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n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师要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巧于预设,妙于生成,构建和谐、灵动的数学新课堂。作者就自己多年一线教学工作实践谈谈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精心预设 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过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并不是不要预设,也不是主张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活动,而是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一、精心预设,铺好“生成”之路
  实践证明,要想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预设。这其中包括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的创新整合,对教学目标的“弹性定位”,等等。有“备”而来,课堂生成才有无限“可能”。
  1.以学定教,成竹在胸。
  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情,以学定教,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准确、恰当地预设,做到胸有成竹。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平移与旋转》时,设计让学生给推拉门、缆车、时钟、风扇等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从而自然地引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根据以往学生的学情,又设计了把推拉门和旋转门进行比较的环节,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旋转门也当做平移)有了预见性,因此心中有数,临阵不慌,通过实际演示和动画演示更好地诠释了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2.重组整合,凸显个性。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是“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内容。如:晋江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在执教《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以“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为主线,巧妙设计了4个数学问题:(1)分数能否“变形”?(2)分数怎样“变形”?(3)还有别的“变形”吗?(4)分数为何“变形”?整堂课朴实无华,呈现了一种持续追问的探究,带领着学生主动探求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数学学习寻“根”。
  3.弹性预设,游刃有余。
  有的教师把上课看做是执行教案的过程,一旦“节外生枝”,要么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到既定的教学思路上,要么束手无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设是直线型的,没有可供选择的第二套方案。“生成性”新课堂对预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事先“弹性”设计教学预案,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让教学“游刃有余”。
  二、动态生成,构建“活力”课堂
  1.在探究中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学生分小组,每组发给他们两到五张卡片不等,让学生摆出能被3整除的数,当然这些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不能被3整除。结果,有些小组摆出的数全都能被3整除,有些小组摆出的数没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这时,我提出问题:“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到底和什么有关?”学生对各组数进行观察,先后作出了与个位数能否被3整除有关、与十位数的奇偶性有关、与数位多少有关等猜测,但都一一被否定。最终发现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关这一本质。当有学生说可能与各个数位上的数有关时,我抓住机会,立即追问:“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什么有关?”通过这样的探究,对事物的本质属性逐步进行揭示。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得学生探究过程中必然生成许多精彩纷呈的想法。
  2.在质疑中生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之时,对学生生成的质疑稍加启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执教“商不变性质”时,我对“同时”、“乘以或除以”、“扩大或缩小”的探究主题的设计可谓取舍有度、独具匠心。忽然一位学生提出:“被除数与除数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时,商的大小会不会变?”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很让我欣赏,这是一个多么有创造力的学生,这是一个多么有探究价值的主题,这就是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从举例到验证到否定,因一句质疑引发的生成性探究让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更加深刻。
  3.在意外中生成。
  课堂中给学生的空间越大,越容易“节外生枝”,意外生成的东西越多,情况就越复杂,越需要教师的应变能力。处理恰当,便是课堂的魅力所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潘小明老师巧妙地采取了给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取“名字”的教学方法,学生注意力集中,很认真地观察了三角形每个角的特点。但由于学生的观察常常只停留在感性材料的表面特征上,因此便有了“锐锐锐三角形”“直锐锐三角形”等诸如此类令人“意外”且啼笑皆非的名字。这时,教师并不立即否定,也不直接“给予”,而是抓住这非预设性生成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最主要特征来命名。学生通过小组观察思考最终得出全班一致通过的名字: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看,这就是学生知识的“再创造”,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
  4.在错误中生成。
  课堂中的错误并不可怕,有时候,错误也是一种资源。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在新授结束后,我出了这样一个练习题: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半圆的周长是多少?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做法是:先求圆的周长,再除以2。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共性的错误,必须妥善处理。我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半圆。通过画图,学生发现,如果只是周长的一半,那是一段圆弧,而不是半圆,还要加上一条直径,才是一个完整的半圆。这样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感悟到错误原因,也感悟到在解题时,不能只凭想象,应联系实际,考虑全面。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我们要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巧于预设,妙于生成,构建和谐、灵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潘洪芳.重视动态生成 演绎课堂精彩.江苏教育报,2011.10.
  [2]林昆仑.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动态生成问题.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之一。在小学高年级开展写作教学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活用教材、开发课本资源的表现。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材,设计面向全体的写作任务;其次要由易到难,降低写作难度,加强写作指导;最后要通过多种写作形式,实施写作教学。  关键词: 五年级英语写作教学 活用教材 优化写作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之一,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还能用恰当的词
摘 要: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是教育者的悲哀。学校德育要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塑造人格”的使命,就必须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调整,使它更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 塑造人格 新途径  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往的学校德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
在我国的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内容与物理课文中的参照物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来看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意境开阔,气象雄伟的诗,暗含着物理学中参照物的知识。青山“出”说明青山在运动,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诗人走来,可是山为什么会运动呢?很显然,这里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帆船”作为参照物,才感觉到山是运动的。  再看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会运动,是以文
一  2011修订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从写字教学的内容、要求、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我们先来看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阐述:  在总目标中,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在年阶段目标中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
说课的内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的加减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而合并同类项既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学习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因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摘 要: 对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作业设计体现精炼原则,保持作业容量适中;作业设计体现开放原则,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作业设计体现分层原则,满足学生差异需求;作业设计体现拓展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课外作业 设计原则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整个教学活动向着高效、自主、精炼的方向发展,对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
摘 要: 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作者引用杜甫的《春夜喜雨》,对它进行另类诠释,别有一番深意。  关键词: 《春夜喜雨》 教育工作 方法手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春夜喜雨》知名度不小,尤其前四句更是时常被使用。在此我将把它用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上,对它进行另类诠释
摘 要: 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就已经接触到“でしょう”的用法。然而,近年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了很多关于“でしょう”的误用现象,还有一些日语初学者造出来的句子虽然在语法结构上没有问题,但听起来却很不自然。本文通过对误用实例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でしょう”表示“推测”时的用法,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 日语学习 时态 意志性动词 モダリティ  一般来说,“でしょう”有三个基本用法:①
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呼声愈来愈高。技工学校如何适应市场,如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培训各类人才,这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市场经济的巨浪,直接挑战着中国劳动力市场,作为牵系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技工教育体系,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如何使技校专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如何在技校中大力造就一大批符合自身经济要求,有较强技能的、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并具有一定的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
摘 要: 作者通过总结近年中考备考的经验,结合历年中考思品试题的特点,提出针对中考复习的教学建议,以提高思品中考复习效率。  关键词: 中考思品试卷 学情 基础知识 学生主体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中考思品试卷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品试题,虽然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特点:试题情境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试题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