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掌握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能力,从而找出不足点及差距,并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帮助体育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能力和不足。本文对河南省部分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教学观摩、逻辑分析等方法。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控,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 体育教师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00-02
衡量民办教育教学质量,有其自身的标准。21世纪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全面素质教育。2002年7月和8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下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高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在新形式下全面展示体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是其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教学水平能力,这一点是当前人类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针对体育教师的应变能力、课件制作、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形象与教学等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促使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控,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切实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了解体育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能力和不足,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中随机抽取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职业学院、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五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河南省图书馆、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上查阅有关此项研究,收集本课题所需资料,了解我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2)访谈法。访谈了我省5所高校的5位教授(其中4位硕士研究生),就课题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咨询和论证,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了解民办体育教师的教学现状。3)教学观摩法。在5所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中共观摩了10课时,从中对比,找出优点和不足点,确切实际得出论证。
2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
2.1 体育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较差.应变是指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教学应变能力是指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应付课堂上突然发生的现象。如天气、场地、器材、周围环境及学生的身心状况等。
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由于在室外,又以身体练习为主,所以,有很多事是引发突然、出乎意料,往往使教师措手不及;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学生纠纷。多因场地、器材少而引发。还有运动损伤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技术不熟练、教学组织不严密、方法不科学、运动量安排不适当、学生不按要求行事以及学生兴奋性强等都可造成损伤。这时,教师不能惊慌失措、乱了方寸,更不能不闻不问、至置不理,而应采取相应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运动医学常识,掌握一般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处理方法,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集合学生讲明原因,消除其他学生的紧张心理、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紧张心理如一时为法消除,则就换教学手段,改变教材内容或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影响。如黄河科技学院体育专业教师非常重视这方面,而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2 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力单调
2.2.1 课堂控制方式的转变能力。新课程关于不确定教学内容的改革决定了课堂控制方向的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学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化”,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对教学内容统得过死。运动技能占绝对优势,在很大程度既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又阻碍了教师的发展;而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将采取“非结构化的开方式”控制方式,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教师、学生互动的比例明显增大。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2.2 课堂授课方式的转变能力。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有人说体育教师象“师傅”、有人说象“教练”、而在新课标倡导的授课方式中,教师不再是师傅、教练,而是在操场上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感受运动乐趣。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合作者、参与者、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才有创造新内容、新形式的空间,从而实现体育课的目标——健康第一。
2.2.3 课程资源的转变能力。在传统的指令性课程模式中,教师只是被动地,消极的,按步就搬的复制着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课程计划,忽视了我国由于地域广阔而造成的地域差异性,所以新课改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走出课本和学校,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外资源,创造性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完成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如冬季、夏季越野跑、滑冰、轮滑等。
2.3 师生互动能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乃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有威信的老师是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而形成的。
2.3.1 塑造和完善自我。外貌是思想与心灵的物化,体育教师良好的形象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健美的兴趣。轻松愉快、严肃认真的表情,将带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感受。整齐、大方、活泼的运动服,会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优美、流利、潇洒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等都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2.3.2 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都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堂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2.3.3 关心和鼓励差生。在体育课中,对全体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袒护、不冷落。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我们体育教师则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往往,思想放得快,动作协调,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而体育教学有其更直接,更集中激发顽强拼搏精神和培养集体主义品质的积极效应。我们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聪明才智而一展风采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运动员给集体多流一滴汁、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做示范、作裁判、协助教师参与保护帮助,借收体育器材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到对文字科的学习上去:在文字科学习较好有的又在对体育三基的掌握上感到吃力,成为体育课中的“差生”。体育课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2.3.4 培养和锻炼意志。一个体育教师要想深刻地影响学生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在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师所遇到的外部和内部困难越大,他们身上的意志品质的积极性就表现得越明显。教师的坚决、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教师的沉着、自制、耐心和行为一贯的坚持性也是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品质。在教学中,教师的观点、立场、教学的态度、言行举止、仪态等,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诸要素,选择有利于学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教学组织严密,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课堂气氛吸引,教师随时根据其反馈来调节教学,使到教与学的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3 对策
3.1 筹划课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提升能力。课前三带两熟一备一警一不。三带即:教案、计划、进度。两熟即:一熟悉教材、场地和器材,弄清楚一堂课的重点、难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去处理教材,使新旧知识、技术主次分明,有利于功夫落得恰到好处,收到重点突出、化难为易的良好效果;二要熟悉学生,知道他们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和接受动作能力的强弱,好中差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一备即备场地和器材。一警示,加强警示教育,让学生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大有裨益。一不即不准带背包和戴帽以及其与教学无关的东西。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好的学生学得有兴趣、中等学生练习得好,差的学生学得进。
3.2 塑造自身形象能力提高自我素质。体育教师,一要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二要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得法;三要做到养师德、练师能、尽师责,似春蚕敬业乐教;四要做到事必求是、理必求真、行必踏实、言必守信、责在人先、利居众后;五要做到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使社会责任意识、师责情感意识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 。活化爱生情感,严谨师表风范,健全育人风格和魅力,树良好的自身形象。
3.3 加强学习升华理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百科常识 、生活常识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等。每结束一门课时,都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在写作中锻炼提高,严格目标管理,达不到标准不予毕业。
3.4 吸取经验教训。体育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小结,而且当着学生面进行语序,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所获同时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老师的印象,使同学们有学不完的体育知识。教师离开课堂后要进行回忆式电影!从中找出不足,不断更新自我。
若一但发生了失误,有以下应变措施较为合适:1)讲明原因,重做示范。平时把握较大、偶尔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讲述失误原因,并保证在第二次示范时顺利完成。2)坦率说明、代做示范。教师没有把握动作或不熟练,或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而做不出示范,不仿坦率地说明情况,请学生代做,然后指出不规范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勾英菊.新时期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
[2] 冯玉娟,赖光艳.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体育师友,2005.
[3] 王颖.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
[5] 王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J].洛阳师专学院学报,1995.
[6] 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7] 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8] 李家宝.国外一流高校若干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简况[J].哈工大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
[9] 张亚平.高职高专体育教师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关键词】民办高校 体育教师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00-02
衡量民办教育教学质量,有其自身的标准。21世纪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全面素质教育。2002年7月和8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下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高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在新形式下全面展示体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是其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教学水平能力,这一点是当前人类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针对体育教师的应变能力、课件制作、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形象与教学等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促使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控,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切实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了解体育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能力和不足,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中随机抽取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职业学院、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五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河南省图书馆、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上查阅有关此项研究,收集本课题所需资料,了解我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2)访谈法。访谈了我省5所高校的5位教授(其中4位硕士研究生),就课题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咨询和论证,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了解民办体育教师的教学现状。3)教学观摩法。在5所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中共观摩了10课时,从中对比,找出优点和不足点,确切实际得出论证。
2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
2.1 体育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较差.应变是指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教学应变能力是指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应付课堂上突然发生的现象。如天气、场地、器材、周围环境及学生的身心状况等。
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由于在室外,又以身体练习为主,所以,有很多事是引发突然、出乎意料,往往使教师措手不及;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学生纠纷。多因场地、器材少而引发。还有运动损伤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技术不熟练、教学组织不严密、方法不科学、运动量安排不适当、学生不按要求行事以及学生兴奋性强等都可造成损伤。这时,教师不能惊慌失措、乱了方寸,更不能不闻不问、至置不理,而应采取相应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运动医学常识,掌握一般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处理方法,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集合学生讲明原因,消除其他学生的紧张心理、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紧张心理如一时为法消除,则就换教学手段,改变教材内容或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影响。如黄河科技学院体育专业教师非常重视这方面,而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2 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力单调
2.2.1 课堂控制方式的转变能力。新课程关于不确定教学内容的改革决定了课堂控制方向的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学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化”,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对教学内容统得过死。运动技能占绝对优势,在很大程度既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又阻碍了教师的发展;而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将采取“非结构化的开方式”控制方式,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教师、学生互动的比例明显增大。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2.2 课堂授课方式的转变能力。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有人说体育教师象“师傅”、有人说象“教练”、而在新课标倡导的授课方式中,教师不再是师傅、教练,而是在操场上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感受运动乐趣。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合作者、参与者、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才有创造新内容、新形式的空间,从而实现体育课的目标——健康第一。
2.2.3 课程资源的转变能力。在传统的指令性课程模式中,教师只是被动地,消极的,按步就搬的复制着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课程计划,忽视了我国由于地域广阔而造成的地域差异性,所以新课改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走出课本和学校,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外资源,创造性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完成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如冬季、夏季越野跑、滑冰、轮滑等。
2.3 师生互动能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乃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有威信的老师是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而形成的。
2.3.1 塑造和完善自我。外貌是思想与心灵的物化,体育教师良好的形象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健美的兴趣。轻松愉快、严肃认真的表情,将带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感受。整齐、大方、活泼的运动服,会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优美、流利、潇洒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等都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2.3.2 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都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堂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2.3.3 关心和鼓励差生。在体育课中,对全体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袒护、不冷落。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我们体育教师则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往往,思想放得快,动作协调,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而体育教学有其更直接,更集中激发顽强拼搏精神和培养集体主义品质的积极效应。我们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聪明才智而一展风采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运动员给集体多流一滴汁、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做示范、作裁判、协助教师参与保护帮助,借收体育器材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到对文字科的学习上去:在文字科学习较好有的又在对体育三基的掌握上感到吃力,成为体育课中的“差生”。体育课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2.3.4 培养和锻炼意志。一个体育教师要想深刻地影响学生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在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师所遇到的外部和内部困难越大,他们身上的意志品质的积极性就表现得越明显。教师的坚决、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教师的沉着、自制、耐心和行为一贯的坚持性也是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品质。在教学中,教师的观点、立场、教学的态度、言行举止、仪态等,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诸要素,选择有利于学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教学组织严密,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课堂气氛吸引,教师随时根据其反馈来调节教学,使到教与学的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3 对策
3.1 筹划课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提升能力。课前三带两熟一备一警一不。三带即:教案、计划、进度。两熟即:一熟悉教材、场地和器材,弄清楚一堂课的重点、难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去处理教材,使新旧知识、技术主次分明,有利于功夫落得恰到好处,收到重点突出、化难为易的良好效果;二要熟悉学生,知道他们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和接受动作能力的强弱,好中差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一备即备场地和器材。一警示,加强警示教育,让学生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大有裨益。一不即不准带背包和戴帽以及其与教学无关的东西。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好的学生学得有兴趣、中等学生练习得好,差的学生学得进。
3.2 塑造自身形象能力提高自我素质。体育教师,一要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二要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得法;三要做到养师德、练师能、尽师责,似春蚕敬业乐教;四要做到事必求是、理必求真、行必踏实、言必守信、责在人先、利居众后;五要做到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使社会责任意识、师责情感意识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 。活化爱生情感,严谨师表风范,健全育人风格和魅力,树良好的自身形象。
3.3 加强学习升华理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百科常识 、生活常识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等。每结束一门课时,都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在写作中锻炼提高,严格目标管理,达不到标准不予毕业。
3.4 吸取经验教训。体育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小结,而且当着学生面进行语序,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所获同时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老师的印象,使同学们有学不完的体育知识。教师离开课堂后要进行回忆式电影!从中找出不足,不断更新自我。
若一但发生了失误,有以下应变措施较为合适:1)讲明原因,重做示范。平时把握较大、偶尔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讲述失误原因,并保证在第二次示范时顺利完成。2)坦率说明、代做示范。教师没有把握动作或不熟练,或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而做不出示范,不仿坦率地说明情况,请学生代做,然后指出不规范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勾英菊.新时期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
[2] 冯玉娟,赖光艳.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体育师友,2005.
[3] 王颖.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
[5] 王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J].洛阳师专学院学报,1995.
[6] 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7] 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8] 李家宝.国外一流高校若干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简况[J].哈工大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
[9] 张亚平.高职高专体育教师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