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下面根据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阅读教学的体会。
  
  一、改变的传统观念,鼓励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阅读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阅读教学不是老师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主要是借助语境或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从而实现与文本语言的相似匹配与相似激活。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直觉经验,教师也可以借助投影或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形象化资料。使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直觉经验。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最大限度地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学习方法,让他们都能主动地愉快地接受知识,获得发展。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教育因素只有通过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转变为个人的素质。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二、在“读”中领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而且,有感情地朗读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已经证实。朗读和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朗读和背诵。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领悟感情;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三、开展探究性阅读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地指出,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而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述、唱、画、演、问、比、思、写活动,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读述结合、读唱结合、读画结合、读演结合、读问结合、读写结合,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教师则主要担当阅读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加强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传统观念,改变阅读教学中的“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因为阅读活动不应只是文字符号的识别过程,而是思维过程,更应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不可忽视,这是由小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少,更缺乏实际的生活经历和经验,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直觉经验提取出来,激活其思维,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的经验和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这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领会课文的内容和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不能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新。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潜能的开发: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基于对自主学习性质的细致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理念的深入研究,探索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通过探索吸收现代教学理论和普遍公认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承担起教学活动中不同场合的多重职责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重视自我终身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职业理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颈动脉复制再狭窄动物模型,运用血管造影、常规病理学、电镜技术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第1、2、4周不同时问点的兔颈总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病理形态、超微结构和对增殖细胞核抗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模型对照组的内膜损伤程度主要表现为管腔面积缩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亮点。它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研究性学习在社会文化和社会期待、新课堂的价值理念,以及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转变课堂行为。教师必须在角色、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做出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改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师 课堂行为    中国当前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由
多目标追踪的主要任务是在给定图像序列中,获取每帧图像中目标的信息,并将图像序列中的目标关联起来.在高速公路的视频检测中,需要对视频序列中检测出来的车辆进行追踪,它是车流量统计、异常事件检测等工作的基础.本文提出一种简化高效的多目标追踪方法,在关联运动物体位置、交并比(IOU)的基础上,增加了颜色特征,并且使用无损卡尔曼滤波进行位置修正.这种追踪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目标遮挡、丢失问题.算法实现简便、运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之风的吹动下。各个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新课程教学试验,其中搞得风风火火的是很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然而,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仍然是一个大家都在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 信息技术 矛盾    现在很多老
摘要:本文结合现行的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列举了两个课堂和课外活动实例。探讨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英语兴趣 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 课堂实例 课外活动实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的小学教育专业。在大专阶段,它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对象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有着自己的特色,教师要因材施教,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变革考试方式。  关键词:小教大专 现当代文学课 教学研究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小教大专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小学阶段的骨干教师,在大专阶段的教学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
曾几何时。本来可以感染学生的语文课堂变成肢解课文的地方,教师不停唠叨的是中心、结构、关键语句。教师面无表情,照本宣科;学生无精打采,瞌睡连连。这不该是我们应有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自我牺牲让人敬佩的《斑羚飞渡》;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达观豁达:有考白了少年头,中举后喜极而疯的让人悲叹的范进……这些丰富多样的内容,许许多多的经典篇章,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学会适时煽情,通过情
移动机器人能够在陌生环境中实现全局定位是目前很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移动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会受到环境结构变化、障碍物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为了使移动机器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