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上教师角色定位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中小学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艺术感要求极强的美术变成机械模仿。长此以往,一些天赋较好的孩子在这种乏味枯燥的教学里,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半途而废。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美育舍得投资、下工夫。生态课堂观念的提出,多媒体技术大量进入,美术课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术教师的角色也呈现出新内涵。
  教学设计环节做游戏设计师。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幼儿美术教育必须要依据幼儿心理特点展开,若不知道幼儿心理而施行教育,必定是没有良好结果的。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玩也是孩子的天性,生态课堂中的美术教师就是一个游戏设计师,创设尽可能丰富活泼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层层闯关中尝到学习的快乐。
  如操场上的粉笔涂鸦,综合实践课中的超轻黏土捏制,校园里的风景写生,手指作画等,极容易引起学生的绘画兴趣;教师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一些新颖的绘画表现手法,例如,蜡笔刮画、砂纸蜡笔画、拓画、喷画、吹画等等,形形色色的新手段、新画种、新技法,也会让课堂不再枯燥,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作品的创造力、表现力。
  教学实践过程中是教师,也是“星探”。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人和爱护者,在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常识、绘画技能的基础上,也应做一个慧眼识珠的“星探”,从课堂生成性的资源中,发现、捕捉甚至放大一些课堂生成的问题,转化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如创作课的开课阶段以聊天形式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真实的情感,根据学生阅历的不同以及心理、年龄的不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借此发现孩子的想象。一年级入学之初,《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笔者在开课阶段试问学生:“你见过最大的鱼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笔者又问:“用什么办法能够让你画的鱼看起来更大?”有的说在大鱼旁边画条小鱼;还有的说在鱼身上写鱼大王,它就最大;有一个叫龚博文的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们的办法都不好,我要在画面上画一条占满纸面的大鱼,他的肚子里再画一个正在捉鲨鱼的人,你看,连人都在这条大鱼的肚子里,你能说这条鱼不大吗?”看到他因为自己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而得意洋洋的模样,笔者和孩子们都笑了。作为对奇思妙想的奖励,这节课笔者让这个孩子当了一回小老师,把他的想法展示到黑板上。后来这个孩子对美术的兴趣一直很高,并在艺术小人才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评价环节里做学生的忠实“粉丝”。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用生态课堂的观点指导美术教学,教师上课不只是再现教案,还应该观察学生表现,倾听学生想法,及时发现、评价学生的闪光点。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水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参差不齐,针对每个创作个体而言,只要是超越了他们自身能力水平的画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
  《给自己画像》的作业评价阶段,笔者没有按常规打分,而是让他们走上讲台拿着自己的画评价。有的孩子尽管构图画线都不错,但扭扭捏捏,不敢给自己合理的评价;还有的孩子直接表示画得很丑,不愿意拿画参评,本来预想得很满意的课堂顿时冷落下来。
  笔者反思在学生眼中美是什么,丑又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画作水平不一,刚创作完作品,还没有从兴奋的情绪中走出来,更来不及思考对自己的评价,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延迟评价呢?笔者随意点评几名学生的习作,赞扬其亮点,又把自评环节推迟到第二天。
  经过一晚上的准备,孩子们情绪明显好了很多,说话声音大了,一些绘画水平一般的孩子也能自豪地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思路,笔者也和学生一起欣赏他们的“名作精品”。你看,美术课堂就是这么有趣,它不受时空的约束,也不受经验的摆布,如果说学生是夜晚天空中那些或明或亮的群星,何不就让我们教师都来做一回推动他们成长的“粉丝”呢?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奥秘,全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教材中丰富的修辞、精彩的片段、规范的结构等,都是语用学习的好材料。教师围绕这些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捕捉语用训练点,能达到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一、抓修辞  “修辞”中的“修”是修饰的意思,“辞”本指辩论的言词,后来引申为一切言词。“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教学中,教师抓住文本中使用了修辞的地
一次小升初测试题中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一个水池有甲、乙两进水管,单开甲管,1/5小时能注满水池,单开乙管,1/7小时能注满水池,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启,多少时间后水池还有1/4尚
在开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的过程中,江汉区振兴路小学依托江汉区EQA系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数据,结合校情,对如何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进行了探索。
尹应睿名师工作室是湖北省首届名师工作室,由恩施市20名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中有特级教师3人,湖北名师2人,恩施名师6人。工作室以“资源共事、合作其研、智慧共生”为
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及Web数据挖掘的含义、Web数据挖掘的分类、过程,阐述了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并将Web日志挖掘技术运用到实例,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