洋(1989.5-),女,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哲学研究方向。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性;现实生活;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管理既有一般管理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动态管理活动,具有其他管理所不具有的教育性、复杂性、延续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
一、对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理解
教育管理从本质上说,就是教育管理者以社会基本原则和教育活动本身的规律性为要求而提供的一种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教育活动。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就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
二、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具体体现
从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不满中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的教育离正义和公正还有一段距离,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的危机已经慢慢转变为文化危机、伦理和道德危机以及价值观的危机。教育伦理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两难境地,比如:如何以有限的精力关怀每一个学生、如何处理特殊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关爱、尽量公平,用自己认为合乎道德的方式教学。教育管理伦理性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中得以体现。
1、教育过程中的信任缺失
什么是信任?国内学者指出,"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不是认识论上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性去相信"。国外学者对"信任"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信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信任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善意;二是信任他人时,自己不在乎是否收到了伤害。[1]
提起伦理,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道德。伦理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石。然而,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有太多的虚假、不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猜忌。
教师因为信,才能生成威,继而生成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教育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等整个教育系统的合作关系。没有了信任,一切都将于教育的初衷相背离,也正是因为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处理突发的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教师、教师与教师等整个教育系统中出现的众多相互不信任的现象,所以才出现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敢管等教育问题。
2、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
体罚一般被认为是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丑陋、不文明行为,并且被社会给予了强烈的否定。即使在那些法律上默许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国家,体罚学生也受到了世界各界舆论善的谴责和伦理上的批判。比如:发生在2011年,广州一老师逼迫迟到的学生互扇耳光上百下。老师的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更是违背了一名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关爱学生的职业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因为各种原因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对好学生进行表扬对差学生则另眼相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认定"坏学生"就该受到处罚,"好学生"就该受到表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一切,甚至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家长口中的"好孩子""坏孩子",以及老师嘴上的"好学生"、"差学生"根本就不应该简单的用好与坏将其明显划分开来。家长角度的好坏之分无非就是听话与否,老师视角的好差无非也就是成绩的优劣,每个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因此全面的了解起来是有难度且十分复杂的,这种划分是思维简单的表现。
3、教育过程中存在侵犯个人隐私问题
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隐私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法律而不是道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这种现象值得赞许,但同时忽略了"人情",即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比如:校园里四处可见的监控。有了校园监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相应有了保障,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忽略了自己的隐私?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每个人都无时不刻的在众多"电子眼"的监督下活动。又比如,某学校一老师因为家里的一些琐碎小事可能违背了道德,引起社会不好的反响而被学校开除,对于这种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公域和私域问题,是否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规定?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违背伦理性的问题,教育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发挥其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性特征来改革相应的管理方法方式,找到有效地解决措施。
三、解决违背伦理性问题的几点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从教职工入手。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育人"大于"教书"。学校里的主要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切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两种角色的协调处理,只有在教职工中强化伦理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学习和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对学生体罚等破坏和谐的现象出现,才能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彼此信任的关系,最终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2、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
在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及伦理性并不排除使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它们是伦理的最低要求。即便如此,人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以伦理为视角去审视、观察和处理问题,要以最起码的良心作为底线,以道德作为准绳,不能无视社会基本要求,触犯道德底线。总而言之,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不仅是教育管理伦理性发展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基本道德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因为道德的缺失而造成的很多本可避免的教育事故。 3、建立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更好的保护人权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既有道德上的说服教育,又通过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个人行为,明确规定什么是公域什么是私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国家法律"保护人权"的思想。也许只有这样我们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逐渐伴随着道德一起得以强化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情境、每一位教育对象、每一节教学内容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绎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位老师的愉快工作、每一所学校能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管理系统改进的方向和追求。所以,教育管理活动重视伦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幸福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更深层的提升和进步,这才是教育管理活动最为基本和现实的追求。
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不仅要求教育管理者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要求等来制定决策,更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道德伦理判断和行为。教育管理者只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社会道德伦理,才能制定出既合情合法又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好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Atkins E.Reframing curriculum theory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J].Curriculum Studies,1988;20(5): 437.
作者简介:王洋(1989.5-),女,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哲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