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儿腹泻;推拿;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6-0047-01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脾胃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四季皆见,夏秋较多,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夹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为特征。病因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湿合污而下酿成腹泻。如治疗不及时,牵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及发育,重症患儿还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采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江育仁的《中医儿科学》确诊。临床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少则3~5次,多则10~20次,多为蛋花样便或黄色或黄绿水样便,混有少量粘液或夹奶瓣及食物残渣。全部患儿均无感染中毒症状。大便常规化验:脂肪球(++~++++);面色萎黄;精神欠佳;皮肤松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指纹淡紫。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补脾土,分腹阴阳,摩腹,揉天枢、推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揉足三里300次,捏脊3~5次,伴呕吐加揉板门,涌泉穴各100次,寒湿、伤食、脾虚者上推七节骨,湿热者下推七节骨,清补大肠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另给云南白药敷贴神阙穴,以胶布固定,每天1次。
小儿推拿手法种类较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力差,不宜竭力攻伐,放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体质较差及病属虚证的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病重、体质好及病属实证的患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宜重,速度宜快。
2.2 注意事项 ①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冷过热,寒冷季节,术者要保持温暖,同时应注意态度和蔼,经常修剪指甲,术前洗手,保持清洁卫生。②患儿体位适当、舒适,力求自然。③操作时,为避免损伤皮肤,可将滑石粉或芝麻油等润滑剂涂于推拿部位。④推拿后注意避风以免受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每日1次,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症状消失,大便1日1~2次,不规则,便稀,性状有改善,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无效:大便次数未减,性状无改善,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100例,痊愈92例,占92%;好转7例,占7%;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5个月,2008年4月3日初诊。腹泻3天,每日10余次、大便酸臭色黄、呈水样便夹不消化之品,院外抗感染输液治疗3天,腹泻次数不减,面色黄;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精神萎糜。诊为伤食泄并脱水,拟上法并予以补充液体治疗,一次治疗后大便性状基本正常,继续巩固治疗2天而愈。
5 讨论
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易致脾胃受损,感受风寒湿邪,阻遏脾胃升降功能,清浊不分,混走肠间而发为泄泻。补脾土可调中健脾;分腹阴阳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摩腹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揉天枢和中消滞,揉龟尾通调督脉经气,揉足三里能调理大肠;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揉板门、涌泉降逆止呕;推上七节骨可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可清补大肠泻热通便引湿热下行,湿热去则泻自止;捏脊则能调阴阳、理气血、温通经络。另外,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化瘀、散肿解毒,外敷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主要取其活血化瘀与解毒功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机能。同时,活血化瘀又能促进肠循环和新生细胞的成熟。其解毒作用也有利于抑制轮状病毒的生长,神阙穴位于任脉之上,是治疗小儿腹泻的要穴之一。本穴具有疏调胃肠气机,止痛止泻的作用,可通过调整胃肠功能起到止泻之功。
小儿推拿手法种类较多,有不少推拿手法与成人相似,但在具体操作时,因小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力差,不宜竭力攻伐,所以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病重患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宜重,速度宜快。
本病预后佳,若合理喂养,避免着凉,很易痊愈。合理喂养添加食物要循序渐进,不宜过多过快,以免损伤脾胃,诱发腹泻。平时家长可经常给小儿尤其是脾胃虚弱,易患厌食,吐泻,疳积者施以补脾土、摩腹、捏脊、揉足三里等穴,每天1次,每穴3~5min。以调节肠胃功能,增加胃酸分泌,提高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6-0047-01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脾胃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四季皆见,夏秋较多,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夹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为特征。病因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湿合污而下酿成腹泻。如治疗不及时,牵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及发育,重症患儿还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采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江育仁的《中医儿科学》确诊。临床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少则3~5次,多则10~20次,多为蛋花样便或黄色或黄绿水样便,混有少量粘液或夹奶瓣及食物残渣。全部患儿均无感染中毒症状。大便常规化验:脂肪球(++~++++);面色萎黄;精神欠佳;皮肤松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指纹淡紫。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补脾土,分腹阴阳,摩腹,揉天枢、推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揉足三里300次,捏脊3~5次,伴呕吐加揉板门,涌泉穴各100次,寒湿、伤食、脾虚者上推七节骨,湿热者下推七节骨,清补大肠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另给云南白药敷贴神阙穴,以胶布固定,每天1次。
小儿推拿手法种类较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力差,不宜竭力攻伐,放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体质较差及病属虚证的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病重、体质好及病属实证的患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宜重,速度宜快。
2.2 注意事项 ①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冷过热,寒冷季节,术者要保持温暖,同时应注意态度和蔼,经常修剪指甲,术前洗手,保持清洁卫生。②患儿体位适当、舒适,力求自然。③操作时,为避免损伤皮肤,可将滑石粉或芝麻油等润滑剂涂于推拿部位。④推拿后注意避风以免受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每日1次,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症状消失,大便1日1~2次,不规则,便稀,性状有改善,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无效:大便次数未减,性状无改善,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100例,痊愈92例,占92%;好转7例,占7%;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5个月,2008年4月3日初诊。腹泻3天,每日10余次、大便酸臭色黄、呈水样便夹不消化之品,院外抗感染输液治疗3天,腹泻次数不减,面色黄;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精神萎糜。诊为伤食泄并脱水,拟上法并予以补充液体治疗,一次治疗后大便性状基本正常,继续巩固治疗2天而愈。
5 讨论
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易致脾胃受损,感受风寒湿邪,阻遏脾胃升降功能,清浊不分,混走肠间而发为泄泻。补脾土可调中健脾;分腹阴阳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摩腹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揉天枢和中消滞,揉龟尾通调督脉经气,揉足三里能调理大肠;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揉板门、涌泉降逆止呕;推上七节骨可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可清补大肠泻热通便引湿热下行,湿热去则泻自止;捏脊则能调阴阳、理气血、温通经络。另外,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化瘀、散肿解毒,外敷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主要取其活血化瘀与解毒功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机能。同时,活血化瘀又能促进肠循环和新生细胞的成熟。其解毒作用也有利于抑制轮状病毒的生长,神阙穴位于任脉之上,是治疗小儿腹泻的要穴之一。本穴具有疏调胃肠气机,止痛止泻的作用,可通过调整胃肠功能起到止泻之功。
小儿推拿手法种类较多,有不少推拿手法与成人相似,但在具体操作时,因小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力差,不宜竭力攻伐,所以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病重患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宜重,速度宜快。
本病预后佳,若合理喂养,避免着凉,很易痊愈。合理喂养添加食物要循序渐进,不宜过多过快,以免损伤脾胃,诱发腹泻。平时家长可经常给小儿尤其是脾胃虚弱,易患厌食,吐泻,疳积者施以补脾土、摩腹、捏脊、揉足三里等穴,每天1次,每穴3~5min。以调节肠胃功能,增加胃酸分泌,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