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问题复杂化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教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发现最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般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所组成。它反映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简单数量关系,也是构成复杂实际问题的“细胞”。在教学中,由于它太简单,有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要教”而忽略过去,但是到教学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题时,问题暴露出来了,很多学生连基本的数量关系都不甚清楚。所以,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的思路,简单的问题其实也可以复杂化。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图形结合,重视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儿童的思维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图形结合是有效理解题意的最佳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图例读题,启发和引导口述简单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懂得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般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所组成,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其中包含的题意。
  教学时首先教学例1,出示例题:草地上有1只母鸡,3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鸡?教学中,可先出示1个大圆表示1只母鸡,再画出3个小圆表示3只小鸡,然后电脑显示画一个大圈,表示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反过来,也可以出示一个问题和一个条件,如“12匹白马”与“白马比黑马多多少匹”,让学生填出另一个条件。
  综上所述,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事,我们只有通过重视解决问题的启蒙教学,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通过渗透与强化训练,领悟实际问题的结构,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以后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可是,从事了多年高年级语文教学,我发现课堂成了老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摩者”,肯举手发言的人寥寥无几。细细思考其中原因,发现:有的是因为学生年龄大了,思想逐渐成熟了,变得有主见了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读到这段熟悉的文字,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正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情境教学”。多年来,笔者不断地践行、尝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课堂中的各种意境。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页  [设计理念]  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数的计算,也是他们学习《大于、小于和等于》后更系统地认识“=”这一关系符号。根据我们的调查,学龄儿童入学时9以内的加法正确率已经高达90%,但是当他们遇到2 2=□ 1、2=□-1这样的题目时,错误率却很高。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我们把教学重点由计算技能的获得转向逻辑思维的提升,让学生在知道标准计算程序的同时,能体会到
【摘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改版后,其中Storytime板块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但是,在解读此板块时,一些老师往往会以本为本,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技能和文化的达成。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立足于儿童视角研读和丰富教材,如何顺应基于文化的英语教材的变革,如何真正对Storytime板块教学做到最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材是师生间互动、交流、沟通的纽带,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而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就必须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地处理和创造性地加工,使教学教材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进而让数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带着梦想和期盼,我们县“名师培养工程研修班”的40多名成员来到了上海,展开了为期六天的研修活动,回顾这几天的学习生活,感慨良多,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无一不冲击着我们的头脑,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们理念新颖、见解独特,理论精辟,或深刻,或幽默,或睿智,或亲切,各自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在一次次“洗脑”般的聆听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丰富了积淀。  一、看见:思考的力量  研修活动第一天,我
【关键词】丰富 特殊 灵动 已知  举例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举例是联系理论和实际、连接知识和生活的桥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举例法,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学习数学有重要作用。一、化单一为丰富,拓展知识外延  任何概念的习得都离不开丰富的表象与例证,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例子,而应结合知识的前后联系,用各种类别的例子丰盈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打下坚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5页。  教材分析:  本课“圆”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也是学习的唯一一种平面曲线图形。圆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美观又充满神秘的图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奇妙的形状。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已经为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这是圆与学生之前已经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那么,以前所学的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这只是定性的描述,此时物体所处的位置是模糊的,不具备数学上的对物体所处位置进行定量描述的“量化”要求。而
【摘要】实践证明:让传统文化滋养数学课堂,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丰富而有营养。文章从一寻教材文化之味、二思教学融合之处、三悟文化融合之道人手,阐述了教师如何通过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时机的把握,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具体策略,从而真正让文化触及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发展,让数学课堂因为有了文化的滋养变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数学课堂 滋养  说起传统文化,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