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媒介生产与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传媒领域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对新闻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岗位要求。面对这样的局势,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开启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模式。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颁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又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届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2019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一文中指出:“新闻传播教育是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新闻传播教育要打开新的发展局面,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卓越人才,满足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要。um如何将新文科建设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积极转变思路,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把脉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目前存在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缺乏特色;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使学生难以具备与社会需求全方位匹配的实践能力;三是教师队伍构成失衡,重理论轻实践;四是受制于传统文科思维,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单一;五是新闻职业理念涉及较少,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落实得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国内近10所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进行走访和调研,通过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发现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高校,大家对于目前新闻传播教育未来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存在困惑与不适应。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高校作了改革并初见成效,有些则还在探索中。近些年国内探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论文也逐渐增多。综合上述情况,本文认为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卓越新闻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新闻教育任重道远,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次“清华做法”所引发的讨论,从表面上看,是新闻院校是否还要搞本科教育,以及新闻学到底是“有学”还是“无学”的问题,但究其根本还是对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的担忧,以及对如何寻找摆脱困境“出路”的期盼。从这一点说,我国新闻教育任重道远,深化改革与创
新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清华做法”公开后,出现了不少探讨这方面问题的文章,大家都在认真地分析形势,探讨问题,总结教训,寻找出路。《青年记者》最后两个问题第11和第12题提出的“您认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前景如何”和“您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奔着这一目标来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最近在微信公众号“郑大文化”上撰文,用“低、窄、薄、分、同”,即“低”——定位不高;“窄”——知识面不宽;“薄”一一学养不深;“分”——专业过细: “同”——同质化严重等五个方面⑥来分析目前新闻院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点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今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格局在不断调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及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新闻专业教育依然不讲创新,不思改革,不求进取,还是按照老样子、旧模式,还是靠原先的那几板“斧子”,显然就难以适应新闻人才市场的需要,就要落伍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2·19”讲话)中,提到新闻舆论工作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另外他在讲话中还提出要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些其实也是对新闻教育提出的要求。如果从这方面看,我们许多新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明显还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变过去的老套路、老模式、老办法,显然无法满足新闻媒体对“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特别是“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这也是这些年来许多高校新闻学专业都在不断调整、变革和创新的背景及原因。当然也要看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新闻院校和新闻专业,其他院校和专业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而由于新闻学专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高些,所以这方面的矛盾会显得更加突出些。俗话说得好, “辦法总比困难多”,近些年许多新闻院校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并且已经取得积极效果。包括这次“清华做法”,也是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清形势,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用对方法,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状况一定会得到缓解。
《青年记者》在提出上述问题前,已经设计了几个问题来探讨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问题。例如第7题“您认为学界培养目标需要与业界需求完全匹配吗”就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却很难一下说清楚、弄明白和解决好的问题。如果要简单回答新闻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否需要与业界的需求“完全匹配”,应该说不难,答案也很明确,因为新闻教育要满足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但是如果要具体回答如何“匹配”就不那么容易了。
应该承认,新闻院校对培养目标问题与业界在认识上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有分歧的。学校重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业务能力和专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是很重要的部分。而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虽然也讲全面素质,但很多人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即关键看你稿子写得怎样,编得怎样,节目制作得怎样。因此,如何做到按新闻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提升包括政治、文化、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又按新闻工作规律帮助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熟练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在满足新闻队伍对“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和“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上下功夫,这里面要做的事情很多。
把脉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目前存在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缺乏特色;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使学生难以具备与社会需求全方位匹配的实践能力;三是教师队伍构成失衡,重理论轻实践;四是受制于传统文科思维,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单一;五是新闻职业理念涉及较少,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落实得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国内近10所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进行走访和调研,通过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发现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高校,大家对于目前新闻传播教育未来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存在困惑与不适应。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高校作了改革并初见成效,有些则还在探索中。近些年国内探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论文也逐渐增多。综合上述情况,本文认为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卓越新闻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新闻教育任重道远,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次“清华做法”所引发的讨论,从表面上看,是新闻院校是否还要搞本科教育,以及新闻学到底是“有学”还是“无学”的问题,但究其根本还是对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的担忧,以及对如何寻找摆脱困境“出路”的期盼。从这一点说,我国新闻教育任重道远,深化改革与创
新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清华做法”公开后,出现了不少探讨这方面问题的文章,大家都在认真地分析形势,探讨问题,总结教训,寻找出路。《青年记者》最后两个问题第11和第12题提出的“您认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前景如何”和“您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奔着这一目标来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最近在微信公众号“郑大文化”上撰文,用“低、窄、薄、分、同”,即“低”——定位不高;“窄”——知识面不宽;“薄”一一学养不深;“分”——专业过细: “同”——同质化严重等五个方面⑥来分析目前新闻院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点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今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格局在不断调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及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新闻专业教育依然不讲创新,不思改革,不求进取,还是按照老样子、旧模式,还是靠原先的那几板“斧子”,显然就难以适应新闻人才市场的需要,就要落伍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2·19”讲话)中,提到新闻舆论工作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另外他在讲话中还提出要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些其实也是对新闻教育提出的要求。如果从这方面看,我们许多新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明显还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变过去的老套路、老模式、老办法,显然无法满足新闻媒体对“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特别是“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这也是这些年来许多高校新闻学专业都在不断调整、变革和创新的背景及原因。当然也要看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新闻院校和新闻专业,其他院校和专业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而由于新闻学专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高些,所以这方面的矛盾会显得更加突出些。俗话说得好, “辦法总比困难多”,近些年许多新闻院校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并且已经取得积极效果。包括这次“清华做法”,也是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清形势,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用对方法,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状况一定会得到缓解。
《青年记者》在提出上述问题前,已经设计了几个问题来探讨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问题。例如第7题“您认为学界培养目标需要与业界需求完全匹配吗”就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却很难一下说清楚、弄明白和解决好的问题。如果要简单回答新闻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否需要与业界的需求“完全匹配”,应该说不难,答案也很明确,因为新闻教育要满足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但是如果要具体回答如何“匹配”就不那么容易了。
应该承认,新闻院校对培养目标问题与业界在认识上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有分歧的。学校重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业务能力和专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是很重要的部分。而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虽然也讲全面素质,但很多人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即关键看你稿子写得怎样,编得怎样,节目制作得怎样。因此,如何做到按新闻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提升包括政治、文化、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又按新闻工作规律帮助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熟练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在满足新闻队伍对“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和“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上下功夫,这里面要做的事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