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里疏导;转变观念;和谐关系
课程指导纲要中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实行最少每周1节课的课时,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课,鉴于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及重要性,为此各省教育相关部门都在为信息技术今后有个好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还是很不够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所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处理工具,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课堂不止要将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接受教导。
1 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
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认真的问题,要转变学生“信息技术课等于轻松课”的错误观念,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基于初中生活泼、好奇、好动、自制力弱的性格特点,首先,教师要制定相关的课堂管理规定,使学生明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需要做的和不可以做的,并制定相应的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当然,教师要保证制度的执行,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对于机房给学生带来的可以玩游戏、上网、聊天等环境,一定要通过屏蔽、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下载、安装和运行游戏的情况发生。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将课堂内容安排充分合理,有张有驰,从而吸引学生从不关注该课程转向关注课堂内容。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学生喜欢玩游戏,可以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这样他们就会在课前关心地问这节课上什么内容?大部分的学生想玩游戏的念头不会再有那么强烈,他会把心思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会积极完成下发的任务。
2 以爱为出发点,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推动力,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虽然是信息技术教师,不是班主任,但是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适当的单独谈话,对孩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一次,一个女孩子,她总是被男孩子排斥,因为别人做的事她看不习惯,或者不顺她的心,她就很不高兴,就对别人摆臭脸,就导致总有学生去惹她,她就总是不高兴,而且还没有了朋友,到了我的课堂就表现的谁都不喜欢和她坐一起,还有同学嘲笑她,下课,我就将她留下来,经过聊天询问,得知她在家里最小,家里人都让着她,我告诉她,每个同学在家里都是宝贝,到学校都不让别人,那是不是天天都会出问题,要对同学大度,不能总给别人臭脸。经过观察,这个孩子在后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更加认真的听课了,就是我给她的心里疏导起了作用,她和同学的关系改善后,我这个信息技术老师给她提供了帮助,她就要在课堂上表现给我看,看到她现在的状态,我也觉得当时花费时间与她谈心是相当值得的。
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擎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精神是轻松,心情是愉悦的。在思想积极活跃推动下,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便会提高。课前和课后纷纷上前与老师交流,充分地体现了以爱为出发点,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是积极、主动、乐学的。
3 鼓励表扬,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调皮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就会在课堂上捣乱纪律,做小动作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会给孩子的心里带来阳光。比如,有个学生在课堂上就很调皮,但是很聪明,于是我将他留下做值日,同时给他说他很聪明,如果能认真听课,一定能学得很好,能够超过班里其他同学,到了下节课,他开始认真听课,抓紧完成了任务,我首先对他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从那以后他课堂的纪律也好了很多,课堂练习也完成的很快,成为了旁边同学的小老师。又如,有的孩子相对水平差点,当他有了一点进步,就走到他跟前,小声告诉他,今天完成的不错,有进步,因为他的进步小,有时会被老师忽略,但是他仍然在努力,只要老师一点小小的关注就能给孩子心里点亮一盏灯。
4 认真备课,让学生在每堂信息技术课中有收获
上好课是让学生喜欢老师,爱上这门学科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所含因素太多,如:积极备课、良好的情景导入、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人格魅力……而其中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提高整堂课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在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指导下,我们明显偿到了甜头:学生积极、乐学,老师上课轻易、愉悦。教師从过去的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成为主动参与课堂的主人;课堂从死气沉沉到现在的愉悦、和谐;课堂实现了民主化、教学效率也较过去大有提高。但我们要意识到,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同时要懂得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新性的思维,效果会更好。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必然厌倦,因为再好吃得饭也不能顿顿吃。所以,就要在遵循这个教学模式下,不同的知识点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于求知的欲望。
信息技术不单纯指计算机技术,还包括了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所谓: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生产力,谁掌握信息技术,就会轻易赢得未来。信息技术运用与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孩童抓起。所以,搞好初中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地任务。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M].济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03).
[2]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郭芳.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6).
[4]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2(04).
[5]何克抗.建构主义枣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
课程指导纲要中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实行最少每周1节课的课时,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课,鉴于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及重要性,为此各省教育相关部门都在为信息技术今后有个好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还是很不够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所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处理工具,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课堂不止要将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接受教导。
1 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
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认真的问题,要转变学生“信息技术课等于轻松课”的错误观念,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基于初中生活泼、好奇、好动、自制力弱的性格特点,首先,教师要制定相关的课堂管理规定,使学生明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需要做的和不可以做的,并制定相应的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当然,教师要保证制度的执行,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对于机房给学生带来的可以玩游戏、上网、聊天等环境,一定要通过屏蔽、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下载、安装和运行游戏的情况发生。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将课堂内容安排充分合理,有张有驰,从而吸引学生从不关注该课程转向关注课堂内容。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学生喜欢玩游戏,可以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这样他们就会在课前关心地问这节课上什么内容?大部分的学生想玩游戏的念头不会再有那么强烈,他会把心思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会积极完成下发的任务。
2 以爱为出发点,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推动力,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虽然是信息技术教师,不是班主任,但是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适当的单独谈话,对孩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一次,一个女孩子,她总是被男孩子排斥,因为别人做的事她看不习惯,或者不顺她的心,她就很不高兴,就对别人摆臭脸,就导致总有学生去惹她,她就总是不高兴,而且还没有了朋友,到了我的课堂就表现的谁都不喜欢和她坐一起,还有同学嘲笑她,下课,我就将她留下来,经过聊天询问,得知她在家里最小,家里人都让着她,我告诉她,每个同学在家里都是宝贝,到学校都不让别人,那是不是天天都会出问题,要对同学大度,不能总给别人臭脸。经过观察,这个孩子在后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更加认真的听课了,就是我给她的心里疏导起了作用,她和同学的关系改善后,我这个信息技术老师给她提供了帮助,她就要在课堂上表现给我看,看到她现在的状态,我也觉得当时花费时间与她谈心是相当值得的。
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擎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精神是轻松,心情是愉悦的。在思想积极活跃推动下,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便会提高。课前和课后纷纷上前与老师交流,充分地体现了以爱为出发点,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是积极、主动、乐学的。
3 鼓励表扬,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调皮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就会在课堂上捣乱纪律,做小动作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会给孩子的心里带来阳光。比如,有个学生在课堂上就很调皮,但是很聪明,于是我将他留下做值日,同时给他说他很聪明,如果能认真听课,一定能学得很好,能够超过班里其他同学,到了下节课,他开始认真听课,抓紧完成了任务,我首先对他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从那以后他课堂的纪律也好了很多,课堂练习也完成的很快,成为了旁边同学的小老师。又如,有的孩子相对水平差点,当他有了一点进步,就走到他跟前,小声告诉他,今天完成的不错,有进步,因为他的进步小,有时会被老师忽略,但是他仍然在努力,只要老师一点小小的关注就能给孩子心里点亮一盏灯。
4 认真备课,让学生在每堂信息技术课中有收获
上好课是让学生喜欢老师,爱上这门学科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所含因素太多,如:积极备课、良好的情景导入、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人格魅力……而其中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提高整堂课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在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指导下,我们明显偿到了甜头:学生积极、乐学,老师上课轻易、愉悦。教師从过去的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成为主动参与课堂的主人;课堂从死气沉沉到现在的愉悦、和谐;课堂实现了民主化、教学效率也较过去大有提高。但我们要意识到,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同时要懂得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新性的思维,效果会更好。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必然厌倦,因为再好吃得饭也不能顿顿吃。所以,就要在遵循这个教学模式下,不同的知识点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于求知的欲望。
信息技术不单纯指计算机技术,还包括了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所谓: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生产力,谁掌握信息技术,就会轻易赢得未来。信息技术运用与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孩童抓起。所以,搞好初中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地任务。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M].济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03).
[2]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郭芳.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6).
[4]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2(04).
[5]何克抗.建构主义枣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